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天文学家否定小行星将撞地球的说法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空间观察小组最近称,编号为1997XF11的一颗较大的小行星(直径为1英里级,1英里约合1.6公里)将在2028年10月26日从离地球仅3万英里的地方飞过,有可能撞击地球。但美国航宇局喷推实验室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庞峥 《航天》2012,(4):50-53
2012年1月27日,一颗公共汽车大小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最近时只有6万千米。这颗名为“2012BX34”的小行星位列20颗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之首。尽管它没有对地球造成威胁,但再次向地球人敲响了警钟,要加速研究如何防止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法和技术了,  相似文献   

3.
在太阳系中,运行到地球附近的近地天体(NEO)存在着撞击地球的危险.实际上地球自诞生以来就常受到这些天体的撞击,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到近代的通古斯大爆炸,以及2013年发生在俄罗斯的陨石撞击事件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在这些近地天体中,包括一些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运行到地球附近的小行星(近日点q<1.3AU),我们称之为近地小行星(NEA).  相似文献   

4.
美国新成立的深空工业有限公司1月22日宣布将开采小行星上丰富的矿藏,以期帮助人类扩展在太阳系中的活动范围,实现深空殖民.该公司计划在20 1 5年开始发射一组勘探用的探测器,然后在大约1 0年内开始开采近地小行星上的金属矿藏和水等资源.这将使在远离地球的地方建造航天器和为航天器补加燃料带来可能,从而帮助人类在宇宙中取得新的立足点.公司首席执行官冈普称,利用在太空中开采的资源是实现长期宇宙开发的唯一途径.他解释说,目前每年都会新发现超过900颗近地小行星,从小行星上开采到的金属和燃料可扩展本世纪的宇宙开发工业.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13,(6):52-52
<正>据美国约翰逊航天中心网站2013年9月27日报道,NASA在其2014年预算中希望捕获一颗小行星并使其更接近地球,以用于载人航天探索和今后的研究。NASA将在位于休斯顿的月球与行星研究所举办一个为期3天的专题研讨会,就有关捕获和重新定位小行星、近地小行星的威胁以及其他话题的96个想法进  相似文献   

6.
国外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防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天器工程》2015,(2):87-95
调研了国外8种小行星撞击地球防御的技术途径,从基本原理、优缺点、适用性、成熟度和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国际上提出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防御技术大多处于概念阶段,除了撞击技术已在"深度撞击"(Deep Impact)任务中得到验证,其余均没有通过在轨验证;除核爆和撞击属于短期防御技术外,其余均为长期防御技术(几年甚至十几年);采用现有的单一概念和技术完成防御任务的成功率是比较低的,所以通常采用多种技术组合的方式。通过技术途径的分析,对我国开展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防御任务提出了初步建议,主要包括尽早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进行防御技术的在轨演示验证,开展国际合作,建立国际预警与防御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将机器人送入太空,抓住一颗小行星,然后把它带回地球轨道。这听起来是一个相当疯狂的计划,但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久前对此进行了非常认真的讨论。在那次为期4天的研讨会上,各位专家研究了捕捉近地小行星至地球轨道,让其在未来充当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一个基地的可行性以及必要的条件。科学家们所设想的这一计划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按照目前人类所拥有的科学技术,应该能够在10年之内将此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克莱门蒂娜放弃飞越近地小行星由于星上敏感器故障,使得克莱门蒂娜空间探测器原定今年夏天飞越近地小行星Geographos的计划被取消。该探测器将转入10000×240000公里的地球轨道,并在此轨道上检验轻型导弹防御敏感器的耐久性。克莱厂]蒂娜于4月底...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10,(11):46-47
NASA顾问委员会行星防御特设工作组10月6日提交正式报告.建议NAsA组建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以领导国内和国际上的工作.保护地球免遭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工作组共同主席、前宇航员施韦卡特说,就小行星撞击而言,这种天灾是可防的,但必须做恰当的准备,并同其它国家合作。他说,有政府和国会的支持,美国将能够应对保护地球免遭近地天体撞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伽利略探测器的新发现美国伽利略探测器传回的图像表明确实有一颗小行星有它自己的小卫星。据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天文学家和科学家称,这一发现证明了100年前提出的一个理论。这一图像和数据是伽利略工作小组3月23日公布的。这颗直径为56公里的称作伊季山的小行...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1月,欧空局(ESA)为"赫拉"(Hera)小行星任务选定了将要携带的2颗立方星,这2颗6U立方星将被送到戴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附近进行科学探测并最终在小行星表面着陆。这是美欧合作开展小行星防御任务的一个重要进展。近地天体威胁是一种"可能性极低但后果严重"的灾害,  相似文献   

