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月1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荣膺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中国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总技术负责人,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系统的总设计师和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可以说,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与中国航天发展中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为此,记者对孙家栋院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5月8日上午,"叶培建星"命名仪式暨小行星探测学术报告会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叶培建星"国际编号为456677,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9月11日发现。为了表彰我国著名航天专家叶培建院士为推动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及空间科学快速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2016年6月紫金山天文台推荐命名"叶培建星",2017年1月12日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自此,"叶培建星"正式镶嵌进太空星辰,  相似文献   

3.
<正>孙家栋,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东方红-1卫星技术总负责人,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纪念东方红-1卫星成功发射45周年之际,本刊特约记者专访了孙家栋院士,让我们跟随他的讲述,一起分享那些鲜为人知的建造"东方红"的日子。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1,(3):4-5
孙家栋获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1月18日,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探月工程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1月12日-14日,中国国际卫星应用展览会暨第十一届卫星应用产业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大会由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主办。多家卫星应用相关企业携带最新的技术装备和成果精彩亮相,与观众"零距离"接触,共同致力于让卫星应用成果更多走入寻常百姓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沈荣骏院士和尹浩院士为大会主席,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  相似文献   

6.
周武 《太空探索》2011,(2):16-17
2010年12月11日,中国科协第49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北京召开。本期沙龙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承办。沙龙的主题为"新概念航天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泽洲担任领衔科学家。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中国科学院叶培建院士、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等3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2,(7):4-5
孙家栋等获小行星命名6月4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吴征镒、王忠诚、孙家栋、师昌绪和王振义小行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据悉,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的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以吴征镒、王忠诚、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经国际天文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而正式命名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探月二期工程立项后,国防科工局牵头,成立了由国家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事业单位组成的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领导探月工程的实施工作. 领导小组任命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担任工程总指挥,吴伟仁同志担任工程总设计师,聘任严峻同志为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聘请栾恩杰院士、孙家栋院士、欧阳自远院士为领导小组高级顾问.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月6日,由《国际太空》、《卫星应用》杂志和"中国载人航天"官方微信联合发起组织的2016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揭晓。本次评选通过"国际太空"官方微信进行了公众投票,并组织了王希季、戚发轫、叶培建、范本尧等院士及其他数十位著名航天专家投票。综合参考公众和院士、专家投票结果,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十大航天新闻。  相似文献   

10.
1991年 10月 16日 ,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在隆重的授奖仪式上 ,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指出 :“钱学森同志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 ,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在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 ,钱学森同志以他渊博的知识和对人民事业的热忱 ,在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江总书记的讲话高度概括了钱学森的杰出贡献和重大成就。钱学森成功地组织领导了中国卫星事业的开创、建设和发展 ,这是他杰出贡献和…  相似文献   

11.
正7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高大上"的北斗导航,已经不知不觉"飞入寻常百姓家"。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透露:"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里已经有70%以上提供北斗服务。""天上好用,地上用好",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首任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对北斗系统的寄语。  相似文献   

12.
钱学森轶事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科学家,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 1935年留学美国,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曾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返回祖国。他对我国导弹航天事业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为此,他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他在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正走进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高中部,迎面是一尊钱学森先生雕像。他面容慈祥,目光深邃,总是那么神采飞扬;他举起右臂,指向远方,给人奋进前行的力量。从图片展到纪念展馆2009年5月,海淀实验中学隆重举办"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专题图片展,特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航天英雄杨利伟及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出席。同年12月,叶永烈先生携新作《走近钱学森》在海淀实验中学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国庆前夕,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上,50位来自21个国家的外国专家,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手中接过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天辰实业公司聘请的俄罗斯科学家加琳娜.涅赤塔伊洛院士获此殊荣。中国政府"友谊奖"1991年由国务院授权国家外国专家局正式设立,是  相似文献   

15.
<正>"深空探测是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必经之路,国家应该尽快制订深空探测的路线图,加强相关技术的预研工作。"在7月6日举行的由中国宇航学会承办的第七次中国科协论坛上,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在谈到中国深空探测的未来发展时,着重强调了加速深空探测领域顶层设计的意义。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深空探测技术作为人类保护地球、进入宇宙、寻找新家园的重要手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深空探测将是人类进行空间资源开发与利  相似文献   

16.
“深空探测是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必经之路,国家应该尽快制订深空探测的路线图,加强相关技术的预研工作。”在7月6日举行的由中国宇航学会承办的第七次中国科协论坛上,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在谈到中国深空探测的未来发展时,着重强调了加速深空探测领域顶层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2月28日,由空间瞭望智库、《国际太空》和《卫星应用》杂志,以及"中国太空网"联合组织的2017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揭晓。本次评选通过"中国太空网"官方微信进行了公众投票,并邀请了王希季、闵桂荣、戚发轫、叶培建等院士及其他数十位著名航天专家投票。综合参考院士、专家和公众的投票结果,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十大新闻。"天舟-1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中国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全面胜利"和"北斗-3双星首发成功,中国‘北  相似文献   

18.
正黄纬禄是我国著名导弹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技术创始人之一。曾担任液体地地导弹控制系统总设计师、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70年2月,黄纬禄受命担任固体潜地导弹技术总负责人。接受"烤"验潜地导弹不同于地地导弹,主要  相似文献   

19.
<正>孙家栋,1929年4月生于辽宁瓦房店市,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担任我国第一代多个首发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担任探月工程等多项重大航天工程大系统总设计师,领导研制了20多颗卫星。一顿红烧肉的机遇古往今来,人们总说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总说愚者错失机遇,智者善抓机遇,成功者创造机遇。然而,能否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勤奋和准备程度。孙家栋说过:"我这辈子还真是喜欢吃红烧肉,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2013年3月19日,全国政协委员、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叶培建院士做客航天一。二所“名家讲堂”系列讲座,与全所科技人员共谈“中国的空间事业”。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一院科技委计量测试技术专业组部分成员也出席了讲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