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汽车工业发展推动冶金工业中汽车用钢板的发展,汽车用钢板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汽车工业技术进步。针对汽车用钢板的质量要求,本文对汽车用钢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述评了。现代汽车用钢板主要有热轧钢板、冷轧钢板、涂镀层钢板和复合减震钢板。随着汽车减重、防腐、防噪声要求的不断提高,节能和环保是现代化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降低油耗、减少废气等已成为汽车工程界主攻的方向。因此汽车用钢板的发展趋势是高强度、深冲压性良好、涂镀层钢板和减震钢板。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字地图的汽车导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基于数字地图的汽车导航系统的重要技术,包括汽车导航定位技术、数字地图数据库、驾驶员接口和数据通信链。  相似文献   

3.
陶羽 《航空港》2012,(6):34-35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新能源汽车技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各国政府和各主要汽车厂商均不约而同地将新清洁环保汽车技术视为未来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中一个正在萌芽成长状态的细分行业,受到业内和市场的广泛关注,此次北京车展中国内外各主流厂家均将自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展示产品,颇为抢眼,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未来真如理论上那么美好吗?在五月初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至少到2020年前),全球节能环保汽车的技术格局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多种技术相互融合、阶段性不均衡发展、强强联合、政府扶持的态势。一是多元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汽车重心位置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充分讨论了汽车重心位置不同对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影响,然后,指出了在汽车设计、汽车改装和汽车使用过程中如何保证重心的合理位置。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焊接在汽车传感器封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焊接实现汽车传感器封装,是高效率、低成本的技术。讲述了通过对材料、焊接方法的选择和焊口及工装设计与制造过程设计,来实现汽车传感器封装的方法。最后展望了超声波技术在汽车传感器生产领域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汽车超载超速行驶的危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汽车行驶理论,分析了汽车超载,超速行驶对汽车工业,公路质量,汽车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汽车导向技术”主要介绍日本住友电工业株式会社用于汽车导向系统的光纤陀螺。“光纤陀螺在汽车中的使用”主要介绍日立电气株式会社用汽车导向系统的光纤陀螺。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汽车被盗的实际情况,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使行窃者无法起动发动机。文中详细地论述了其工作原理,最后给出了实用的电路图。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得到了迅速发展、推广,并成为当今汽车产业的重要研究方向。以新能源汽车电机的种类及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电机选型应用情况出发,对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发展趋势和对评价有关的测试项目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在简述了高温结构陶瓷材料的基本特点后,对其在汽车涡轮发动机,军用柴油机及航空燃气轮机上的应用情况做了介绍,并指出了应用中的技术关键及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1.
一个新的可压缩性修正的k-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结构可压缩性修正的影响,发展了一个同时考虑结构可压缩性修正和膨胀可压缩性修正的k-ε湍流模型,新模型包括Chang可实现性、Heinz湍流动能产生项以及Sarkar可压缩性三部分修正.新模型扩宽了以往发展的可压缩性修正模型的适用范围,适用于高超声速(M>5)复杂湍流流动中.通过对多个复杂超声速横侧射流工况的计算,验证了新模型的预测效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表明,几个工况下新模型的预测精度都显著高于标准k-ε模型.流体分离强度越大,新模型的修正效果越显著.与标准k-ε模型相比,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12.
涡轮叶片转弯流道换热分析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虞跨海  岳珠峰  杨茜 《推进技术》2009,30(3):323-327
对涡轮叶片冷却通道换热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的结构设计方案,改善了叶片性能。采用流-热耦合分析方法对典型三腔回流式冷却叶片气动及传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叶片压力与温度分析结果,发现叶片最高温度出现在叶尖尾缘位置。对此提出了冷却通道两种新的结构方案,在不降低叶片气动性能的前提下,分别可降低叶片的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通过分析发现,将两种结构特征进行组合,可同时较大幅度地降低叶片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并对新型组合冷却通道进行了优化设计,与原结构相比叶片综合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发展了一种分析进口畸变对多级轴流压气机影响的逐级动态响应模型。采用动态压缩系统模型和动态加载技术,建立了一种压缩系统气动稳定性分析的新方法。应用新的模拟方法对一8级跨声多级压气机进行了详细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所发展的逐级动态响应模型更合理和可靠。基于流动阻塞,给出了一种更为迅速的压缩系统失稳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新型超级冷却技术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模拟涡轮叶片冷却通道的物理模型,对新型超级冷却热驱动换热特性展开实验研究。主要研究了旋转条件下,新型超级冷却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热驱动换热特性。通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旋转速度、热流密度和冷气进口速度对新型超级冷却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随着它们的增大,新型超级冷却的换热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Two new methods of landmark navigation were recently presented. The landmarks are assumed to be within sight of the navigator but with unknown positions. Both methods require computations which are time consuming when a computer is not available. This correspondence presents the concept of a new navigation device called ?landmark navigation rule? which eliminates all the computation effort required in both new methods. The device is simple in construction, lightweight, and consumes no power.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具有前缘自锁涡的新型气冷涡轮叶型.对新叶型流场进行了跨声速情况下的详细数值研究.观察了由前缘冷气喷射所形成的冷气旋涡沿叶型表面的变化.将新叶型的冷却效率、能量损失、压力场等与传统气冷涡轮叶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气冷叶型能够把由前缘冷气喷射形成的冷气旋涡锁定在其凹陷部位.冷气与主流的掺混损失减小.因此,前缘冷气喷射孔的列数可以减少.相应地,冷气喷射量可以减少.   相似文献   

17.
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耦合动力学模型及其验证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陈果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2):241-254
针对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建立了一种通用的复杂转子-支承-机匣耦合动力学模型.在模型中,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转子和机匣系统进行建模.支承系统采用集总参数模型,计入了滚动轴承和挤压油膜阻尼器的非线性,定义了多种支承和连接方式,以适应多转子和多机匣的复杂结构建模.运用数值积分获取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响应.针对两个实际的航空发动机转子实验器,建立了整机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整机模态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的正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拓扑中S-弧连通性问题,给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在文中,首先给出了半连续等函数一些概念和性质,对弧连通性作了几种推广,给出了几类新的弧连通性,即S-弧连通性;然后,讨论了S-弧连通性的性质及它们与弧连通性的关系。最后,研究了弧连通性中的开SH-弧连通性与SH-连通性的关系,给出了一系列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飞行试验视频遥测传输中遇到的遥测频带资源有限、传输视频路数少、数据保密性差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利用单向无线网络进行数字视频遥测传输的技术优势,分析飞行试验单向无线网络数据传输中网络通信协议,主张采用H.264视频压缩技术进行飞行试验图像数据遥测传输的优势技术,对在无线环境下视频传输需要解决的压缩数据编码问题,采用分级编码技术和误码掩盖技术;结合飞行试验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技术验证,对试验方法和结果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军用航空涡扇发动机性能衰减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国外分析CF6和JT9D发动机老化的方法,收集了部分军用涡扇发动机于新机交付、返厂排故和修理、返厂寿命评估时在试车台架录取的试车数据,客观地分析了发动机性能衰减的原因,同时给出了控制的方法。对新发动机的研制以及国外发动机的修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