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介绍了π/4QPSK调制解调方式的原理和一种查表式的调制算法以及π/4QPSK的差分解调方式。设计出π/4QPSK整个调制解调系统框图,并通过设计相应的MATLAB程序仿真了π/4QPSK调制解调系统,从而验证了该调制算法和差分解调方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得到了误比特率和误符号率曲线,并和用相同方法得到的QPSK误比特率和误符号率曲线进行了比较。文中还给出了调制算法和差分解调的相应程序段,供读者参考。文中的设计思想为π/4QPSK的DSP实现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空空通信机安装在两个航天器上,建立双向通信链路,以完成两器之间的信息交换。文章首先简单阐述了空空通信机的工作原理和幅度不平衡度、相位指标要求等。然后,针对需要实现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调制和二相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调制兼容的需求,进行了QPSK调制电路实现BPSK调制的理论推导;依据理论推导,分别提出QPSK调制原理、BPSK调制原理和调制实现框图。为保证相位变化的连续性,对调制数据采用格雷编码,并给出编码后QPSK调制和BPSK调制的设计星座图。最后,由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两路调制数据编码,微带电路实现90°移相器及功率合成器;采用直接射频调制的方案实现产品。对实现的产品幅度不平衡度、相位不平衡度指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可以满足空空通信机实际应用需求。该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某卫星型号,设计方法对后续其他型号的空空通信机或发射机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QPSK调制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在通信、雷达等领域应用广泛。论文在介绍其调制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该QPSK调制和解调在DSP芯片TMS320VC5416实现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设计一种应用于双系统卫星导航接收机射频前端芯片的CMOS小数分频锁相环频率合成器,它由压控振荡器、鉴频鉴相器、电荷泵、环路滤波器、分频器以及Σ-Δ调制器构成。设计基于SMIC0.18μm 1P6MRF CMOS工艺实现。后仿真结果表明,频率合成器输出频率范围约为1.1GHz~1.6GHz,锁定时间为9μs,具有良好的相位噪声性能,可为射频前端芯片提供本振信号。  相似文献   

5.
精确的相位调制技术是星载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天线最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数字移相器构造较为复杂,尺寸较大,相位调制特性有局限性,不是高工作频段、宽扫描角星载相控阵天线发展的最优选择。文章提出采用单片矢量调制器来代替数字移相器及数字衰减器,利用电压来控制矢量调制器的相位调制,提高了相位调制性能,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尺寸较小等优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星载毫米波段有源相控阵天线,并且实现了精确的二维波束扫描功能,验证了矢量调制器在星载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天线中应用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调制模块是光学遥感卫星、微波遥感卫星及载人航天数据传输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QPSK调制也是星载输出传输系统中最常用的调制方式。文章介绍的新型QPSK调制模块创新点在于:1)使用微带到槽线的过渡结构实现巴伦的功能及调制的功能,使调制模块达到更优的幅相指标;2)采用基带数据通过微带线通孔传输数据的方式代替金带压焊的方式,避免了金带压焊环节带来的人为风险;3)采用1/4波长电桥的设计方法替代Lange桥实现载波相位相差90°功分的功能,解决了Lange桥电装过程中金带压焊困难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场路联合的仿真设计方法,从阻抗匹配和场模式两方面对该结构进行了分析,应用Advanced Design System和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联合仿真对电性能进行仿真优化,实现了QPSK调制电路良好的幅相特性和匹配特性。目前,该创新型设计方法已应用于工程化的调制模块设计中,在提升调制模块模块的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生产制造难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导航频谱资源利用率,取得各导航系统间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近年来BOC、MBOC(包括CBOC和TMBOC)和AltBOC等信号被GPS、Galileo和北斗等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采用,与传统的BPSK、QPSK信号一起播发。能够产生新体制导航信号且兼容传统导航信号的模拟器是卫星导航接收机研发和卫星导航信号系统验证的主要工具。BOC信号实现结构复杂、形式多样,在实现时其耗费资源多,软件设计兼容性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传统QPSK调制方式的通用卫星导航基带信号产生方法,不仅可以产生各种新体制的BOC信号,同时兼容产生传统的QPSK信号。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设计信号生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宽带毫米波成像系统需求,为实现上变频所用大带宽、高灵敏度电光调制器,对毫米波上变频接收前端光子学集成设计与优化进行了研究。对W波段上变频接收前端各部分进行了场分布分析,用HFSS软件对设计的毫米波共面波导结构进行电磁仿真,讨论了缓冲层厚度、电极高度和电极间距等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通过结构参数调整获得了优化的性能,并设计了射频模块。设计的W波段电光调制器半波电压理论值低于7V,导体损耗小于0.17dB/(cm·GHz1/2),介质损耗小于0.01dB/(cm·GHz),优于国外当前同类调制器水平;矩形波导-共面波导传输损耗小于1dB;双极切比雪夫滤波电路获得中心频率在77GHz的7GHz带通滤波特性。