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太空新航线     
<正>美国"猎鹰9"发射60颗"星链"卫星5月23日22时30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使用猎鹰9-1.2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了其"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60颗卫星。这是该公司首次专门针对"星链"项目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本次发射采用了此前飞过两次的旧第一级火箭,还再次对整流罩两个半罩进行了落海回收。本次  相似文献   

2.
正3月18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火箭进行了第六次"星链"星座组网发射,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一枚此前已飞过4次的一级火箭。但这枚箭在尝试进行落船回收时未能成功,在上升飞行过程中有一台发动机也提早关机了,好在最终并未影响卫星入轨。马斯克承诺,会在下次发射前对提前关机事故做彻底调查。这是否会造成后续发射任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东部时间1月11日10时31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铱通信公司的第8批10颗下一代铱低轨移动通信卫星,完成了"下一代铱"星座的组网发射工作。火箭点火起飞约72分钟后卫星全部部署入轨。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猎鹰9火箭采用了曾在去年9月参加"电信星"18V发射的旧第一级,编号1049.2。这是"铱"公司第4次用旧箭进行"下一代铱"组网发射。火箭第一级在海上平台上再次被成功回收。  相似文献   

4.
太空新航线     
正美国"星链"第四批卫星发射1月29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采用"猎鹰"9-1.2型火箭发射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4批共60颗卫星。本次发射的60颗卫星入轨高度为302公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将在这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微小卫星蓬勃发展,"一箭多星"发射为微小卫星提供了低成本进入太空的机会。伴随着微小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箭多星"发射任务的需求越来越多。2015年9月20日-10月7日,我国共进行了3次"一管多星"发射,共计成功将28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其中,新型液体火箭长征-6以"一管二十星"的方式一举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不仅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也打破了由印度保持的亚溯"一箭多星"发射纪录;执行"一箭四星"发射任务的新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11也成功实现首飞。以"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入轨的吉林-1卫星组星是我国首批自主研制的商业遥感卫星。藉此之际,本刊特推出"新型火箭‘一箭多星'发射与微小卫星发展"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正为降低"星链"卫星的亮度,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希望在"星链"宽带大星座下次组网发射时试验一项新办法。届时将发射的实验性"罩星"(VisorSat),加上卫星升轨时将采用新的指向办法,应该能消除天文学家对"星链"星座会干扰其观  相似文献   

7.
全球商业航天发展新趋势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国际商业航天产业迅速发展,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诞生多项里程碑式节点,火箭复用次数屡创新高,多个大型星座快速启动,空基发射液体运载火箭实现突破,太空亚轨道旅游迈入实际载人飞行阶段,推动全球航天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商业航天领域已日益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重要前沿阵地。2021年5月,猎鹰-9 (Falcon-9)火箭首次实现"一箭十发",迈过火箭重复利用常态化的关键一步,给全球航天发射市场带来巨大冲击。而"星链"(Starlink)卫星的密集发射,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千颗以上规模卫星的快速部署。  相似文献   

8.
<正>采用"一箭多星"发射不仅可充分利用火箭的发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还可按照所需搭载卫星的质量或体积合理地分担发射费用,这为中、小型卫星乃至立方体卫星开启了好、快、省的发射之路。当今,全球航天强国和大国(或地区),如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印度、日本等都掌握并在有效地利用"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日本于2009年完成了"一箭八星"发射,引起了广泛关注。2014年,H-2A火箭又进行了"一箭八星"发射。1日本"一箭多星"发射情况日本的"一箭多星"发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前主要是演练和验证"一箭多星"发射技术。1986年8月12日,日本首次利用H-1  相似文献   

9.
太空新航线     
正美国第二组"星链"卫星发射升空2019年11月11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卡纳维拉尔空军基地用一枚猎鹰9-1.2型火箭发射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二组共60颗卫星。火箭起飞后约61分钟开始进行卫星部署。本次发射的这些卫星要一次全部从火箭上分离出去,卫星部署高度为280公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将在卫星入轨后首周同所有60颗卫星建立起联络,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月,马斯克宣布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将开展卫星互联网宽带接入项目,即"星链"计划。彼时,SpaceX公司的"猎鹰"(Falcon)火箭和"龙"(Dragon)飞船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见证了SpaceX在短时间内将蓝图转化为产品的高效率。截至2020年5月底,"星链"星座已经发射了422颗,并以每月1~2批的发射频率持续进行星座部署。  相似文献   

