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直升机模型跟踪光传飞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一栋  黄屹  王新华 《航空学报》2004,25(2):162-164
为提高武装直升机贴地飞行操纵品质,开发了自适应显模型跟踪实时飞行控制仿真系统,建立了直升机显模型跟踪贴地飞行电/光传操纵地面物理仿真验证平台。经电/光传特性对比,验证了所开发的2种光传技术的有效性。为直升机光传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技术措施及地面物理仿真验证平台。  相似文献   

2.
深刻理解和把握应用于工程实际的飞行控制系统已成为当前急需关注的问题。系统性论述了飞行控制系统(flight control system,FCS)自简单机械操纵系统开始,历经助力操纵系统、增稳与控制增稳系统、电传操纵系统和综合飞控系统,到目前正在研发的光传操纵系统的整个发展历程,分析了电传飞控系统和综合飞控系统的应用现状以及光传飞控系统的研究状况,基于未来军用飞机的控制需求,探讨了飞控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可为后续飞控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雷锡恩公司的设备分部与该公司的比奇飞机公司开始合伙研制低成本光传技术,旨在今后5~10年内使绝大多数比奇飞机的发动机与飞行控制采用这一技术。 雷锡恩公司的雷达与电子制造部门与比奇飞机公司为研究这项技术也与另外几家公司组建了一个民间集团。工作的重点在于开发出适于采用单发、活塞发动机的“富源”飞机到以双涡轮风扇发动机为动力的“比奇喷气”这类飞机使用的低成本光传系统。  相似文献   

4.
在论述光传操纵系统发展背景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时分复用光传操纵系统和波分复用光传操纵系统两大类别,进一步提出了光纤多路发送软件、接收软件的设计问题。在详尽阐述余度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典型光传操纵系统三余度设计方案及其实现。实例验证表明,光传操纵系统及其余度技术具有普通电传操纵系统无可比拟的优点,必将在今后的航空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运输机光传操纵系统的硬件及其特点,这些硬件是:挠性飞行器管理组织结构、纤维光缆装置、主动手控器、主飞控计算、光导机械装置和录敏驱动装置,同时还介绍了一单通道主飞控系统的地面演示和一副翼配平控制系统的飞行演示,光传操纵系统的设计与演示经验可供有关人员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综合星型及环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提出一种用于光传操纵系统的超高速实时光纤网络设计方案。所给出的余度设计及分布式共享内存策略增强了整个光传系统的可靠性及容错性能。应用动态数据分组技术既提高了小数据量的传输效率,又提高了大数据量突发传输时的吞吐量。实际性能测试及地面物理飞行仿真验证表明,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12Gbps,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及信息传输确定性,适应了机载环境下光传飞行控制及航空电子系统不断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超高速实时光传操纵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飞行控制及航空电子系统在抗电磁干扰、超高速数据交换等技术要求,本文综合星型及环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提出一种具有超高速实时光纤网络结构的飞行器光传操纵设计方案.所给出的余度设计及分布式共享内存策略增强了整个光传系统的可靠性及容错性能.应用动态数据分组技术既提高了小数据量的传输效率又提高了大数据量突发传输时的吞吐量.性能测试及地面飞行仿真验证表明,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12Gbps,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及信息传输确定性,适应了机载环境下光传飞行控制及航空电子系统不断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民航西北管理局组织,洛克韦尔公司通信系统分部与中国导航技术研究所牵头,一批西方公司参与的这项试验于今年3月17日~19日在西安进行。该试验属于发展完善的通信导航,临测(CNS)/ATM航空基础设施长远计划的一部分。两架装有柯林斯怀星航空电子组件的赛斯纳飞机参加试验的飞行部分。德国DASA提供差分GPS地面工作站,韦斯汀豪斯公司提供ATC工作站、雷达以及自动驾驶与图形测绘软件,柯林斯公司负责系统工程综合管理与通信管理模块,数据链采用SITA公司的  相似文献   

9.
光传飞行控制系统余度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介绍光传飞行控制系统及其余度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光传飞控系统的特点,从余度系统的结构,余度系统的可靠性,余度数目及余度系统的监控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光传飞控系统的余度设计原则,并给出了光传飞控系统余度技术的软硬件总体结构。初步研究表明,光传飞行控制系统具有普通电传飞控系统无可比拟的优点,本文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进一步研究光传飞行控制系统余度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1773光纤数据总线的光传飞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完成直升机显模型跟踪光传飞控系统局域网的设计,对基于 MIL-STD-1533B多路传输数据总线协议的 MIL-STD-1773光总线协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1773光总线的光传系统的开发思想和途径,并对光总线的硬件结构配置及软件实现进行了设计;构建了直升机显模型跟踪光传操纵系统的地面物理仿真验证平台,由给出的光传与电传对比仿真,表明所设计系统是正确并可行的,对开发光传操纵技术具有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少维 《试飞研究》1998,(2):11-20,48
一种推进操纵飞机(PCA)系统在F-15飞机上的飞行试验已在NASA德赖登飞行研究中心进行。飞机在使用手动油门的工作方式和一种增强系统工作方式锁定所有飞行操纵面的条件下飞行。后一种方式中,飞行员的拇指轮指令和飞机反馈参数用于油门定位。飞行评价结果表明,PCA系统可以用于使一架主飞行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的飞机安全着陆。PCA系统曾用于把F-15飞机从严重失去操纵条件改出、下降和着陆。这个报告描述了PCA  相似文献   

