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飞 《飞机工程》2006,(2):16-18,43
飞机座舱内部振动/噪声的预测对改进飞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实际飞机设计和噪声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小鹰-500飞机(LB500)全机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应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对该小型飞机在发动机作用下和紊流边界层的激励下舱内前后排乘员耳部噪声及结构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预测了飞机舱内的振动/噪声分布。通过采用隔振和吸声改进措施,降低了飞机座舱内的振动和噪声水平。  相似文献   

2.
军用直升机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军用直升机振动与噪声的来源、传播途径及危害,重点论述了当前国内外军用直升机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情况,对未来军用直升机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型汽车变速箱的噪声和振动的测量与分析,指出了该型该型变速箱发射噪声的主要频率成分的频率范围,主要部位及产生原因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可行的降噪措施,为声学设计的改进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薄壁板结构随机声激励振动响应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叶片结构声振动问题,建立了薄壁板有限元简化模型,基于耦合有限元/边界元法对薄壁板在行波加载下随机声激励振动响应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在不同声压级下的应力响应结果.改变声载荷激励方向,分别对薄壁板施加单音噪声激励和宽频随机噪声激励,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不同角度随机声激励下薄壁板振动响应频响曲线.对比分析发现,薄壁板模态振型与噪声加载方向是引起薄壁板共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航空发动机》2014,(6):F0002-F0002
王德友,1955年9月出生,自然科学研究员,工学博士,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振动与噪声专业副总设计师。辽宁省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机械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总装武器装备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专业组副组长。  相似文献   

6.
针对采集转子振动信号时信号中往往夹杂着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寻优阈值的小波包降噪方法。该方法可对不同振动信号自寻优地设置阈值,且阈值的选取与所研究的信号有关而与信号长度无关;并根据采样定理计算不同转子转速对应的小波包分解的最低层数。对多种信号进行的降噪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转子振动信号中的噪声干扰。  相似文献   

7.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振动信号容易被非平稳强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小波和EMD结合的时频矩阵DEM降噪方法,该方法拟解决小波变换对信号局部自适应性差的问题,同时增强EMD本征模态函数的选取和重构。通过该方法对仿真信号和实测振动信号降噪,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强噪声背景下有效的振动信号,提高信噪比。这一方法为旋转机械在强噪声干扰运行环境下提取有效故障信息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弹性空腔流致噪声/结构振动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空腔中经常存在高强度且多频率分量的流致噪声,空腔噪声与结构振动之间耦合效应严重,甚至可能发生结构共振。为此,在0.6m×0.6m高速风洞中,通过调整空腔底板厚度,改变其结构固有频率,模拟空腔流致噪声/振动相互作用。利用脉动压力和振动加速度测试技术,获取亚跨声速条件下,弹性空腔流致噪声特性及其结构振动响应特性。马赫数变化范围为0.6~1.2。结果表明,当振动强度较弱时,结构振动对空腔噪声影响较小,而空腔噪声对结构振动影响较大,在噪声载荷主频位置,振动谱出现峰值并且噪声/振动相关性达到最强;此外,空腔结构振动还与其固有频率特性密切相关,振动主要以低阶模态为主。  相似文献   

9.
热致偏振耦合噪声、背向散射噪声和非线性克尔噪声等因素严重制约了谐振式光纤陀螺的发展,降低噪声的影响对提高谐振式光纤陀螺的精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双环腔谐振式光纤陀螺结构,并通过理论分析热致偏振噪声对谐振曲线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可以判断出谐振曲线受偏振噪声影响小的一边,并利用单边检测方法降低偏振噪声对陀螺精度的影响,双环腔结构也可以有效抑制背向散射噪声。仿真分析表明,在温度变化0.002℃时,检测的归一化幅值误差由0.2261降低到0.0327,单边检测方法可以明显地降低偏振波动噪声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现有的国军标中,对乘员处有单独的振动和噪声标准。本文提出了振动和噪声联合环境对人体不适度的影响,并通过美国宇航局(NASA)不舒适指数进行衡量,可用这一标准作为新研制直升机振动和噪声环境评估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初步计算了某型直升机驾驶舱振动和噪声联合环境下的NASA不舒适性指数,计算结果表明,该型直升机的乘员不舒适百分比达到90%以上,说明了我国直升机在降振、减噪方面的设计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曾俊英 《航空学报》1989,10(10):534-539
 1.变量原理和供油量的一般计算公式 双作用叶片泵的转子径向液压力平衡,轴承负荷小,寿命高,且工作转速已可达40000~50000r/min,可实现由航空发动机直接传动,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航空发动帆燃油泵.现有的双作用叶片泵几乎都是定量泵,其供油量只能用外部回油调节,功率损失和发热量都很大。  相似文献   

