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英国航宇公司在风洞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更改了水平起落的“霍托尔”小型空天飞机的主翼形状。还根据同样的风洞试验结果,决定去掉当初安装在它上面的“鸭式”尾翼。主翼形状在初期设计时为双层三角翼,而新的设计采用了象“协和式”飞机主翼曲线的“楔式”形状,这一形状能提高双层三角翼结构难以提高的空气动力性能。尽管去  相似文献   

2.
联翼布局俯仰力矩非线性变化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联翼布局飞机具有优良的升阻特性,是下一代亚声速飞机优先选择的气动布局型式之一,但在某些情况下其俯仰力矩随迎角的增大会表现出较强的非线性变化特点.针对该问题,在Ma=0.75条件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亚声速联翼布局气动性能及其绕流流场进行研究,通过对各部件气动特性分析,结合不同前翼绕流流动状态下前/后翼绕流场特点及截面气动力分布特点,揭示了前翼对后翼绕流流场干扰是引起其俯仰力矩非线性变化的主要原因.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迎角下,该联翼布局飞机前翼绕流发生分离,从而影响后翼绕流流场,引起后翼气动效率下降,导致全机俯仰力矩随飞机迎角发生非线性上扬,对该机飞行性能的提高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超级军旗”(Super Etendard)是一种适合中低空作战的超声速攻击战机,经过改进后配置有复杂精确的导航攻击系统和航电装备,以及多款精确制导攻击武器,加上可由加油机加油或是友机之间的合资企业式空中加油方式,可大幅增加作战航程,在“陈风”(Rafale)战机大量服役前是法国海军“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号航空母舰上的唯一攻击武力。  相似文献   

4.
大展弦比联接翼结构重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联接翼是一种将前翼和后翼连接在一起的飞行器创新布局形式.针对飞机总体设计阶段需要知道飞机结构重量与气动外形参数之间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立大展弦比联接翼布局飞机外形参数与结构重量之间关系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结构有限元的参数化建模和结构优化方法获得联接翼的结构重量,然后应用试验设计法和响应面模型获得外形参数与其结构重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应用这种方法,获得了某大展弦比联接翼结构重量与其外形参数(包括前翼展长、后翼展长与前翼展长之比、前翼展弦比、前翼上反角、前翼后掠角、前后翼根弦前缘纵向距离以及前后翼根弦前缘垂直距离)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计算结果对联接翼布局飞机总体参数的确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解密的一份1993年由台湾前“国科会”主任委员夏汉民提报给李登辉与当时的“行政院长”郝柏村的机密报告文件中称,1991年,在已故“科技教父”李国鼎协助穿针引线下,台湾和俄罗斯一度达成协议,俄罗斯愿意提供台湾100架苏-27战机,台湾和苏联差一点就成了“军事同盟”,冷战期间,苏联为了对抗美国当时的主力战机F-15,F-16,花了18年研发出苏-27。苏联帝国面临瓦解命运时,为了“拼经济”,想在全世界大卖武器赚现金。于是,当时尚是新型战机的苏-27,就成了许多国家想争取的抢手货。[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欧洲     
英国 两年一度的英国范堡罗航空展于7月22日开幕,在位于伦敦西南的范堡罗镇隆重举行。目前,欧洲联合研制开发的”台风“型战机与美国洛克希德&;#183;马丁公司研制开发的F-35联合攻击战斗机之间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此次航空展上飞行表演中,最抢眼的就是接连升空的”台风“式战机,  相似文献   

7.
麦克&;#183;史戴普顿中校在为访客所做的F/A-22演示文稿中说:“‘猛禽’战机让每个换装的飞行员都好好的上了一课!”史戴普顿中校是佛罗里达州廷德尔基地,也就是“猛禽”战机换装学校、第43战斗机中队的作战官。身为第一个“猛禽”战机换装中队的资深飞行员,史戴普顿中较毫不保留的表现出对这种新战机的赞赏之惠。  相似文献   

8.
西德的航空航天技术研究所和梅塞施米特-伯尔科-布洛公司(MBB),正在研究取名为“桑格尔”21世纪的航空航天飞机,建议将它纳入欧空局(ESA)的共同计划。“桑格尔”由大小两架三角翼机构成。大型第一级用涡轮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加速到马赫6的速度后,在30公里高度使第二级起飞。第二级重量为50吨,采用液氢/液氧火箭升  相似文献   

9.
近日,有台湾官员表示,台湾派往美国训练的空军第21独立队F-16战机飞行员已经正式获准参加美国军方举行的本年度“红旗演习”。与美方战机飞行员和管制中心一起对抗“红军”战机。  相似文献   

10.
在2004军的珠海航展中,大陆来展出大多新型的战机,其它的航空器也甚少展出。但是L-15高极数教练机与FTC-2000“山鹰”教练机的展出,算是这次参观珠海航展中的收获。  相似文献   

11.
F-14“雄猫”战机由格鲁曼公司所研制,从1970年推出首架原型机到1992年7月交付最后一架F-14D,包括12架原型机在内,总共制造712架“雄猫”系列战机,内含美国海军的633架和伊朗空军的79架。尽管美国有许多盟邦曾对“雄猫”表达兴趣,像英国、日本、西德、加拿大等,但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宣告放弃,唯一出口的国家是巴勒维国工时代的伊朗,在爆发伊斯兰教革命之前共有79架“雄猫”战机交给伊朗空军。  相似文献   

