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最近美国宇航局突然开始积极推动国际空间站商业化,这让人有点诧异却又在情理之中。在人们的印象中,载人航天商业化这种事情,美国应该是当仁不让的先行者,但实际上至少在国际空间站的商业化问题上,走出第一步的并不是美国人,而是俄罗斯人。2001年,俄罗斯将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游客送入国际空间站,这位游客还是个美国人——曾经报考美国宇航局航天员落选的富翁  相似文献   

2.
正查尔斯·博尔登是美国宇航局有史以来唯一的黑人局长。他能够坐上这个位置,一方面是由于曾经的航天员身份,更是由于同为黑人的总统奥巴马的支持。博尔登在任期间,没有完成什么宏大的工程,也没有提出什么可持续的计划,但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商业航天企业却实实在在地成长起来了。所以,博尔登的是非功过,恐怕要从更广泛的航天产业来评价。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6月7日,NASA发布了《NASA近地轨道商业开发计划》(下称开发计划),旨在扩大对国际空间站(ISS)的商业应用,将国际空间站更多地向企业开放,让美国的工业创新性和独创性加速近地轨道上蓬勃发展的商业经济。开发计划包含五个主要部分,每部分都对应同期发布的征集公告或白皮书文件。根据开发计划,NASA将继续在近地轨道上开展研究和试验以引导其月球探索计划,同时与私营部门合作测试技术、训练航天员,并巩固太空经济。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7月,美国宇航局迎来人类首次登陆月球的50年纪念。近日,美国宇航局在社交网络上推出了一个名为"美国宇航局探索者:阿波罗"的活动,希望公众能记录他们对于这一历史时刻的回忆。美国宇航局称,他们计划在社交媒体上使用这些回忆,作为庆祝阿波罗11号(Apolo 11)任务完成的系列活动之一。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那改变人类科技进程的首次登月壮举吧。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宇航局(NASA)有着无数高冷的尖端科技,并且通过其技术转移计划挖掘出在航空航天之外的商用价值,培育了大批新兴企业。这对其他各国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很有借鉴意义。自1958年正式成立以来,美国宇航局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就一直在改善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健康医疗方面,从温度调节面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宇航局的第22期航天员在前段时间完成了选拔,选出了由5名女性和7名男性组成的最新一期航天员大队。他们将作为5年来的第一批新人,加入原本已有44人的美国宇航局航天员团队,迎接即将到来的太空旅行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宇航局的创新先进概念(NIAC)计划创立于1998年,旨在开发颠覆性的前沿探索技术,变革美国宇航局的空间探索方式,重点服务于美国宇航局未来的空间探索任务。创新先进概念计划资助对象以大学、小型创企和研究中心为主,在第一阶段会提供约12.5万美元的资金,开展方案原理和可行性研究。如果项目有深入研究的价值,美国宇航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确保"大嘴巴"总统特朗普的"2024重返月球"计划能够实现,美国宇航局制定了一个叫阿尔忒弥斯的计划。计划的重点,是要在2024年送美国人再次登上月球,重点中的重点是,其中要有一名女性。为此,美国宇航局准备了一个12人的航天员备选名单,其中有5位女性。此外还有1位备选的加拿大女航天员。让我们来看看她们都是谁。  相似文献   

9.
正熟悉美国载人航天历程的人们在看到"星际线"的时候就会发现它非常眼熟,它和波音在2006年竞标美国宇航局"乘员探索飞行器"的方案外观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推进舱的长度略短一点,连圆锥体返回舱的锥度都一样。如果再向前追溯一点,会发现"星际线"和早年的阿波罗飞船也很像,只是推进舱短了一多半而已。那么,"星际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  相似文献   