12.
单叶片真空泵的设计主要是确定泵体内腔曲面,使同时作旋转运动和径向滑动的叶片的圆柱形端面和它保持相切。泵体内腔曲面的投影必须是一条封闭的光滑曲线。设计时,这条光滑曲线的一部分通常被提前选定,而剩余部分则根据几何约束产生。尽管一般的椭圆曲线可以满足参考曲线和生成曲线在连接点一阶可导,但在连接点通常是二阶不连续的。将找出一条最优的椭圆参考曲线,使得泵腔形线在连接点处不仅是一阶连续的而且是二阶连续的。这将使得泵的运转更加平稳并减小由于叶片径向加速度不连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双作用式旋板泵定子过渡曲线,本文试提出过渡曲线的一种数字模型,用来取代目前常用的极座标过渡曲线方程。利用这一数学模型便于分析、此较和评价各种过渡曲线的特性;扩大了过渡曲线的设计范围;有利于编写通用的计算机程序,为进一步实现过渡曲线的最佳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二次开发功能模拟了某一航空发动机滑片泵的内部流场,分析了计算中是否引入空化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以及滑片泵定子和滑片间隙大小对滑片泵性能的影响,预测了不同工况下,滑片泵内出现空化的位置和区域大小.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滑片泵叶片转动,从而引起空化区域范围的缩小和增大,泵油量也相应地增加和减小,使得滑片泵进口瞬时流量较为平稳,而出口瞬时流量有较大的脉动,进、出口周期平均流量与计算总平均流量的误差小于1.5%,计算总平均流量与该滑片泵样件的台架实验测试结果之间的误差小于3%;滑片泵转子叶片与定子壁面间隙增大,泄漏量增加,滑片泵的平均流量减小;间隙为0.07mm的滑片泵计算总平均流量相对于间隙为0.02mm的计算总平均流量减小3.1%.从计算结果可以推断,滑片泵的进口流道应与吸油腔正对,可以减少进口流道内空化区域和流动阻力.   相似文献   

15.
不同导叶数下液力透平蜗壳内压力脉动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离心泵作液力透平运行时其内存在振动现象,为了使液力透平能够稳定运行,在液力透平蜗壳出口设计不同数量的导叶,然后在不同导叶数下利用Pro/e软件建立几何模型,并利用ANSYS-CFD软件通过在蜗壳内沿周向和径向设置监测点,计算在不同导叶数下液力透平蜗壳内的压力脉动幅值,之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将压力脉动的计算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不同导叶数下液力透平蜗壳内的压力脉动频域分布和液力透平机组内的振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导叶数等于9时,蜗壳内周向和径向各监测点处的压力脉动主频幅值最小;蜗壳内径向各监测点处的压力脉动主频幅值和最大脉动幅值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着导叶数的增加其增大程度逐渐减小;当液力透平蜗壳出口添加导叶数为9的导叶时有效降低了液力透平机组内的振动和噪声,提高了液力透平机组运行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大扩张角子午流道型线对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具有大扩张中间机匣的某型涡轮低压级子午流道型线进行了改型设计,提出了7种型线设计方案,并应用N-S方程全三维粘性求解程序对7种方案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子牛扩张型流道外壁型线的改变,对低压导向器出口能量损失的影响是显著的,设计气动性能优良的子午扩张型线能明显削弱由于大扩张角引起的气流分离,降低涡轮低压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叶片式预旋喷嘴具有尺寸小,落后角大的特点。为了详细研究小尺寸预旋喷嘴的预旋性能,采用五孔探针对叶片式预旋喷嘴的出口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Ma=0.2,0.3时喷嘴出口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和出口气流角度分布,实验获得了喷嘴的落后角和预旋效率,并进行了与实验工况相同的数值计算。通过实验获得的总压云图以及速度云图,可以发现叶片式预旋喷嘴的端壁二次流损失、尾迹损失严重,有明显的边界层分离现象。Ma=0.2时,喷嘴Re数为5.76×104,落后角2.84°,实验测得的预旋效率为0.73;Ma=0.3时,喷嘴Re数为1.06×105,预旋效率提高至0.77。实验模型端壁的影响使预旋效率实验结果偏低6.5%左右。数值结果与实验测得各参数符合较好:数值结果与测得的喷嘴出口截面平均总压、静压偏差在1%以内;出气速度、周向速度以及出气角度与实验结果偏差在4%以内。数值计算表明,叶片式预旋喷嘴的预旋效率基本不受压比影响,随Re数增大先增大后基本不变,最后基本稳定在0.85。  相似文献   