11.
国外“一箭多星”发射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箭多星"是用一枚运载火箭将两颗以上的卫星发射至预定轨道。"一箭多星"发射能使单颗卫星的发射费用降低,有助于用大、中型运载火箭发射多颗中、小型以及微纳卫星。对于由中小型卫星组建全球通信与导航卫星网络系统,从费用、时间以及火箭运载能力来看,最可行的方案是"一箭多星"发射。伴随着微小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箭多星"发射任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多。1发射统计分析1960年,美国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了两颗卫星,1961年又实现了"一箭三星"发射。随后苏联、欧洲航天局实现了"一箭多星"发射,我国于  相似文献   

12.
正3月21日,由阿里安航天公司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用俄制联盟2-1b/"弗雷盖特"M型火箭发射了一网公司的34颗组网卫星。这是一网公司低轨宽带互联网星座的第二次全面组网发射。"一网"在轨卫星数量已达74颗。"一网"第一代星座将包括648颗卫星,其中588颗为工作星,另60颗是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1月10日,"丽水一号"商业遥感微小卫星星座首批卫星成功搭载长征十一号火箭一箭多星发射入轨。该星座由浙江利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总装、测试,预计将由80~120颗卫星组成。浙江利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全民营商业卫星公司。民营企业参与航天,"成本效益"是绕不过去的话题。然而众所周知,要想投资航天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2月15日印度运载火箭PSVL-C37,一箭104颗卫星发射成功,创一箭多星世界记录,其中有88颗"羊群"立方体星。"羊群"立方体星由美国私营公司"行星实验室"(以下简称"行星公司")研制,从2014年到目前3年时间共成功发射"羊群"立方体星227颗,计划今年夏季再发射48颗,总共达到275颗,成为全球第一个超大型星座。若一切顺利,该星座具有对全球任何地区仅需几分钟重访时间,而且是高分辨率观测。整个星座费用仅需2亿~3亿美元,相当一颗普通中等卫星费用。"羊群"星座基本上实现人类多年对地  相似文献   

15.
正1月19日12时12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实施"一箭六星"发射,将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和四颗小卫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是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继2015年"一箭四星"和2016年"一箭五星"连续发射成功后,又一次多星发射的突破,此次发射任务是长征十一号火箭首次"全商业发射",也是中国固体运载火箭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发射服务。那么,这款由中国运载火  相似文献   

16.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星链"(Starlink)计划组网发射启动以来,已成功发射"星链"卫星千余颗。本文通过分析Space X公司在低轨通信卫星星座领域申请的专利文献,对"星链"星座构型技术方案和星箭分离核心技术理念进行解析,形成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的相关技术启示;同时阐述宏观专利技术分析和深度专利技术分析的方法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国际发射服务公司正在为"质子"号火箭增设更大的有效载荷整流罩。"质子"号火箭制造厂家赫鲁尼切夫航天中心正在研制直径5米的一种整流罩,可从2020年一季度起投入使用。该火箭现有的整流罩直径为4米。5米整流罩将更便于接纳大型高通量卫星,并有助于进行一箭多星发射,为大型低轨星座项目提供支持。除直径加大外,新整流罩的长度也将增加1米,  相似文献   

18.
太空新航线     
正美国"猎鹰9"再用旧箭发铱星3月30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铱通信公司的第5批10颗下一代铱低轨移动通信卫星。本次发射也采用了此前参加过"下一代铱"发射的旧第一级火箭。这是"猎鹰9"第8次采用旧箭进行发射,也是其第二次用旧箭发射"下一代铱"卫星。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把用来对整流罩实施回收的一艘船派到了太平  相似文献   

19.
4月18日晚23点59分,中国航天长征系列火箭——长征二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其优美的腾空姿势把“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纳星一号”两颗卫星送入太空,成功完成了一箭送双星的发射任务,书写了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9箭11星的火红开篇之作。金牌火箭刷新自我火箭按预定计划  相似文献   

20.
4月18日晚23点59分,中国航天长征系列火箭——长征二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其优美的腾空姿势把“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纳星一号”两颗卫星送入太空,成功完成了一箭送双星的发射任务,书写了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9箭11星的火红开篇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