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微机辅助低温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测试系统,采用温度补偿翻转电位法,可以消除零点漂移、热电势及电阻率的温度效应等所引起的测试误差。对控温信号采用了锁存技术,可以消除电机起动与停止导致电网波动所引起的采样误差。采用低通滤波加数值补偿数据平滑技术,可以减小数据不平滑度且又避免了裂纹长度显示值滞后于实际值的现象。求da/dN的数值求导采用座标变换旋转放大卷积割线法。可提高求导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惯性测试技术测试周期长、测试效率低、测试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任务的微机电惯性系统规模化测试解决方案。研究分析了微机电惯性系统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建立了基于任务的微机电惯性系统测试体系,详细论证了微机电惯性系统批量、并行、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为微机电惯性系统规模化测试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利用电动振动台开展材料超高频疲劳实验的方法。采用TA11钛合金板材,在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设计出超高频疲劳试样,测试过程中的实际加载频率达到1756 Hz,同时在相同的应力水平下对该超高频试样和标准试样开展振动疲劳测试,对测试结果数据的一致性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应力条件下,本研究提出的超高频疲劳试样和标准振动疲劳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将本研究结果与同种材料的轴向高周疲劳和旋弯疲劳测试结果进行对比,一致性同样良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TC4钛合金母材及2种不同焊接工艺电子束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测试了同一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疲劳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与母材相比,TC4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后拉伸性能提高,延伸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TC6钛合金激光喷丸强化(Laser Shocking Peening,LSP)处理后对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采用不同喷丸次数的方法对TC6钛合金进行LSP处理,采用振动疲劳测试系统对振动试样进行振动疲劳测试,用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测试LSP前后试样的残余应力和硬度,研究LSP对TC6钛合金振动疲劳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Ti6242作为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近α型钛合金,与其他近α和α+β型钛合金类似,在接近室温时表现出保载疲劳的特征。本研究借鉴钛合金保载疲劳敏感性随测试载荷提升而上升的变化规律,设计高载荷的低周疲劳和保载疲劳力学性能测试,结合微观组织观察、力学性能表征和断口分析,系统分析微观组织和高载荷作用下低周疲劳和保载疲劳损伤行为,建立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联系,总结不同载荷条件下的断口特征与规律,评估高载荷测试条件下Ti6242钛合金保载疲劳敏感性,结果证明通过提高载荷来表征Ti6242钛合金的保载疲劳性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大型运输客机的自主研发和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两大软硬实力的支撑。空中交通管制员作为空中交通管理的核心要素,其疲劳状态的检测与管理对于航空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传统主观量表评定和客观评定方法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国内外疲劳检测的研究成果,分析其优缺点;然后介绍了基于语音分析的管制员疲劳特征提取与检测算法,并且着重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语音疲劳状态识别算法;最后阐述了管制员疲劳检测成果对管制运行安全和效率提升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可为从事管制员疲劳检测与管理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航空、航海、枪械及石油开采等领域的一些金属结构件,常常会承受多次冲击载荷,形成冲击疲劳失效.材料与结构在冲击疲劳载荷下的失效特性往往不同于常规疲劳失效,不能沿用常规疲劳试验测试与寿命分析方法进行冲击疲劳性能测试与寿命预估.为了充分认识和了解目前关于金属材料的冲击疲劳特性,以及冲击疲劳试验测试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本文综述...  相似文献   

9.
王明星  陈光南  彭青 《航空学报》2011,32(7):1351-1356
为了研究激光辅助成形样件的疲劳性能及喷丸处理的作用规律,以2024铝合金板材为对象,对原始、激光辅助成形以及激光辅助成形后再喷丸等样件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残余应力和拉-拉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辅助成形后,样件的组织和微结构未发现明显变化,但其硬度和残余拉应力水平有所下降;喷丸处理的激光辅助成形样件...  相似文献   

10.
NiTi合金带智能复合构件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所研制的NiTi合金带的优异性能, 提出了将其复合于铝合金板内, 并与微机控制系统相配合, 形成NiTi合金带智能复合构件。利用所建立的探测和控制裂纹扩展的微机控制系统和制作的NiTi合金带平板智能复合构件进行了控制裂纹扩展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该设计方案合理, 效果显着。   相似文献   

