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SPOT-4卫星上的高分辨率可见光/红外成像仪(HRVIR)的测试目前已告一段落,全部指标均已达到。本文在一般性介绍这种多光谱相机之后,对探测装置、电子系统及探测器拼接及配准所需的相关设备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突出强调新型短波红外通道的温控和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及配准星上全部通道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光学仪器焦平面上的光电系统是航天器载照相机的关键,其主要部件包括焦平面组件(FPA)和视频电子设备。本文简要地描述了法国SPOT卫星探测装置的设计,重点介绍SPOT-4卫星上的高分辨率/可见光成像仪和植被仪的探测装置与第一代SPOT卫星设计上的不同:以短波红外通道代替全色通道,并采取全部四个通道相互配准的新设计。  相似文献   

3.
环境减灾-1B卫星红外相机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外相机是环境减灾-1B卫星上的主要载荷之一,具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4个探测谱段,幅宽720km、地面像元分辨率150m/300m,主要用于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的监测、预报、评估.红外相机的研制中,解决了高精度双面镜扫描及其定标、弱信号高增益放大及载荷轻小型化等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了多元红外探测器和空间斯特林制冷技术,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通道共用一个光路,集成到一个焦面上,由同一台斯特林制冷机制冷.其中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通道相结合,具有200~500K的大动态范围,提高了对地物热特性和火灾监测的能力.自2008年9月卫星发射以来,红外相机运行稳定,各项指标达到了研制要求,在雪灾、旱灾、火灾和秸秆焚烧、水体污染等环境灾害监测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已分别纳入到民政部和环保部的卫星减灾、环境监测业务化系统.  相似文献   

4.
“环境一号”B星热红外通道星上定标与交叉定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环境一号”B星(HJ-1B)发射前实验室定标为基础,分析了HJ-1B红外相机的星上定标系统功能。利用2009年3次星上黑体定标数据对HJ-1B热红外通道进行星上定标,以青海湖不同时相的美国TERRA卫星MODIS传感器31通道(MODIS-31)数据对HJ-1B热红外通道进行交叉定标,得到了准确的定标系数,最后对两种定标方法进行误差对比分析,为实时准确的获取HJ-1B热红外通道定标系数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红外成像精确制导技术的特点及现代精确制导武器对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需求,并对国内外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文中还介绍了红外成像制导在战术导弹、战略防御武器及空间拦截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红外成像是现役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制导方式之一,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各国已越来越重视对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的干扰技术的研究.其中,烟幕干扰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根据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分析了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跟踪原理,针对波门跟踪算法和相关跟踪算法,探讨了烟幕对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干扰.  相似文献   

7.
FY-2C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及其在轨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桂林  栾炳辉 《上海航天》2005,22(Z1):21-27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C静止气象卫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的性能、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为适应将3通道改为5通道而完成的5通道焦平面、光学系统、结构、电子学、红外探测器、辐射致冷器、光学薄膜和第二扫描结构等主要设计改进.卫星的在轨测试和运行结果表明,C星扫描辐射计在第一代自旋静止气象卫星上实现了包括中波红外的5通道同时对地观测,图像质量总体优于同类GMS5,METEOSAT-5静止气象卫星,与目前应用的GOES9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8.
图像配准是红外图像处理技术的前提,广泛应用于成像制导、光电侦查及工业实时监控等领域。考虑红外图像的实时配准需求,利用对数极坐标图像的尺度、转不变特性,将配准过程从直角坐标空间引入到对数极坐标空间,提出了基于双投影策略的配准算法,将二维空间的配准参数估计转换成两个一雏曲线的空间距离估计。此算法在保证尺度变化及旋转的匹配精度条件下,轴向投影统计大大降低匹配计算量。  相似文献   

9.
风云二号卫星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将定点于东经105度赤道上空距离地球358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卫星是一个直径2.1米,高1.6米的圆柱体,卫星姿态是自旋稳定,自旋速率为100±1转/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扫描辐射仪每半小时可获取一辐全景原始云图信息。包括可见光(0.55~1.05微米)、红外(10.5~12.5微米)和水汽(6.2~7.6微米)三个通道。可见光星下点分辨率约为1.25公里,红外和水汽通道星下点分辨率约为5公里。利用可见光通道可得到白天云和地表的反射辐射信息,红外通道可得到昼夜云和地表的红外辐射信息,水汽通道可得到对流层中上部的水汽含量信息。利用这些原始云图  相似文献   

