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孙家栋,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东方红-1卫星技术总负责人,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纪念东方红-1卫星成功发射45周年之际,本刊特约记者专访了孙家栋院士,让我们跟随他的讲述,一起分享那些鲜为人知的建造"东方红"的日子。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1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荣膺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中国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总技术负责人,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系统的总设计师和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可以说,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与中国航天发展中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为此,记者对孙家栋院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3.
<正>3月30日21点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17颗卫星。31日凌晨3点34分,经过近6个小时的飞行,火箭上面级与卫星成功分离,将其直接送入工作轨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全年预计20次的宇航发射任务首战告捷。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副部长李尚福,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副总经理杨保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级顾问孙家栋等分别在发射现场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导发射。  相似文献   

4.
阿里安火箭可以同时把两颗独立的卫星送入轨道。这些卫星的重量和体积与雷神·德尔他火箭或航天飞机加有效载荷辅助舱(PAM-D)发射的卫星重量和体积相等。阿里安火箭进行一箭双星发射的装置叫西尔达(Sylda),其总体设计是根据卫星的要求、应力、发射准备过程、入轨时的分离程序而确定的。材料选择、结构尺寸的设计是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3月底,多个国家不约而同发射了各自的导航卫星,世界导航卫星发射突然爆发,呈现井喷态势。3月25日,美国用"德尔他"-4火箭发射了第9颗GPS-2F,6月和9月,还将用"宇宙神"-5火箭发射第10颗和第11颗GPS-2F卫星。美国计划2016年前完成全部12颗GPS-2F卫星的发射。3月27日,欧洲用"联盟"-ST/"弗里盖特"火箭发射了第7颗和第8颗"伽利略"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6.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的德尔他运载火箭现在已有了第一批商业订货单。这些订单中,有传统的德尔他运载火箭,也有1986年底决定生产的德尔他-2型火箭。根据该公司7月15曰、30日和8月11日宣布的情况看,固定订货或者选择订货的德尔他-2型火箭有21枚,其中20枚是由美国空军订购,用以发射其实用型导航卫星—Navstar;1枚为休斯公司订购,用以发射英国广播卫星公司的UK-DBS-2卫星,这是一颗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1997年1月20日至26日的《空间新闻》报道,1月17日,一枚德尔他-2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的发射台上空爆炸。该火箭的制造商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原打算在1997年创造成功发射17枚“德尔他”火箭的记录。这次爆炸可能会对使用该公司火箭的许多用户的计划造成影响。首先感到压力的是“铱”卫星公司,该公司曾指望回月20日用一枚德尔他-2火箭发射其头一批3颗“铱”卫星。因空军需调查火箭事故原因,这次发射只能推迟。摩托罗拉公司的“铱”卫星全球移动电话服务系统预订了今年用“德尔他”火箭的7次发射,每次都将从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  相似文献   

8.
空间扫描     
小夏 《国际太空》2003,(4):31-32
德尔他-2成功发射卫星 2003年1月12日,波音公司的德尔他-2火箭成功将美国的ICESat和CHIPSat送入预定轨道。1月29日,该火箭又为美国空军发射了GPS 2R-8导航卫星。德尔他-2火箭使用的是为德尔他-3火箭设计的9个固体火箭发动机,使其运载能力增加了25%。 美国大力神-2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1月6日晚,美国洛马公司研制的大力神-2 (Titan-2) 火箭成功发射,将其携带的1颗军事科学卫星Coriolis送入预定轨道。据悉,该卫星主要用于收集海洋上的风速及风向数据,并提高美国海军的天气预报能力。 阿里安-4火箭光荣退役 格林威治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定位系统正式启动建设,计划今年底将发射四颗全球组网卫星。"这是9月16日在深圳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首届卫星应用国际博览会上传出的信息。航天科技集团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一再强调"北斗系统的重中之重在于应用",他指出,北斗所提供的服务正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北斗技术早已跳脱出单一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私营斯科特科技公司和多米恩电视卫星公司在1988年10月签定了一项合同,从1989年8月起陆续将3颗直播卫星送入轨道。其中至少2颗将用中国长征火箭发射。合同规定,多米恩公司向斯科特公司支付9000万美元,斯科特公司在轨交付2颗卫星。斯科特公司总经理是前宇航员戴维德·斯科特。他认为,由于中国火箭的发射费用比欧美便宜一半,估计在轨交付的卫星费用为19000~33000美元/公斤。他设想在1989年8月用中国火箭发射第一颗卫星。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一名档案声像人员,小周已经用镜头记录下了数十次火箭和卫星整流罩的星箭对接画面,即便是闭着眼睛,他也知道从哪里取景更好。但是,他这套传承了数十年的经验,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身上不管用了。"塔吊"对接模式被颠覆常规火箭发射中,在发射前数天,整流罩会与卫星完成"合罩",整流罩与卫星作为一个组合体,被一辆转运车运往发射塔架。在此之前,火箭的其他部段已经组合完成并矗立于发射塔架上。在发射区,发射塔架上的塔吊会将整流罩吊起来,垂直完成星箭对接。在长征六号火箭发射任务中,这些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全球发射商用卫星数量最多的1年,共有84颗商用卫星升空,它们几乎全部投保。卫星数量之多的重要原因是低轨移动通信卫星开始陆续入轨,例如,今年将有43颗“铱”卫星升空,其中25颗用德尔他-2火箭发射(每次5颗),质子-K火箭发射14颗(每次7颗),长征-2C火箭发射4颗(每次两颗)。这84颗商用卫星将通过42次火箭发射进入太空,其中阿里安-4火箭将发射11~12次;把18颗静止卫星送入轨道;德尔他-2火箭发射7次;“宇宙神”火箭发射8颗静止卫星;质子-K火箭发射8次,其中6次是国外静止卫星;“长征”火箭发射7次。在84颗卫星中有73颗…  相似文献   

