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国光纤陀螺技术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日趋成熟,目前光纤陀螺逐步向高精度、小型化方向发展。三轴一体化光纤陀螺结构紧凑、高度集成、体积小,符合光纤陀螺的发展特点,本文从光学回路、机械结构和信号处理等方面介绍三轴一体化光纤陀螺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2.
我国光纤陀螺技术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日趋成熟,目前光纤陀螺逐步向高精度、小型化方向发展。三轴一体化光纤陀螺结构紧凑、高度集成、体积小,符合光纤陀螺的发展特点,本文从光学回路、机械结构和信号处理等方面介绍三轴一体化光纤陀螺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3.
当前3V器件以逐渐的在电子设备中取代5V器件。虽然3V器件在速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不如5V器件,但3V器件具有体积小、微功耗的特点,使得人们今后可以把电源做成如集成器件一样来使用,大大减轻了电子设备的重量。  相似文献   

4.
谐振式光子晶体光纤陀螺是一种具有小型化、高精度等潜在技术优势的新型光纤陀螺,是国内外惯性器件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针对谐振式光子晶体光纤陀螺的结构和信号检测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确定了基于FPGA的陀螺信号检测总体方案,陀螺信号处理及控制模块主要由频差信号解调、复合拍频检测、闭环反馈控制、数据编码输出以及调制信号模块组成;随后重点介绍了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控制方案,在调制解调及频率偏差检测方案上采用数字相敏检波器实现频率偏差检测,在谐振频率闭环跟踪锁定方案上采用数字PI控制器实现环路光频率控制;最后进行了谐振式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实验测试系统搭建,以及谐振曲线测试和谐振频率闭环锁定测试。  相似文献   

5.
MEMS陀螺仪体积小、功耗低的优点扩展了惯性器件的应用领域,对于制导武器的小型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国内MEMS陀螺仪精度相对偏低、噪声大,这限制了它在高精度军事领域的应用.陀螺阵列可以利用冗余信息有效提高MEMS陀螺的精度,实现低精度陀螺的高精度应用,而不需要技术和工艺的突破.介绍了MEMS陀螺阵列的基本原理,总结了陀螺阵列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陀螺阵列的4大关键技术:陀螺冗余系统配置,误差分析、建模与标定,故障诊断以及信息融合.最后,分析了陀螺阵列的发展特点以及研究重点,给出了MEMS陀螺阵列技术未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基于FPGA平台无刷力矩电机的导弹用电动舵机控制系统方案。试验和应用证明该系统具有体积小、无需减速机构、响应速度快、输出转矩大、控制精度高等特点,适合制导炸弹用舵系统控制。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地陆地导航系统的经济性要求,进一步降低光纤陀螺成本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曾经在开环最小结构中致力于减少接头数目及器件改进,现在我们减少了不必要的器件和接头。光源检测耦合器不再是萨格纳克(Sagnac)干涉仪的一部分,而仅仅起到宽带光源和光检测器间的隔作用。许多商用激光二级管都有一些背面光检测器,以便监视激光强度。从萨格纳克干涉仪返回的信号光与激光相遇,在这个光检测器处接收,产通过偏置调制与激光信  相似文献   

8.
德雷珠实验室与洛克威尔公司正联合采用微加工技术开发一种机动车上用的体积小、成本低的单晶体音叉陀螺。这种陀螺坚固耐用,本身具有平衡性,且容易生产。  相似文献   

9.
保偏光纤耦合器是应用保偏光纤制作的光耦合器,它是实现线偏振光耦合、分光以及复用的关键器件,是构成高精度光纤陀螺和光纤水听器的基础元件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保偏光纤以及保偏光纤耦合器的概况、制作方法和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现有激光陀螺产品的成本较高,而且难以小型化,原因如下:(1)光源采用氦氖激光器,体积较大,而且不利于长期存放,(2)必须采用高反射率的镜面(或全反射的棱镜)减小闭锁阈值,(3)剩余的闭锁阈值较大,必须增加偏频装置消除闭锁现象。在本文中,将探讨在激光陀螺中采用半导体光源和集成光电子器件的可行性,内容包括:(1)国外对半导体激光陀螺的实验研究,(2)半导体激光陀螺关键技术的分析,(3)半导体激光陀螺实验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宇航材料工艺》2005,35(2):33-33
高压光电隔离传感器是唯一的组件式高压隔离器件。采用无源微功耗厚膜电路,伏频变换的光脉冲调制,光纤传输和特种绝缘材料,以及电-光、光-电直接耦合等先进技术。电路设计先进,检测有独创之处。该传感器耐高压,耐高低温,精度高,是高可靠性组件。本传感器既能对高压隔离,又能精确地测量和控制电压信号。体积小、质量轻,性能稳定可靠,是雷达、电视发射机中不可缺少的电压测量和控制器件。  相似文献   

