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苏联正对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进行改进。通过改进:一方面进步号飞船的一部分可以再入回收,以便带回空间站的设备,实验样品或数据;另一方面联盟号飞船的乘员设备将更舒适,并且与空间站对接时,飞船上宇航员的视野将会更大。联盟号飞船与进步号飞船是苏联空间计划的重要运载工具,联盟号从60年代中期起一直在使用,主要负责把宇航员送到空间站,以及将宇航员送回地面的任务。它由三部分组成,推进舱(装有一副太阳能电池  相似文献   

2.
1979年12月16日,苏联从拜克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一艘新型的无人驾驶的联盟号系列运输飞船,命名为联盟-T(T为运输Transport的缩写)。联盟-T的研制不仅是基于目前联盟号载人飞船的设计基础,而且具有联盟号载人运输的特点和进步号自动货运飞船的能力。飞行的目的旨于:在经过各种型式的综合实验之后,确保联盟-礼炮号空间复合体的运输工作。据分析:该飞船未必就能够完全取代当前的联盟号和进步号飞船。  相似文献   

3.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阿凡达》导演卡梅隆将成为2015年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首度环月飞行时的两位游客之一。研制联盟号飞船的俄罗斯能源公司表示,已为飞船设计了两个供环月飞行的商业座位。整个环月飞行需要8天~9天的时间。卡梅隆一直希望实现太空旅行的梦想,2000年,为了前往和平号空间站,他曾在俄罗斯接受了医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2006年3月30日莫斯科夏令时06:30,联盟TMA-8飞船载着"国际空间站"第13长期考察组由联盟-FG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1号台发射升空.这是联盟号系列飞船第12次飞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5.
自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独挑天地之间载人往返运输的大梁,虽然联盟号以其高可靠性、高稳定性著称,但也日益显现出不能满足飞行需求的迹象。所以在2000年俄罗斯的科学家就开始在联盟号飞船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新型的可载6人的航天器——“快帆”(Kiper),用来替换目前使用的联盟号飞船。目前,快帆号计划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天地往返载人航天器"联盟"号飞船苏联/俄罗斯研制的"联盟"号飞船是苏联第三代载人航天器,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最可靠的载人航天器,作为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器已经使用了半个世纪,曾经服务于"礼炮"1号至"礼炮"7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自1967年"联盟"1号飞船(左图)使用以来,经历了多次改进,形成了"联盟"  相似文献   

7.
一些NASA官员得出结论,用联盟号飞船作自由号国际空间站的乘员应急救生艇是可以接受的,至少它可以作为过渡性救生艇,使自由号开始长久住人的时间提前。联盟号飞船可把3名航天员送往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对接。迄今,联盟TM在空间逗留的最长时间记录为179天,NASA希望把空间逗留  相似文献   

8.
小号 《国际太空》2005,(6):27-27
最近,俄罗斯公开向媒体介绍新型飞船快船号。与联盟号飞船内空间比较拥挤、必须弯腰行走不同,快船号的内部非常宽敞,完全可以站直身子行走。工程师们还在研究座舱内各种设施正确摆放的问题,不过,6张座椅已有固定位置。飞船发射时与联盟号飞船一样,其座椅靠背会稍微升起,处于斜躺状态,这样能减轻负荷。从轨道返回地面时靠背放下,  相似文献   

9.
8月24日,俄罗斯联盟U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的“进步”M12M货运飞船,但以失败告终。俄联邦航天局发布的消息称,联盟U火箭的第三级在火箭起飞325秒后出现故障,问题似乎出在推进系统上。联盟号火箭多年来一直是全球最可靠的火箭之一。俄国家电视台说,这是俄罗斯和前苏联1978年以来首次在使用进步号飞船为空间站运送货物时出现失败。  相似文献   

10.
4月25日,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一枚联盟号运载火箭托载着联盟TM34号飞船点火升空,执行代号“马可·波罗”的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飞船上乘坐着来自意大利的欧空局航天员维多里(飞行工程师)、俄罗斯航天员吉德津科(指令长)和世界上第二位太空游客、南非亿万富贾马克·沙特沃斯。他们一行三人在太空中度过了10天的时光,其中有8天生活和工作在国际空间站上。尽管此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用联盟TM34号飞船取代站上的联盟TM33号飞船,以承担站上的应急救生任务,但人们还是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了沙特沃斯的商业旅行上。  相似文献   

11.
简讯     
联盟 TM-2号于1987年7月30日载着两名苏联宇航员与一名叙利亚宇航员返回地球。这是联盟 TM 号飞船第一次完成载人飞行。联盟 TM 号外形与联盟 T 号完全一样,这样原先经过考验的结构布局,应急系统等都被继承下来,与运载的连接也是老样。只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使飞船更安全,更可靠,并提高了运载能力。  相似文献   

