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摄影师镜头下的公务机,与我们看见的公务机有什么不同?一年一度、亚洲最大规模的公务机展(ABACE),每年4月如期在上海虹桥机场上演公务机大秀,世界顶尖公务机携自家看家机型悉数到场,迎接各路买家、看客的光临与洽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被誉为"时间机器"的公务机,可以大大提高商业活动的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价值。作为连续6年参展的权威专业媒体,《今日民航IFLY》杂志今年特别举办了首届"公务机零距离摄影大赛"。短短一周时间,我们就收到了近干张参赛作品,有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用单反相机拍摄的构图讲究、布局巧思的作品,也有很多普通看客用手机拍摄的看似不经意、却饶有趣味的照片——智能手机普及的高效能的摄影功能,使得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师。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我们从相机组和手机组的参赛作品中遴选出各30幅入围作品,发起了网络公开投票,在仅仅两周的时间里就吸引了上万人参与投票。本次大赛特别邀请了摄影大师、影像艺术家陈长芬作为艺术总评委。陈长芬不仅是第一个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中国摄影师,也是从民航业走向全世界的著名影像艺术家。能邀请陈大师为大赛的专业水准进行把关,是我们这次大赛的莫大荣幸。看到网络投票的盛况,年逾七旬的陈大师欣然为这次大赛的作品撰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文章《零距离》,为好作品点赞,为年轻人喝彩,为公务航空和通用航空在中国的未来鼓与呼。"未来的半个天空属于通用航空"。正如陈大师在文章结尾所言,我们举办此次公务机零距离摄影大赛的初衷,就是拉近包括公务航空在内的通用航空与大众的距离,让更多的人走进公务机、走进通用航空;也只有使通航文化更多地得到普及,通航才有可能在中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根据网络投票情况和作品的艺术水准,大赛组委会最终按相机组和手机组分别评选出本次"公务机零距离摄影大赛"的"最佳人气奖"和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若干名。籍此,我们将本次大赛获奖作品和优秀作品做专题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袁亮  陈燮 《西南航空》2010,147(6):78-81
“伟大的摄影作品,不是因为摄影师伟大,而是因为被拍摄者在瞬间展现出的伟大感动着我们”——陈燮  相似文献   

3.
读书     
《今日民航》2011,(10):87-87
《透过硝烟的镜头》1937~1949年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新中国摄影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老一辈战地摄影师用青春、热血与智慧,拍摄了共和国浴血而生的珍贵影像。如今这些勇士或年事日高,身体与记忆不再当年,或已驾鹤西行,为后人平添遗憾痛  相似文献   

4.
吴伟明 《西南航空》2008,(5):96-101
吴传明简介:首届中国十佳数码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优秀摄影家,四川摄影家协会理事,《四川日报》记者。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和联合国教科组织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中,四川摄影家唐跃武获二等奖,专题组照《大凉山深处的彝族人》获得人物服饰类一等奖及体游艺类三等奖。这是本届年赛惟获得两项高等级奖项的中国人。参加本次大赛的有70多个国家.近2000位摄影师的3万幅作品。  相似文献   

6.
李乃清 《今日民航》2009,(11):78-81
2009年,摄影天后安妮·莱博维茨(Annie Leibovitz)的希望之春、失望之秋。9月8日,这位几个月前刚获纽约摄影中心终身成就奖的女摄影师,被无数质疑的闪光灯包围:因无法还清贷款,她的房产以及作品难逃抵债命运。  相似文献   

7.
《西南航空》2011,(5):110-111
由A4当代艺术中心主办的2011年首个艺术大展,云集了20名活跃在川渝地区最富创想力和思考性的艺术家们最新的实验作品,本次参展艺术家的创意作品均以对"艺术、心理、社会的新的追求"为主题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现场作品类型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装置、影像短片和行为表演等形式。这次展览题为"欲——病理与凝视",看似生涩的主题背后其实蕴含了我们对"渴望和梦想"的一种长期的曲解。"欲"这  相似文献   

8.
东张西望     
20世纪70年代后,摄影界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生态意识的摄影师。他们强调拍摄要突显大自然原本的样子,注重发现富有创意的角度。这是一个惊喜与厌恶、美丽与危险并存的领域。做作的摆拍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使用SHARP LENSES,小心翼翼、无比辛苦地潜伏等待动物接近的拍摄手法。这幅乔治·格拉尔的作品,将科亚维拉盒龟把头探出水面东张西望的瞬间,不失时机地记录了下来。——选自时尚博闻图书有限公司出品的《超越视觉——美国〈国家地理〉典藏图片集》  相似文献   

9.
初识陈锦先生,源于他的摄影集《茶馆》.在这里.我看到了传统主流摄影以外的摄影作品,有丰富的化信息.而不是一张在构图和光线上很完美的图片。这样的片子对于研究社会学.研究民俗学的人都有很大的作用.这样的作品可以引起世界的关注.也能够扬帆在时间之河。那若干的影像作品着实在说明.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当代摄影家,他的镜头有一种穿透力,穿越历史与地域.直逼人的内心与明的内核。  相似文献   

