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李杰 《西南航空》2012,(12):98-100
巴蜀绘画历史悠久,人才众多,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影响深远。但巴蜀绘画的命名一直是个遗憾,且巴蜀美术的梳理一直没有形成体系。关于巴蜀绘画命名这一话题今天又被重新拾起,并成为艺术家们争论的焦点。大家围绕推广“巴蜀画派”还是“西蜀画派”进行过激烈的讨论。但实际上,“西蜀画派”只代表巴蜀绘画一个时期的繁荣。而且由于重庆的特殊原因和在巴蜀绘画史上的贡献来看,“四川画派”显然也不全面。所以,“巴蜀画派”这一命名的确立可以说既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又尊重了历史的客观性,是具有现代性和前瞻性的历史命名。笔者认为,研究、探讨巴蜀画派,只要不违背史实,不穿凿附会,纵使有某些出入,也是允许的,学术问题存疑比强求统一要好。  相似文献   

2.
刘牧 《西南航空》2012,(11):90-93
中国绘画史实是"丹青"向"水墨"嬗变,"工笔"向"写意"嬗变,最后水墨、写意成为中国画主导的过程。也可以这样说,水墨的大写意(主要是花鸟画),是中国绘画最高成就的标志。若问究竟,这样的嬗变,是绘画的主体——画家、画家成分的变化而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传统文人对绘画深层次的介入,使中国绘画"文人化",水墨大写意是  相似文献   

3.
滕昆 《西南航空》2013,(10):112-114,116
“浮世·游观——庞茂琨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刚刚结束。此次展览是由中国美术馆与中国油画学会联合主办,由殷双喜担任策展人,杨凯担任艺术总监,共展出庞茂琨的油画、手稿等多种媒材的绘画作品50余件。  相似文献   

4.
范迪安  罗中立 《西南航空》2010,151(9):88-93
语言的触点 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我想他是对的,这也对应了我对艺术的思考。由此看来,任何画面,都离不开基本的绘画语言:从点、线、面、色彩、构图……  相似文献   

5.
艺术家何工先生在成都千高原艺术空间的第二个个展“巴塔哥尼亚的风”于2012年6月16日正式开幕,展出了何工先生从2011年底至2012年初重走“切·格瓦拉摩托车之旅”归来后完成的作品,包括大尺幅的绘画、装置和相关记录文献等。通过这些作品,我们除了可以看到何工先生对继往关注问题的持续和推进,也能看到他与另一位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切·格瓦拉的精神对话。  相似文献   

6.
才波 《西南航空》2004,(3):74-76
新加坡《联合晚报》曾经如此评论曾思德的国画:“曾氏的独特个性艺术语言,尤为可贵处,乃探索出一种集中西绘画于一体的新风貌,深受海外人士所赞赏。”  相似文献   

7.
中国贴年画的传统由来已久,百姓在庆贺新春时,会在门、厅、堂等地方张贴喜庆的绘画作品。有婚丧嫁娶、祈福迎祥、辟邪道吉、生活生产、人物传说和戏曲故事等等,因其一年一换,故称之为“年画”。每当人们看到新的年画,仿佛就嗅到了春的气息。  相似文献   

8.
苏笛 《西南航空》2009,(11):100-105
走进东川,恍惚走进凡高的画里。东川的阳光突然照进我的眼帘,一片如凡高绘画中的大地迎面扑来。我置身于广阔无边的田野.空气中充满了让人目眩的光线。起伏绵延的山丘之上,碧绿的洋芋地或青稞,金黄的油菜花或麦地,间或裸露着一片红土.点缀着各色的野花,相间搭配成斑斓的色块。田埂清晰灵动的线条勾勒出油画般的浓墨重彩。  相似文献   

9.
佳作欣赏     
杨万忠,1972年生于贵州,作品《训练归来》、《旅途》分别两次入选全军美展,水粉画多次参加地方青年美术作品展并获不同奖项。199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2005年从部队复员从事职业绘画,曾为台湾江南才子画廊特聘画师,  相似文献   

