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球生命所必需的水来自何方?彗星上含水的物质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彗星也许是个适当的称谓,但"脏雪球"确实形象得多。在巨大的椭圆形轨道上运动,彗星会周期性地从太阳系的外围进入太阳系的腹地。当它们沐浴在阳光下时,就会有物质被蒸发出来,形成标志性的彗尾。几个世纪以来,敬畏和恐惧是这些宇宙流浪者所带给我们人类的感受,由此也激励着科学家们想从近处一探彗星的究竟。因为彗星是数十亿年前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体彗星的某些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进行了彗星的分类统计,给出了"太刚活动"和"等离子体彗星出现频数"的统计,表示出它们之间无相关性。作了"太阳活动"与"彗星事件"的相关分析,表明其相关性是弱的;但是,"太阳风风速"与"彗星事件"的相关性较强。最后,用我国自己的资料作为一个实例,讨论了等离子体彗星的象差角及其扭折骚扰。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的世界空间探测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飞行了10年的欧洲航天局(ESA)"罗塞塔"(Rosetta)于2014年8月进入预定的67P/丘尤穆夫-杰拉西门克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简称67P彗星)轨道,于11月在世界上首次向该彗星的彗核释放了着陆器"菲莱"(Philae),并发回重要数据,产生了巨大影响。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变"(MAVEN)探测器和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Mangalyaan)于9月先后进入火星轨道,创造了多个首次。我国在10月成功发射了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简称试验  相似文献   

4.
日月 《太空探索》2007,(11):52-53
"披头散发"的彗星是那么与众不同,很难让人把它与晶莹闪烁的星星等量齐观。因此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天文学家拒之门外,连一向被世人称誉为"古典世界中最博学者"、"古代知识集大成者"的亚里士多德也武断地认为:"上苍的运行,产生了多种撞击力,并聚成一个火团……恰好这时位于它下方的是十分稠密的蒸发物,于是就形成了一颗彗星,它完全是按照蒸  相似文献   

5.
8月6日,飞行了10年的欧洲空间局"罗塞塔"探测器与"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67P)彗星相遇,进入彗星研究方面最为激动人心的阶段,期待"罗塞塔"这位率先与彗星"亲密接触"的使者为我们带来的惊喜。另外,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和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变"探测器即将进入火星轨道,日本将发射"隼鸟"-2小行星探测器。当这些人类的使者与星星相遇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相似文献   

6.
李元 《太空探索》1997,(4):21-23
从1947n的大彗星到1997年看到明亮的海尔—波普彗星,我看彗星已经整整50年了。 1947年我到紫金山天文台工作时,那年共发现了14颗彗星,而n彗星是最亮的,可惜北半球很难看到。第二年,19481大彗星出现了,是许多年来,北半球肉眼可见的最亮彗星之一,也是我亲眼看到的第一颗彗星。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1月12日,欧洲"罗塞塔"探测器向距离地球5.14亿千米的67P/丘尤穆夫-杰拉西门克彗星(简称67P彗星)的彗核投放了所携带的着陆器"菲莱",使它成为世界首个在彗星着陆的探测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彗星"近距离"开展研究,它将开启人们对彗星和宇宙的新认知。尽管"菲莱"着陆不十分完美,因而目前面临着一些困难,但从总体讲是基本成功的,并已获得一些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10月19日下午2点27分,彗星C/2013 A1(也叫"赛丁泉"彗星)以56千米/秒的速度在距离火星13.5万千米以内掠过火星,这个距离比地球和月亮之间距离的一半还要小,不到从地球旁边掠过的彗星最近距离的十分之一。由于此次彗星极其靠近火星,是不可多得的可以动用多个探测器对其进行详细调查的机会,也是一次天地联合观察彗星对火星大气层影响的良机,美国、欧洲空间局和印度的火星探测器对其进行了围观。  相似文献   

9.
<正>经过多年的努力,欧空局的"菲莱"号彗星着陆器成功地登陆在一颗飞行速度为每小时135000千米的彗星上,由此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并翻开了人类在太空探索的新篇章。与此同日寸,科学家们还在思考另外一些问题,如:怎样捕捉小行星、能否在金星的云层上建设一座漂浮城市、能否送人类到土卫六的海洋中去漂流等等。  相似文献   

10.
张生 《飞碟探索》2012,(2):15-15
2011年12月15日晚些时候,一颗彗星掠过太阳表层,可能会导致其自身毁灭。SOHO卫星能够全程观测到这一"表演"。这类彗星通常被称做克鲁兹族彗星,或者是"掠日彗星",这种称谓主要起因于它会掠过太阳表面。这颗掠日彗星,正式名为C/2011W3(洛夫乔伊),是由澳  相似文献   

