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体卫群 《飞行试验》1997,13(3):38-41
本文提出了适用于飞机综合航电仿真系统模拟的实时以太网设计方法,着重介绍了基于IPXODI接口的网络编程,包括IPXODI分组头格式和事件控制块ECB的数据结构、发送和接收数据编程原理,实现了模拟器之间的实时数据可靠传输,为模拟器的研制提供了一种实时性强、经济可靠的系统通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AFDX虚拟链路路径实时寻优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空电子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FDX)使用虚拟链路(VL)进行消息数据流通信,为提高AFDX的网络实时传输性能,以VL路径配置寻优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AFDX VL路径优化算法(POGA)。POGA以提高网络实时性为优化目标,并综合考虑网络负载均衡,以VL的路径信息作为染色体,通过遗传算子进行遗传寻优操作,选择促使AFDX网络实时性能最优的VL路径作为优化结果。利用仿真优化方法对POGA进行了实现,在典型AFDX网络1 000条VL的配置下,与负载均衡算法和最短路径算法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分别有76.4%和77.4%的VL的传输实时性得到了增强,网络的实时传输性能分别提高了13.2%和12.9%。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IMA的网络分区方法及其实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晓杰  何锋  熊华钢  刘成 《航空学报》2013,34(1):112-120
 针对分布式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体系结构,在时间、空间分区以及带宽分区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分区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网络模型、消息模型、流量模型及调度模型。利用网络演算方法,推导了航空电子混合消息集在网络分区下端到端(ETE)延迟的计算公式;搭建典型网络,通过理论计算对比了网络分区与带宽分区的实时性能。计算结果表明:网络分区下两条硬实时数据流的延迟较带宽分区分别降低了33.5%和74.2%;而弱硬实时与软实时数据流的延迟增加约30%。最后通过OPNET仿真对理论分析所得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网络分区方法符合分布式IMA的分布式架构要求,并满足了系统混合关键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lP可视电话通话双方在网络中传输的主要是音频和视频数据漉,但是音、视频传输时数据漉量非常大,网络带宽比较有限,很容易造成数据传输延时。为了提高音、视频在网络中的传输速度和高质量的播放效果,必须对传输的音、视频数据流进行压缩。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lP可视电话系统的数据漉压缩和解压缩技术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综合航电系统的发展,1553B总线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光纤通道交换式网络作为新一代高性能网络通信协议被引入到航电系统中,其性能指标与整个航电系统的总体指标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解决系统消息实时发送的问题,研究了光纤通道交换网络实时条件下加权轮询调度算法的通信性能,利用随机Petri网对光纤通道交换网络的调度过程进行了建模,通过对模型的仿真和分析,得到了数据传输量及传输时限变化时系统网络负载、延迟时间、超时消息所占比例等重要性能指标,并分析了调度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证明光纤通道交换式网络具有高速稳定性,加权轮询调度算法能够满足消息传输的实时性、公平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话音/数据综合通信网络是民航中南地区传输雷达信号、话音移交信号、 A F T N 信号、 V H F 信号等的广域网络。网络采用了目前先进的交换机、民航卫星网络、邮电 D D N 网络,把位于中南六省区的话音和数据信号进行集成传输,适应了空管业务的快速增长,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减少信号的延迟,节省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7.
基于AFDX网络的SNMP协议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FDX/ARINC664)是适用于航电系统信息传输的确定性飞机数据网路总线系统,目前广泛应用于各个机型的航电系统中。由于AFDX网络的确定性,需要对该网络的消息传输、故障检查等项目进行实时的监控管理,以维护该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阐述了在某型直升机综合任务处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使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对AFDX网络中各个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网络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8.
信息流量监控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试验信息系统在流量监控方面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信息流监视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对现有信息流量监视技术及信息流量控制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对信息流监视分析系统的主要特点、总体设计、应用层协议、系统功能及系统接入方式进行了详细设计。初步试用情况表明,该系统能实时监视各种应用协议在网络中的传输情况和应用分布情况,能及时发现并报告网络拥塞情况和违规报文,保障实时任务数据的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9.
随着弹上设备日益复杂和综合,高速光纤总线网络以其带宽高、质量轻、可靠性高、电磁兼容性好等特点,成为实现导弹综合信息一体化的有效途径。结合新一代导弹武器综合信息传输需求,提出了一种适合弹上信息传输的基于反射内存超高速光纤总线设计方案,完成了反射内存接口适配器的设计,搭建了测试验证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光传实时网络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弹上信息传输系统在传输速率、实时性、可靠性、容错能力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试验数据异地实时传输系统利用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技术,为试验现场与远程设计部门、管理机构之间搭建了一个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传输交互平台。该系统能根据试验现场的实际情况,将数据及时、准确地传送到各级数据服务器并进行数据信息的图形输出处理,为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远程终端实时参加试验、浏览试验现场传送的各种实时数据及曲线图形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现代航电系统对接口控制文件(ICD)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标识和文本表示的航空电子系统ICD定义方法。可实现应用层的逻辑消息与物理网络层的数据包格式之间的设计分离,提高ICD消息的可理解性,消除ICD设计对计算平台的依赖性。方法已在特定型号应用中得到了验证,并体现出良好的可扩展性和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飞行管理系统(FMS)在垂直轨迹预计、垂直导航参数信息预报和垂直导引功能方面对飞行性能数据计算提出了大量需求,为了高效管理和实时使用飞行性能数据,提出了设计与创建机载性能数据库,分析了性能管理中机载性能数据库的组成、表结构、数据库文件生成与加载过程。提出采用性能数据库管理功能,进行读取、索引、查询、插值等方式处理性能数据,提高了飞行管理机载软件实时计算效率,有力地支持了机载软件工程化开发和系统验证。  相似文献   

