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一个三元合金晶界偏板与沿晶断裂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准化学理论相结合研究了高强铝合金Mg,H昌界偏析对沿晶断裂功的影响,结果表明,Mg,H偏析均使沿晶断裂功下降,且H比Mg脆化晶界严惩。  相似文献   

2.
三层结构加氢反应器器壁中氢扩散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Devanathan-Stachurski提出的电化学渗氢原理,采用专利的电化学氢探头测定氢在金属中渗透速率的方法,建立了氢稳态扩散时在热壁三层结构的加氢反应器器壁中氢浓度计算的数学模型。在反应器的运行条件下,氢渗透过程受扩散控制。只要检测出氢探头在一定温度下的稳态渗氢电流密度i∞,通过计算机程序选择适当的参数输入,应用提出的计算公式可计算单层、双层或三层加氢反应器器壁中各关键界面的氢浓度及器壁径向任意指定剖面上的氢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3.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DGPSAT)对TiA1金属间化合物进行渗Cr处理。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渗层表面合金含量CA和渗层厚度δ这两个目标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合金含量CA和渗层厚度δ随源极电压Vs、有效功率密度比k的增加而增加;随阴极电压Vc的增加而减少。气压存在一个峰值,太高或太低都不利。工艺参数的最佳值;源极电压Vs为1200V~1300V,阴极电压的200V~300V,有效功率密度比k为4~5,气压为25Pa~30Pa。  相似文献   

4.
铸造钛合金的氢处理细化晶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氢处理(渗氢+共析处理+真空除氢)对铸造Ti-6Al-4V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发现Ti-6A1-4V合金渗氢后析出片状的面心立方结构的TiH2相。随含氢量的增加,TiH2相趋于球化。渗氢试样经共析处理后,原晶界α消失,组织转变为α+TiH2共析组织及少量残余β相。真空除氢后,组织变为细小的等轴组织。氢处理提供了一种细化铸造Ti-6Al-4V组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超高强度钢氮基气氛保护热处理氢脆问题。测定了40CrMnSiMoVA钢经氮基气氛保护加热后淬火、回火和自然停放情况下的氢含量及缓慢扩伸、延迟破坏等性能。试验表明:氮基保护气氛中氢含量约6%,保护加热叶,氢由钢件中向气氛中扩散,钢不会渗氢.40CrMnSiMoVA钢经氮基气氛保护加热后淬火或225℃等温淬火时,钢中氢含量降低,但仍有氮脆危险,回火后可以消除氢脆;室温自然停放时氢扩散逸出较慢.故超高强度钢经氮基气氛保护加热、淬火后及时回火可避免氢脆.  相似文献   

6.
在Al-Mg-Li合金中加入Mn,Zn和Ag元素,提高了合金的时效硬化程度和拉伸强度,穿晶断裂的比例增加,塑性稍有降低。这些变化与形成Al6Mn粒子和Ag,Zn在δ′粒子中富集有联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DGPSAT)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进行渗Cr处理。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渗层表面合金含量CA和渗层厚度δ这两个目标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合金含量CA和渗层厚度δ随源极电压Vs、有效功率密度比κ的增加而增加;随阴极电压Vc的增加而减少。气压存在一个峰值,太高或太低都不利。工艺参数的最佳值:源极电压Vs为1200V~1300V,阴极电压为200V~300V,有效功率密度比κ为4~5,气压为25Pa~30Pa。  相似文献   

8.
王玉玲  吴国清  张振刚  黄正 《航空学报》2009,30(10):1993-1997
为了深入了解渗氢对BT16钛合金组织的影响,以获得具有优良冷镦性能的组织,采用光学显微(OM)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等方法,研究了BT16钛合金渗氢后的微观组织和相组成。结果表明:BT16钛合金在780 ℃渗氢的过程中发生了α+β相到β相的转变,冷却后生成了魏氏体组织,α相在不同通氢时间的试样中均存在,且含量随通氢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渗氢过程中出现了氢化物相。说明渗氢导致BT16钛合金α+β相到β相的临界转变温度降到800 ℃以下,氢含量影响了氢化物的存在形式,随着氢含量的增加,TiH相最先出现,随后出现TiH1.5和TiH2相,这些钛氢化合物均为针状。  相似文献   

