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宇航学会、北京仪器仪表学会和北京宇航学会联合召开,由航空航天部七○四所和南京航空学院无人机所共同承办的“第六届全国遥测技术年会”,于1990年9月14日-20日在安徽休宁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72个单位的117位代表,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长凌惟侯同志、学会办公室李爱国同志、休宁县委杨书记、吴县长和顾问胡枫同志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第二次遥测技术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4月24日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来自全国20个省市74个单位共126名。代表大会收到论文104篇。航天工业部宋健付部长,宇航学会王献、杨沛松付秘书长,会议主办单位航天部704所李尚仁所长,国防科工委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了  相似文献   

3.
1981年12月16日到18日在河南省洛阳市由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了我同首届遥测标准讨论会。制定我国遥测标准,这是广大遥测专业科技人员盼望已久的愿望。1980年9月在北京香山由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控遥感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交流会上,与会的许多代表纷纷指出:必须及早制订我国的遥测标准,以适应我国遥测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经过一年的筹备,在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的积极组织下,曾于1981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部分单位代表参加的制订我国遥测标准的预备会议。会上对议题作了酝酿,初步确定了制订遥测技术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遥测信道、遥测视频和终端磁记录技术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10月25日至28日,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三遥专业委员会、暨航天遥测遥控专业技术组学术会议在长沙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主办,并作为五十周年所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会上,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所长李艳华作了遥测技术的现状及展望的报告,指出了航天遥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讲述了遥测体制的研究与发展,介绍了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在遥测系统中的应用,并展望未来的遥测技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第一设计部彭晓波主任讲述了国外一次性运载火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描述了我国一次性运载火箭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11月15日至19日,由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航天遥测遥控专业技术组的挂靠单位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遥测遥控技术年会在杭州  相似文献   

6.
《航天》2009,(2):20-21
12月22日,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中国航天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宇航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这次论坛和年会得到了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支持。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卓代表正在发射基地指导工作的总经理马兴瑞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动化学会“三遥”专业委员会生物遥测专业学组和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将于1991年9月或10月在江西省九江市联合召开第一届全国生物遥测技术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是我国首次在生物遥测方面的专题学术交流会,它将全面地检阅近年来在生物遥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通过交流,探讨我国生物遥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任务。使生物遥测技术在我国四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动化学会“三遥”专业委员会生物遥测专业学组和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将于1991年9月或10月在江西省九江市联合召开第一届全国生物遥测技术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是我国首次在生物遥测方面的专题学术交流会,它将全面地检阅近年来在生物遥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通过交流,探讨我国生物遥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任务。使生物遥测技术在我国四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1989年12月底,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三遥”专业委员会在航空航天部一分院由七○四所召集部分在京委员举行座谈会。参加会议的委员有姜昌、邓频喜、李呈良、张其善、张鸣瑞、王仲文、李尚仁、李邦复、魏世钧、孙白波、罗续成、王玉璞等同志。会上王玉璞就1989年工作作了汇报,通报了参加第10届亚洲遥感学术会议的情况,对1990年的学会工作作了如下安排: ① 5(或)6月,在南昌召开生物医学工程遥测技术交流会。②今秋在 (待定)召开第6届全国遥测技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11月13日至17日在成都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科研、设计、生产和大专院校等52个单位143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所长陈奇妙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感遥测遥控专业委员会于1991年10月25日至29日在江西南昌召开了全国生物遥测技术首届年会。到会代表就生物遥测技术的国内外进展;生物遥测技术与经济建设、科研、应用和生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代表们在会上介绍的各自的工作,引起了有关生产厂的强烈兴趣。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这次会议是由生物遥测学组组织,浙江大学、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航空学会电子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控、遥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遥感科学技术分会等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遥感技术交流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在山东省威海市杏花村宾馆召开。来自全国各部、各省市、中科院和高等院校等七十个单位,一百五十六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共发表论文一百六十九篇。中国宇航学会秘书长王献同志、长春光机所所长唐九华同志、中科院航  相似文献   

13.
湖北宇航学会成立大会于2月22日在湖北省远安中国三江航天集团宾馆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航空航天部、湖北省、湖北军区、湖北省宜昌市等有关领导。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傅炳辰、宜昌市委副书记李泉、远安县副县长郭青云、驻三江集团军代表、集团公司领导等12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北京宇航学会、四川宇航学会、湖北省政府、省经委和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李光军向大会发了贺电贺信。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电子学会联合召开的“八八年全国遥测遥控技术年会”于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六日至二十一日在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26名代表,他们来自高等院校、中科院和各部委的研究所、工厂和用户九十八个单位。从事遥测遥控技术有关的单位和有关专家绝大部分都参加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宇航学会第五届第七次常务理事会于2006年3月2日至3日在南京召开。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卓、马兴瑞,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跃以及常务理事和部分常务理事的代表共3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张庆伟理事长主持。  相似文献   

16.
周武 《航天》2011,(2):16-17
2010年12月11日,中国科协第49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北京召开。本期沙龙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承办。沙龙的主题为"新概念航天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泽洲担任领衔科学家。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中国科学院叶培建院士、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等3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宇航学会伺服技术专业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至十一月二十四日在成都召开。 全国从事伺服技术专业的科研设计部门、生产工厂和大专院校等三十个单位六十三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伺服技术专业组长曾广商同志主持。 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共四十二篇,有关伺服技术理论和系统的二十篇,有关元件、测试技  相似文献   

18.
2011年6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宇航学会承办,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协办的第九期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秘书长沙龙在西昌举办。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朱雪芬,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以及20多位全国学会秘书长和代表出席了会议。朱雪芬副部长发表了讲话,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师陶钟山致欢迎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空学会联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系统仿真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七日至三十一日在厦门鼓浪屿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北京航空学院)负责筹办的。计有全国一百多个单位的代表参加。会议共录用论文一百三十余篇,从中选出七十七篇在大会和数字仿真、实时仿真、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三个专业分组会上进行了宣读。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一日,《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同志主持,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宋健同志,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曹传钧同志,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梁守槃同志,理事庄逢甘、李苾、屠善澄、于翘、张竞荣、俞宝传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宇航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编辑委员,以及宇航学会办公室和编辑部的同志,共计三十五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