12.
麦道公司牵头的一个公司集团即将研制对民用和军用机都很重要的光传和动力电传飞控系统的关键部件。这个经费为4300万美元,为期2年的光传先进系统硬件(FLASH)研制项目包括在克林顿政府的技术再投资计划中。FLASH技术可放宽目前在客机上实施的在某些飞行阶段不准在机上使用膝上型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8月1日,C919大型客机104架机于5时32分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起飞,经过1小时25分钟的飞行,在完成了多个试验点、对飞机各系统进行了初始操纵检查后,于6时57分返航并平稳降落,顺利完成其首次试验飞行任务。104架机是C919大型客机第4架试飞飞机,主要承担航电系统、起飞着陆性能、自动飞行系统和自然结冰等相关科目的试飞任务。  相似文献   

14.
《直升机技术》2003,(2):26-26
截止2003年1月底,法、德、意、荷4国联合研制的通用战术运输型直升机NH90的5架样机总共已完成1667小时飞行试验,其中687小时是采用电传飞行操纵系统完成的。NH90计划管理层决定,2003年加紧飞行试验,要求NH904架样机完成400小时飞行试验,超过2002年100多小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某型直升机为对象,构建了基于显模型跟踪控制的直升机4通道电/光传飞控系统的地面验证系统。通过电/光传贴地实时飞行仿真对比验证表明,本文所开发的数字量之间的串行光传技术及模拟量脉冲编码数字化光传技术是可行的,从而为我国直升机由电传向光传系统发展作必要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6.
B-2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发全翼布局的B-2隐身轰炸机,兼有低空突防能力,用以穿透严密的纵深防区,摧毁具有重大价值的目标。 B-2的全翼(all-wing.)布局是诺斯罗普公司早期飞翼(fly-wing)设计的继承和发展,其特点是机翼面积大、翼载低、升阻比高,因而在航程和装载方面有优势。高超的隐身能力,使外形、操纵面和空速管布置独特。这些都给飞控系统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B-2是第一架真正随控布局的生产型飞机。主操纵面由机翼后缘三组升降副翼操纵俯仰和滚转,低速飞行时内升降副翼协同参加操纵。最外一组操纵面可上下分裂张开,构成阻力方向舵操纵偏航,并能作辅助俯仰滚转操纵,也可作减速板,如图1所示。操纵面的使用与起飞、巡航、着陆主要飞行状态所需飞控构型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架双发三角翼常规布局的超音速歼击机,改装应用副翼-差动平尾组合横滚操纵系统的经验和飞行实践.该系统的试飞成功地突破了我国歼击机一直沿用副翼为横向操纵的传统形式,首次应用了气动操纵面的综合利用和组合操纵的新概念。在原机主要结构不更改,仅增重6kg的情况下,使一架较J-7飞机重一倍的歼击机最大滚转速度达到J-7飞机水平.该系统设计中利用了组合操纵的特点,对差动平尾引起的棘手的偏航力矩问题也通过组合方式的巧妙安排,顺利地满足了动态品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750嘉奖状X"是美国赛斯纳飞机公司于1990年设计的双发涡扇商用运输机.载客最多12人,航程6000余公里.该机采用超临界翼型,兼有高速巡航和远程巡航的特点,能在短的场地起降,是公司第一架装有全动力飞行操纵的飞机.  相似文献   

19.
控制增稳系统与机械操纵系统交联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建立了控制增稳系统(CAS)与机械操纵系统(MCS)的交联耦合模型,通过对某机飞行操纵系统数学仿真与铁乌台架实测曲线比较,验证了它的正确性;然后对某机中存在的交联振荡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了影响振荡的最关键的系统参量为操纵系统后段质量和CAS控制权限;最后提出了减缓振荡的办法,找出了产生振荡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飞机上许多系统,如电传操纵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发动机调节系统等都是典型的机电系统,这些机电系统工作时,一方面对周围的电磁干扰十分敏感,另一方面它们本身又向周围发出电磁干扰信号,影响了其他电子设备或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