18.
风扇湍流宽频噪声特性的数值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liebe发展的风扇自噪声经验预测模型与Mugridge-Morfey发展的湍流-叶片干涉噪声分析预测模型,以GE公司R4风扇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风扇自噪声与转子尾迹湍流-出口导叶干涉宽频噪声(湍流干涉噪声)的特性.研究了不同的风扇设计参数和湍流参数对风扇自噪声与湍流干涉噪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湍流干涉噪声对风扇宽频噪声起着主要作用,湍流干涉噪声比转子自噪声大约6~10dB,比出口导叶自噪声大约20dB.此外,出口导叶来流速度对湍流干涉噪声的影响最大,来流速度增大15%时,声功率可增大4dB左右.湍流强度对湍流干涉噪声影响较大,当湍流强度增加30%时,声功率增大约1.5dB.   相似文献   

19.
变几何涡轮叶栅叶端小翼的气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杰  郑群  刘鹏飞  魏明 《航空学报》2016,37(12):3615-3624
针对大子午扩张变几何涡轮在可调静叶转动时旋转轴端严重恶化端区流场的问题,提出在可调静叶的机匣端部应用小翼结构的方法以克服这一问题并减少叶端间隙泄漏流动。应用数值方法和标准k-ω两方程湍流模型,并结合低速风洞试验,首先研究了可调静叶栅小翼端部流场及损失分布,并考虑了可调静叶转动的影响,随后给出了叶端凹槽状小翼结构,并评估了其气动性能以及对间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调静叶栅中应用叶端小翼不但可以避免可调静叶转动时旋转轴端恶化端区流场,还降低了叶端间隙泄漏驱动力,从而使得可调静叶在所有转角下都具有较好的端区流动性能,并且叶端小翼结合凹槽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少间隙泄漏,总体上可调静叶栅总压损失系数降低了8.9%。  相似文献   

20.
赵磊  乔渭阳  谭洪川 《航空学报》2013,34(2):246-254
 低压涡轮既是飞机进场着陆时发动机的重要声源,也是发动机中对效率要求很高的部件之一,为了实现低压涡轮低噪声的设计目标必须同时兼顾气动性能指标。研究给出了高效低噪声低压涡轮气动-声学三维优化的思路,即首先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定常计算评估三维设计变化对气动性能的影响;然后利用非定常CFD方法与三平面压力模态匹配(TPP)方法的结合来评估其降噪的效果与非定常气动影响;最后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以GE-E3(Energy Efficient Engine)低压涡轮末级为算例,数值模拟了导叶倾斜作为低压涡轮降噪措施的潜力。计算结果表明,正倾斜导叶角度小于19°时单级涡轮气动性能较直列叶栅要好,效率最大提高了0.3%。对单音噪声级的评估指出,正倾斜由于改变了导叶的尾迹特征,涡轮级噪声水平是增大的,因此不能作为有效的降噪策略。数值研究的结果表明CFD方法能够同时反映出叶片三维设计的细节变化对气动和噪声级的影响,可以作为三维气动-声学优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