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一发展现状在民营商业航天初创公司出现之前,我国的火箭和卫星测控历来由国家航天测控部门提供,定位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和政府航天项目安全运行,具有测控资源广泛、知识经验丰富、技术发展先进和人才储备雄厚等特点。随着国际商业航天形势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航天商业化进程也进入快车道,商业火箭和商业卫星的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世界范围内航天商业化蓬勃开展。航天商业化是指原本只为政府、军队、国家安全需求服务的航天基础设施向商业市场开放,原本只为政府服务的航天制造企业、航天系统运营企业也向商业市场寻求合同,而政府和军队作为大客户进入市场,按商业规律进行招标和采购。在载人航天领域,以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为首的新兴火箭发射公司迅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获得政府的大量订单。除了轨道运输外,国际空间站(ISS)空间应用领域也蕴藏着很多商业元素。ISS的空间应用项目  相似文献   

3.
动态新闻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商业航天发展计划据《中国航天报》2018年9月28日报道,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尚志介绍了公司商业航天发展情况和未来计划。未来3年,公司将在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优势领域陆续开展商业实践探索,重点推动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应用产业以及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等,促进公司商业航天全面、深度发展。商业发射方面,公司将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5月14日,2019年中欧国际商业航天产业峰会在京召开,该会议由首创高科公司与德国Disrupt Space公司联合主办,汇聚了国内外商业航天领域研究机构、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等70余家,产业精英150余人。欧盟驻华大使Nicolas Chapuis(郁白)在大会上表达了对中欧商业航天合作发展的认识与祝愿,并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中欧之间商业航天交流对接,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5.
<正>自后航天飞机时代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始引导私人宇航公司进入往返国际空间站(ISS)和近地轨道(LEO)的任务领域。通过包括航天法案协议(SAA)、"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商业补给服务"(CRS)、"商业乘员开发计划"(CCDev)、"商业乘员运输综合能力"(CCi Cap)等项目、协议或合同,NASA希望通过引入私人商业宇航公司,培育一个竞争性的商业航天市场,降低进入空间的成本。经过近10年的努力,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为代表的一批私人宇航公司在NASA的支持、引导下,已取得了举世瞩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的国家航天政策(NSP)把美国的航天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国防、民用和商业。与新的国家航天政策同时发表的《总统的商业航天计划》一文中充分反映了美国对商业航天重要性的认识。 一、国家航天政策 国家航天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要使美国在国防、科学、技术、经济和外交等各关键领域中占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制定了下列主要航天目标:加强国防力量,向国民宣传航天的利益,鼓励空间商业活动,促进国际合作,同其它国家合作共同维护和平,和扩大人类在太阳系的存在范围。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计划航天是由国家或政府投资,旨在实现国家意志、战略的政府航天活动,具有国家支持、不计成本、非盈利性的鲜明特征。与计划航天相对应的是商业航天,商业航天是指按照市场规则配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以盈利为目的、独立的非政府航天活动。商业航天按照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可划分为传统商业航天与新兴商业航天,传统商业航天具有价格高昂、国家任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3月,NASA按照《2017年NASA过渡授权法案》的要求,向国会提交了《国际空间站过渡报告》,报告讨论了近地轨道商业市场发展以及今后NASA将逐步转变为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企业的用户等问题。近几年,国际空间站成为商业航天发展的新领地。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与创新,进入空间以及开展空间活动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方式方法也变得多元化。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轨道-ATK公司为代表的商业公司已经成为为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9.
正一、发展商业航天的重要意义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标志着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正式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开启了我国商业航天元年。多年来,商业航天对我国航天技术及其应用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全方面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发展商业航天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  相似文献   

10.
正近十年,世界航天产业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即在商业航天投入和产出的比重正逐年快速上升,尤其是商业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商业航天潜在的巨大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使之正在成为除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之外的又一投资热点。尤其是在美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以空间探索技术(SpaceX)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一网(OneWeb)公司等为代表的新兴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起,中国商业航天加速启航。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先后迅速涌现了一批商业火箭研制公司、商业卫星研制公司、商业测运控服务公司、商业卫星应用服务公司,开展了商业火箭发射入轨试验、商业火箭低空发射回收试验、商业卫星在轨应用等活动。美国是商业航天活动、商业航天监管的全球领跑者。美国构建了全球最为完善的商业航天监管体系,具体包括制定了多部涉及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  相似文献   