13.
最新消息     
美国火箭发射一挫再挫 5月4日,波音公司制造的新式德尔他-3火箭遭受了连续第2次的发射失败,其第2级火箭出现了故障,把价值2.3亿美元的猎户座-3通信卫星送入了错误轨道。这是美国火箭在1个月之内第4次把卫星送入了错误的轨道。4月9日,1枚大力神-4B火箭在发射“国防支援计划”导弹预警卫星时,因火箭故障,使价值2.5亿美元的卫星留在无用的轨道上。4月27日,雅典娜-2火箭在发射伊科诺斯-1小型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时,因火箭故障使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现无法与卫星联系。4月30日,1枚大力神-4B火箭发射再次失败,未能把价值8亿美元的第1颗第2代“军…  相似文献   

14.
<正>1951年,经过多轮考核、层层选拔审批,30名中国学员被选送去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读书,孙家栋以优异的工作业绩荣幸中选。在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的日子里,孙家栋总是不断地自己给自己加码,每天除了白天上课,晚上基本都在做练习,巩固当天学习的知识、预习明天的功课,直到第二天凌晨一点钟。所以,伴随着他学习的灯光总是亮着。在苏联的高等院校里,有一种类  相似文献   

15.
《国际太空》2009,(9):F0004-F0004
2009年6月18日,美国宇宙神-5火箭发射了“月球勘测轨道器”和“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 2009年6月27日,美国德尔他-4火箭发射了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O  相似文献   

16.
夏光 《国际太空》2009,(2):27-32
1月 1月18日,德尔他-4H火箭发射了美国NROL-26军用卫星。 1月23日,H-2A-202火箭发射了多颗卫星,其中包括日本名为IBU—KI的“温室效应气体观测卫星”(GOS—AT)。该卫星用于监测大气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和甲烷。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布什不久前宣布批准向中国出口卫星和卫星部件,这就意味着中国还可以获得5个用长征火箭发射外国卫星的合同,从而加强了中国在国际发射市场上与美国和欧洲运载火箭厂商竞争的地位。长征火箭的竞争对手是美国的德尔他和宇宙神火箭,欧洲的阿里安火箭。美国运载火箭厂商为此指责美国国务院和白宫,认为他们没有同政府其他主管部门,例如商业与运输部商量,就迫不及待地作出了有损美国工业界利益的决定。  相似文献   

18.
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者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的运载火箭—长征-1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曾任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研制方案,采用先进技术,研究卫星返回的关键技术;曾任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1985年、1992年各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今年是中国发射首颗卫星45周年,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王老,请他讲述了当年的一些难忘经历,以此激励后人。  相似文献   

19.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正在为其即将发射的3颗卫星提出招标。这3颗计划在1995~1997年间发射的卫星包括印度卫星-2C、印度卫星-2D和印度教育中继平台(Gramsat)卫星。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和原苏联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已经联手准备用阿里安火箭和质子号火箭争取这几颗印度通信卫星的发射订单。双方计划于1995年底用质子号火箭发射印度卫星-2C;于1997年用阿里安-4火箭发射印度卫星-2D;可能于1996年用阿里安-5火箭发射Gramsat卫星。外界评论说,印度卫星的招标为世界上两个具有发射实力的运载火箭走到一起提供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以"立方星"为代表的微小型卫星研究应用热潮,产生了大量的微小卫星发射需求。来自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印度的航天机构,利用其现役运载火箭以搭载发射或一箭多星模式完成了多颗微小卫星的发射服务。但主流的现役火箭这种"大火箭发小卫星"模式所固有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全面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多国的航天机构和企业开始面向微小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研制新型专用火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