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打破了亚洲航天发射记录。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航天东方红")抓总研制的希望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我国皮纳卫星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希望二号六颗卫星的各项状态正常,天地链路畅通,各项测试进展顺利。希望二号卫星系统由1颗28.5千克的纳卫星、3颗9.7千克的皮卫星及2颗1.3千克的子卫星6颗卫星构成,拥有大气密度探测器、双模四频  相似文献   

2.
雨水 《太空探索》2012,(2):64-65
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人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2011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这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人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航天简讯     
航天简讯“轨道通信”卫星已发射12颗□□1997年12月23日,轨道科学公司的一枚飞马座-XL火箭成功地把8颗“轨道通信”(Orbcomm)卫星送入近地轨道,这是自1995年4月3日用该火箭发射头2颗Orbcomm卫星入轨以来,首次继续用该火箭发射O...  相似文献   

4.
两颗改进的美国海军“子午仪”导航卫星,在海军“侦察兵上重迭奥斯卡”(SOOS)计划的首次发射中已经成功地进入轨道。发射时一颗卫星位于另一颗的上方。被称为“奥斯卡”(Oscar)的卫星,是1985年8月由一枚“侦察兵”(scout)运载火箭成双发射的。由 RCA 航天电子部制造的、重量为131磅的卫星将在高600海里的圆形极地轨道上运行,为在世界海洋上航行的海军和民用船只提供精确的导航数据。  相似文献   

5.
蓓蓉 《国际太空》2007,(4):19-22
这几年,纳卫星和皮卫星的建造和发射服务业近乎繁荣.自从2000年1月26日一枚美国空军的"人牛怪"(Minotaur)火箭发射了包括9颗纳卫星和皮卫星在内的11颗卫星以后,美国蒂尔集团(Teal Group)咨询公司就预测,质量低于20kg的卫星主宰市场的时刻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以"立方星"为代表的微小型卫星研究应用热潮,产生了大量的微小卫星发射需求。来自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印度的航天机构,利用其现役运载火箭以搭载发射或一箭多星模式完成了多颗微小卫星的发射服务。但主流的现役火箭这种"大火箭发小卫星"模式所固有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全面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多国的航天机构和企业开始面向微小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研制新型专用火箭。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9月20日,长征-6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在这20颗卫星中,有12颗是由国内4所高校研制的。1 12颗微纳卫星来自高校在长征-6运载火箭发射的20颗卫星中,有8颗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和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研制,其余的12颗卫星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研制,国家队:高校=8:12。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14日,阿里安航天公司宣布将在2014年-2016年采用“维加”小型火箭发射两颗欧洲“哨兵”对地观测卫星,即一颗“哨兵”2多光谱陆地成像卫星和一颗“哨兵”3雷达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9.
到目前为止,印度用自造运载火箭发射了自制的三颗均为40多公斤重的小型技术试验卫星(一颗失败,两颗成功);苏联还代他发射了一颗科学卫星,二颗地球资源卫星;欧空局也替他发射了印度自制的第一颗实验性通信卫星;美国为印度发射了两颗多用途实用卫星(一颗只  相似文献   

10.
金兑 《太空探索》1999,(4):23-25
俄罗斯新建的斯沃博德内航天发射场,由于1997年3月4日首次发射“起飞”1号运载火箭,将1颗重87千克的“泽亚”号军用卫星成功地送入预定轨道,掀开了俄罗斯航天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1989年是80年代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国际航天活动的总特点是:载人航天进展不大,行星探测较受重视,军用卫星发射阴显增多,空间工业和应用卫星在扎扎实实发展。 1989年全世界除中国外共进行101次航天发射,共发射了136颗卫星。其中苏联发射74次96颗卫星;美国发射18次25颗卫星,欧空局发射7次;日本发射2次,它的卫星有5颗。欧空局发射的卫星有3颗;英国发射的卫星有2颗;瑞典发射的卫星有1颗;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射的卫星有2颗。  相似文献   

12.
许彤 《太空探索》2005,(1):F002
2004年11月18日.“试验卫星二号”成功发射.为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划上了圆满句号.至此.中国航天完成了全年发射8次的任务.共将10颗各型卫星送入太空.显示了中国航天综合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航天发射能力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3.
9月9日,我国第一颗育种卫星——“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被誉为“金牌火箭”的“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轨道。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育种卫星的情况,我们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研究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今年计划为本国高等院校发射多颗小型卫星.以期充实大学科研卫星群。俄继今年1月为庆祝国立莫斯科大学建授250周年发射了“塔季扬娜”小型卫星后,还将于今年在国立莫斯科包曼高等技术大学建校175周年前夕发射另一颖大学科研卫星“包曼涅茨”。  相似文献   

15.
雨水 《太空探索》2011,(6):64-65
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今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37次飞行,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这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纪念这次航天任务发射,国内相关单位制作了纪念封,现将收集的发射、测控纪念封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皮纳卫星应用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纳卫星是指质量为千克级、以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为基础的小卫星。其中纳卫星一般指质量在10kg以下的小卫星,皮卫星一般是指1kg以下的小卫星。皮纳卫星具有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发射灵活等突出优点,能通过组成星座、编队或卫星群完成单颗大卫星难以实现的任务,在研发和应用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如飞行机会更多,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更快转化和应用;任务种类多样,从而可产生更多的潜在用户;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能促进更多高校和小企业参与,从而促进航天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法国国会的国防与武装力量委员会最近批准了法国政府关于增加军事空间活动经费和开展新的军事空间活动的计划,其中包括一项发射若干颗小型数据中继卫星的计划。这些小型中继卫星的任务是实时传输侦察卫星获得的图像数据,而不必等待卫星飞越法国国土。法国的第一颗侦察卫星“太阳神”(Helios)正在研制之中,计划于1994年中发射;第二颗“太阳神”侦察卫星计划于1996年发射。“太阳神”卫星重2.5吨,运行轨道为685公里高的圆形极轨道。这两颗卫星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在四月份用航天飞机上的空间实验室-3,发射了两颗低成本小型卫星。一颗是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实验数据中继(Glomr)卫星,它是美国研制跟踪苏联北冰洋水下潜艇发射导弹计划的一部分。另一颗是空中交通管制雷达校准卫星,该卫星由犹他州的一所大学研制,故名北部犹他卫星(Nusat)。这两颗小型卫星都采用弹射式方法发射,即从一个称为“旅行专用”的装置中弹射出去。这两颗卫星不仅发射方式一样,而且设计类似。前者是在后者的启发下研制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两颗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9月21日,俄罗斯质子M/和风M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了一颗军事卫星。卫星代号“宇宙”2473,据悉是一颗静地轨道军事中继卫星,称为“捕鲸叉”1。“捕鲸叉”系列卫星用于接替“急流”系统中的“喷泉”系列卫星。这是质子M/和风M火箭8月18日发射俄“快讯”AM4通信卫星失败后的首次发射。  相似文献   

20.
近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宣布同阿根廷国家航天活动委员会签订了用“猎鹰”9火箭为阿方进行两次发射的协议。发射将在2012年~2013年间进行,有效载荷分别是“合成孔径雷达观测与通信卫星”1A和1B。这两颗对地监测卫星装有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仪器,将加入到意大利的X波段“地中海天宇”卫星(共4颗,已发射3颗)的行列,构成“意阿应急管理卫星系统”星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