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时,最简单的问题却是最难回答的。为什么夜空是黑暗的?这个简单的也许只有孩子才会问的问题,曾在长达一个多世纪里困扰着科学家。早在19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对此做出认真的思考。在1826年,奥伯斯在一篇宇宙学论文里提出了一个有关这个问题的科学假设,被称做奥伯斯佯谬。他假设:无数颗恒星均匀地分布在宇宙空间里,如果宇宙是无限的,那么在以地球为中心距离无限远的半径上,会有无限个球壳。奥伯斯计算出每一个球壳射到地球上的光在数量上是相等的,因此到达地球上的光的数量是无限多的,整个天空将是无限亮的(虽然现在…  相似文献   

2.
在神秘的宇宙间有着许多我们人类未知的奥秘,而目前天文学家的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宇宙中深不可测的东西。他们对宇宙知之并不算少,但有些物质他们怎么也找不到。天文学家认为,他们知道太空中有多少物质,但是用任何一种仪器设备都发现不了它们。这就像是在你自己背的背包中装了一捆书,你都无法看到它们。2002年春天,一队天体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相信存在而又发现不了的东西,可能是一些宇宙间的“失踪物质”,这些物质构成万物,而且能以好几种形式出现,如液体、气体或等离子体。天文学家曾检测过那些在太空中漂浮着的巨大而又不可见的热氢气…  相似文献   

3.
众眼看宇宙     
幽游 《太空探索》2007,(7):58-59
天文学家使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一个朦胧的暗物质环,这团暗物质是很久以前由两个大质量星系团猛烈撞击而形成。这个环状结构的发现为暗物质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作为将星系团凝聚在一起的额外引力源,天文学家们长时间以来一直在怀疑这种不可见物质的存在。但如果星系团仅仅是依靠他们可见成员星的引力来维持,早就崩溃瓦解了。尽管天文学家不知道暗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但他们假设那是一种遍布宇宙的基本粒子。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王炜 《飞碟探索》2005,(3):43-43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们日前宣布,他们通过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宇宙中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一个星系。这个星系大约形成于5亿年前,相比较而言,我们居住的银河系要比它古老约120亿年。  相似文献   

5.
蒸发行星     
《飞碟探索》2008,(2):56-56
从图中可以看到HD209458b行星正在蒸发中,因为它太靠近它的母恒星,因此它的大气层被加热,并逸散到宇宙的空间中。有些天文学家努力研究这个遥远的行星系统,他们现在相信,他们已经在这个行星释放出来的气体中找到了水蒸气,  相似文献   

6.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这看似空虚,却又充满了物质的宇宙,天文学家若没有点慧根,又怎么看透宇宙的“色”。天文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很早以前,航海的水手就利用天上的星座作为方向的定位,哲学家也对星座及恒星的运行做了许多解释。无论他们的解释是否正确,至少天文学已经不  相似文献   

7.
日月 《太空探索》2007,(5):56-57
皮亚齐的发现填补了提丢斯定则的空缺,“宇宙和谐”的准则又一次得到了确证,天文学家真是得意极了。可就在他们几乎忘乎所以之时,却相传一个名为奥伯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有一位天文学家宣称,他发现了一个围绕着恒星运行的巨大行星。自从1995年以来,已经有500余颗行星被发现。而现在,有两位美国天文学家说,他们有证据证明,有一个行星更接近于我们的太阳系。这个行星拥有木星般大小,但即使是这样,我们的肉眼也看不见。而天文学家之所以肯定这个行星的  相似文献   

9.
暗物质     
<正>暗物质,既看不见又不发出辐射的物质,占宇宙的90%。它们不可见,但通过它们对星系和银河星团的引力作用结果,可以推断它们确实存在。哈勃光分辨率的照片,也是和"马霍"计划中的暗物质第一次"交锋"。国际著名的《自然》杂志为这些天文学家们记下了一笔。现在天文学家研究这个"马霍"变成可能:它的质量,它与我们之间的距  相似文献   

10.
宇宙的未来     
在晴朗的夜晚,在城市的郊区或僻静的乡村,你会看到一个缀满星斗的深邃夜空。乳白色的银河一泻千里,凝视良久,让人顿生敬畏之情。天文学家告诉我们,银河是一个带有四个旋臂的巨大的漩涡星系,它包含1000亿个星体或更多,在它之外还有上百亿个类似的星系。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星系正以巨大的速度(约72千米/秒)相互远离,而这一切都开始于约150亿年前的一场大爆炸。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了著名的哈勃定律,即星系的红移量与它们离地球的距离成正比。这一定律至今已为大量的观测数据所证实,它清晰地显示出整个宇…  相似文献   

