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欧洲"阿里安"5 ECA型运载火箭2018年10月19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了"贝皮·科伦布"水星探测器。历经约20年研制、耗资16.5亿欧元的这项任务是欧空局(ESA)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合作项目,也是欧洲首次尝试对距太阳最近、温度极高的水星开展轨道探测。"贝皮·科伦布"以20世纪意大利天文学  相似文献   

2.
关祝 《航天》2010,(8):40-40
2013年8月,日本和欧洲合作研制的“贝皮·科伦布”水星探测器将被送上天。它是继美国信使号探测器之后的第2个水星探测器,飞行6年(约70亿千米)后于2019年进入绕水星轨道,展开为期一年的水星探测活动,拟完成五大任务:  相似文献   

3.
空天瞭望     
阿里安5将发射欧日水星探测器阿里安航天公司9月15日宣布拿到了欧洲和日本合作研制的贝皮·科伦布水星探测器的发射合同。发射将在2014年7月采用阿里安5ECA型火箭进行。贝皮·科伦布重4.4吨,由两个轨道器组成,其中欧空局负责提供水星行星轨道器,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则负责水星磁层轨道器。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3月1 8日,在距地球1.45亿千米的深空,"信使"号探测器(MESSENGER)经过一系列的轨道制动,顺利进入水星轨道,成为人类航天史上首颗成功进入水星轨道的探测器。"MESSENGER"是一个具有代表性含义的字头缩写词,它代表了水星表面(Mercury Surface)、太空环境(Space Environment)、地理化学(Geochemistry)和测量(Ranging)。"信使"号的科学任务是什么?水星给人们带来的疑问远远多过对它的认识。尽管早为人知,但是因为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从地球上看过去,偏离太阳视角最大的时候也只有28度,日光带来的干扰使得哈勃天文望远镜也很难对它直接进行观测,所以它是迄今为止人们了解最少的行星之一。直到1 965年,  相似文献   

5.
正俄罗斯质子M/和风M型运载火箭3月14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欧空局"外空火星"项目下的"微量气体轨道器"(TGO)和称为"斯基亚帕雷利"的一个着陆器。火箭起飞10小时41分后,即北京时间3月15日凌晨4时12分,探测器同和风M上面级分离,踏上一条火星转移轨道。欧空局设在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空间运行中心随后于5时29分通过位于肯尼亚马林迪的一座地面站收到探测器传回的信号,证实探测器状态良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03,(12):38-39
为缓解预算压力,欧空局空间科学委员会最近决定砍掉原定于2007年发射、旨在寻找行星的项目以及原定于2011年发射的贝皮·科伦布项目下的水星着陆器项目。但贝皮·科伦布项目下的两个水星轨道器(包括日本的一颗卫星)未受到影响。称为艾丁顿的行星搜索探测器需要约2亿欧元的预算,而水星着陆器则需2.5亿欧元。有关人员解释说,由于一些探测器发射推迟和仪器成本超支,欧空局的空间科学预算遇到了很大麻烦,取消上述两个项目是为了在预算上取得回旋的余地。委员会也曾考虑保留艾丁顿,而取消称为“激光干涉仪空间天线”(LISA)的项目,但最终经过平…  相似文献   

7.
正欧空局2019年12月9日宣布同瑞士创企清澈太空公司签署一项碎片清除合同,任务是把"维加"火箭2013年遗留在轨道上的一大块残骸清离轨道。欧空局称这将是世界上首次把空间碎片清出轨道的任务。名为"清澈太空"1的这项任务拟在2025年发射,将捕捉"维加"火箭发射欧空局"星上自主性项目-植被"(PROBA-V)遥感  相似文献   

8.
正"火星生物学"(ExoMars)任务原计划是欧空局(ESA)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联合进行的一次重要的火星探测任务。该任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于2016年启动,原本计划包括一个欧洲轨道飞行器和着陆演示器模块,后来又改为"微量气体轨道器"(TGO)和"进入、下降和着陆演示舱"(EDM)验证着陆  相似文献   

9.
山丹 《中国航天》2004,(10):36-37
经过多次发射推迟后,人类研制的第一颗水星轨道探测器“信使”终于在美国东部时间8月3日凌晨2时16分(北京时问14时16分),由波音公司的德尔它2H-7925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升空。升空57分钟后,探测器进入一条太阳轨道。入轨后,它自动展开了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并开始向地面发送状态数据。按计划,探测器将于2011年3月进入环绕水星运行的轨道,对水星展开为期至少1年的科学探测。  相似文献   

10.
<正>欧空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上携带的"菲莱"着陆器2014年11月12日成功地在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表面上实现软着陆,成为在彗星表面上登陆的首个人造探测器。此次着陆使67P彗星成为人造探测器登陆造访的第7个天体。另6个天体分别是金星、月球、火星、土卫六以及爱神星和丝川小行星。欧空局局长多尔丹称,继成为首个进入绕彗星运行轨道的人造探测器之后,"罗塞塔"彗星探测计划现在又再次被载入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11,(4):46-47
NASA“信使”水星探测器的主推力器3月17日点火工作约15分钟.使探测器减速进人绕水星运行的大椭圆轨道.成为人类绕水星做轨道飞行的首个探测器。接下来的一年里.探测器将对水星这颗太阳系中最靠内的行星进行研究.测绘其表面.并研究其成分、磁场、  相似文献   

