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航天》2014,(3):51-52
2013年7月16日,意大利宇航员帕尔米塔诺在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时因宇航服头盔漏水而差点被淹死。NASA2月26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故障可能是因有硅酸铝碎屑堵住了一个水管并迫使液体进入宇航服通风系统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空天瞭望     
NASA投资论证远景航天技术NASA8月8日签发了30项价值各10万美元的论证合同,以在称为NASA创新型先进方案(NIAC)计划下支持开展为期一年的论证研究,涉及新型飞船供电技术、宇航员辐射防护和空间垃圾治理方法等。未来宇航服、月球移民计划和可打印航天器只是这些非凡设想的几个例子。NASA首席技术官办公室初级创新分部主任帕里希说,这些新设想有些不合常  相似文献   

3.
一、宇航服的二次应用 将宇航服技术应用在地面上,生产一种能够帮助人体降温、散热的冷却服是由一位叫Stevie的11岁男孩的经历引起的。 Stevie因生来没有汗腺,所以不能从事任何使他体温升高的活动。一次,他在日落后乘坐一辆无空调设备的汽车,险些丧命。他的家人打电话给NASA在当地的研究中心,要求帮助解决Stevie的问题。NASA的工作人员向他们推荐了生命保障系统公司(LSSI)的一种宇航服技术二次应用产品——冷却服。冷却服主要由帽子和贴身背心构成。冷却服内充有冷却液,由以充电电池为动力的微型泵进行冷却循环。Stevie穿上这种背心后,体内热量可散出40%~60%,心率可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10,(4):46-46
波音公司3月5日正式将已在轨的国际空间站美国部分移交给NASA。在当天的验收评审委员会会议上,NASA和作为国际空间站美国部分主承包商的波音公司核实,合同所要求的所有软硬件已完成运送、组装、集成和启动。波音主管官员说,通过了NASA验收表明,花10年时间建造的国际空间站美制部分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8-138
2008年10月24日,NASA在亚利桑那州的布莱克波因特展示了正在接受测试的新一代月球车。车形如房车,有6个车轮,为全密封结构,内部加压加温,宇航员在此月球车中无需穿宇航服。NASA希望在2020年开展月球探索计划时,这种车辆能载着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驶。NASA月球车项目经理道格·克雷格称,新一代月球车最高速度可达10km/h,行程可至1000km,可连续开展2星期探测。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副总统彭斯已指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2024年前就要实现送人重返月球表面的目标。这一指示会让NASA的载人空间探测规划大大提速,但却缺乏技术或经费方面的细节。彭斯2019年3月26日在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召开的国家航天委员会会议上讲话时说,鉴于"航天发射系统"(SLS)等现行计划出现的推迟以及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担忧,NASA的规划需要有新的紧迫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历经1年分析,于2012年2月1日公布了《NASA太空技术路线图与优先事项:恢复NASA的技术优势,为太空新纪元铺平道路》报告。该报告是对2010年路线图草案的反馈,将帮助NASA排列出研究事项的优先顺序。委员会是按照NASA为新技术投资的"可能"水平约每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9,(2):46-46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去年12月30日公布了400页的《哥伦比亚号机组生存调查报告》,详细介绍了机上7名宇航员在航天飞机高空解体之时试图对其恢复控制等情况。NASA希望花4年多时间撰写的这份报告能有助于改善今后宇航员的安全性。报告说,尽管机上宇航员想尽办法来保持对航天飞机的控制,但想逃生已是不可能的。从失控到发生致命的失压,供宇航员采取行动的时间只有短短40秒。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12,(11):64-64
根据富创公司10月3日发布的《2012年航天竞争力指数:各国航天工业投资与效益比较分析》报告,美国仍是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航天大国。不过,在过去5年里,随着不断有新对手打入这一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其相对地位一直在逐步减弱。这是富创公司第5次发布该年度报告。报告评估了各政府和商业航天计划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以及支撑这些项目的队伍情况。报告说,虽然很多国家都在扩充航天实力,但美国航天计划却处于一个“过渡”和“不确定”期。这种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源于白宫把低地轨道人员和货物运输工作转交给私营公司而让NASA把工作重点转到开发探测小行星和火星等更遥远天体所需技术上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棚梓 《航天》2014,(10):20-21
美国航宇局(NASA)研制的三辆火星漫游车已经在火星上各自跑了不少路,于2012年登陆火星的“好奇”号至今仍在运行。虽然载人登火星依然遥遥无期,但NASA决心不断发射探测器到火星上,以延续技术发展,为载人登火星积累经验和知识。根据计划,NASA的下一代火星漫游车将在2020年发射,称为“火星2020”,它将携带“一组精心选择的设备”前往火星。  相似文献   