10.
画家简介: 刘知白(1915—2003)原名庭坦,以字行。号涓涓厂(庵)主、白云,别署老藤、野竹翁、老梅、如莲老人等。在近80年的绘画途程中,先生上涉宋元,下及明清。潜心于传统近70年,晚年以造化为师。在自然中印证传统,将古法化为己用。终臻随心所欲之妙境。早年作品雅清新,晚年破笔泼墨,滋润清逸。大气磅礴,多写黔中野景。  相似文献   

11.
章奂 《西南航空》2005,(2):72-72
关于西藏,无论是影像的还是绘画的,大多是强调少数民族的风情,旅游的猎奇,自然的景色,再或是某种小资情调的人文关怀加诸其间,也正是因为看多了这些,看到冯斌画的西藏,就有些吃惊,冯斌画的西藏怎么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李杰  辛小玲 《西南航空》2009,139(9):68-73
藏獒画家林跃.是位外貌平常.沉默寡言的人。然而在人群中那样平凡的他,却有着极高的艺术天赋。 他是第一个把动物藏獒当作绘画主体的画家。  相似文献   

13.
当前是绘画艺术十分繁荣的时期.人才辈出,也出现了一批年轻的杰出女画家。辜珊就是兰前是绘画艺术十分繁荣的时期.人才辈出,也出现了年轻的杰出女画家。辜珊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给人的印象是眉目清秀、举止端庄。自古有画如其人之说.辜珊的仕女画恰似她一样清雅而美丽。  相似文献   

14.
叶毓中 《西南航空》2010,146(4):100-101
画家梅凯.专业勤勉.时代大潮中磨砺,数十年丹青历程.卓著的成绩,证实中国画家是这样炼成的。勤勉.是态度、行动.更是境界。梅凯对中西绘画的认知.体现勤勉的广度;创作时中西技法的交汇应用,体现勤勉的深度。  相似文献   

15.
麦子 《今日民航》2013,(1):86-90
正1900年9月,荟萃历代国宝的圆明园在大火中熊熊燃烧,硝烟中走出的载宝驼队在身挎洋枪、手持利刃的八国联军押送下绵延数里、延时数月……中国绘画史上无与伦比的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女史箴图》即在蒙难之列,在姜切的驼铃声中流落英伦……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曾是我国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也是该馆最重要的中国绘画藏品之一,它不仅是最能反映原作者东晋画家顾岂之风格技巧的传世摹本,也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画家简介:蔡寅坤:回族,1963年生于四川成都,中国美协会员。在绘画上重视画面全局的结构气势和墨笔运用,重视对物象特征的强化,更尊重自己对物象真情的感受,并营造其结构、造型,而不愿放弃感受而迁就表象,把特有的个性、气质、生活经历融合在绘画领域里,形成了"重、拙、大、豪"之美的独特画风。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夏天,暑热正浓的日子,我走进好友萧缤在红瓦寺那间有些沧桑的欧式风格的画室,照例是饮点小酒然后挥毫。当时的萧缤正在省诗书画院进修,师从秦天柱。那时我刚从深圳归来不久,对四川的化艺术界并不是太熟悉,第一次见到那般生动空灵的花鸟画,被画面上扑面而来的诗般的意象所打动,时时临写,记忆犹新。后来虽然中断了绘画,仍然很关注先生的作品,时不时在一些报刊和画集中见到那些打动人心灵的画作。遗憾的是一直无缘与这位才华横溢的画家谋面,但其作品自然流露出的恬淡与闲适高雅之气直相伴我走过高原丘陵和平原。  相似文献   

18.
王桂花 《今日民航》2009,(8):102-105
珍藏百亿绘画珍品,被疑曾与纳粹合作,艺术收藏界四代保持神秘的奢华家族终于被两个女人一步一步推到了台前。  相似文献   

19.
《今日民航》2009,(7):96-97
韩斯,原用名寒嘶,8岁习画。生长于浙江湖州,文人闲人荟萃之地。牛人,有些天智加勤勉,虽在绘画之道上也算是老炮,但尚无闻,默默耕作,实为生存每一天,也许是走错了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湘西》和《湘行散记》两本散文集的重新审视,揭示了中国散文发展的成熟时期,沈从文用湘西人特有的语言艺术与绘画技巧,构筑了神形独特的“湘西世界”,极大地充实和奠定了“乡土散文”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