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假如整个美国大陆变为自西向东倾斜。这个斜坡需要多陡,才能使自行车靠着冲劲儿,在不踩脚踏板的情况下从西海岸滑行到东海岸?要想在美国大陆上完成这样的滑行,需要的坡度实在是太陡了,根本不可能做到。但是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我建议选择夏威夷群岛的毛伊岛进行这次滑行旅行。首先,要解决物理学问题。自行车沿坡度下滑时,在一段足够长的斜坡上自行车将达到一个稳定的滑行速度。在一个  相似文献   

2.
头盔冲击试验是检验头盔防碰撞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工作原理、系统硬件结构和信号分析原理几方面详细说明了头盔冲击信号自动测试分析系统,并针对冲击信号持续时间短暂(20ms)和AD转换器采样率较高(10kHz)的特点,介绍了本系统所采用的特殊电路和程序思想。经国家级标准计量单位标定,本系统与标准系统相比,其精度和重复性均在1%以内。自1987年7月开始使用以来,已进行上千次试验,实践证明其性能稳定,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防弹头盔历来为各国军队所重视,据有关资料报道,战场上的伤亡大多数由弹片所致,而防弹头盔可以有效地减少战场上的伤亡。美军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数字表明,钢盔至少保护了美国7万名士兵的生命。英国的有关部门也表示戴防弹头盔可减少5%的受伤率和19%的阵亡率。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未来战场武器的杀伤力将更大,各种破片的数量将会更多,士兵面临的伤害将更严重。为此,世界各国军队都在研制防护性能更好的防弹头盔。中国的新型军用头盔就是以适应未来战场需要。提高现代战场上单兵防护能力为目的而研制的。它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头盔的综合防护性能,而且增添了中国军人的风采。[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开展飞行员头盔夜视镜系统的高速气流吹袭试验,研究其气动特性和作用在人体颈椎上的力,评价其对弹射救生安全性的影响,为头盔夜视镜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依据。采用高速气流吹袭台(敞开式风洞)吹袭的试验方法,将弹射座椅固定在吹袭台喷口前的台架上,试验假人(HYBRID Ⅱ型假人)端正地放置在弹射座椅上,试验假人穿抗荷服,佩戴头盔、夜视镜、供氧面罩。以850 km/h的吹袭速度作为试验的起点,按照试验设计确定的原则依次调整吹袭速度。夜视镜分下位(工作)和上位(非工作)2个状态进行试验,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头盔夜视镜在吹袭时的佩戴状态,测量试验假人颈椎下端的力和力矩。高速摄像机、力和力矩测量系统用高速气流吹袭台设定的时间基准同步测量。共进行了10发试验,其中5发试验夜视镜从头盔上吹脱,5发未吹脱;获得了各次试验中假人颈椎的受力曲线及夜视镜吹脱的时刻和轨迹。按照试验合格判据,吹袭速度均未超过850 km/h。头盔加装夜视镜后,相比头盔不加装夜视镜,气流吹袭性能下降,吹袭速度800 km/h以上颈椎力矩超标,700 km/h为临界点,600 km/h合格。建议将头盔夜视镜系统的气流吹袭性能包线限制在600 km/h以内。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飞行过程中不同头盔对飞行员颈部损伤的影响,基于头颈部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对急转弯及稳定盘旋飞行工况下4种头盔情况开展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不同头盔作用下颈部肌肉力、椎间力、力矩及颈部损伤指数Nij的变化规律,对不同头盔作用下的颈部损伤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头颈部模型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可以用来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相同飞行工况下,B头盔的佩戴使得头部质心前移,增加了颈部前屈时斜方肌的肌肉力;对于同一颈椎节段,B头盔的轴向压缩力最大,而C头盔导致的后伸力矩最大;在所有的计算工况中,上下颈椎的颈部损伤指数Nij均小于0.5,满足航空领域的安全要求;B头盔和C头盔的质量相近,而B头盔质心位置靠前,C头盔靠后,说明头盔质心的前后位置会对颈部的损伤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飞行员头盔的设计优化及其对颈部损伤的影响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6.
航空头盔典型件冲击保护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研究了几种航空头盔典型件的冲击保护性能,测量了各构件的能量吸收率.讨论了冲击过程和能量吸收过程,进一步分析了头盔外壳材料力学性能及泡沫衬垫密度对头盔能量吸收率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外壳力学性能和泡沫衬垫密度对于能量吸收起着重要作用.为设计新一代航空头盔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易林 《太空探索》2014,(6):F0002-F0002
<正>4月22日,两名美国航天员瑞克·马斯特拉基奥和史蒂文·斯旺森实施了一次时间较短的太空行走,成功更换了国际空间站外一个出现故障的备用电脑。完成任务后,他们在社交网站上展示工作照片和自拍照,这些照片迅速成为各大新闻的头条。封面为史蒂文·斯旺森正在修复国际空间站SO桁架上的备用电脑,在他的头盔面罩里能看见拍摄者瑞克·马斯特拉基奥。瑞克在自己的Twitter上谈到自拍照时写道:"我的胳  相似文献   

