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火星奇遇     
从现在开始1百年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我想那是熟练运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人类与其它星球人的交往更加深入。请看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火星奇遇吧!  相似文献   

2.
魂之蜗居     
人类的科学技术可以说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是,尽管人类制造出了能够将人送上月球的航天器,但却无法制造出一只蚊子或一棵小草,甚至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就是说,当今的人类穷其所能也无法制造出哪怕是最简单的生命体——如病毒之类的任何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3.
坚定不移地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技术 探索和征服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发展航天技术、认识宇宙空间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挫折和困难都不会阻挡人类在探索宇宙空间的前进步伐。在人类科学探索的进程中,总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生命,失败  相似文献   

4.
飞出地球、步入宇宙空间是人类早已梦寐以求的理想。我国在远古就有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俄罗斯的航天技术理论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曾预言: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地球上!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没有思维来得那样快捷,但在1957年,人类终于将自己的第一个人造天...  相似文献   

5.
50年前,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地平线上升以后,人类的太空时代来到了。随之而来的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如齐奥尔科夫斯基说的那样,地球是人类的摇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其中核能的发现和利用曾经对整个人类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但核技术本身却是一柄双刃剑,科学家可以利用它为人类造福,但在一些狂人手中它又会成为可怕的恶魔。  相似文献   

7.
人类规则?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生产力在不断发展,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切,给人类以巨大的鼓舞,似乎看到了在征服自然道路上无往不胜的前景,但也隐约感到了某种阴影的存在。人类的活动大量消耗着数亿年来地球地质运动后留下的煤炭、石油,每年大约有1...  相似文献   

8.
于怀超 《飞碟探索》2008,(10):34-35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与脚下的大地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探索地球深处的奥秘已成为人类越来越迫切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人类探索宇宙形成奥秘的脚步越走越急。 北京时间1998年6月3日6时06分,人类迈出科学技术史上的又一大步:将阿尔法磁谱仪(AMS)送向遥遥数百千米远的空间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10.
空气动力学使人类制造出飞机、火箭等飞行器,同时也把人类航天技术的研究带入一个死胡同,致使目前我们还没有造出更快的飞机以及达到光速的宇宙飞船。要制造出达到光速甚至超光速的飞行器,只能应用另一种更大的力作为动力!什么力?静电力!掌握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的人也许  相似文献   

11.
飞向火星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4,(10):40-43
多年以来,人类一直向往着能飞向火星.在火星上建立人类的长久居留地。这一切听起来似乎更像个梦想,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这一梦想有没有可能变成现实呢?让我们来看看美国航宇局的“参考任务”计划。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对外星生命一直非常感兴趣。不明飞行物(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简写为UFO),比如飞碟的消息之所以非常吸引人,就是因为那可能是外星人访问地球的证据。如果能够证实它们的存在,就有可能实现人类与外星人之间的接触。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是极其巨大的——至少,能够访问地球的外星生物,其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一定超过人类。  相似文献   

13.
王庄林 《飞碟探索》2010,(11):52-52
在40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跨出第一步时说:“这是我跨出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人类跨出的一大步。”毫无疑问,人类迈向太空的步伐正在加快,这不,有人已经提出新的计划——移民到火星上去吧!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是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但是人类对于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的认识可以说还只是刚刚起步而已。目前,在人类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未知事物,有待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待于地球人类知识的积累,才能真正解开其中的奥秘。而频繁出现在地球或陆地或海洋的不明飞行物,给了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类以充分的想像空间。这些常常出现在地球上的不明飞行物到底是什么?可以说,它们从有史料文献记载到今天至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然而人们真正将它们投入科学研究的历史也只是近几十年的…  相似文献   

15.
2090年,月球被人类开发,四分之一的人类住进了月球,而10年后,2100年,我要代表全地球的记者,再次去采访一下嫦娥,看看这段日子月球的生活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海啸、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危害人类,给人类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我们知道,人类都生活在地球的表面,顽强的微生物虽然可以在几千米深的深海中生存,但这也不过是地球的表皮。如果将地球比做一个苹果,那么,这点厚度还比不上一层薄薄的苹果皮呢!那么,在地球的内部,到底是怎样的呢?19世纪初,一个叫西姆斯的美国  相似文献   

17.
太阳辐射的热量大约有一半被大气所吸收,另一半被海洋所吸收。大气吸收的热量,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已经了解的很多,而对海洋所承受的热量人们却了解的甚少。今天,人类的科学技术还不可能对覆盖地球达70%的海洋进行详细的了解。自然,人类也就无法探索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18.
1 中国为什么要搞载人航天工程 □□现代航天事业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在这几十年中,航天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这几十年的发展程度超越了过去几百年的发展。而载人航天已经逐渐显示出更为强劲的发展趋势,其意义越来越明显,世界大国都在倾力加入这个行列。 1.1 国家地位需要 载人航天技术属于世界上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技术带动工程,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它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  相似文献   

19.
基因再造     
基因工程与物种制造 如果可以把人类归结为生物电脑的一种,让我们来想想看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有四种基因代码,有基因序列程式,有左脑内存,右脑硬盘,每个脑细胞都有一个可独立运算的神经元作为CPU!那么,人脑是几核的呢?说出来吓死你—堋亿个神经元。也许,人类天生是宇航的料吧!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波形分析、频谱分析与随机数据处理是近年现代科学技术中正在兴起的和迅速发展着的边缘学科,被统称为“信号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生产和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随着技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各种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现代化,每时每刻都需要发生、传递和记录大量的各种信号(数据)。如科学试验中的各种振动、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