12.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6,(2):46-48
NASA征集载人和货运方案美国航宇局(NASA)正动员美工业界建立能开拓新的航天市场并保障国际空间站人员和货物运输需求的能力和服务。这是该局首次寻求用非政府飞行器和商业服务来满足载人航天的人员和货物运输需求。“商业人员/货物(CC/C)项目第一阶段”最终公告要求工业界提交“商业轨道运输服务验证”方案。该局官员称.这预示着商业航天厂家可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航天运输新时代的到来。该局将拿出高达5亿美元来支持商业航天运输方案的开发.以在航天飞机退役后和新型“机组探测飞行器”到位前用于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和人员。中标公司或团队将研制和验证能支持空间站等载人空间设施的飞行器、系统和操作手段。一旦某项能力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3.
1990年 4月 7日 ,中国首次实施对外商业发射服务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获得成功 ,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休斯公司称赞这次发射是在此之前发射的31颗休斯制造的卫星中 ,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对外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不仅可以为本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 ,而且也是发展和增进国际航天科技交流的良好机会 ,对于促进本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以及以法国为主的欧洲空间局等少数国家和航天机构有能力提供商业发射服务。发射能力获美…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近年来,国外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在空间运输、卫星遥感等方面的商业化进展显著,涌现出以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轨道科学公司、数字地球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商业航天公司以及猎鹰火箭、龙飞船、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为代表的全新商业产品及配套服务。商业航天提供从航天器设计、建造、发射、运营在内的一整套服务,以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实现客户需求,展现  相似文献   

15.
<正>商业航天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商业盈利为主要目的,遵循市场规律开展的航天活动,包括航天器制造、发射服务、测控服务、卫星运营、卫星应用等,商业航天是航天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014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近几年国内商业航天企业不断涌现,航天市场竞争态势逐步形成。本文主要分析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商业航天发展的趋势及有益经验,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SooPAT(搜索专利)和佰腾专利搜索引擎对IPC(国际专利分类)分类号中的航天技术领域B64G项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目前我国航天飞行器技术专利现状,评估我国航天飞行器技术的发展水平,并引入技术周期时间指标对我国航天飞行器技术所处的技术生命周期予以判定。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内外又进入新一轮商业航天发展高潮,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为代表的新兴商业航天公司在研制模式、应用领域、服务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改变了传统航天格局。遥感是商业航天创新的重要领域,国外新兴遥感公司不断发布信息,致力于推动商业遥感产业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特拉贝拉公司、行星实验室公司、地球播报(UrtheCast)公司等。据国外业界专家预测,商业遥感未来将达到每年千亿级的市场规模。在良好市场预期下,国内外机构不断挖掘卫星遥感的潜在应用价值,并在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8.
欧美三大宇航公司航天发展重点领域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洛马公司、波音公司、空客集团是当前全球领先的大型宇航公司,承担着国家航天探索与国防建设的重大项目,代表着国际航天领域的前沿方向,同时也面临国防与商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正在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依靠创新形成的先发优势引领发展,抢占全球竞争先机。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1月19日,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了海南自贸区(港)"陆海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国际合作交流大会,共有来自中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日本、俄罗斯、巴西等14个国家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参会共谋发展。其中,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与国际合作论坛上,5位专家深入探讨了海南商业航天的新机遇、区位优势与实施路径,并对中国商业航天国际合作与产业发展提出了主要观点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国务院、中国科协批准,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将于2013年9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IAC已连续举办63届,是世界航天界的盛会.IAC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具有商业价值,每年都吸引大约3000名左右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科技人员、学生和媒体人士参加会议.会议同期举办航天展览会,世界知名航天企业和卫星公司、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机构等将参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