8.
VR成像中延时效应对视觉的影响及其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人的自然视觉获得机理与虚拟现实技术中头盔显示时的视觉获得机理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以头盔显示器为媒介的视觉获得过程中,影响视觉效果的因素。分析认为:从头部姿态信息的获取到空间图像的显示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物理性的延时,这一延时严重影响了视觉的逼真感和沉浸感。定性讨论了延时的组成,并就具体实验系统给出了定量确定延时的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递推算法的延时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9.
美国陆军开始配发制式钢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远赴欧洲参战的美国军队还未列装制式钢盔,只得紧急采用了英制“平碟”式钢盔。英式钢盔在美军中一直服役到1942年中期,之后被著名的M1头盔所取代。M1头盔是美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制式头盔,外形为半球形,下部为波浪状曲线,增加防护面积,相当简练经典。M1头盔经历了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成为美国大兵最重要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太空问答?     
正航天员穿航天服是个什么体验?航天服特别沉,重达十几千克,虽然在太空中完全失重,但要在地面训练时穿起来却并不容易。除非经过专业训练,一个人很难独立穿进去。在穿戴时需要从腰部以下钻进去,再把上部分套在身上,然后才能艰难站起来,给自己做密封、戴手套、戴头盔。航天服在太空中相当于一个小空调,提供气压、温度、湿度和氧气,因此还需要携带一个功能箱,导致它很重。我国最早的航天服甚至有身  相似文献   

11.
吉尔·皮萨罗的记忆即使在白天,如果周围没有人也有被劫持的例子。现在看一下当年9岁的吉尔·皮萨罗的例子。吉尔在图书馆里借了几本书后回家的途中,把书放在自行车的筐里,一本书打开放在车把上。吉尔一边看书,一边推着自行车。他在穿越公园时被  相似文献   

12.
不知道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你舒服地坐在沙发上,一个人悠闲地翻看着当天的报纸.在有点儿昏暗的灯光下,眼角的余光在不经意间捕捉到房间内有个不寻常的东西."那是什么?!"当你转过身或者抬起头想看清楚时,却什么也看不到,刚才在感觉中似乎黑黑的、阴影样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当你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手中的报纸上.过了一会儿,它又出现了.这一次你快速地抬起头,在那一瞬间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人形的阴影快速地穿过墙,然后……竟然消失了!  相似文献   

13.
想想你出生前的那一瞬间:你在哪里?现在,再来预想一下你死后的一瞬间:你将会在哪里?一个残酷的答案是:不在哪里。在这无端开始又将不可避免地结束的地球上,你的生命只是一次短暂的突袭。  相似文献   

14.
美国航宇局称,国际空间站两名航天员7月16日进行的一次出舱活动因其中一人头盔内出现漏水问题而被迫提前结束。该局称问题原因正在调查,但强调这未对航天员安全造成任何威胁。本次太空行走是要进行例行的修理工作,并为俄罗斯一个新舱段年内的到来作准备,原定要持续6小时15分钟,而实际上只持续了1小时32分钟。意大利航天员帕尔米塔诺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掉进黑洞,你可能觉得会一命呜呼。但也许你会开始一段更为奇妙的旅程。谁都有可能碰上这种事:也许你正在太空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新行星,也许你在地球上走着走着突然滑倒了。不管是什么情况,在某个时刻我们都会面对这样一个古老的问题:如果掉进黑洞会发生什么?你觉得也许会被压死,也许会被撕成碎片,但事实会更  相似文献   

16.
辛航 《国际太空》2003,(2):26-27
□□美国东部时间2002年11月23日19∶50,奋进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该航天飞机原定于2002年11月11日零时40分发射,由于供航天员在升空和降落时使用的头盔的一个供氧系统发生氧气泄漏,且工程人员又无法及时修理,因而升空计划被推迟了12天。 1 飞  相似文献   

17.
齐郁 《飞碟探索》2012,(4):47-47
抬头看看夜空,数一数,月亮有几个?只有一个吧!如果你的回答是“不只一个”的话,一定会有人对你投以异样眼光!但即便你看不见,绕着地球公转的月球,数量绝对不下于一。话说,地球确实有个大月亮环绕在侧。所谓的“地一月系统”,是指地球和月球二者共享一个重力中心。在地球过去的历史中,某一段时问,它可能曾经有过两个大月亮,直到比较小的那个撞上了比较大的那个,形成了月球背面的大凹坑为止。该事件发生于40亿年前,不过这里要讲的重点也不是这个。  相似文献   

18.
常识告诉我们,1-1=0,这个问题看来就是这么简单。“零”表示“无”,这一层意思就是学龄前儿童也知道。某处有一个森林,一场森林大火把这一个森林毁灭了,这一个森林就没有了;电厂的某个仓库仅存的1千克物质被拿去发电,这库存的1千克物质在账本上就记着“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处事待物时经常会谈到“零”和它的意义,诸如:从“零”开始、从“零”点出发、从无到有、无风三尺浪、无缘无故等等。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当你昂首翘望,看到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如果有人问:“你看见什么东西了?”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什…  相似文献   

19.
我常想,人类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创造过世界第一,但哪一项第一能比得上你——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你这“第一”的含金量实在是太高太高了,决非一项体育世界记录的创造者或什么吉尼斯世界记录的拥有者所能与你比拟的。虽然没有谁给你颁发过“世界第一”的金牌,但你那块无形的金牌早已悬挂在  相似文献   

20.
在在一个非常非常遥远的很像银河系的星系里,有一颗看上去像太阳的恒星。在这颗恒星的第三颗行星(简直就像是地球的孪生兄弟)上,生活着某个人,不管怎样,那就是你。他们不仅看上去和你一模一样,而且和你过着完全相同的生活,他们正在阅读与这完全相同的文章——事实上,他们正看着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