9.
非连续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时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MB15合金和(B4Cp+SiCw)/MB15复合材料在170℃的时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DSC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时效相的析出过程比基体合金提前,且析出量增加,而析出相的溶解过程推迟。TEM观察发现,复合材料中析出物仍为Laves MgZn2'相,且在SiCw/Mg与B4Cp/Mg两种界面上和界面反应物MgB2上优先析出。维氏硬度测试表明,复合材料有明显的时效加速,达到峰时效只需6h,而基体合  相似文献   

10.
研究Mn对Al-Mg-Li合金变形和强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l-Mg-Li及其含Mn合金变形产生锯齿流变,锯齿的类型与材料变形某阶段的形变硬化指数有关。添加Mn元素提高了Al-Mg-Li合金的屈服强度,降低了塑性,合金穿晶断裂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离子氨化对38CrMoAl钢制件温度凸轮渗层表面的组织形态、力学性能及其尺寸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氮化与一般气体氮化处理的温度凸轮渗层相比,具有良好的组织和综合的力学性能,且变形量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钛合金电镀的浸蚀、浸镍等前处理过程及钛基体渗氢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盐酸、氢氟酸混酸浸蚀液,可有效除去钛合金表面的钝化膜,控制基体中的渗氢量,浸镍后可得到结合力较好、镀层均匀且紧密的预镀打底层。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分析和定向凝固等手段研究了Al-Mg-Ge系中α(Al)-Mg2Ge的晶共凝固特征。实验表明:在Al-Mg-Ge系中,具有最小凝固温度区间的两相共晶点不处于具有严格化学配比的Al-Mg2Ge线上,而是偏向富Mg一侧。  相似文献   

14.
人发中Cd,Mn,Ni3种微量元素含量极低,一般在零点几至几个μg/g内,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发中Cd,Mn,Ni3种元素,取样量至少需要1g,才能满足仪器灵敏度要求,1g人发样品采用常的常压加热消解方式,需消耗HNO3:HCLO4=4:1混合氧化剂25mL。在电热板上250℃以下加热4h以上,才能消解完全,消解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在消解过程中,由于剧烈反应而出现氧化剂炸溅,导致样品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在其它传统高强铝合金已观察过的浸蚀环境中,氢气在 Al-Li 合金力学性能降低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在本研究中,通过充氢样品的拉伸试验,检测了氢对2090Al-Li 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在 HCl 溶液中,对拉伸样品采用阴极充氢并在不同的温度和应变速率下进行试验。发现:氢的影响随着充氢的时间增加而增大,但随试验温度下降而减小;还发现:在293K 处,随着应变速率的下降,氢的影响增加。  相似文献   

16.
《宇航材料工艺》1995,25(5):57-59
概述了Mg合金化学镀镍/电镀金工艺。镀金的Mg合金具有优良的环境稳定性,机械性质,热控/光学性质,特别适用于空间。  相似文献   

17.
30CrMnSiNi2A钢在盐酸中腐蚀时会发生渗氢现象。最迅研究表明;当向盐酸中添加亚甲基兰时,将减少钢的渗氢量。在4N盐酸中,加入亚甲基兰5克/升时,钢在酸中腐蚀30分钟,钢中氢含量降到1.2毫升/100克钢,(不加亚甲基兰时钢中氢含量为10.5毫升/100克钢),接近钢中原始的氢含量。在6N盐酸中引入10克/升或更多一点的亚甲基兰也可取得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8.
用光学金相、显微硬度、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对二次硬化16Co14Ni10Cr2Mo钢低倍“亮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低倍“亮点”是一种偏析性质的点缺陷,亮点区主要是由于Ni的正偏析造成的。讨论了点状偏析对合金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Al-0.6Mg-0.8Si-0.2Cr合金中加入不同含量的Li后,无针状Mg2Si相析出,而形成近球形AlLiSi相,δ′成为主要时效析出相。Li的加入量为1.7%时,δ′相体积分数和晶界析出相的线密度低,其时效硬化过程缓慢,峰值强度显著降低,但具有较好的延伸率;Li的加入量为2.6时,δ′相体积分数高,其时效硬化速度与基体合金相近,但具有更高的峰值强度,大量δ′相的存在产生强烈的共面滑移倾向,合金的延伸率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0.
 研究氢作为暂驻元素渗入Ti-10V-2Fe-3Al(Ti-10-2-3)合金以后对细化晶粒组织和提高其超塑性性能的效果。首先用金相观察和定氢技术优化了细化Ti-10-2-3合金显微组织的渗氢除氢制度,然后结合材料渗氢前的组织,安排了一组正交试验考察渗氢处理前后晶粒组织和超塑性力学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