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一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安全意义重大,而且能够并正在为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对航天科学技术服务经济社会的作用机理开展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能够合理把握航天科学技术服务经济社会的主要阶段与关键环节,为航天科学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创造更好的条件与支持。一、航天科学技术服务经济社会的系统分析航天科学技术服务经济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运行过程,这一系统主要由服务主体层、  相似文献   

2.
廖春发  易林 《航天》2010,(2):20-23
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是驱动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健康稳健发展的两个轮子。2009年世界航天技术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探索性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创新技术和创新概念不断催生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三大领域都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技术进展。近年来,欧洲、俄罗斯、中国和日本逐步缩小了与美国在民用和商用航天技术领域的差距,但是,美国仍然是引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领航员,并在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技术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3.
荷兰航天是欧洲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荷兰也是全球航天技术应用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展开航天活动,是1975年欧洲航天局于成立之初的第一批成员国。目前荷兰在微电子、太阳能、光学等科学仪器、以及对卫星数据的处理及应用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本文从荷兰航天概况、主要航天项目、先进航天技术应用领域、知名航天技术应用类公司等几个方面对荷兰航天概况进行了初步调研,涉及范围主要是能源、农业、食品安全、水资源、民事安全等方面的地理信息服务和对地观测服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航天技术举世瞩目,航天产品名声在外,相形之下,航天民品向来给人以散、小、差、弱的印象。为保证航天产业的协调发展,航天民品迫切需要壮大。加速航天技术的应用转化,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此抢占市场份额是航天民品发展的一条强大之路。前不久,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九届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15,(2):31
<正>《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14,(4):2-2
<正>《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新的科学技术和新材料不断的涌现出来,它们首先在航天技术、军事技术上得到应用。这样就对新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国航天技术,空间站、长寿命卫星的研制与发展,航天材料环境模拟试验及其评价工作更为重要。对航天材料进行综合模拟与评价,通过各种科学测试手段,对任何材料在进行实际使用之前进行鉴别,确保提高材料质量和可靠性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叙述了航天材料进行综合模拟与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及材料在紫外、真空、温度等多因素环境下的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14,(5):31-31
《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13,(7):21
《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3,(11):43-43
《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14,(2):39-39
《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中国宇航学会下设38个专业委员会,拥有179个团体会员单位和3万余名个人会员。学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国内、国际航天交流与合作活动,与众多国际航天组织、机构以及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组织建立了双边或多边关系,在促进航天学科发展、推动航天技术创新和推进和平利用空间资源造福人类社会的活动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3,(3):47
《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1.征稿范围本刊设有"中国报道"、"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航天政策与管理"、"航天活  相似文献   

14.
利用Solow的总量生产函数为数学模型,以上海航天系统为实例,根据统计数据定量地研究了航天技术产业对上海航天部门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现实和可能的经济效益,揭示和论证了航天技术创益方式的特殊性和航天技术经济效益的宏观性.分析了航天技术广泛的社会应用和扩散,以及航天产业给我国宏观国民经济带来的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面对世界潮流提出发展对策,指出发展航天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摘登: 一、国家责任与和平发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以"探索外层空间,扩展对宇宙和地球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航天文明和社会发展,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维护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为己任,全力以赴确保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积极推动航天技术向国民经济应用领域转化,努力推进国际市场开拓与交流合作,为推动我国航天科技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航天产业是当今极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以下简称航天民用产业)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通过对航天型号研制积累的技术进行转移和转化而发展的各类业务的统称,是军民两用的典型代表,主要包括卫星应用、智能装备、节能环保、先进材料、电子信息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17.
方勇  孙龙 《卫星应用》2015,(1):24-29
2014年,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强化空间领域的战略谋划,推动航天军民融合式发展。美国航天领域的经费投入虽有所降低,但仍继续保持航天技术创新能力的领先地位,重点发展可能"改变未来游戏规则"的航天技术。其他国家紧紧围绕保障其空间战略利益,积极谋求在空间领域的优势地位。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军事航天装备发展更加重视提高其抗毁能力,深空探测成为空间竞争的重要领域,航天技术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正一、发展商业航天的重要意义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标志着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正式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开启了我国商业航天元年。多年来,商业航天对我国航天技术及其应用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全方面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发展商业航天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  相似文献   

19.
1.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神七”实现中国人首次空间出舱;2.航天科技发展驶上新航程,第四次工作会描绘美好蓝图。 3.宇航发射11战11捷创新高,“委星一号”拓展整星出口新领域;4.导弹武器研制成果喜人,多个重点型号取得重大突破;5.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蓬勃发展,“航天第一炉”引领煤化工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正>液体火箭发动机通过将液体推进剂化学能转化为动能,作用在发动机上产生推力,是大型运载器的助推级、一级、二级、上面级及各类空间飞行器常用的动力装置。近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空间探索与空间战略资源竞争更加激烈,2022年全球航天发射次数创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