12.
谐振式光纤陀螺是实现小型化的潜在方案,而激光器为谐振式光纤陀螺系统中的关键器件之一.为全面掌握激光器的性能,根据谐振式光纤陀螺对激光器的要求,制定了基于Lab-VIEW激光器性能自动化测试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得到激光器分段线性化的模型,控制电流在90~120mA之间变化时,光功率、中心波长近似呈变化率为0.18mW/mA、0.11pm/mA的线性变化;控制温度在28.1~32.9℃之间变化时,激光器光功率、中心波长近似呈变化率为0.25dBm/℃、13.31pm/℃的线性变化;此外,光功率变化率为0.17%,中心波长的变化率为0.26× 10-6,具备稳定性特性.  相似文献   

13.
光纤器件回波损耗测量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各种光纤器件(光无源器件、有源器件、光纤集成器件等)回波损耗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提出了一些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和试验方案。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试验验证,最终建立了一套光纤器件回波损耗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14.
微惯性器件是目前制导战术武器的核心元器件,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寿命长等优点,但是其如何在火炮膛内、侵彻着靶等过程中存活甚至正常工作,一直是各军事大国科研院所发展精确打击制导武器的重要研究方向。查阅了相关国内外文献,然后详细评述了目前关于应用于高过载环境下的微机械陀螺与微机械加速度计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高过载环境微惯性器件的发展趋势与各国的研究进程,为我国发展高过载微惯性器件提供了方向与指导。  相似文献   

15.
激光陀螺是捷联惯性导航系统采用的最先进,反应快,精度高,寿命长的惯性器件,虽然激光陀螺在接通电源后数据就可采集。但是数据变化随机性强跳动量大,直接采用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16.
基于FPGA的多通道ARINC429通信芯片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INC429是一种在航空电子系统领域被广泛应用的总线标准。采用PFGA器件设计集成多路ARINC429通道的通信芯片,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通信模块的处理能力和集成度,并降低研制成本。本文提出了一种内置控制核和大容量缓存的多路通信芯片的设计原理,它采用基于FPGA的硬件方法;而FPGA设计采用的硬件语言是VHDL,实现平台是ALTERA的FLEX系列逻辑器件。这种设计方法已被验证对通信电路的研制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悬浮光力系统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低耗散等特点,有望发展成为新型高性能力学传感器。针对目前悬浮光力系统存在的反馈控制器兼容性差、软硬件成本高、集成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兼容多种反馈控制模式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研制了一套高度集成的反馈控制器,在160 mm×170 mm×42 mm的尺寸上集成了六通道模数/数模转换器、滤波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微处理器(FPGA+ARM)等功能模块,并且开发了基于数字锁相环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的控制算法,最终在同一套硬件系统上实现了跨尺度微粒的运动信息采集和反馈控制,以及数十赫兹至亚兆赫兹的感知带宽。实验结果表明,该集成反馈控制器能够实现超高真空(10-6 Pa量级)下亚微米及微米尺度微粒的稳定悬浮和运动控制。在扩展系统感知带宽的同时减小了整体体积,为悬浮光力传感技术的器件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陀螺加速度表是战略导弹平台系统中的核心器件,力矩电机是陀螺加速度表上的执行元件,本文分析了常规有刷力矩电机的固有缺陷和无刷力矩电机的优点,阐述了陀螺加速度表的工作原理及力矩电机的固有缺陷和无刷力矩电机的优点,阐述了陀螺加速度表的工作原理及力矩电机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重点探讨了无刷力矩电机在陀螺加速度表上的实现方案并给出了测试数据,从而论证了无刷力矩电机在陀螺加班工表上应用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光纤陀螺——研制中的陀螺这是继激光陀螺问世后正在研制中的崭新陀螺。众所周知激光陀螺的体积小,重量轻,而它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没有转动部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工业和军事部门的注目。有关科研部门在此研制过程中都力争上游。据报导我国上海科技大学与安徽光机所联合研制的  相似文献   

20.
对各种集成光学陀螺结构方案进行了总结,并对干涉式、谐振干涉式、反射谐振式、透射谐振式等四种典型的陀螺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干涉式和反射谐振式陀螺方案具有较小的极限灵敏度值,而且反射谐振式方案是四种陀螺方案中极限灵敏度值最小的,即反射谐振式陀螺方案是具有最大潜能的陀螺方案。方案分析完成后开展了集成光学陀螺的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通过集成光学芯片的优化设计和加工、信号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最终实现了零偏稳定性为0.2°/s的陀螺样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