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功率的航空机载电子设备会存在超温问题,相比于风冷,采用液冷源对设备进行冷却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因此需要对液冷源系统进行热特性仿真计算。以某型机载液冷源为例,建立其主要部件(包括储液箱、齿轮泵、散热器等)的传热理论数值计算模型,仿真分析-40~40 ℃温度工况下的系统热特性,并通过状态机编程实现超温情况下的温控仿真。结果表明:该型机载液冷源系统在典型工况下温度指标基本满足冷板进口温度(5~30 ℃)的技术指标要求;在系统温度上下偏值较大的情况下,采取提高风机转速或打开冲压空气口的控制方法,可明显改善该问题且冷板温度基本控制在 5~15 ℃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针对机载电子设备的高热流密度和关键器件的高功耗,采用相变传热的微热管散热技术,在保持原受限空间和模块安装方式的前提下,研制出不同结构形式的热管散热模组。其结果证明,在满足机载使用要求和工作条件下,热管散热模组能有效解决高功耗器件的散热问题,实现电子模块的控温和均温,突破了机载电子设备结构热设计的瓶颈。本文结合实例从微热管结构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热管散热模组研制、数值模拟等方面介绍热管散热模组在机载电子设备热设计中的应用,为微热管散热技术在机载电子产品领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航空电子设备冷却用环路热管冷凝器热沉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向辉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9):1942-1947
为确定环路热管用于机载电子设备散热的适用性,讨论了应用于航空电子设备冷却的环路热管冷凝器可用热沉,提出将机翼蒙皮作为环路热管冷凝器的热沉.通过机翼蒙皮的传热分析,计算了飞行任务包线下机翼蒙皮内表面温度,以确定环路热管冷凝器热沉温度范围.理论计算表明,利用环路热管将机载电子设备的热量耗散于飞机蒙皮是一种可行的热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性能航空电子设备在飞机上的大量应用,航空电子设备功率和热密度不断增加,对于常规的空气冷却方式已不能满足该类电子设备的冷却要求,以高比热,耐低温液体为载冷剂的电子设备液冷系统的设计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在此方面的工程应用,我国还处于空白状态,在某此载液冷系统的设计上,借鉴国外经验并在某工程液冷系统研制经验的基础上,圆满地完成了机载液冷系统的详细设计,本文将根据工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液冷系统的现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发展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电子设备的热负荷占到了航空器全机热负荷的60%以上,高温失效是电子设备失效的主要形式,采取合理的散热手段及时带走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对飞行安全和电子设备工作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对某机载电子设备用气冷冷板进行了传热模拟,通过改变入口速度以及冷空气的流动方式,得到不同工况下气冷冷板各位置的温度分布和工作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入口速度增加会使冷却效果得到提升,但同时增加了流动阻力使得设备工作的稳定性下降。另外,流动方式一(中间进两侧出)的冷却效果优于流动方式二(两侧进中间出),流动方式二的工作噪音和流动阻力优于流动方式一,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机载电子设备通风冷却系统及其设计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机载电子设备通风冷却系统是有效保证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环控系统,它的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乃至整架飞机的可靠性、寿命以及全寿命周期费用;高压除水制冷系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以GJB 28 82-97《机载电子设备通风冷却系统通用规范》为主线,结合相关国军标、航标、美军标以及ARINC标准,并根据新机研制实践,归纳总结了该系统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如冷却方式、设计中应考虑到的主要问题、热设计和热接口设计、热性能鉴定以及军民用飞机电子设备通风冷却系统设计要求的对比。  相似文献   

7.
李洪烈 《飞机设计》2009,29(4):56-59
根据改装机载电子设备的实际情况,结合某型搜索引导飞机改装的实际经验,分析了机载电子设备的干扰因素,对改装机载电子设备中的电磁兼容性进行了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某教练机某设备的通风冷却要求,开展利用座舱排气对某设备进行通风冷却的技术研究.通过对该型飞机座舱排气供某设备通风冷却系统的地面模拟试验研究分析,探讨座舱排气冷却电子设备技术在环控系统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用飞机电子设备舱(EE舱)通风冷却功能是保证舱内各系统的电子设备安全、正常工作的基础功能。随着民用飞机航电系统集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系统的电子设备放置在EE舱内,通风冷却功能也越来越重要。若通风冷却功能失效,如何确定电子设备舱内设备工作情况、如何确定失效设备对飞机的影响、如何确定该失效模式的影响等级,这些问题急需解决。通过制定确定失效场景、判断直接影响、分析间接影响和分析全机综合影响的原则,研究基于级联影响分析技术的EE舱通风冷却功能失效影响定级问题。通过分析EE舱通风冷却系统架构和功能,确定通风冷却功能失效机理,定义通风冷却失效场景。通过级联影响分析技术,分析通风冷却失效对全机系统和整机的影响,适用于通风冷却失效全机综合安全性评估,为通风冷却功能失效影响定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机载液冷系统随着大功率电子设备的发展成为飞机制冷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而目前液冷剂流量作为制冷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标定方法尚不成熟.在分析差压式流量测量原理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液冷系统中原有的变径管和直角弯头产生的压力变化来获得差压式流量计算中流量系数的方法,同时搭建了机载液冷系统流量标定试验台.研究了制冷液温度和测量段入口压力对流量测量的影响,并据此获得了流量修正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流量测量的影响相对较大,该影响跟流量的变化关系不大,并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少.压力对制冷液流量的测量影响相对较小,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该研究结果对机载液冷系统的计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指导大型客机辅助冷却系统的设计,针对机载蒸发循环和液体冷却循环相结合的辅助冷却系统,开发了系统稳态仿真模型。建立了适用于系统仿真的压缩机、换热器、电子膨胀阀等部件模型;对系统各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与解耦,建立了适用的系统求解算法。对系统性能随制冷剂充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辅助冷却系统稳态仿真模型对系统性能变化趋势的预测符合理论分析结果,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12.