以此为基础集成的上变频接收前端具有损耗低、体积小、便于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栅控脉冲行波管用的浮动板脉冲调制器原理,并通过等效电路对调制器中主要功率损耗进行了计算,最后给出了串联应用的方法以及调试经验,从而实现功率场效应管(FET)作为开关管的高电压脉冲功率调制器。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了一种产生平坦光频梳(optical frequency comb,OFC)的方法,并用一个单集成双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ual polarization dual parallel Mach Zehnder modulator,DPol DPMZM)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调整调制器的6个直流偏置点和2个调制指数,理论上可以根据DP QPSK调制模型推导出的方程生成梳状数可调且强度完全相同的光频梳。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OFC发生器可以产生7、9、11、13条直线,其平坦度分别为0.96 dB、1.13 dB、2.01 dB、1.17 dB。所生成的7、9、11、13行OFCs的杂散信号抑制比 (unwanted mode suppression ratio, UMSR)分别为10.33 dB、9.54 dB、6.79 dB和10.45 dB。此外,生成的OFC具有良好的频率可调性。实验生成了频率间隔为6.02 GHz、7.02 GHz、8.02 GHz、9.02 GHz的9线OFCs。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双驱动调制的低噪声微波光子混频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波光子混频技术是利用光域频谱搬移间接实现微波信号与中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变换,它具有工作频段高、瞬时带宽大、多通道并行处理能力强等优势。本文设计采用双驱动调制器实现光域微波信号下变频功能,通过对该微波光子混频器的建模与仿真,分析了影响混频器变频性能的因素。并且针对该架构开发了相应的变频模块,同时配置了相应的前置低噪声放大器与中频滤波器来进一步抑制噪声、改善杂散抑制度。通过测试,该模块在24GHz-28GHz频率范围内变频增益>0dB,噪声系数<20dB,SFDR约为102dB.Hz2/3,较传统级联调制器方案的微波光子混频器在变频效率与噪声性能方面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快速偏振调制和超窄带滤光是太阳光学望远镜实现磁场探测的最核心技术途径,而液晶调制是目前唯一可同时满足偏振测量和窄带调谐滤光的电光调制技术.而且,液晶调制器具有口径大、光谱范围宽、调制速度快、无旋转机构以及相位延迟连续可调的优势,使其成为下一代太阳望远镜磁场探测技术的最佳选择.文章简要介绍液晶科学的发展历史及液晶调制器的...  相似文献   

13.
探月卫星变轨时的姿态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伪速率调制器的原理,提出了利用脉宽调制器替代伪速率调制器 实现姿态控制的方法,并针对于三种不同干扰力矩,对探月飞行器变轨时的姿态 控制加以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脉宽调制器在功能上可以代替伪速率调制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卫星平台及有效载荷的轻量化、小型化是未来航天系统的发展趋势。单通道单脉冲跟踪系统在航天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单通道调制器是单通道单脉冲跟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顺应星载自跟踪系统轻量化、小型化发展趋势,根据工程化要求,采用多芯片微组装技术,通过合理的系统分析和仿真设计,在厚度为0.254mm、相对介电常数为2.2的ROGERS 5880介质基板上设计实现了一种Ka频段单通道调制器。该调制器实现了小型化和集成化,采用BJ260波导作为输入,其和通道增益大于30dB,噪声系数优于2.5dB,载波抑制大于50dB,调制抑制大于30dB,经过地面各项试验及在轨飞行验证,其各项指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一个飞行试验遥测数据超远距离传输的特殊应用出发,论述了建立卫星通信链路的有关问题,通过考虑卫星上行和下行链路以及大气传播损耗对载噪比的影响等因素,获得系统总的BER性能,并指出采用FEC技术和连续可变速率QPSK调制技术是实现系统性能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雷达及电子对抗系统组网协同工作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QPSK调制解调的高速无线数传链路,并对其进行仿真及FPGA硬件实现.利用QPSK调制信号功率集中、带外泄漏少、载波抑制的优点,将其设计成为组网系统的底层通信链路.该无线数传链路中频频率150MHz,传输信息速率为10Mbps,为了适应各子平台(站)相对运动的通信环境,在外加10kHz载波频偏的条件下进行蒙特卡洛仿真,在5dB信噪比条件下误码率达到10e-5的量级,接近理论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卫星数据传输系统中,高码速率QPSK解调器载波恢复环的主要性能指标和320Mbit/s码速率的硬判决型COSrAS载波恢复环的工作原理,并从System View的软件仿真和辅助设计入手,给出了QPSK解调器载波恢复环电路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具有无电源供电光发射机的数字光纤传输系统的意义和要求,提出了三种实用化实现方法,即LED、LD和电光调制器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ε_r=9.6、厚度为1mm的微波复合介质基片上研制了为S波段相控阵天线单元而配套的四位数字移相器。文中用微波网络理论和计算机优化设计方法设计了22.5°、45°、90°等负载线移相器,用具有宽频带性能的级连型O/π调制器实现180°相移。该器件通过控制移相器的直流偏压,可以22.5°为步进实现十六位相移,且具有集成化、微带化、体积小、性能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压固态调制器和高压电源能够延长采用微波真空电子管(VED)的高功率雷达发射机的使用寿命。无论是集成式的还是独立的固态调制器和电源,都适于改型设计和新设计的雷达发射机。本文同时列出了现代固态调制器的结构和被替代的传统固态调制器的结构,并介绍了几部已用或可能用“恰当技术”进行改进的战场雷达发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