11.
国际     
《航天员》2012,(2):8-13
美公布《NASA空间技术路线图与优先事项》 2月1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在历经1年分析后,公布了《NASA空间技术路线图与优先事项:恢复NASA的技术优势,为空间新时代铺平道路》报告。该报告是对2010年路线图草案的反馈,将帮助NASA排列出研究事项的优先顺序。委员会是基于NASA为新技术投资的每年约5~10亿美元的“可能”水平而考虑。  相似文献   

12.
<正>NASA局长博尔登2月24日在参院商业、科学与运输委员会科学与航天小组委员会的预算听证会上为该局的新航天规划进行了辩护,称送宇航员前往火星仍是美国载人航天的终极目标。他说,他认为火星仍是太阳系内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1,(9):47-47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9月7日发表报告.称美国宇航员人数不足以满足未来不断变化的载人航天之需。报告说.宇航员队伍规模的不断缩小对美载人航天投资构成威胁,NASA应采取步骤扩大宇航员队伍。报告编写委员会共同主席、曾三度担任航天飞机飞行任务指令长并担任过NASA常务副局长的格雷戈里说.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10,(5):21-23
<正>美国总统奥巴马4月15日在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发表演讲。他对其砍掉NASA重返月球计划的决定进行了辩护,称他为NASA新确定的路线有望能比旧规划更快地把美国宇航员送到低地轨道以外更远的地方,并发誓要在2025年把美国宇航员送往一  相似文献   

15.
肖择 《上海航天》2011,28(4):22-22
据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白宫正在为重型太空发射系统(SLS)选择最好的参考设计方案,SLS将是航天飞机之后,运送美国航天员进入太空的下一代运载工具。但NASA希望最早于2017年,使用SLS试射在研的多用途乘员飞行器(MPCV)。MPCV基于猎户座乘员飞行器研制,目前NASA正对MPCV进行优化,以便用于低地球轨道的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大型永久性空间站计划是在航天飞机试飞成功后,于1982年由美国航宇局(NASA)提出来的,但未获国会批准。1983年,美国曾专门召开过两次讨论会。科学家们在会上说,他们不要空间站,怕空间站计划吃掉他们的科研经费;用户不热情;军界也不感兴趣,国防部一直未拨任何资金。但1984年初,里根总统却批准了这项耗资80亿美元的巨额计划。空间站计划是一政治产物。去年11月,NASA 局长贝格斯在一次空间站基金讨论会上直接指出:“……我们既要领先空间,怎么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13,(1):58
NASA虽然正把许多空间探测资源用到火星探测上,但仍在关注可能支持生命存在的木卫二卫星。NASA喷推实验室人员2012年12月3日就"木卫二快船"任务设想向NASA总部做了汇报,并得到积极反应。这种探测器将会多次飞越木卫二,研究其冰外壳及其下面可能存在的海洋。这项任务将耗资20亿美元,可在2021年前后发射,还将为未  相似文献   

18.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6):32-32
2007年9月中旬,美国NASA“沙漠RATS”小组在亚利桑那州的一处沙漠中测试“侦察兵”新型月球概念车。测试地点与未来要登陆的月球表面地形十分相似,以便检测月球车、遥控机器人和探月航天员的新式宇航服等样品,模拟未来航天员在月球上活动中各种设施的使用功能。航天工程专家尝试未来修建月球基地的“人机配合”活动,由航天员利用机器人和月球车进行月球基地选址勘测,铺设太阳能电池阵和电缆等。美国按照“重返月球”计划,最早将于2020年运送航天员重登月球,为探索火星和宇宙空间建立永久基地。  相似文献   

19.
NASA采标回顾     
介绍美国航天标准的分类、美国军用(MIL)标准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标准的关系。结合美国标准化改革的背景情况,阐述美国军用标准和NASA标准的发展情况以及NASA的技术标准项目、 NASA标准组成、 NASA技术标准特点等。回顾美国航天采标活动的组织、标准筛选、评审流程和采标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20.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23,(8):68-70
<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访问巴西、阿根廷和哥伦比亚推动合作2023年7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美国驻巴西大使与巴西总统和科技创新部部长在巴西利亚举行了会谈。7月25日,NASA局长和美国驻巴西大使到访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INPE),与科技创新部部长、巴西航天局局长及INPE院长等进行了会谈,就美国企业在巴西实施发射活动、联合研制卫星及NASA地球信息中心等交换了意见。7月27日,NASA局长与阿根廷总统等高官一同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见证了阿根廷科技创新部部长签署《阿尔忒弥斯协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