11.
对深海载人平台舵翼结构疲劳可靠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舵翼结构的主要疲劳载荷和结构热点,提出了舵翼结构疲劳可靠性定量指标。以升降舵结构为例,建立了舵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给出模型中各参数的建议取值,并进行疲劳可靠性系数与疲劳寿命计算,计算表明:深海载人平台升降舵结构疲劳破坏几乎全部由水面砰击载荷导致,且采用 1.5倍强度安全系数进行设计不能满足长期服役的疲劳可靠性要求。最后,研究给出满足疲劳可靠性要求的安全系数与寿命的关系曲线,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卢京明 《飞机设计》2009,29(3):9-13,17
针对某型飞机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与机体疲劳试验在同一架飞机上同时进行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全机主操纵系统与机体疲劳同试时的联调测试及试验监控分析方法确定进行了阐述.联调测试和系统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全机主操纵系统与机体两项独立的疲劳试验可以同时进行;系统疲劳试验所用的监控分析方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某型训练弹上辅助吊挂出现的裂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辅助吊挂失效机制为低周大应力疲劳失效,裂纹源位于辅助吊挂与壳体连接部位直角根部应力集中处,该部位的直角过渡及较粗的加工刀纹是导弹吊挂在挂飞服役中发生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TC4-DT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低周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TC4-DT钛合金母材、电子束焊接接头显微组织的分析及焊接接头不同位置疲劳性能的测试,研究了焊接接头显微组织特点,比较了母材与焊接接头不同位置处的低周疲劳性能,讨论了不同应变水平下接头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当疲劳应变幅△εt/2小于0.6%时,TC4-DT钛合金母材与接头的疲劳寿命2Nf基本相同,当疲劳应变幅△ε...  相似文献   

15.
腐蚀疲劳裂纹扩展微机辅助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腐蚀疲劳裂纹扩展机制甚为复杂。就钢来说,往往呈现应力腐蚀类型的裂纹扩展机制,裂纹扩展速率受阳极溶解造成的裂尖钝化,裂缝闭塞电池效应,裂纹的宏微观分叉,氢致脆化,腐蚀产物造成的闭合效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反映在裂纹扩展速率曲线上,就是da/dN的波动较大。因此要求理想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微机测试系统应既能给出供工程寿命估算的,反映裂纹扩展速率总体趋势的da/dN}OK曲线,又能给出有助裂纹扩展机制 研究的,反映裂纹扩展速率随机波动特征的da/dN}}K曲线。  相似文献   

16.
TC17合金弯曲振动超高周疲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巍  陈新 《航空发动机》2021,47(2):63-67
针对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用TC17合金的超高周疲劳性能数据需求,自主设计超高频板材试样并在电动振动台上开展弯曲振动疲劳测试,获取了109循环数范围内的超高周疲劳S-N曲线,并通过升降法得到了该合金109循环数对应的疲劳极限强度,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有效激振频率达到1756 Hz左右。此外,与相同材料的常规疲劳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高频弯曲振动疲劳试验结果与常规疲劳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尤其是在超高周寿命区间的测试结果的接近程度较高;超高频弯曲振动试验方法在提高测试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紧固件刚度不同对连接部位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航空器结构修理中,由于受施工条件限制或结构原连接状态的限制,可能会在修理加强件与原结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混合使用不同剪切刚度的紧固件。本文通过疲劳寿命计算和试验,研究了结构连接部位的紧固件剪切刚度不同,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混合使用不同剪切刚度的紧固件,将会比较明显地降低结构连接部位的疲劳寿命。该研究成果对航空器结构设计人员和修理人员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TC4钛合金薄板高能束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TC4钛合金薄板激光焊和电子束焊接头的疲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测试了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TC4钛合金薄板母材及其高能束流焊接接头的中值疲劳寿命。分析了焊接工艺条件对接头疲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应力水平时,TC4钛合金高能束流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低于母材的疲劳寿命,在低应力水平时,TC4钛合金高能束流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高于母材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振动试验技术的不断进步,振动疲劳试验拥有了良好的试验基础,能够进行各种环境下的振动疲劳模拟试验,但目前振动疲劳的测量方法还无法满足振动疲劳试验深入研究的需求。提出铝合金振动疲劳同步测量的方法,同时采用红外监测技术、声发射技术、显微测试技术、应变测试技术等对不同加速度下的铝合金振动疲劳试样进行测量,研究各种测量参数随损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铝合金振动疲劳不同阶段应主要考虑不同的测量参数作为判断损伤的依据,声发射信号可以很好检测到铝合金振动疲劳的裂纹萌生和扩展寿命,红外测得的温升值随着加速度增大是非线性的,铝合金振动疲劳寿命依赖于结构振动频率、阻尼等参数。  相似文献   

20.
离子辅助沉积Al膜层增强Ti811钛合金高温微动疲劳抗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Ti811钛合金高温微动疲劳抗力,利用离子辅助沉积技术在Ti811钛合金表面制备Al膜层。对比研究多弧离子镀(MIP)和离子辅助多弧沉积(IAD)Al膜层的膜基界面成分分布、膜基结合强度、显微硬度、摩擦学性能。探讨IAD铝膜层对Ti811合金微动疲劳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离子辅助多弧沉积技术可以获得膜基结合强度高、硬度低、减摩润滑性能好的Al膜层,该膜层能够显著提高Ti811钛合金350℃时的微动疲劳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