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飞碟探索》2009,(8):I0001-I0001
会会点8: 欢迎狐猴! 时间: 6300万年前,古新世,这是新生代最早的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2.
钱丹 《飞碟探索》2010,(12):32-33
会会点25:欢迎海星! 时间 5.7亿年前,比前一个会合点早了500万年。  相似文献   

3.
《飞碟探索》2010,(1):32-33
会会点13: 欢迎远古非洲哺乳动物! 时间: 10500万年前,中生代白垩纪。 地点: 可能发生在非洲。在这一时期,所有已经加入朝圣大军的现生哺乳动物在非洲演化出它们独特的形貌。  相似文献   

4.
1月24日,日本从鹿儿岛用缪3S2火箭发射了“飞点”工程实验卫星,卫星上搭载了MUSES-A小型月球探测器。“飞点”卫星重182公斤,呈圆柱形,高0.8米,直径1.4米。MUSES-A重11公斤。这两个飞行器造价2200万美元,缪3S2火箭为3000万美元。 3月19日凌晨5时,MUSES-A进入绕月飞行轨道,在离月球7000~2万公里的月球椭圆轨道上飞行,使日本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探测月球的国家。MUSES-A在绕月飞行中,将收集月球周围空间的温度、引力场数据,并实验绕月球飞行的变轨技术。  相似文献   

5.
引力无穷的超大质量黑洞 恰恰在银河系中心,距离地球2.6万光年远的地方,拥有银河系中最重的天体——一个质量相当于400万个太阳的超大质量黑洞,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它被压缩为一个点。距离这个超大质量黑洞越近,遭遇的引力就越强。一旦距离其过近,连光线都无法逃脱而被吞噬。这样的超大质量黑洞对时间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庞峥 《太空探索》2012,(5):19-21
据外媒2月12日透露,美国航宇局正在加紧评估在月球背面的第二地球与月球的拉格朗日平衡点(地月L2点,距月球6万多千米,即距地球44万千米)建立一个有人照料的深空前哨站的价值。这项计划欢迎国际合作以及商业和学术方面的合作。地月L2点可以作为对多个目的地进行探索的出入口,最终可能包括火星。  相似文献   

7.
高分七号卫星(GF-7)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颗1∶1万比例尺立体测绘卫星, 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围绕“双线阵相机与激光测高仪主被动复合测绘”的新体制,形成了高精度内/外方位元素稳定性设计、高精度姿态稳定控制、首个X频段自适应高速率数据传输系统、星上智能星务管理系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创新点,实现了少控制点或无控制点区域的大比例尺立体测绘能力。介绍了卫星的总体设计情况,总结了观测体制、高精度载荷、姿态控制、高速数传、智能星务等技术创新点,通过卫星在轨初步测试结果进行了评价,认为卫星能够满足1∶1万测绘任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发源于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东南部的乌拉尔河,经哈萨克斯坦注入里海,全长2428千米,流域面积23.1万平方千米。4000年前,南乌拉尔河流域的荒原上,就出现了一些固定的居民集聚点——青铜器时代的“城市”。因为它们的出现。这一地区居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短消息     
正6月14日,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中的鹊桥中继星成功实施轨道捕获控制,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使命轨道,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L2点Halo使命轨道的卫星。后续,鹊桥中继星将在此轨道陆续开展在轨测试和中继通信链路联试,为今年年底择机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提供地月中继测控通信。  相似文献   

10.
《太空探索》2009,(8):F0002-F0002,1
据美国航宇局官方网站7月1日报道,美国航宇局Terra卫星绘制了一张迄今最为完整的地球地图,展示了地球上几乎每一个地区的高程。据悉,这张名为“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的地图是利用该卫星上一架日本照相机拍摄的近130万幅图像绘制的,在2.375个拼贴组成的一个巨型网格中,每一个高程点之间相隔30米。  相似文献   

