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今年9月3日和4日早晨,美国以伊拉克军队袭击伊拉克北部联合国安全区内的库尔德人为由,向伊拉克南部的雷达设施、地对空导弹基地、防空与指挥控制中心,分别发射了27和17枚巡航导弹。这些从在海湾的美国海军驱逐舰“拉塞尔”、“体伊特”号,导弹驱逐舰“拉布恩”号和潜水艇“杰裴逊城”号,以及空军B—52轰炸机上发射的导弹,据信是BGM—109c海上发射对陆常规攻击巡航导弹和AGM—86B空中发射巡航导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 ,美国许多驾驶“空中堡垒”轰炸机的飞行员都反映在德国上空遭遇过一些神奇的光球 ,它们似乎在等待着美国轰炸机的来临 ,而且若即若离地追随着美机。如果你不打算攻击它们 ,它们就会平静地随机一起飞 ,只要你开始做机动飞行 ,这些光球就立即超到前面去 ,让你对它们的追击成为名副其实的捕风捉影。一些深知德国正在研制秘密武器的美国专家确信这些光球是出自于德国人之手 ,绝非什么“天外来客”。现在已有充分证据证明 ,德国“飞碟”的研究工作是在1938年~1942年期间开始的 ,而且有一个设计中心就设在著名的第…  相似文献   

3.
谈到哪些导弹最厉害,人们自然会提起“战斧”巡航导弹,还会提起在海湾战争中的“爱国者”大战“飞毛腿”……然而,这些只是导弹家族中很小的一部分。从二战德国研制和生产V-1、V-2导弹开始,导弹在战争中粉墨登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导弹已经发展成多种类,能从多种平台发射、打击各类目标的庞大家族。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40年代末,东西两大阵营开始进入“冷战”,为了与美军进行全方位的军事对抗,前苏联空军开始改变自30年代以来只重视发展战术航空兵而忽视战略轰炸机发展的方针,重新提出研制重型战略轰炸机的构想。作为这种新思路的直接体现,1947年,前苏联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图-4“公牛”轰炸机实现了首飞,掀开了前苏联战略轰炸机叱咤蓝天的序曲。  相似文献   

5.
直到30年代,英国大型轰炸机一直使用双翼、座舱敞开的汉德利&;#183;佩奇和费尔雷&;#183;戈登轰炸机。德国军事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西班牙内战中,德国的Helll、意大利的S.M.79轰炸机的出色表现,使英国深感自己的轰炸机群老旧。英国军方于1936年制定P13/36新型轰炸机设计要求,来替代落后的汉德利&;#183;佩奇和费尔雷&;#183;戈登轰炸机。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后初期,日本军火工业损失贻尽。武器生产被禁止,技术人员散失。从1950年起,为了满足朝鲜战争期间的“特需”,美国逐步放松了对日本的限制,从而使日本的军工生产得以恢复。这一时期,日本主要是为美军生产弹药和维修军械。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日本生产武器的厂家也从160家减少到27家。1954年,日本陆、海、空三自卫队正式成立,给军工生产带来转机。但在这一时期,自卫队的武  相似文献   

7.
英国最初将“布伦海姆”轰炸机上的AI-Mk4轰炸导航系统装在领队的“兰开斯特”轰炸机上。这个系统类似德国的“X”系统,发射两束相位互补的波束,两束波束重叠区域就是轰炸航线。当飞机偏航时,就会进入单束波束中,偏向不同方向,机组领航员的耳机会听到不同的声音。飞机卜不仪装有音响信号,还有偏航指示表。  相似文献   

8.
文青 《国际太空》2009,(4):21-21
2009年3月,欧洲防务局指导委员会批准了一项新一代欧洲军用地球观测卫星项目——“多国天基成像系统”(MUSIS)。该项目由比利时、德国、希腊、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六个欧盟成员国共同发起。目前MUSIS已经成为欧洲防务局B类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多国天基成像系统进行监视、侦察和观测,以确保目前的法国太阳神一2、德国“合成孔径雷达一放大镜”、意大利“宇宙一地中海”和“昴宿星”系统的服务延续到2017年以后。  相似文献   

9.
从1990年4月以来,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已多次从飞行中的B-52轰炸机上发射飞马座航天运载火箭。1993年2月9日,一架经过改装的美国B-52巨型轰炸机悄然升上了高高的蓝天。当这架机身长49米、翼展达56米的“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巡航导弹成为美、苏军备竞赛的新领域,美国在加紧研制新型战略巡航导弹AGM-86B等型号的同时,还大力开发先进巡航导弹技术,为发展后续型号作准备。1981年9月,第一架B-52轰炸机完成改装AGM-86B空射巡航导弹,至1982年12月,第一个中队16架B-52轰炸机完成改装工作,该导弹系统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AGM-86B导弹长6.32米,最大直径0.69米,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惯性加地形匹配制导,携带重约120  相似文献   