12.
波特 《航天》2011,(7):40-40
除了家园地球之外,人类仅仅登上了月球这一个天体,并计划着登陆火星。此外,美国航宇局还设想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登上一颗近地小行星。不过,登陆小行星可能会比登陆火星更加困难。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引力环境。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阿波罗登月的航天员在月球上是蹦跳着行走的。而小行星的引力如何呢?  相似文献   

13.
空天瞭望     
尼尔登陆爱神星 2月12日,美国近地小行星交会(NEAR,又称苏梅克)探测器成功地在爱神星小行星上着陆,成为第一个在小行星上登陆的探测器。这颗造价2.23亿美元的探测器是1996年发射的。1999年它在首次尝试进入围绕爱神星的轨道时因发动机故障而失败,去年的第二次入轨尝试终于成功。着陆前,它已完成了其主要任务,对爱神星进行了测绘,拍摄了16万张照片。 这次着陆属临时决定,成功几率只有1%。着陆过程中,NEAR对长33公里、形状不规整的爱神星进行了近距离拍照。着陆前它重1.1吨,轨道高度为25公里。着陆后,它仍能发射微弱的信号;若太阳能帆板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核爆直接炸毁小行星或改变小行星的轨道以避免其与地球相撞,是近地小行星防御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文章基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超高速小行星拦截器(HAIV)概念,提出一种将原撞击引导器改为长杆撞击器的方案,采用自主研发的欧拉型冲击动力学仿真软件NTS模拟长杆撞击器对小行星连续开坑的过程,并在仿真中加入能量源以模拟核爆装置在不同深度爆炸对小行星产生的偏转与破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长杆撞击器并合理控制撞击速度,能够引导核爆装置进入更深的地下爆炸,从而更加高效地耦合核爆能量,提升偏转小行星或直接摧毁小行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12,(3):64-65
直径约140米的一颗小行星有可能在2040年与地球相撞。2月份召开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空委员会科技小组委员会会议讨论了这一议题。这颗小行星代号2011AG5,是2011年1月由美国亚利桑那州天文观测者发现的。除掌握了其尺寸之外,其质量和成分目前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16.
尹怀勤 《航天》2011,(9):42-45
5月25日,美国航宇局宣布,将在2016年启动耗资10多亿美元的名为OSIRIS-REx的太空探测计划,发射一艘机器人飞船,并在4年以后抵达一颗被称为1999RQ36的近地小行星,收集星面尘埃,然后于2023年返回地球。科学家届时将对样本物质进行仔细分析研究,以便找到关于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欧空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9月5日从直径约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近处掠过.首次开展了科学观测工作。2004年发射的该探测器耗资10亿欧元。它从仅800公里左右的距离上从斯坦斯小行星旁飞过。目前“罗塞塔”正在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内穿行.将在2014年5月同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交会.并把称为“菲莱”  相似文献   

18.
小行星表面取样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小行星探测逐渐成为深空探测的热点。小行星探测也从早期对表面进行简单的拍照观测,发展为着陆探测和物质取样等。1996年2月美国发射的"近地小行星交会"(NEAR)探测器是第一个专用近地小行星探测器,也是第一个在小行星上降落的  相似文献   

19.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太阳系外行星一些天文学家在对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太阳系外的一个天体似乎是一颗行星。该天体距地球450光年,在金牛座内。它显然是由新近正在形成的一对双星喷射出来的,目前正在以3.2万公里的时速快速飞入星际空...  相似文献   

20.
1972年美国发射了地球资源探测卫星陆地卫星1。以后又发射了几颗这种卫星,这些卫星获得了地球资源的重要数据。日本也感到非常需要地球观测卫星,于是在1975年初,以科学技术厅为主开始对地球观测卫星进行调研工作。接着日本科学技术厅制定了一项自行研制和发射5颗地球观测卫星的计划,包括3颗海洋观测卫星和2颗陆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