为了理清火焰筒耐温技术的发展脉络,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对火焰筒壁面冷却技术、热障涂层技术与耐高温材料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火焰筒冷却技术是保证火焰筒壁面处于材料允许的安全工作范围内的关键技术,多种冷却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冷却技术将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而采用EB-PVD技术进行多层涂履的热障涂层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陶瓷材料由于其特殊的耐高温热氧化能力,将有望成为未来燃烧室火焰筒的主要材料.  相似文献   

13.
平板孤立冷却孔下游换热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俊宇  康顺 《推进技术》2012,33(2):269-273
为了考察弯曲冷却孔通道对气膜冷却的影响,运用稳态液晶测温技术,对处于横向流中平板孤立圆形直孔和圆形弯曲孔下游的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吹风比为0.51、0.8、1.04、1.22下,冷却孔下游附近的冷却效率分布和传热系数的二维分布。实验结果证明:弯曲射流能够有效地提高下游的冷却效率,并且能使气膜具有较强的横向扩展能力,覆盖效果好。但由于其对主流有较强的扰动,所以会增加当地的局部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14.
重力场下细微循环通道内流体热驱动现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一种利用彻体力场下封闭通道内流体的热驱动循环流动来强化换热的新型冷却方式。由显示实验清楚地拍摄到封闭通道内水的热驱动循环流动,同时通过实验和数值分析研究了水的运动和换热特性,实验和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在本文研究的参数范围内,只有当加热量超过30000W/m2时,流体的热驱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影响来驱使流体运动,同时加热端的平均换热系数达到了2500W/m2·K。此换热结构在高密度封装电子器件的冷却设计中将会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is develop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High Altitude Long Endurance (HALE). This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tability of its airborne electronic equipment using passive thermal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a multi-node transient thermal model for airborne electronic equipment is set up based on the thermal network method to predict their dynamic temperature responses under high altitude and long flight time conditions. Some relevant factors are considered into this temperature prediction model including flight environment, radiation, convection, heat conduction, etc. An experimental chamber simulating a high altitude flight environment was set up to survey the dynamic thermal responses of airborne electronic equipment in a UAV.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results, the multi-node transient thermal model is verified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flight speed. Then, a modified way about outside flight speed is added into the model to improve the temperature prediction performance.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simulation code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It can realize the dynamic temperature prediction of airborne electronic equipment under HAL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绿色切削中的MQL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点介绍了MQL(Minimal Quantities of Lubricant)技术的研究现状、实际应用、环境及经济性能评价以及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指出MQL与刀具技术、低温风冷和水雾冷却技术的结合使用将是未来难加工材料高速切削领域中的主要潮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封装密度的不断提高,液体循环冷却已难以满足部分大功率电子冷却的要求.由于射流冷却的效率大大高于液体循环冷却,目前已成为电子冷却领域的前沿技术.本文对射流冷却基本原理进行了探讨,简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状况并针对应用提出作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主流湍流度对涡轮导向叶片气膜冷却特性影响的实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基于窄带热色液晶的瞬态全表面传热测量技术,研究了主流湍流度对涡轮导向叶片吸力面圆柱形孔排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范围内,主流湍流度从0.59%提高至6.85%,可以在气膜出流的上游区域促进气膜贴向壁面并扩大展向覆盖面积,从而改善气膜覆盖效果,但是在主流湍流度较大的工况下,气膜覆盖效果迅速变差;在气膜出流的下游区域,主流湍流度的提高使得气膜冷却效率逐渐降低;主流湍流度的增大,增强了无气膜冷却光滑叶片表面的对流换热;在气膜冷却条件下,气膜出流对叶片表面对流换热的增强效果随着主流湍流度的增大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表面传热系数比在上游区域是先增强后减弱;中游区域是逐渐减弱;下游区域则是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内冷通道横流条件下气膜冷却的流动和换热特性,采用窄带瞬态液晶测量技术获得了内冷通道横流条件下吹风比分别为0.5,1,2时气膜孔下游冷却效率和表面传热系数云图,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气膜孔内及下游区域流场的详细信息.结果表明:内冷通道横流对气膜孔下游冷却效率和表面传热系数分布有重要的影响.横流增强了气膜孔射流的展向分布能力,增强了高吹风比时气膜冷却效果.另外,气膜孔下游涡的分布出现明显的不对称性,涡的结构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