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一种新途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了由本身材质提高碳/碳(简称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新途径,即在坯体中添加陶瓷微粉与石墨粉的混合物,用快速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成C/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不仅氧化失重率小、氧化起始点高,而且致密。确定了其优化配方。分析了这种材料的抗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发蓝、超声波酸洗前处理工艺对大型弹簧零件表面残余氧化皮的去除效果以及这两种前处理工艺对镀锌层的结合力与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发蓝、超声波酸洗等前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去除零件表面顽固的残余氧化皮,较大幅度地提高镀锌层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力,并提高镀锌层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使用x-射线或r-射线的工业用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已经用于航天关键材料和组件的故障检测。本文简述了这种系统的原理。在这种系统中,被的体放在射线源和探测器之间,并且使该物体旋转,同时采集各个方向的投影。计算机利用上述的这些投影数据就能生成被检物休的断层图象。为了证明其性能,本文还展出了有关材料和零件的断层图象照片。  相似文献   

4.
采用920±10℃渗碳后重新加热淬火回火小尺寸、复杂形状零件,由于处理温度高、零件变形量大,因此废品率高。改用AC_1以下氮碳共渗、淬火、时效复合强化处理工艺后,由于处理温度低,相变仅发生于表面,零件变形量均在0.02以下,渗层高硬度层厚度增加,梯度平缓,无硬度突变现象,具有耐磨、耐蚀、抗咬合、和低磨擦系数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5.
将四-二乙氨基锆(TDEAZ)和乙炔基苯胺封端的聚碳硅氮烷(PCSN)进行液相共混,制备含有Zr、Si元素的新型复相陶瓷先驱体(ZPCSN),并通过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DSC与TGA分别探讨其固化行为及耐热性能;并通过XRD与EDS研究ZPCSN的陶瓷先驱体、耐高温陶瓷。陶瓷化性能结果表明,ZPCSN结构中含有C≡C键,在固化过程中交联形成致密的三维网状结构,赋予ZPCSN优异的耐热性能;在1 600℃氩气氛围中,ZPCSN裂解形成Zr C/Zr N/Si C/Si3N4多元复相陶瓷,保留率为67.92%,这表明ZPCSN具有优异的陶瓷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相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相的类型及作用,对SiC1/SiC陶瓷复合材料界面相的设计方法作了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用能使得纤维表面富碳的先驱体作为纤维涂层,制作了C1/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试样。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富碳涂层可减少纤维强度损失,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陶瓷材料液体动压轴承中的切槽方法目前,在国外常使用YAG激光法在硅合金和氧化铝陶瓷坯件上切槽。螺旋形槽彼此以给定的距离沿圆盘周围配置。在每个槽底会形成一层变形陶瓷,这是激光束在切割过程中熔化陶瓷产生的。激光射线为脉冲式的,其辐射强度(平均)为27,1...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模具型腔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首先设计出零件的3D图形,再设计一个模具体,将零件装入模具体中,用一些零件在模具体中生成一个与3D零件表面一致的型腔,并且在生成型腔时,可以加入收缩系数。  相似文献   

9.
针对00Ni12Cr5Mo3TiAlV马氏体时效钢棒料热挤穿孔制坯工艺的难点,进行了热挤穿孔制坯工艺方法研究,取得了较好成果,并在型号产品上应用且通过了发动机液压爆破试验,为发动机旋压筒体坯料成型走出了一条工艺新路。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添加良导体对碳化硅陶瓷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及电火花加工性能,研究了电火花加工SiC-TiB2复合陶瓷时,电参数,电极材料及工作介质对工艺指标的影响。说明了在发动机上使用的耐热陶瓷,采用电火花加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以多孔SiC陶瓷为增强体,采用压力-浸渗-快凝法制备了三维连通网状SiC增强Zr基非晶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EDXA)研究了预制体和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原始显微组织、界面形貌及断口形貌,探讨了网络结构陶瓷预制体的特性对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预制体与Zr非晶复合后形成了具有双连续相的网络交叉结构,复合材料中陶瓷与非晶合金的界面处存在增强体成分Si与基体成分Zr之间相互扩散的扩散层,该扩散层厚度为1μm左右,界面结合机制主要为扩散结合和机械结合,适中的界面强度兼顾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增强体的断裂是复合材料断裂的主要机制,非晶合金发生粘性流动,在裂纹的扩展中起到了桥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锻造LF6法兰阳极化后表面深灰色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火箭推进》2008,34(1):39-44
锻造LF6材料法兰硫酸阳极化后表面产生深灰色物质,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分析认为这种现象与材料、机械加工和表面腐蚀有关,为此设计了一系列工艺验证试验,探寻深灰色物质产生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锻造LF6材料自身所含有的金属元素、机械加工和生产周期过长是阳极化封闭后零件表面产生深灰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子模具设计中的模板类零件中的孔系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对于位置参数相同而结构和尺寸不同的孔系零件,可以由一个孔位置定义文件设计所有的零件。零件用这种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提高设计速度和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文中主要介绍了某卫星舱体复合材料壁板即东板中的大型预埋件-天线连接框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加工难点,以及初样阶段零件加工工艺方案的制定,分析了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详细介绍了在正样阶段机加工工艺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多途径预防65Mn弹簧垫圈氢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零件产生氢脆的基本机理,概述了近年来65Mn弹簧垫圈发生氢脆问题的现象和特点,并从采用先进的表面处理工艺和产品防松设计选用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解决和预防65Mn弹簧垫圈氢脆问题发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2.5D无纬布/网胎叠层针刺预制体为增强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和树脂浸渍裂解法制备了密度约1.35 g/cm3的热解碳C/C、热解碳+树脂碳C/C两种坯体,再经反应熔渗获得C/C-SiC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碳基体组分C/C材料的熔渗特性及其微结构、拉伸性能及氧乙炔烧蚀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比热解碳的“薄壳”型孔隙结构,树脂碳的“狭缝”型孔结构增大了液Si与碳基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熔渗动力,获得致密度和SiC含量高的C/C-SiC复合材料,提升抗烧蚀性能,在氧乙炔火焰下经400~600 s烧蚀的线烧蚀率降低24%,但树脂碳对液Si的诱导渗透增加了骨架承载体的损伤,使树脂碳+热解碳基C/C-SiC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104±3)MPa低于热解碳基C/C-SiC的(118±3)MPa。  相似文献   

17.
石英陶瓷天线罩的增强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简要介绍了提高石英陶瓷天线罩强度性能的两种增强方法.给出了增强的基本方法和试验数据,这些方法将有利于石英陶瓷天线罩的改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国内外几种铍青铜弹性零件的成份分析及性能试验比较,证明了国产含镁铍青铜新材料(QBe_2Mg)较原来铍青铜(QBe_2)材料,具有更高的硬度、强度和弹性;较小的弹性后效值。同时还给出了国外同类产品零件进行分析测量结果,通过分析比较,部分性能指标接近国外同类零件指标。我们认为这种含镁铍青铜(QBc_2Mg)是适用于电子工业中制造弹性零件较理想的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保护涂料在热处理中的应用,并比较了保护涂料对热处理后零件的有关性能和质量的影响。经试验和应用后表明:处理后的零件,其表面氧化失重少,脱碳倾向小,硬度高,对机械性能,淬透性无大影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最终热处理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使用聚氨酯橡胶模拉深半球形零件的方法,介绍了这种模具的工艺参数、设计思路及模具结构。该套模具结构简单,加工调试也非常方便,并显著改善了零件的成形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