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0th飞碟探索     
《飞碟探索》2011,(5):F0002-F0002
先哲说,三十而立。当时光的脚步匆匆迈进2011年,《飞碟探索》杂志也将迎来自己创刊30周年的纪念日。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神话。20世纪中后叶。当人类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太空,深空探测器飞出太阳系。很多人发出疑问。宇宙中会不会也有其他智能生命在寻求同类,甚至它们已经来到我们居住的星球。外星生命以及外星文明探索也开始由民间热潮转向严肃的科学研究领域,出于各种安全角度的考虑,  相似文献   

2.
正现在我们知道,人类生活的这颗星球已经历经过多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都是很遥远的事,与现今的人类社会文明演化无关。譬如,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就是6500万年前的恐龙突然集体大灭绝,这次典型事件也造成了地球其他物种的大毁灭,而人类先祖的出现只是几百万年前的事。现在许多人猜测,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在其几十亿年的演化史上可能多次进化出过智慧文明,只不过都遭受了无  相似文献   

3.
本书的推出对揭开人类之谜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在20世纪的人类不解之谜中,除了UFO、宇宙起源、黑洞、引力场等问题之外,最难以揭开的恐怕还有人类自身之谜。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似乎就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未来之路。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充满诱惑又难以解开的谜团,因为这一问题的揭开,并没有像对一个数学方程的求解那么简单,人类自身之谜的破译必将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人类的未来之路到底在哪里,是在于忽显忽隐的UFO吗?是在于宇宙起源之谜的解开吗?是在于寻找地外类地星球吗?是在于地外文明对人类的援助…  相似文献   

4.
原始的呼唤     
对太空的向往是一种深植在人类基因中的原始呼唤,人类文明的发展更是与太空息息相关.我们的祖先曾倾心地关注那灿烂的苍穹,写过无数诗篇;古代中国把王朝的兴衰和帝王的政绩与天象密切联系在一起;欧洲曾依仗优越的天文航海知识拓展海域,创造出西方的工业文明,伽利略的望远镜擦亮了人类蒙昧的双眼,使我们认清了自身的渺小.20世纪中叶以后,人类一飞冲天,登上了月球,各式望远镜也远离大气层的干扰,把人类的视野延伸到宇宙的边缘,人类的飞行器登陆邻近的星球,寻找地球生命的伴侣;而载着人类文明的太空船也已飞离太阳系,向无限的宇宙驶去.20世纪90年代我们又发现一系列太阳以外的行星,奠定了寻找蓝色星球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朋 《太空探索》2006,(8):36-41
航天测控网宇宙浩瀚无垠,无数神秘深蕴其中。自古至今人类都在探索其奥妙。从地球进入太空,从太空中了解我们自己居住的家园、利用太空资源为我们人类服务、探索宇宙中其他星球的手段就是航天飞行器。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从此开始了航天飞行。事隔  相似文献   

6.
腾月 《太空探索》2007,(10):54-55
寻找新的居住领地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最近,欧洲科学家首次发现了太阳系外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那个星球上很可能有水,也可能有生命存在。这个发现为人类移民外星球提供了新的线索,也是人类搜索外  相似文献   

7.
寻找外星人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已经开始寻访外星人。1960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绿岸镇附近的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实施的“奥兹玛”计划(Project Ozma),就以寻访外星人为目的。科学家在“奥兹玛”一期计划和后来于1972年~1975年进行的“奥兹玛”二期计划中,对地球附近650多个星球进  相似文献   

8.
“那么,他们都在哪儿呢?” 20世纪50年代,物理学家费米在餐桌旁似乎随意的一个问题,却引出一个大讨论。费米所说的“他们”,是指较之人类文明程度更高的外星智慧文明。假如考虑以下两个假设.那么人类早应该和外星智慧文明有所接触了。  相似文献   

9.
杨抑 《飞碟探索》2008,(8):F0002-F0002
火星一直让人们对它充满幻想,从动画片中的火星人,到《宇宙威龙》对火星作为人类第二星球的描述,无不表现了人类对于火星的期待。人类对于火星的观测,在古代就有详细的记录。通过现代航天手段的探测,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于探索火星.也许没有科学家会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种探索的结果会是什么,但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也很难想象,他们探索新航道的行为会意外地改变人类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在茫茫的宇宙中,还有没有像地球一样适合生物生存的星球?还有没有像人类一样的智慧生物?地外文明到底存在不存在?地外文明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如何证实他们的存在以及如何同他们联络? 远古的呼唤 在远古时代,虽然人类的文明程度还很低,但人类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对自然界已有了相当的了解。人们  相似文献   