12.
正导读:2016年3月15日,欧空局与俄罗斯航天局利用"质子号"火箭,成功发射了联合研制的"火星生物学2016"探测器。探测器将于10月中旬到达火星。这是欧俄按"两步走"策略实施"火星生物学"计划的第一步,有望解答国际上当前最突出的"火星生命"科学问题。欧洲希望借此掌握火星探测核心技术,取得多项创新成果;俄罗斯则将在"火星生物学2018"任务时首次实现火星着陆和原位探测,取得火星探测技术的重要突破。本文介绍了"火星生物学"计划的基本情况,简要介绍了两次任务的探测器平台、有效载荷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简讯     
《上海航天》2006,23(5)
智慧一号成功撞击月球欧空局2006年9月3日宣布,格林尼治时间3日5时42分22秒(北京时间3日13时42分22秒),欧洲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慧一号(SMART-1)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的卓越湖区域。科学家希望探测器撞月时激起的尘埃等有助于研究月球的地质构成。SMART-1探测器的全称是用于先进技术研究的小型任务1号。作为欧空局尖端技术研究小型任务系列计划中的第一个研究项目,SMART-1探测器集中了当今多种尖端技术。其质量约366 kg,本体为边长1 m的正方体,太阳能电池板长14 m,装载有效载荷19 kg,用于完成10多项技术试验和科学研究。2003年9月2…  相似文献   

14.
山丹 《中国航天》2004,(11):30-34
8月3日。令科学家们期盼已久的美国航字局“信使”探测器终于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由一枚德尔它2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它飞往水星的旅程。它将在2011年3月进入绕水星运行的轨道。开始其为期一年的探测使命。本文在已作过的发射报道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信使”此次探测任务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任务设计、探测器设计和科学仪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相信未来     
2008年1月14日,美国"信使"号无人探测器成功完成了对水星的首次飞掠,而且还传回了水星表面一片从未被探测器拍摄过的区域照片(上图),实现了人类探测器在最近33年来对水星的首次近距离观测,图片在传回地球的一小时内,NASA及时在官方网站公布了这些图片。据"信使"号计划的专家们介绍,此次公布的照片拍摄于探测器飞离与水星最近点后80  相似文献   

16.
司马杭仁 《航天》2011,(5):44-48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8日8点45分,通过借助地球、金星和水星引力飞行6年半的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经过15分钟的近水星制动,以1.6千米/秒的速度进入水星轨道,成为世界第1颗水星探测卫星。它将对水星进行为期1年的科学考察,将揭示被太阳炙烤的水星为何具有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密度,以及在水星两极阴暗的环形山中是否有冰存在。这是30年来人类探测器首次对水星进行全面的环绕探测。  相似文献   

17.
袁越 《中国航天》2000,(11):31-32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水星的认识还局限于美国的水手10号探测器1974和1975年三次路过该行星时所掌握的情况。水手10号的这次探测任务受到了意大利一位天文学家所做的计算工作的启发。这位名叫乔塞佩(贝皮)·科兰布的科学家对如何把水手10号送入一条可几次回到水星附近的轨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得到采纳。他还对水星每绕太阳公转两圈会自转3周这一“怪癖习性”做出了解释。今年9月中旬,欧洲空间局下属的空间科学顾问委员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对今后10多年该局的行星探索和空间科学任务方案提出了建议,包括发射水星…  相似文献   

18.
郑为民  马茂莉  王文彬 《宇航学报》2013,34(11):1462-1467
针对深空探测器的单程多普勒测量需求,研究了被动式高精度多普勒测量方法及其实现技术。该方法基于探测器测控信标残留载波等点频信号和VLBI测站高精度氢原子钟频标,构造出与实际接收信号频率接近的参考信号;再通过本地相关处理,完成高精度开环多普勒测量。其特色在于完全不需要精确的先验轨道模型。所开发的专用被动式多普勒测量设备,在国内第一次成功用于欧空局环火星探测器“MEX”的多普勒测定轨试验。探测器X频段信号5s积分的单程多普勒测量精度达到 0.2mm/s ,与欧空局测量水平相当。采用该多普勒测量数据的MEX定轨结果与欧空局精密轨道在数百米至千米量级一致。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赫鲁尼契夫国家研究生产中心称,预计2008年9月10日用俄罗斯Rockot火箭发射欧洲首颗重力场与规则洋流探测器(GOCE)卫星,将其送入距地约270~300 km的低地球轨道。由欧空局(ESA)研发的GOCE卫星将用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率技术测量地球的重力场和稳态洋流,可得空间分辨率为80~200km的全球重力场模型和精度1 cm的大地水准面。俄罗斯将发射欧洲GOCE卫星@肖择  相似文献   

20.
空天瞭望     
正欧空局试验吸气式电推力器作为一项世界首创,由欧空局牵头的一个团队已制造出一台能从大气层上方吸入稀薄空气分子作推进剂的电推力器,并成功进行了试车,为让卫星在极低轨道上工作多年带来了可能。利用能对空气阻力连续加以补偿的电推力器,欧空局的"重力场与稳态洋流探测器"(GOCE)引力测绘卫星在高度只有250km的轨道上工作了5年多。不过,其工作寿命受到所载40kg氙推进剂的限制,已因氙耗尽而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