10.
由世界水下运动联合会和毛里求斯潜水协会联合举办的2007年第十一届世界水下摄影锦标赛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哥顶旅游区开幕,16个国家的80多名水下摄影师、水下模特、观察员参赛。作为中国潜协首次派出的参赛摄影师,吴立新获得了微距(含虾蟹)类别银奖。  相似文献   

11.
《西南航空》2010,151(9):116-121
由胡赳赳策划,批评家汪民安、王春辰先生担任学术主持的“走过场——傅文俊历史观念摄影”于2010年7月6日至12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展出的作品是傅文俊2009年至2010年创作的最新历史观念摄影.  相似文献   

12.
沙漠驮盐队     
"由摄影引发的狂热已势不可当。"1911年,冰封万里的南极洲,正准备从温暖舒适的营房出发,开始伟大的极地旅行的罗伯特·福肯·斯科特草草记下了这句话。从那时起,拍出好照片成了所有优秀探险摄影师的目标和信条。这幅1999年拍摄的照片,记录了一支驮盐队穿越撒哈拉沙漠的情景。——选自时尚博闻图书有限公司出品的《超越视觉——美国〈国家地理〉典藏图片集》  相似文献   

13.
《西南航空》2010,(7):22-22
6月10日,由中国旅游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旅游摄影作品大赛在柳江启动.100多位摄影家齐聚四川洪雅县柳江镇进行为期两天的全方位拍摄。  相似文献   

14.
2006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全国人像摄影艺术展上,日本人像摄影大师藤井秀树(HidekiFujii)曾拿着一幅个人作品的印刷品送给笔者。时隔一年之后.藤井秀树在北京举办了他在中国的首场个人摄影展。近几年来,70岁高龄的藤井秀树不断有新作问世,也不断出现在中国的些人像摄影活动中.他的新老作品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关注和喜爱。  相似文献   

15.
王林 《西南航空》2009,(11):106-108
城市记忆之于摄影.必须聚焦在实体上,其中最重要的对象.不外平民居与工厂。傅文俊的创作.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展开。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银版效果.令人想起摄影史上的早期命名,尽管技术手段大不相同,画面造成的历史感和艺术家对记忆的执着乃是很沟通的。《工业回忆》这组作品以黑白为主,仿佛是影像从记忆的黑暗中浮出。无论是机车还是铁轨,无论是车间还是厂房,  相似文献   

16.
余茂智 《西南航空》2007,113(6):42-51
“我的摄影一直带有实验性质。每拍一个东西,我首先要寻找一种叙述的方式,并训练和检验自己能否找到准确的表达语言。”“一件摄影作品到底要说什么?要怎么说?我说的和社会有什么关系?这是我经常考虑的问题。”“我把自己放在一种游历的状态——摄影对我是观看世界的一种方式,我拍的东西都是自己内心喜欢的东西,虽然不在主流,但我受过的教育告诉我,摄影还是要有责任。”——李杰  相似文献   

17.
《今日民航》2008,(5):120-120
最早了解摄影师红杏的人大多因为她独步西藏的经历,近年来旅行、拍摄更成为她生活的常态。一身干练的户外装扮,细腻的女性拍摄视角.使得这位女摄影师行走于摄影、户外运动这两个充满千丝万缕联系的行业间,既体验着  相似文献   

18.
袁亮 《西南航空》2009,(11):66-71
在冉玉杰的书桌上看到一份2009年9月的《人民摄影》,上面有一组他最新发表的的专题摄影《巴山背二哥》。影像的主角是一群生活在大巴山区、以背篼为运输工具的体力劳动者.一群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人。冉玉杰用平实的镜头从对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细节关注入手.向读者展开了百姓生活的日常画卷。  相似文献   

19.
罗一平 《西南航空》2012,(12):104-106,108
初次近距离欣赏傅文俊先生的作品已是去年的事情,作为广州三年展项目展的参展艺术家,其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在翻阅傅文俊先生摄影图集时,更是不免感动于他对观念摄影的执著投入。从最早为大众所知晓的《退场》系列开始,艺术家孜孜不倦的创作了《他心通》、《十二生肖》、《万国园记》、《幻化》等大型系列作品。其作多以纪实摄影的手法结合后期制作来表达有关历史、宗教的文化观念,并用高水准的大画幅视觉表达予以呈现。纵观每一系列作品其并未囿于符号化的形式语言,在创作方法、技术运用与媒介选择上皆有改变,尤其在媒介与科技的结合上更是做了多方面的艺术实验。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其中最富实验性的创作当属《图腾》。  相似文献   

20.
曾子 《西南航空》2013,(2):84-86
爱心充满爱心的作品最有感染力,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家旦丁有句名言:"爱是美德的种子"。东方画獒大师林跃在2011年度四川首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上,被选为"挑战命运特殊艺术电视大奖赛"的爱心大使。2012年在首届"四川残疾人手语大赛"上林跃再次当选爱心大使。美的艺术人人都喜欢,饱含真情、充满爱心的作品最有感染力。林跃的藏獒之所以让人喜爱,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画家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