11.
1942年3月25日,英国空军战略轰炸机大队波兰籍飞行员罗曼·索宾斯基大尉参加了对德国城市埃森的夜间空袭.他完成轰炸任务后将飞机拉起到500米高的空中,会同其他飞机准备返航.当他刚刚在座椅上伸直腰想轻松一下时,就听到机枪手惊慌地喊道;“一个不明飞行物在跟踪我们!”“是新式歼击机吗?”索宾斯基想起了德国“梅塞施未特110”战斗机问道.“不是,看来,这不是飞机.它有着不确定的外型.而且发光!”这时.索宾斯基也看到了那个闪着红黄色光芒的奇怪的物体.他的反应是迅速的,就像每一个在敌国领空飞行的飞行员一样.立即命令机枪手瞄准开  相似文献   

1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空军对战争的发展和战争的结果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战术思想、作战手段甚至至今还有不少值得借鉴的东西,对于二战德国空军有许多爱好者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他的迷彩涂装很有特点,纵观历史上的各国军用飞机的迷彩涂装,二战德国的飞机迷彩可以算得上是“独树一帜”,德军飞机迷彩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改进、更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1946年夏,第一次不明飞行物浪潮席卷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当时官方认为苏联人是始作俑者,是他们指出了这些没见过的玩意儿.其时二战刚刚结束,大家也都知道,俄国和美国正在试验从德国人那里掳获来的V—1或V—2火箭.从北欧当时所涉及地区的确切地点来看,我们可以肯定这样一个事实,在后来凡有大规模浪潮出现时往往都会发生,这就是:来自不可知之处的航天器,是通过北极“烟囱”深入到我们大气层的,那里范爱伦带几乎就不存在.1963年时,曾有一支飞碟“中队”通过南极“烟囱”进入地  相似文献   

14.
在航天飞机即将邀游太空之际,本刊在这一期里专门选登了几篇有关航天飞机的稿件。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航天飞机的发展背景、研制过程、发展规划以及它对未来空间活动的影响。“殊途同归”一文试图从一个侧面评论美苏在过去十年的空间活动中所走过的不同道路。“空间战争的幽灵”一文则试图向读者展示美苏为控制空间进而争霸全球而展开的一场“战争”。小资料是对航天飞机发射以前美苏20年载人空间活动的小结和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15.
南非海军护卫舰“受迪”导(SAS Mendi)已于2004年8月20日自德国基尔港启航,驶往南非的西蒙镇。该舰是德国护卫航集团(GFC)为南非海军建造4艘“骁勇”级护卫舰的最后1艘。在返国旅途中,“受迪”号舰艇先抵达法国布雷斯特(8月24—27日),安装“飞鱼”导弹系统,然后进入西班牙的罗塔海军基地(8月29—31日)加满油柜。从罗塔出发后“受迪”号直接航向开普敦,于9月17日返抵国门。南非海军则以全部舰艇的观阅式欢迎。等到“受迪”号回到西蒙镇,由法国泰勒斯海军系统公司和非洲防卫系统就公司组成的集团将着手最后整备工作,包括舰上战斗系统的整合,测试和突货等。  相似文献   

16.
目前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飞机制造厂正在执行一项新的国家订货——为俄空军生产Su-34“鸭嘴兽”第四代战斗轰炸机。该战机同时具备了战斗机和轰炸机的性能,其他国家还没有与其相当的产品。按照俄罗斯空军的计划,苏-34将用于替换老式的Su-24强击机,预计首架Su-34将于2005年年底装备俄空军部队。  相似文献   

17.
似一支支穿云破雾的利箭! 像一只只威猛雄健的猎豹! 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在盛大的阅兵式上,在强大的共和国空中力量编队里,六架国产最新型歼击轰炸机组成的箭形梯队,以壮美的雄姿呼啸着飞过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正上空。 这是我国自行研制、自行生产,填补我军机种空白的双座、双发、多用途、全天候的超音速歼击轰炸机,被誉为“民族之鹰”! 这是我国第一种有绰号的国产战机,人们给它起了  相似文献   

18.
军事航天     
美国研发新型核巡航导弹奥巴马政府向美国国会提交的2011财年预算披露,美国空军计划耗资8亿美元研发轰炸机发射的核巡航导弹。第二代远程防区外飞行器将取代375枚老化的AGM-86B机载巡航导弹。AGM-86B导弹预计到2030年退役。美国国防部估计,整个替换过程将耗资  相似文献   

19.
战略轰炸机具有技术复杂,研制及采购费用高昂的特点。故除了美国、苏联(俄罗斯)这两个国力雄厚、试图称霸全球的国家外,其它国家近40年来没有研制具有洲际航程的战略轰炸机。近年来,关于要不要进一步发展战略轰炸机的争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随着洲际导弹和巡航导弹效能的不断提高,战略轰炸机的作用正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10,(2):47-47
据防务评述网站2009年12月15日报道,美国空军完成了X-51A高超声速导弹的首次系留挂载飞行试验。试验中,携带X-51A的B一52H重型轰炸机从加利福尼亚的爱德华空军基地起飞,到达15.24千米高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