11.
何宁 《飞碟探索》2001,(3):17-20
搜寻地外生命已成为天文学和生物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很少有人记得这个课题是怎样在 40年前被提出的。 1959年 9月,物理学家考康尼和莫里松在英国《自然》周刊上发表了一篇“寻找星际通讯方式”的文章。考康尼和莫里松认为,射电望远镜已变得十分灵敏,足以接收到来自遥远恒星周围的文明发射的信息。他们认为,这样的信息可能以 21厘米的波长发射,这是宇宙中最普遍的中性粒子元素氢的无线电辐射的特征波长。外星人可能将它们用于电磁波中的一种逻辑信号,像我们这样的搜寻者会想到在这一波段上进行搜索。   1960年 4月,射电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12.
宇宙年龄已有137亿年,关于宇宙的年龄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对此天文学家们一直都在不断地探索追寻宇宙年龄的确凿证据。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人员说,这些数字已经困扰天文学家们几十年了,但是现在距离地球160万千米以外的太空船已经可以追踪到大爆炸38万年后(许多科学家相信这是宇宙的诞生期)寻找答案。美国宇航局利用先进的遥控探测仪器———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MAP),对浩瀚的宇宙进行了长达12个月的全面观测,结果有了惊人发现。这些色彩绚丽的照片显示,宇宙的年龄长达137亿年。此外,科学家还明确了宇宙组成物质的数量。宇宙的组成成分只…  相似文献   

13.
星震     
一颗坚不可摧的恒星 ,其表面却被巨大的磁场震坏了。这种想像虽难以置信 ,却揭示了一个长期困扰人类的谜。1979年3月5日 ,一股喷射而出的伽马射线突然袭击了太阳系。大约有12颗卫星感觉到了波动 ,其检波器产生了剧烈晃动 ,许多都偏离了刻度。虽然这一过程只持续了0 2秒 ,却成为至今最强劲的宇宙伽马射线。之后在天空中同一地点又喷射了不那么强劲的伽马射线 ,同时从其他几个地方也检测到了分散的伽马射线。天文学家对此感到困惑不解。这些伽马射线不可能产生于破坏它本源的爆炸事件 ,因为不断有射线从同一地方喷射而出。那么 ,是…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美国天文学家意外发现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神秘天体。它正以光速运动着,所到之处贪婪地“吞食”着恒星和行星,甚至部分星系。天文学家的最新观测结果表明.目前这个“宇宙怪物”距地球只有几万光年远,并正朝我们的太阳系方向运动。预计再过几年时间,它便会莅临我们地球,大有吞没整个太阳系之势。  相似文献   

15.
UFO信箱     
《飞碟探索》2004,(6):42-42
重庆张智华:我喜欢看《飞碟探索》,不仅是因为对神秘的世界充满好奇,同时也是想获得一些科学知识。我对贵刊2004年第3期发表的《遥远的明亮星宿》一文有些疑虑,提出来与作者探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2003年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距离地球最远的两颗恒星,它们距离地球大约有800亿光年之遥……天文学界认为,宇宙的年龄大约在100亿~200亿岁之间。这两颗恒星大约形成于宇宙80亿岁左右,是宇宙中年龄最大的已知天体之一。当时这两颗恒星的体积只有现在的1/7,距离地球也要近得多,只是随着宇宙不断地快速扩张,它们与地球的距离才越来越远……”疑…  相似文献   

16.
众眼看宇宙     
照片上的这个光环呈椭圆形,长约7光年,围绕在一个名为SGR 1900+14的恒星遗迹周围,属于一类称为磁星(magnetar)的物体。它们是在超新星爆发中爆炸的超大恒星的内核,不过,与多数其它类型的死亡恒星不同,他们通常具有极为强大的磁场。天文学家进一步分析发现,光环最有可能是尘埃云中被挖出的空洞——一种在宇宙中或许极为罕见的现象,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见过。  相似文献   

17.
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并通过望远镜得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向世人证明了望远镜的重要作用,随之许多天文学家也投入到使用望远镜观测宇宙天体的行列中。与此同时,还有一批天文学家对望远镜的光学性能产生了极大兴趣,他们致力于改进望远镜的工作,其中有一个人对于改进望远镜和推广望远镜的使用做出的贡献最大,并且是伽利略从未谋面的挚友,这个人就是众所周知的著名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相似文献   

18.
就在天文学家认为他们已经解决了天文学中最高深的谜团之一——短伽马暴的起源之时,大自然又让他们大吃了一惊。最近的观测证明,短伽马暴远比天文学家所认为的更加复杂和多样,许多不同的剧烈过程也许都会产生短伽马暴。  相似文献   

19.
日月 《太空探索》2006,(7):50-51
创刊于1923年的美国《时代》周刊,每期都要精心挑选一位对世界有深远影响的人物作为它的封面照。1948年2月9日破例登出了一位科学家——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所配的文字说明是:“天文学家哈勃,508厘米的望远镜能看到宇宙的膨胀吗?”哈勃于1889年11月出生于一个律师之家,在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面前是一个荒谬的理论。问题在于,它虽然相当荒谬,然而又有规律可循。”———发表这番自相矛盾的见解之人乃是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1885~1962),触及到所有科学的原子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也许,玻尔所论及的这一荒谬的理论特别与那种专门观察研究人类所无法感知的自然现象的现代科学有关,譬如原子和基本粒子的性质、遗传学、天文学。本文所论述的,便是专家们如何通过“荒谬的”试验来阐述宇宙的诞生,以及如何论证我们的宇宙不是孤零零的。“20年前,天文学家们借助天文望远镜,在最好的天气状况下也只能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