10.
<正>1月9日,美国宇航局称由于出现硬件故障,哈勃空间望远镜上的主相机"宽视场相机"(WFC)3已停止工作。该局未给出问题细节,只是称问题系因硬件问题引起,并称该相机配备有冗余电子设备,可用于使其恢复工作。修复需花多长时间还不清楚。这起故障出现时美国宇航局等政府部门处于关门状态。这并不是"哈勃"近来首次出问题。用来使望远镜稳定指向特定方向的一台陀螺仪去年10月出现故障,导致"哈勃"停用了一段时间。"哈勃"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12月10日,美国宇航局旅行者号团队宣布:旅行者2号探测器脱离了太阳风的范围,进入一片人类陌生的太空。在美国宇航局的喷气动力实验室,你也许会看到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场景:一些拥有美国顶尖高校学位、掌握着最前沿航天技术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绞尽脑汁地维护着两台上世纪70年代出厂的老爷机器。在这个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又有一台陀螺仪报废,另一台也出现问题,美国宇航局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转入安全模式。"哈勃"共配备了6台精确指向用的陀螺仪,均在2009年的航天飞机维护任务中更换,目前已有3台报废。美国宇航局原本认为余下的3台在技术上均有所加强,预计使用寿命会很长,但根据按命令开机后的遥测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美国宇航局的消息,8月30日美国宇航局又对RS-25发动机进行了500秒的点火热测试,RS-25发动机使用了新的控制器,为太空发射系统(SLS)的研制积累了更多的经验。RS-25实际上就是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它的重新启用对生产商洛克达因公司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洛克达因的诞生RS-25发动机由洛克达因公司研制,洛克达因公司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美国液体火箭发动机主要的研制生产商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6月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NASA低地球轨道商业开发计划》,旨在扩大对"国际空间站"的商业应用,将"国际空间站"更多地向商业企业开放,让美国的工业创新性和独创性推动低地球轨道(LEO)上商业航天活动蓬勃发展。NASA在低地球轨道上的最终目标是与工业界合作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NASA作为其中以较低成本购买服务和能力的众多客户之一。2019年6月21日,NASA发布征集可加  相似文献   

15.
<正>航天技术诞生后,人类先后40多次发射火星探测器,虽然有近半数失败,但是那些成功的探测器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这些成功的探测器中,有4辆可以在火星上行驶的火星车,它们都是由美国宇航局(NASA)研制并发射的,迄今为止在火星上已经行驶共计超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宇航局为其"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计划选定了9家公司。这些公司未来将有资格拿到向月面运送有效载荷的合同。美宇航局将购买这些厂家商业月球着陆器上的空间,用于运送科学仪器和其它有效载荷。本次入围的公司既有洛·马这家航空航天业巨头,也有不为人知  相似文献   

17.
<正>5月初,在美国马里兰州召开的第六届行星防御会议上进行了一场小行星防御演习。美国宇航局下属喷气推进实验室虚构了一颗可能在2027年4月29日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代号2019PDC),由来自美国宇航局、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欧空局等机构的专家团队负责迎战小行星,以拯救人类。最后的结果是,虽然人类采用动能撞击法将2019PDC号小行星撞碎,但一块60米左右的碎块仍在飞向地球,  相似文献   

18.
正在美国宇航局历史上,有一位先后当了两遍局长的牛人。这里说的两遍,并不是说同一名总统的两个任期内当美国宇航局局长,而是卸任之后时隔多年再次出任。他就是詹姆斯·弗莱彻。弗莱彻的两个任期都和航天飞机有直接关系,他打造了航天飞机,又拯救了航天飞机。为航天飞机而战弗莱彻出生于1919年,是一位物理学专业出身的航天专家。他读过的大学都是响当当的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82年7月4日,里根政府就提出过让私营部门参与空间活动的国家政策,并提出为获得国家经济效益,美国将促进空间能力、空间技术和空间系统的商业开发。 1984年随着NASA商业空间政策的制定,美国进一步放宽了国家空间商用政策。这一年NASA成立了商用计划办公室,国会也通过了由美国私营部门制造一次性运载火箭并由联邦运输部作为管理机构以及有关法规的议案。1988年2月,里根政府发布的国家空间政策和商用空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2月3日,俄罗斯联盟FG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联盟MS-11载人飞船。飞船升空约6小时后即同国际空间站实现对接。船上乘有3人,分别是俄罗斯航天员奥列格·科诺年科、加拿大航天员戴维·圣雅克和美国宇航局女航天员安妮·麦克莱恩。这是2018年10月11日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