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中,可以分为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文化体系和自古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的欧美文化体系。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早在距今5000余年前,印度次大陆就已经有了远古先  相似文献   

2.
1980年7月18日,印度从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利用自制的SLV-3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自制的人造地球卫星。这颗被命名为“光明” (RS-1)的人造地球卫星是印度经过十年的努力而成功发射的第一颗卫星。据报道,这次发射已获得圆满成功,卫星进入地球轨道之后,星上各分系统的工作都令人满意。印度总理甘地夫人在当天发射成功后说,今天是我国的大喜日子,由于今天的发射成  相似文献   

3.
□□1986年法国发射了第1颗斯波特-1(SPOT-1)卫星,这给美国遥感界带来了一些小的震动。几年后,“斯波特”卫星图像的销售额超过了“陆地卫星”。1988年印度发射了第1颗印度遥感卫星(IRS-1A),这时人们似乎面对这样一种事实:即遥感技术在不断增值,商业遥感市场在不可避免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航天简讯     
印度计划加强空间能力以对抗中国 □□印度国防部一位高级官员透露,印计划加强空间能力以应对中国不断给它带来的压力。这位官员表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所有主要空间设备和其他资产的采购活动都要以此为目标。他说,印度目前还没有能够打到中国主要城市的核武器运载系统,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成果,它揭示了生物遗传机理中的奥秘,为创造新型物种找到厂一条捷径.但基因工程也给人类既带来了喜也带来了忧.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基因工程要么为人类带来最美好的创造物,要么成为人类可怕的祸害.一、喜,基因工程技术如果向良性面发展.它给人类可以带来美好的希望和前景.如在医学方面它能迅速治好难以治愈的各种遗传性疾病.据医  相似文献   

6.
美国航宇局和印度最近签署了一项协议,由印度建造一座自己使用的陆地卫星地面接收站,以直接接收航宇局的陆地卫星拍摄的照片和传输的数据。这座地面站建在印度中南部安得拉邦的首府海德拉巴。印度国立遥感技术局承建和使用,但地面站接收设备由美国制造,并提供给印度安装。该站能够接收、加工处理和发送覆盖整个印度和周围极大地区有关地形、矿物、农业、水利以及资源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7.
王鲲 《飞碟探索》2010,(6):23-23
<正>印度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为丰富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印度文明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其连续性、吸收性和融合性见长,从而不断发展和丰富。纵观印度文明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8.
松堂 《太空探索》2022,(3):26-27
如果说在前几十年缺乏空间交通管理仅仅会带来财产的损失和太空环境的污染,那么在商业载人航天时代来临之后,如果不能实施有效的空间交通管理,那么就可能会带来非常可怕的人员伤亡.哪怕只损失一个载人航天器,损失个位数的生命,给全人类带来的精神创伤也是非常严重的.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21日,以色列首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技术合成孔径雷达”(TECSAR,见图1),由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发射入轨,这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第2次进行商业发射任务,也是以色列首次用印度火箭发射卫星。该卫星质量只有300kg,载有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SAR)  相似文献   

10.
2011年4月20日,印度空间研究组(ISRO)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成功将本国资源卫星-2(ResourcSat-2)及其他2颗小卫星送入轨道,这标志着“印度遥感卫星”(IRS)系统又增新的成员。此次发射也是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的第18次发射。  相似文献   

11.
颜大迁 《飞碟探索》2010,(10):20-20
<正>如果说盲人能复明,你一定很难相信,即使在医学相当发达的今天,盲人复明也是天方夜谭。然而,一些偶发事件却使你无法想象。雷电复明在印度一个偏僻的乡村,一位叫巫宾的老人双目失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晚上,风雨交加,他坐在家里和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2月2日,印度警方在火箭研究中心特里凡得琅逮捕了班加罗尔市一家钢铁厂老板夏尔玛,他被怀疑参与了泄露印度火箭研制情报的间谍活动。在此之前,已有5名涉嫌者被捕,其中包括两名印度火箭专家。纳姆比·纳拉亚南是印度航天部门在喀拉拉邦的液体推进系统中心副主任,从事航天事业已达28年,是印度航天工业的奠基人之一。这位著名专家被指控将极其重要的国防秘密泄露给两名马尔代夫妇女玛丽亚姆·拉希达和法齐亚·  相似文献   

13.
夏光 《国际太空》2007,(3):22-26
1月 □□1月10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将4个有效载荷成功发射到了太阳同步轨道.它们分别为:印度本国的制图卫星-2(CARTOSAT-2)、太空舱返回实验-1(SRE-1),以及印度尼西亚的LAPAN-Tubsat和阿根廷的PehuenSat-1卫星.其中,SRE-1是印度第1个返回式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质量为550kg,用于进行微重力试验,它已在1月22日成功返回地面.这次发射也是2007年的世界首次发射.  相似文献   

14.
思飞 《太空探索》2012,(9):42-43
4月19日,印度成功试射烈火-5弹道导弹后,印度主流媒体纷纷庆祝本国这一最先进、最具雄心的导弹的问世,并宣称这让印度继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英国之后,成为洲际导弹俱乐部又一成员,标志着印度已是世界上第6个拥有这一能力的国家。事实上,从专业角度来讲,上述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直至目前,印度研制成功两个系列共8个型号的弹道导弹,还没有1个型号称得上是洲际导弹。  相似文献   

15.
今年年初,印度公布了其载人计划,在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中,印度将采取与中国完全不同的道路,而是借助国外的力量,迅速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然后开展裁人登月.西方分析人士称,印度此举意在赶超中国,希望能够藉此显示其亚洲强国的地位.中印载人登月竞赛似乎已拉开序幕.--编者  相似文献   

16.
王鲲 《飞碟探索》2010,(6):10-11
<正>古印度最早的文明,由于其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地,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印度河文明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750年,它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一样,曾长期埋藏在地下不为人们所知。  相似文献   

17.
毁灭之地     
季文 《飞碟探索》2007,(12):54-55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人们将熟知的古印度文明限定于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1500年之后,也就是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建立文明之时.然而,1922年一项意外的考古发现,将这一文明至少向前追溯了近10个世纪.  相似文献   

18.
美国海洋大气局以二亿二千一百万美元合同承包给福特航宇公司,制造五颗新的静止实用环境气象卫星。这是新的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采用福特航宇公司为印度生产的通信和气象卫星及未来福特卫星(Fordsat)平台技术。新卫星(I—M)是三轴稳定卫  相似文献   

19.
正时隔58年,人类再次吹响远征月球的号角,这不管怎么说都是激动人心的。回想阿波罗计划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巨大改变,如果真的能建立月球村、实现长期有人值守,就真正向"多星球种族"迈出了第一步。延续阿波罗精神今天美国商业航天界的诸多头面人物在回顾自己如何走上航天路的时候,几乎都会提及阿波罗计划,其中包括马斯克和轨道科学·ATK公司的总  相似文献   

20.
2020年11月7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DL成功发射了"雷达成像卫星-2BR2".这是印度第3颗雷达成像卫星-2B系列卫星,目的是强化太空侦察和监视能力. 印度一直想当亚洲航天老大,尤其重视发展军事航天,多次发射高分辨率军民两用遥感卫星以及军民两用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并进行了首次反卫星试验、首次太空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