10.
简介红外制导武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概述对它们的干扰技术 ,如红外诱饵、红外干扰机、红外伪装和红外烟幕等 ,并对这几种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HJ-1B卫星红外多光谱相机星上定标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环境一号"B(HJ-1B)卫星红外多光谱相机在轨辐射定标的目的以及星上定标的原理,分析了星上定标算法的精度。利用星上零级数据对星上定标系统的测控精度和工作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定标数据的处理精度。HJ-1B卫星发射以来共对红外相机热红外通道进行了7次星上定标,为了监测定标系统的精度变化,文章利用MODIS-31、32通道辐亮度对HJ-1B卫星上定标系统精度进行检验,考虑MODIS传感器本身定标的不确定度恒定,分析结果表明自HJ-1B卫星发射以来星上定标系统相对精度发生了衰减。  相似文献   

12.
红外成像检漏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航天器检漏领域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文章分析了红外光谱吸收成像检漏方法、红外光声成像检漏方法及红外热成像检漏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实例,分析研究了这几种不同红外检漏方法的特点及在航天器检漏中的应用范围,并为实施航天器红外检漏方法提供了研究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综合干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现代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单一的干扰方式不易取得良好的效果。简述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工作过程 ,结合对其特点和弱点的分析 ,提出了从整体上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进行综合干扰的观点。通过各种干扰手段的综合运用 ,对导弹实施全程干扰 ,以此提高干扰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伪装、隐身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探测、侦察手段已难以适应要求.在临近空间平台上进行多光谱、高光谱对地探测,可以在敌方一定程度的伪装、隐身条件下完成对目标区域的成像侦察,有效地识别地面的各类伪装、空中隐身飞行器等军事目标.开展了临近空间机栽短波红外多光谱成像技术探索性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5.
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红外干扰手段之一--红外伪装技术,首先介绍了红外伪装技术的干扰原则,接着分析了红外遮障、热图迷彩和红外变形伪装三种手段的干扰原理,最后利用仿真实例验证了红外伪装技术对抗红外成像跟踪的可行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反舰导弹突防面临红外成像末制导拦截导弹威胁,提出一种基于面源红外诱饵的弹载红外干扰技术,介绍弹载面源红外诱饵技术原理和特点,分析弹载面源红外诱饵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形式,对提高反舰导弹突防能力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委遥二号"卫星作为中国整星出口委内瑞拉的第二颗遥感卫星,搭载了一台高分辨率相机和一台红外相机,红外相机提供60m像元分辨率的2个长波红外通道。文章针对长波红外通道,采用星上黑体定标方法获得内定标系数,以具有较高绝对辐射定标精度的日本气象卫星H8作为参考传感器进行交叉定标,获取相机长波红外通道内外定标转换系数,最后通过场地实测数据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星上定标和交叉定标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的绝对定标系数与地面测量计算得到的绝对定标系数相比,入瞳处等效亮温误差在1.5K以内,满足热红外通道绝对定标要求和数据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用于机载凝视红外图像序列的配准算法.分析凝视红外图像的特点,建立二维仿射变换模型描述三维空间.以帧间均方差最小作为评价标准拟合4个最优配准参数,通过参数步长控制配准算法精度.通过实测空中红外小飞机图像序列,证明了该算法配准精度可达到象素级,并可有效屏蔽背景杂波干扰.  相似文献   

19.
提高红外成像空间分辨率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红外焦平面器件的像元尺寸和光学系统衍射效应的影响 ,红外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大大低于可见光成像系统。本文介绍了目前几种主要的提高红外成像空间分辨率的可能方法 :微扫描技术、光瞳滤波器及基于解析延拓理论的超分辨率图像重构技术 ,并对这些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风云二号卫星 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将定点于东经105度赤道上空距离地球358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卫星是一个直径2.1米,高1.6米的圆柱体。卫星姿态是自旋稳定,自旋速率为100±1转/分。 它的主要功能是 扫描辐射仪每半小时可获取一辐全景原始云图信息。包括可见光(0.55-1.05微米)、红外(10.5-12.5微米)和水汽(6.2-7.6微米)三个通道。可见光星下点分辨率约为1.25公里,红外和水汽通道星下点分辨率约为5公里。利用可见光通道可得到白天云和地表的反射辐射信息,红外通道可得到昼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