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复合位移度     
一、复合位移度的定义 复合位移度是指一个形体的位置同时受两项位移度控制。 二、复合位移度的公差带 复合位移度多用于复杂孔板,一项位移度为控制孔组的位置,基准一般应满足三基面原理的要求,所以公差带的位置是完全确定的;  相似文献   

2.
《航空标准化》1978年第1期刊登湘江机器厂标准化组写的《浅谈位移度误差的计量》一文,看后很受启发,但最后一部分,谈到用图解法来确定孔组位移度误差时,关于孔组偏心的一些提法,我们感到有一些不同意见。现将我们的看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零件,能否广泛采用位移度标注,关键在于解决计量问题。《航空标准化》今年第1期刊登了余道良同志的文章,提出用图解法确定位移度误差,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对于指定了基准的情况,这种方法是完全适用的。但对未指定基准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讨论。因为按孔的实际位置“找正”所建立的测量基准与孔组的理想位置是很难重合的,或者说,测量基准的选取不符  相似文献   

4.
1978年第5期《航空标准化》刊登了余道良同志的文章《按孔组找正与位移度的图解计算》(以下简称“孔组找正法”),对我们在本刊1977年第6期发表的《用坐标法和图解法检定位移度误差》(以下简称“两孔找正法”)一文中用两孔找正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于存在的分歧意见展开讨论,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是有益的。 本文就“两孔找正法”与“孔组找正法”作一比较,供参考。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航空标准化》1985年第1期中刊载了《对较大尺寸环形零件孔组位置度公差的检测》一文,该文对孔组位置度公差的三种存在形式,即“采用独立原则的孔组位置度”、“薄壁件孔组位置度”、“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原则的孔组位置度”分别提出了检测方案。本文拟对孔组位置度公差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即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均采用最大实体原则的孔组位置度公差,提出了检测方案,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望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6.
对于位移度的测量,《航空标准化》刊物上发表过几篇有关文章,使我们很受启发。比如:对侧边有基准的成组要素位移度测量,我们已经用于生产中。但是,文章中所介绍的对孔组以自身理想图形为基准时的位移度测量方法,都比较麻烦。不但难以掌握,而且很费工时。所以我们参照《航空标准化》上的有关文章,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一种简易测量方法,现介绍如下,供参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贯彻国家标准《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工作中,对于零件上任意形体的位置公差要求,是采用位移度标注法好呢,还是采用尺寸公差标注法好?对这个问题,目前还有分歧。现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工厂现有检测条件下,对于较大尺寸复杂环形零件孔组位置度公差的检测,的确是一个极待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 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中,有许多尺寸较大而结构复杂的环(或圆)形零件,具有较高精度的孔组位置度公差要求。但是往往又不  相似文献   

9.
在位移度与尺寸公差的混合标注中,无基准标注的位移度误差的处理方法,要比有基准的复杂得多。当孔数较少时,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借鉴,而当孔数较多或多孔组的情况下,就难以准确地确定其误差值。 本文企图用“图解计算法”来确定多孔组无基准标注的位移度误差。这种方法是在测量中按两孔找正,测量后再利用简易的图解计算进行二次找正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位移度是GB1183—75中规定的一项新指标,优点多、概念新。随着设计图纸对该项位置公差的采用,如何对其进行计量、检验则成为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工装生产和新品试制等单件或小批生产中,采用精度高、制造难度大的专用综合量规检验是不现实的,因此位移度的计量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本文就如何利用平台、方箱、块规、千分尺、百分表等通用量具,采取万能的计量方法检验孔组位移度作一些初步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航空标准化》1977年第6期刊登了连成举、李凤兰同志的文章《用坐标法和图解法检定位移度误差》,对用图解法确定位移度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对未指定基准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讨论。因为按孔的实际位置‘找正’所建立的测量基准与孔组的理想位置是很难重合的,或者说,测量基准的选取不符合最小条件,所以往往测得偏大的误差值”。为了求得符合最小条件的误差值,文章提出了一个加旋转的图解法。观就以上问题谈  相似文献   

12.
对直角坐标平面孔组复合位置度或以自身图框为基准的位置度的检验,只凭一般的实测误差数据是不足以评定的。需通过计算,确定出孔组的旋转或平移量,使其尽量接近孔组的理想位置,然后对误差作出判断。但是,这种计算是较为繁杂的,耗时较多。为了节省计算时间,本文介绍一种利用微型计算机计算直角坐标平面孔组复合位置度或以自身图框为基准的位置度误差的方法,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复合位置度公差明确地给定了孔组定位公差带,它与尺寸公差给定的定位公差带相比,有较好的经济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就我们的工作实践,谈一下复合位置度的测量与评定,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对位移度的圆形公差带的理解 位移度是形位公差标准中的一个新概念,我厂在宣贯过程中,有的同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扩大后的圆形公差带的四个弓形部分虽已超出了尺寸公差,为什么还能保证装配要求?现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压电陶瓷微位移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介绍了压电陶瓷微位移器的动、静态特性及其测量方法和实际测量系统。实验研究了逆压电效应型和电致伸缩型两种压电材料所构成的微位移器的性能。逆压电效应型微位移器位移线性度为0. 11%,重复精度±0. 01μm,电压-位移灵敏度约为1μm/100V。在200Hz频段内,幅频特性平直,相频曲线呈线性,相位滞后量小于25°;电致伸缩型微位移器的电压-位移呈非线性,所以位移量较大,对应电压500V时,位移约为12μm。微位移功能逆压电效应型适用于线性度要求较高的精密控制场合;而电致伸缩型则更适用于行程较大的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6.
航空发动机机匣同轴度的测量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排除航空发动机振动故障,从某型航空发动机机匣同轴度检测原理入手,研究机匣同轴度的检测机理,针对机匣同轴度不合格故障提出调整与解决措施。制定出选配偏心环、机匣安装边位移铰孔及车削机匣安装边等多种故障修复方法,通过机匣位移铰孔、调整选配偏心环、增设自动化电动测具等改进措施,达到提高机匣同轴度测量精度,保证发动机装配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陈炳臣 《航空学报》1988,9(2):91-95
 <正> 一、前言 孔组位置度的计量,在没有专用量具的情况下,以通用量具计量的方法已有过不少讨论。而以计算机辅助计量的探讨,还是个新课题。本文利用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研究了6孔孔组位置度的计量方法。以孔位坐标、孔间距离及相邻两孔间的弧所对的中心角来建立判别式,作为计算机程序的数学模式,将各孔位坐标的计量数据键入计算机,即可得到结果。本文举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极坐标与位置度标注法之两种不同位置量规设计的阐述,并在制造和应用方面进行比较,说明位置度这一新的形位公差,在位置量规实际应用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位移度计量确实是大家关心的课题,《航空标准化》1978年第1期刊登了湘江机器厂标准化组写的《浅谈位移度误差的计量》一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位移度的计量方法,为计量人员提供了一份很有价值的材料,但文章中的某些提法欠妥,现提出来和湘江机器厂标准化组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模拟示波器垂直位移线性误差指标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和评价。讨论了影响垂直位移线性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信号源幅度误差、示波器读值误差、读值重复性的影响等;通过一个实际评价例子,给出了垂直位移线性误差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