11.
刘豪 《国际太空》2011,(2):27-28
2010年12月27日,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Ka频段卫星”(Ka—SAT)由俄罗斯质子-M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Ka—SAT是一颗全部携带Ka频段转发器的直播卫星,由欧洲阿斯特留姆公司建造,该卫星发射质量为6150kg,具有82个点波束,覆盖欧洲和地中海盆地,通信总容量超过70Gbit/s。它可为10077个家庭用户提供宽带业务,是迄今为止全球设计最先进的多点波束卫星.卫星下行链路数据率达到10Mbit/s,上行链路为1Mbit/s,该卫星天线系统由加拿大MDA公司提供,合同价值为46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2.
正1引言航天保险的实践最早可见于1965年4月6日发射的"晨鸟"(Early Bird)通信卫星项目。当时,保险公司与美国国家卫星通信联合体签订的保险合同仅包含了500万美元的发射前保险和2500万美元的第三方责任险,覆盖的风险点较少。随着国际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我国航天发射技术的逐步提高,我国在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的繁荣期后,由于国际航天发射业务竞争增大,新技术屡遭失败导致损失超过保险收益50%等因素使得我国的航天保险又迅速迎来了衰退期。1997年,国内几家保险公司成立了"航天保险联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拟有2个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2013年11月5日发射的印度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计划于今年9月进入近火点372千米、远火点80000千米的椭圆形火星轨道。2013年11月18日发射的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变"探测器也计划于今年9月进入近火点150千米、远火点6200千米的火星轨道。印度首次探测火星印度"曼加里安"火星探测器的研制只用了15个月的时间,耗资仅45亿卢比(约7300万美元)。它的工程目标是:验证火星探测器设计、规划、  相似文献   

14.
月光点火     
正请问,能用放大镜和月光点起火来吗?这听起来是个挺简单的问题。用放大镜把光聚集在一起可以产生高光高热。淘气的小孩儿会告诉你,6.45平方厘米大小的放大镜就能汇集足够的阳光点起火来。在谷歌上检索一下你会明白,太阳的亮度是月球亮度的40万倍,因此,我们只需要一个258平方米大小的放大镜,就能解决问题了。是  相似文献   

15.
岁差     
地球地轴约 23.5°的倾斜造成岁差,其速度为每年移动 50弧秒,约需时 2.6万年一周,因此北极点是会随岁差而变动的。赤道以黄道为圆心,以半径长 23.5°划圆,可用星相盘来做试验。   因岁差的关系,世界上的主要星图采用每 25年或 50年改动一次的原则;同时,岁差也是造成恒星年与回归年长度不同的主要原因。   恒星年:地球公转 360年所需的时间, 365.256 354平太阳日。   回归年:地球两次经过春分点所需时间, 365.242 19平太阳日。   由恒星年和回归年长度的不同,我们可以计算岁差:   (365.256354- 365.24219)× 24× 6…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供利用运载火箭特征点(关机点,入轨点等)的有关加速度计的积分遥测量计算该点的弹道参数和轨道要素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有关地球和生命起源的故事也许完全都是错误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马克·哈里森在澳大利亚采集了20多万块岩石样本,但其中只有一块含有他一直在寻找的东西—两个石墨斑点,每一个的大小还赶不上一个红细胞。这两个斑点也许小了点,却能够推翻我们有关地球生命的一切认知。哈里森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地质学家,他记得当时自己心里是这么嘀咕的:"天哪,它们和生物的起源太  相似文献   

18.
点云被广泛地用于三维物体表达,不过真实世界采集到的点云往往数据庞大,不利于传输与储存,针对点云数据冗余性问题,引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模块,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端到端多尺度点云几何压缩方法。将点云进行体素化,在编码端利用稀疏卷积提取特征,进行多尺度的逐步下采样,结合Transformer模块加强点空间特征感知与提取;在解码端进行对应的多尺度上采样重建,同样采用Transformer模块对有用特征进行加强与恢复,逐步细化并重建点云。与2种点云标准编码方法对比,所提方法平均获得80%和75%的BD-Rate增益;与基于深度学习的点云压缩方法对比,平均获得16%的BD-Rate增益,在相同码率点有约0.6的PSNR提升。实验结果表明:Transformer在点云压缩领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主观质量方面,所提方法也有明显的主观效果提升,重建的点云更接近原始点云。  相似文献   

19.
针对整车车身点云空间尺寸较大,数据量庞大,还原精度要求高等特点,提出基于骨架点的点云拼合算法,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构造整车模型的骨架点和分块点云的mark点,由全等三角形法则搜索骨架点与mark点的映射关系,应用加速迭代的改进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拼合整车点云.某厂轻卡整车点云的拼合实例证明,该算法拼合精度高,运算速度快,是拼合整车点云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1978年第一颗拉格朗日点卫星国际探测者三号发射成功开始,拉开了拉格朗日点开发利用的序幕。近年来,拉格朗日点的应用已成为国际空间探测热点,多颗该类卫星相继发射成功。什么是"拉格朗日点"?1772年,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推断出:两个质量相差悬殊的天体在同一平面上有5个点,在这5个点上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