13.
P2P网络电视中流媒体内容的获取、传输和播放一般采用微软公司的DirectShow技术并配合RTP/RTCP协议来实现。DirectShow技术可以很好地支持流媒体的处理,但实现起来较为复杂。采用了相对简单的一种方式,利用Windows Media Format9 SDK实现了一个基于Gnutella模型的P2P网络电视系统,由于缺少传输控制部分,系统的流畅性稍显不足。  相似文献   

14.
以排队论为工具,建立了航空电子综合化网络系统的模型,对以“MIL-STD-1553B”数据传输总线为互联网络接口的航空电子综合化系统的时间性能指标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研究,对航空电子综合化网络系统的结构和动态特性进行了描述、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飞机制造技术向数字量传递模式转型及飞机工艺装备部门CAX的深入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庞大的数据流,以及数据和过程缺乏透明性等问题,结合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实际情况,研究如何使用PDM系统(iMAN)实现工装设计过程中的文档管理、工作流程管理、产品结构管理,以达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和工作流程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综合星型及环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提出一种用于光传操纵系统的超高速实时光纤网络设计方案。所给出的余度设计及分布式共享内存策略增强了整个光传系统的可靠性及容错性能。应用动态数据分组技术既提高了小数据量的传输效率,又提高了大数据量突发传输时的吞吐量。实际性能测试及地面物理飞行仿真验证表明,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12Gbps,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及信息传输确定性,适应了机载环境下光传飞行控制及航空电子系统不断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空学报》2022,35(12):189-199
The integrated aviation and High-Speed Railway (HSR) transportation system plays a vital role for today’s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However,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unexpected disruptions (such as operation failures, natural disasters, or intentional attacks) pose a considerable threat to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specially on ground transfer, leading to the extensive research on its vulnerability. Previous approaches mainly focus on interruptions within a single transportation mode, neglecting the role of ground transfer which serves as a coupled connection between aviation and High-Speed Railway.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twork-based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Chinese Coupled Aviation and High-Speed Railway (CAHSR) network from the viewpoint of ground transfer interruption. Taking the end-to-end travel time and passenger flow inform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as an evaluation measure and analyz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an adaptive method is developed to identify the critical cities and further investigate their failure impacts on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vulnerability.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model explores variations of vulnerability under different failure time interval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some major conclusions are highlighted as follows: (A) Only a few cities show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network’s vulnerability when ground transfer interruptions occurred. (B) The distribution of vulnerability is not proportional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failure city and influenced city. (C) The vulnerability is more serious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when the ground transfer is disconnected. Our findings may provide new insights for maintenance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CAHSR network and other real-world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相似文献   

18.
航空电子接口控制文件的数据库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航空电子接口控制文件的特点和传统管理方法的弊端 ,阐述了将航空电子接口控制文件进行数据库化管理的思想 ,并给出一个实例说明了运用这种思想实现航空电子接口控制文件的数据库管理 ,最后给出了实例中使用ADO进行数据操作的关键代码  相似文献   

19.
UPPAAL是丹麦Aalborg和瑞士Uppsala大学联合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实时系统模拟,校核的软件,基于对实时系统严密逻辑,真实时间的抽象,而构建时间状态机动态模型网络,模拟,校核系统,检测潜在失败,保证设计可靠性,雷达传感器内存接口实时系统是航天雷达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本文UPPAAL软件对此系统精确的动态数学模型,模拟,校核系统,覆盖各设计阶段,保证实时系统设计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To reduce the propulsion system installation thrust loss under high angle of attack maneuvering, a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real-time optimization of the integrated aeropropulsion is proposed. Firstly, based on data fitting and physical principle, an integrated onboard model of propuls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which can calculate various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propulsion system in real time, and has high accuracy and real-time performance. Secondly, to improve the compatibility of optimi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