11.
灵龙 《太空探索》2007,(4):28-29
美国科幻片《红色星球》讲述了2050年的火星故事,当时地球正逐步走向毁灭。移民火星殖民是人类的惟一选择。正当移民们以为火星不会适合人类居住的时候,其实火星已经有人居住了,那些人生存的基础竟然是地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 几千年来,人类幻想着能在“九重天外”找到自己的同类和邻居。月亮是一个没有空气,没有水,只有一片荒沙和砾石,从来没有过生命的死寂星球。在那里如果没有特殊宇宙服的严密保护,任何生物将立即窒息而死。1976年7月20日,海盗一号飞船第一次安全降落在火星表面,发回的清晰照片和全面探测数据表明,火星上不是人类能居住的地方,这已  相似文献   

13.
<正>红色的火星是人类最早了解的大行星之一,它也是除了地球外,太阳系一直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火星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地带内,还有稀薄的大气层,外加可能存在水,也是最有可能发现生命的星球。因为这些特点,自阿波罗登月后,火星就是人类尤其是美国航宇局念念不忘的目标。虽然由于技术和预算等各种原因,人类登陆火星还遥遥无期,但以美国航宇局为首,世界各国已经把火星作为  相似文献   

14.
《飞碟探索》2007,(7):5-5
欧洲天文学家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24日宣布,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同时。他们宣称在这颗星球上也许存在海洋和生命。  相似文献   

15.
正月球探测(下)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苏美两国掀起了第一轮探月高潮。在此期间,苏联的"月球16号"首次在月球表面采集样品并送回地球;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将12名航天员成功送上了月球,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另一个星球。随着美国逐渐在探月竞赛中取得领先,美国民众对不断重复的人类登月也不再感到兴奋,美国宇航局的重心也转移到了航天飞机与空间站的建设,第一次探月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一天忽然停电了,或者断水了,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生混乱,许多人就要诅咒。我们生活在现代文明之中,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现代文明。但是,当我们人类刚刚出现在这个星球上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们无遮无挂,风餐露宿,茹毛饮血。人类是经过不知多少次的艰难尝试之后,才进入到文明时代的。当我们站在高度文明的今天,回头看看漫长的人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辉煌的纪念碑,屹立在远古的朦胧中,这些纪念碑就是人类的古代文明。但是,也有那么一些纪念碑被时间的泥尘所掩埋,消失在人类历史上。那是些被埋没了的文明,近现代的考古学家们,…  相似文献   

17.
晓东 《飞碟探索》2011,(6):24-24
8.系外行星 如太阳系外行星泛指在太阳系以外的行星。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证实系外行星存在,到2011年4月15日,人类已发现543颗系外行星。历史上天文学家一般相信在太阳系以外存在着其他行星。然而它们的普遍程度和性质则是一个谜。直至20世纪90年代人类才首次确认系外行星的存在,而自2002年起每年都有超过20个新发现的系外行星。  相似文献   

18.
远离地球的思绪杨敏编译人类的生存空间日趋狭小,不断膨胀的人口系数,使得住房、交通、能源、粮食等问题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于是建造和扩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已成为各国科学家及政府十分关注的课题。首先,他们把眼光放在我们的星球上。人类仅仅居住在占地球表面积2...  相似文献   

19.
正实际上,在雅利安人向印度半岛推进的同期,遥远的东方产生了中国文明。有的学者试图将这一文明的出现与近东地区的闪族人和印欧语人的影响联系在一起,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努力都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结果。最可能的是,中国文明是建立在自身的基础之上的。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自西向东平行流向,养育着中国的文明。20世纪20年代,在越南北方的华平省,法国考古学家马德列·科拉里和安尼·曼西发现了一些早在12 000年前就有人居住的山洞。这些居民以  相似文献   

20.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一提起她,每个人都会立即产生和涌现一种亲和的感情。虽然她在太阳系中的地位并不显赫,但由于有人类居住,使其显得特别宝贵和重要。正因如此,自从人类出现以后,对她的探索和观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以前的探测,由于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状态,一直没有达到预期愿望和效果。20世纪50年代人类进入空间时代以后,发射人造卫星观测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地球,从而改变了几千年来坐地观地的方式,把对地球的科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