12.
前掠翼气动布局中鸭翼高度影响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前掠翼-鸭式前翼布局的风洞测力实验,分析了距离主机翼较远的鸭翼相对于主机翼的高度对布局纵向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主机翼根弦长的雷诺数约为1.44×105.实验结果表明,较大的主机翼前掠角与较低的鸭翼配合,产生的升力系数增量比较显著.低于主机翼的鸭翼将加强前掠翼布局的缓失速特性.鸭翼增大升力的同时也增大了阻力;大攻角时,鸭翼带来的阻力增量较大.高于主机翼的鸭翼对最大升阻比的改善较多,但也不宜过高.主机翼前掠角较小时,鸭翼改善和提高升阻比的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海军的现役战机里.F-14“雄猫”(Tomcat)无疑是最著名的一种.这款外形精悍的战机因为8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捍卫战士》(Top Guri)而声名大噪.成为冷战时代最受军武爱好者熟悉的美国海军战机.拥有优美构型和可变后掠翼的F-14不仅是外形漂亮.它的性能在世界同期战机中更是出类拔萃.搭配精密的AN/AWG-9火控雷达和射程超远的AIM-154“不死鸟”远程空对空导弹.空战性能极为强悍.因此问世后被推常为世界最强的舰载战斗机。自1973年开始服役后,F-14历经了美苏冷战高峰期和苏联的解体.一直是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空中“守护神”.负责舰队防空的空中巡逻和拦截以及掌握空中优势、护航、近距离支援等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月13日.天津的杨村,寒风料峭,一架战机呼啸着穿过几抹微云。这是闻名中外的中国空军“八一”特技飞行队新年开训后的一次表演科目训练.副大队长陆兵带领中队长雷体华驾驶国产某新型高速歼击教练机飞低空单机特技。  相似文献   

15.
法国空军主力战机最近要“大换血”了.据法国《费加罗报》目前报道.法国不懂重金研制的第4代先进战斗机“阵风”即将加入法国空军的战斗序列. “阵风”还将替换军方的7种主力战斗机,成为法国空军来来空战的“骨干”战机。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螺旋桨滑流对低雷诺数菱形翼布局太阳能无人机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动量源方法(MSM)与k-kL-ω转捩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对不同转速状态下菱形翼布局太阳能无人机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准确模拟。并通过对比机翼表面流场结构与压力分布,分析了不同迎角下螺旋桨转速变化对菱形翼布局前后翼气动干扰的机理。研究表明:随着螺旋桨转速增大,小迎角下增升减阻效果明显,最大升阻比在3 000 r/min时提升了18.4%。在小迎角时,前翼气流受到抽吸作用,升力增加,后翼受螺旋桨旋转气流影响,前缘出现大范围吸力区,压差阻力减小。在大迎角时,前翼影响不变,后翼前缘下表面吸力区范围及强度均减弱,前缘负升力区消失,增升效果改善,压差阻力增加。由于在不同迎角时,升力增量的主要贡献部件不同,导致无人机纵向静稳定裕度随着转速的提升而增大。菱形翼布局太阳能无人机通过合理设置螺旋桨位置与转速,可有效利用螺旋桨滑流提升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17.
距离第一架F-16在1974年2月2日首次飞行,迄今已满30年,虽然许多国家已考虑未来以F-35替换渐渐年迈的F-16机队,但是新一代F-16的性能增强型仍不断推出,甚至可与其后辈如“阵风”、“台风”、“钩喙兽”、MiG-29等战机竞争,称霸战机市场。  相似文献   

18.
旋涡发生器对机翼最大升力和失速迎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个展长为500?mm,弦长为250?mm,翼型为NACA0012的机翼模型,安装各种小三角翼旋涡发生器作低速风洞测力实验,研究小三角翼各种弯度和它与机翼的相对位置对机翼最大升力和失速迎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小三角翼与机翼在某个最佳相对位置时,机翼最大升力和失速迎角有个最大的增加.当小三角翼与机翼的相对位置不变时,各种弯度的小三角翼都可以使机翼最大升力和失速迎角有较大的增加,并且相互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9.
军备较量     
美国军火商洛克希德&;#183;马西公司F-35“联合攻击战斗机”(JSF)研制小组日前完成了第1架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的装配。该战机目前已经送往相关的工厂进行进一步的地面测试,对该战机起飞和降落的测试工作计划于2006年秋天进行,这架F-35“联合攻击战斗机”是于2月17日装配完成下线的,  相似文献   

20.
在北美洲有支属于欧陆国家的强大空中武力!这种说法听来不合逻辑.但却反映出德国空军在美国与加拿大的训练规模。现在每年有超过50架德国空军战机在北美洲上空进行训练.德国空军有四分之一的飞行时数都是在北美洲进行战术飞行训练的德国飞行员所创下的。德国空军在美国最初的飞行员与武器系统军官飞行训练分别是在德州与佛罗里达州进行.现在德国空军战术飞行训练中心及第20战斗机中队都位于新墨西哥州的何罗曼基地.为德国空军“狂风”战机与F-4F“鬼怪”战机飞行员提供基础与晋阶飞行训练。完成训练后的德国空军飞行是经常穿梭大西洋,前往加拿大进行低空飞行训练与参加演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