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2019年10月17日23时2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托举"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直冲苍穹。随后,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2月4日23时36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托举"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直冲云霄。随后,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相关技术试验验证。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属于"金牌火箭"——"长征"三号A系列,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2月25日0时5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C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送入预定轨道。"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用于开展相关技术验证。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C运载火箭属于"金牌火箭""长征"三号A系列,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2018年,长征"三号A系列运载  相似文献   

4.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4,(5):141-141
<正>创新一号04星成功发射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网站2014年9月4日报道,创新一号04星和"灵巧通信试验卫星"搭载长征-2D运载火箭发射并且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创新一号04星是一颗小型数据采集传输试验卫星,由中国科学院研制,主要用于水利、水文、气象、电力及减灾等领域各类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灵巧通信试验卫星"由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0月9日10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S上面级)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二号01组卫星,此次发射是"远征"一号S上面级的首次发射。"遥感"三十二号01组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S上面级)由中国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2月29日16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D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6颗"云海"二号卫星和1颗"鸿雁"星座试验星"重庆"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2018年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收官。"云海"二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于大气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和科学实验等领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海射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WEY成功发射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5颗商业卫星,卫星被顺利送人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不同倾角卫星发射需求,促进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此次试验中,"长征"十一号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是以民用船舶为发射平合,首次实现"航天+海工"技术融合,突破海上发射稳定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6月27日1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新技术试验双星。新技术试验双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新技术试验双星包括新技术试验A卫星和新技术试验B卫星,主要用于开展星间链路组网及新型对地观测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1月20日7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并同时搭载发射了"天平"一号A星、B星,"嘉定"一号卫星,"软件定义"卫星共4颗微小卫星。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二号D火箭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迄今为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发射了101枚"长征"系列火箭,其中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在黄海海域顺利实施。"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飞行正常,成功将"捕风"一号A、B卫星及5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此次试验突破了海上发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关键技术,考核了海上发射火箭、卫星、发射平台、测发控等各系统间的匹配性和兼容性,验证了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的可行性和发射流程的合理性,探索形成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试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9月12日23点42分,随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起,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一号顺利升空。此次发射的卫星是我国通信技术试验系列卫星的首颗星,主要用于开展Ka频段宽带通信技术试验。据悉,此次发射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一号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  相似文献   

12.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0,(5):137-138
我国发射鑫诺六号通信广播卫星 据新华社2010年9月5日报道,9月5日0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B运载火箭,将鑫诺六号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火箭飞行约26min后,星箭分离,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2月20日05时07分,"长征"二号D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以"一箭四星"的方式将4颗"新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长征"二号D火箭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此次搭载的"新技术试验卫星" C、D、E、F,用于在轨开展星间链路组网及新型对地观测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2月28日11时2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景一号商业遥感卫星发射升空。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八一·少年行"卫星。高景一号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商业遥感卫星系统的首发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专业公司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商业化运营。  相似文献   

15.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09,18(6):146-147
我国实践-11卫星发射升空 2009年11月12日10时4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C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11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研制生产,主要用于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6.
发射短讯     
<正>高分八号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人民网2015年6月26日报道,当天,我国长征-4B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八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高分八号卫星是高分专项安排的光学遥感卫星,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印度首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据新华网2015年7月2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从卫星研制初期的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历经实践一号、实践二号卫星群、实践四号以及实践五号卫星,初步形成了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在充分利用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的基础上,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我国发射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的第一颗卫星即实践一号。8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一箭多星技术试验.即利用一枚运载火箭将3颗卫星送上天,分别是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和实践二号乙。  相似文献   

18.
发射短讯     
正实践十号已运抵酒泉将于4月发射据中国航天网2016年3月9日报道,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体部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试验卫星实践十号已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于4月发射。据悉,作为将要发射的第25颗返回式卫星,实践十号进行了大量适应性创新设计。该卫星将为专门用于微重力科学和生命科学提供试验平台,为我国太空微重力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欧俄"火星生物学"探测器发射升空据科技日报2016年3月15日报道,ESA和俄  相似文献   

19.
发射短讯     
正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实施"一箭六星"发射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网站2018年1月19日报道,当天,我国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和4颗商业小卫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据悉,4颗商业卫星分别为"湘江新区号"卫星、"全图通一号"卫星、"淮安号"卫星以及1颗加拿大小卫星。此次任务是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首次全商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6月5日21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卫星。"风云"二号H卫星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分别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风云"二号H卫星运行于高度约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主要载荷为扫描辐射计和空间环境监测器,可为用户提供实时可见光、红外和水汽云图,空间天气和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