12.
心榕 《太空探索》2012,(1):44-48
四十年前,苏联的联盟号飞船发生了一起特大灾难性事故,三名航天员不幸惨死在凯旋归来的空中,成为继苏联的联盟一号和美国的阿波罗4A号飞船之后的又一幕航天悲剧。而对于这幕悲剧,人们或根本不了解,或了解得不如联盟一号那么详细。现在,让我们将多年来陆续公开的片断串联起来,一起回顾这幕比联盟一号更惨痛的悲剧,缅怀死于不归之路的英雄航天员。  相似文献   

13.
格奥尔吉·格列奇科是一位物理学博士,1931年5月25日生于列宁格勒。1975年1月参加“联盟17”飞船飞行,并与“礼炮4”号空间站对接,飞行29天。1977年12月10日乘“联盟26”号飞船与“礼炮—6”号空间站对接,与同伴尤里·罗曼年科在轨道上度过了96天,打破了当时由美国“天空实验室”4号机组人员创下的84天的飞行记录。1985年9月第二次上天飞行,“联盟T14”号飞船与“礼炮7—联盟T13”联合体对接,飞行8天。这时,他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位祖父航天员。  相似文献   

14.
苏联上周完成了一次航天飞机型飞船的飞行试验,这两颗标明为宇宙-1100和宇宙-1101号的大型卫星是在今年5月23日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的。据认为设计此新一代飞船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接替现行联盟号的下一代载人飞船。这次是这种新飞船的第四次飞行试验。两颗卫星进入轨道后,其中有一颗宇宙号卫星在第一圈轨道内(199×230公里、倾角51.6度)返回,并且回收了;另一颗宇宙号卫星则是在第二圈轨道期间返回和回收。据估计这种新飞船的重量大约是现在联盟号的两倍,至少能够  相似文献   

15.
它将由莫斯科运往巴黎参加展览。与联盟号飞船相比,快船号的体积小巧但能力惊人。该飞船预计将由天顶号运载火箭送入预定轨道。与能源号火箭在侧面固定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不同,快船号飞船将像一般飞船一样被固定在运载火箭的顶端,这种固定方式的最大好处在于更加经济。快船号飞船不仅可以飞赴“国际空间站”,而且就连登月也不在话下。  相似文献   

16.
去年10月,俄罗斯航天员维·阿法纳西耶夫应邀参加上海科技节活动,与我国青少年有过广泛接触。阿法纳西耶夫于1990年12月2日作为“联盟TM11”号飞船的指令长,首次太空飞行。飞船与“和平”号航天站对接后,阿法纳西耶夫曾3次出舱活动,累计时间20小时24分。共在太空飞行175天,1994年1月8日,作为“联盟TM18”号飞船的指令长,第2次太空飞行。飞船与“和平”号航天站对接,共在太空生活182天。按计划,他还将于明年  相似文献   

17.
9月16日,俄罗斯“联盟”TMA21载人飞船从国际空间站安全返回地面,降落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船上乘有一名美国航天员和两名俄罗斯航天员。俄飞行控制中心曾在飞船下落过程中同其失去直接联络,但这并未影响飞船的正常着陆。返航的3名航天员在天上逗留了164天。站上余下3人还要在那里生活和工作两个多月,现定于11月22日返回。飞往国际空间站的下一艘联盟号载人飞船原定9月底发射,但因联盟号火箭8月24日发射进步号货运飞船失败,这次发射已被推迟到11月14日进行。  相似文献   

18.
正联盟号飞船曾经是运送航天员前往国际空间站的飞船之一,但是从2008年开始,它的"船票"价格从2100万美元一路上涨到了今天的8100万美元左右,可谓暴利无比。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竞争,造成它的垄断。由于美国的航天飞机在2011年后彻底退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客运飞船只剩下了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国际空间站必须长期保持有人执守状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75年以来,一直监听苏联载人飞船和地面无线电通信的英国凯特林中学跟踪小组的佩里的分析,他认为苏联正在研究的联盟号飞船紧急着陆地点,有一个可能在美国中西部的广阔地区。苏联选择这一地区,是因为它比海洋上回收更能确保安全。但是时至今日,未见到美国政府有关这方面的正式通告。  相似文献   

20.
参考照片     
这是苏联用于支援礼炮号空间站的两种飞船的内部结构草图,它们都是在老式联盟号载人飞船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上图是新型载人飞船联盟-T,负责来回运送宇航员,迄今已发射7艘。下图为不载人的进步号货运飞船,负责为礼炮号及其宇航员运送各种供应品,目前已发射15艘。联盟-T 可载2—3人,总长6.98米。最大直径2.72米,太阳电池帆板全长10.6米,总重6.85吨。整个飞船共分三个舱。如图所示,(A)为轨道舱,对接装置装在它的前部;(B)是指令舱,宇航员座位和飞行仪表安装处;(C)是安装发动机和太阳电池帆板的后舱段。指令舱是运送宇航员返回地球的舱段,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