11.
正2月12日,德国宇航中心宣布放弃同"菲莱"彗星着陆器联络的尝试。"菲莱"是首个在彗星上软着陆的人造探测器,2004年3月随欧空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升空,2014年11月12日成功登上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但因着陆点位于一个陨石坑边缘的阴影中,"菲莱"在着陆3天后因电力不足进入休眠。随着彗星接近太阳,光照逐渐增多的"菲莱"曾苏醒过来,从去年6月13日起先后8次向地球传回信息,但  相似文献   

12.
空间扫描     
欧空局于7月1日展示“罗塞塔”彗星探测器模型 它将在2012年与“维尔塔宁”彗星会合。欧洲在彗星探索方面已居于领先地位,1986年曾成功把“乔托”探测器发射到了距离“哈雷”彗星不到600km远的地方。与“乔托”不同的是,“罗塞塔”在2012年5月28日与“维尔塔宁”彗星会合之后,将沿距彗星表面仅1km的轨道环绕彗星飞行,而不仅是擦肩而过。它还将向彗星扔下一个100kg重的着陆器,着陆器再发射一把带倒钩的叉子,使之插入彗星,以确保探测器不会因为碰撞而弹离彗星。日本H-2A火箭开发受阻 1999年3…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9月30日,欧洲空间局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一头撞向它研究了两年之久的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彗星(以下简称"彗星")。在撞击这颗编号67P的彗星之前,"罗塞塔"向地球传回了不算清晰的图片,算是它为空间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贡献。神秘的"罗塞塔""罗塞塔"这个名字来自于一块石碑残片。如果读者探访大英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罗塞塔"彗星探测计划开始于1 9 9 3年,是欧洲航天局(E S A)地平线-2 0 0 0-奠基石(H o r i z o n 2 0 0 0cornerstone)计划下的探测任务。"罗塞塔"探测器于2004年3月2日由阿里安-5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升空。在飞行了7.1×109km之后,于2014年进入"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轨道。2014年11月13日00︰05,"罗塞塔"探测器释放的"菲莱"着陆器成功登陆彗星。目前,各项科学探测工作正在开展中。这是人类有航天史以来探测器首次在彗星上软着陆,对研究彗星的起源、彗星和星际物质的关系及太阳系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具有飞行跨度远、空间飞行时间长、任务形式复杂多样的特点,通过对"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热控系统进行分析,可为未来深空探测航天器先进热控设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3日06:03,欧洲航天局(ESA)"罗塞塔"(Rosetta)探测器团队最终确认"菲莱"(Philae)着陆器已附着在彗星表面,偏离预定位置"J"点1000多米,着陆器位于悬崖底部位置,光照严重不足,导致包裹的太阳电池片不能提供足够的电量。但"菲莱"若干科学载荷工作正常,在主电池电量消耗至休眠电量前传回了关于67P/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以下简称67P彗星)的大量重要数据。目前,"菲莱"已处  相似文献   

16.
正彗星来自哪里?太阳系诞生于太阳先辈所爆发的超新星大爆炸,其剩余产物构成了包裹太阳系的奥尔特云团。这个云团以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的名字命名。1950年,奥尔特提出太阳系外层边缘存在一个云团,彗星就来自这个云团。彗星数量非常庞大,这些彗星构成了一个直径达几光年的球状云团。如果一个彗星不停往返于太阳系内外,那么它有很大概  相似文献   

17.
人们见惯了光焰无际的太阳、皎洁妩媚的月亮、晶莹闪烁的星星,一旦星空中冒出一颗长尾摇曳、来去无踪、披头散发的彗星,恐惧之心自然难以形容。一位法国天文学家在书中写道:“(公元837年)在复活节的圣日里,一个时常是大祸征兆的现象出现了,路易一世一见到这颗彗星立即就失去了平静……尽管他按照大主教的吩咐祈求上苍、大修教堂,可3年后还是不免一死。”另一位诗人则说:“苍天给我们送来了骇人的彗星,/我们绝不逃避自己的命运,/我已感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1811年出现的那颗异常明亮的大彗星曾让拿破  相似文献   

18.
在彗星物质所形成的巨大“尘暴”中,美国航宇局的星尘号彗星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04年1月3日凌晨3时许近距离飞过“怀尔德—2”彗星,成功收集到彗星喷射出来的尘埃。现在星尘号已经在返回地球的途中了。它将把彗星物质带回地球供科学家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池谷-张彗星 2006年春天,一颗新彗星在太空中光华四射,她的彗尾在最长时超过1000万千米.这就是中日两国天文爱好者共同发现的池谷-张彗星,她是中国爱好者首次发现的新彗星,也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制望远镜"摘下"来的星星.  相似文献   

20.
哈雷是怎样发现哈雷彗星的?哈雷从1337年到1698年的彗星记录中挑选了24颗彗星,计算了它们的轨道,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彗星轨道看起来如出一辙。但哈雷没有立即下此结论,而是不厌其烦地向前搜索。通过大量的观测、研究和计算后,哈雷大胆地指出,168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将于1758年年底再次回归。在那个时代,还没有任何人意识到彗星能定期地回到太阳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