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去年的莫斯科航展上,由于受科索沃危机的影响,俄罗斯亮出了几乎全部的家底,像米格-29、米格-31、米格-35、苏-27、苏-35、甚至技术验证机S-37“金雕”。今年初,俄米格1.44又完成首次试飞,一下子,俄第五代战斗机越吵越热,究竟S-37与米格1.44熟优熟劣呢? S-37采用前掠翼的气动布局,为此在莫斯科航展解说词中,解说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俄罗斯空军正在试验,并将很快部署先进的K-37M战术空空导弹,这将极大地增强作战效能。导弹由米格-31BM战斗机携带,未来也可以用在其他作战飞机上。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最新一期《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报道,俄罗斯正在设计一种体积大于美国F-117隐身战斗机但是小于B-2战略轰炸机的“隐身”轰炸机。这项计划正由俄罗斯苏霍伊飞机制造局实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的报道说:“俄罗斯隐身轰炸机计划的实施情况将是衡量新总统普京在空军现代化问题上打算奉行何种方针以及俄罗斯在它边界之外打一场现代战争的能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最新型号的多功能重型战斗机MiG-29SMT在近期举行的迪拜2005年航空展上,成为日常飞行展示的一个亮点。据了解,MiG-29SMT所具有的性能可与当前最新的战斗机相抗衡。  相似文献   

5.
现代战斗机的飞行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近几年新机飞行试验的工程实践,结合国外飞行试验的经验,叙述了现代战斗机飞行试验的特点,包括飞行试验的架次和周期,机载测试和地面实时监控,地面支持设施,它机试飞和组织管理;由于电传操纵显得更为突出的飞行试验技术,包括飞控系统稳定裕度、颤振和气动伺服弹性(ASE)、人机闭环飞行品质和大迎角试飞技术,提出了国内飞行试验工作方面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俄罗斯近日在奥伦堡外的东巴洛夫斯基区,成功试射了Yu-71气动弹道高超声速飞行器。Yu-71是俄罗斯的代号为4202秘密工程,于2009年开始实施,旨在对抗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据西方推测,该飞行器飞行时速超过11000千米,可携带核弹或常规弹药,并能够大范围机动,使防空和反导系统难以拦截,未来可装备在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上,大幅增强俄战略导弹兵的实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高性能战斗机均采用放宽静稳定性的布局构型,需通过先进飞行控制的设计来保证其闭环飞机在全飞行包线内均具有优良的动态特性。受到舵面操纵特性的限制,飞行控制系统(FCS)的能力是有限的,即飞机本体的气动参数需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保证闭环系统的飞行品质。本文建立了研究本体气动参数对闭环飞机短周期模态特性影响规律的方法,采用等效参数准则,以基于模型参考动态逆控制律的某放宽静稳定飞机为算例,计算分析了不同本体气动参数取值大小对闭环飞机短周期模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降舵操纵效能是影响闭环飞机短周期模态特性的主要因素,本体气动参数需满足一定的适配关系才能保证闭环飞机具有优良的短周期飞行品质。研究方法和结果对于放宽静稳定性飞机的本体设计与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等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前掠翼气动布局设计在航空工业中无法得到推广运用的原因,将前掠翼和后掠翼通过加装边条和鸭翼形成简化的边条翼布局、鸭式布局和边条/鸭式布局,从而深入认识前掠翼和后掠翼两种不同布局之间的流动特点以及涡系干扰机理。首先进行算例数值计算,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然后对不同布局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各布局的升力系数曲线;最后通过压力分布云图和流线图对各布局中复杂涡系的干扰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后掠机翼形成的边条翼布局、鸭式布局和边条/鸭式布局中的涡系之间通过诱导和卷绕作用,涡系相互增强,大幅提高了布局的升力系数并推迟失速迎角,同时加装边条和鸭翼效果更加明显;基于前掠机翼形成的边条翼布局、鸭式布局和边条/鸭式布局中的涡系之间不存在卷绕作用,涡系之间存在碰撞挤压的不利干扰,这使得前掠翼布局在大迎角时的升力系数远远低于相应的后掠翼布局。前掠翼气动布局中的机翼前缘涡在大迎角时无法同鸭翼涡和边条涡相互耦合增强,不能充分地利用非线性升力,这是前掠翼气动布局设计中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9.
军事航天     
《太空探索》2012,(2):52-55
要闻俄罗斯计划2015年装备S-500防空导弹系统俄罗斯近期成功完成了S-500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射试验,并预计在2015年将S-500防空导弹系统纳入武器装备。俄罗斯表示,S-500系统超越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S-400防空系统以及美国爱国者-3系  相似文献   

10.
欧洲     
俄罗斯 俄罗斯莫斯科留里卡&;#183;土星机械制造公司透露,苏-27、苏-30系列重型战斗机装备的AL-31F发动机的最新改型AL-31F-M1已经在俄国格罗莫夫试飞研究院完成了第-阶段试验任务。格罗莫夫试飞研究院的实验报告称,土星设计局的AL-31F-M1发动机在试验中表现良好,达到了设计的各项战术、技术指标。该报告长达数百页,全面对比了编号为371J的苏-27战斗机在改装AL-31F-M1动协机前后的飞行性能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1.
战斗机机动过程与飞行载荷综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现代战斗机机动过程与飞行载荷综合设计中几个关键问题,结合算例对飞行载荷弹性修正、机动过程弹性修正、机动载荷减缓进行了综合论述.研究表明:结构的弹性变形对飞机弹性气动载荷以及机动过程具有较大的影响,通过使用现代控制技术可以对机动载荷进行有效减缓.研究工作可以为现代战斗机的机动过程与飞行载荷分析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10月,美国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Orbital Test Vehicle,OTV)成功完成了第3次轨道飞行任务。X-37B的3次飞行到底执行了什么神秘任务?存在种种猜测和不同观点。本文从"X-37B飞行试验怎么样,X-37B到底是什么,X-37B解决什么问题和X-37B军事前景如何"共四个方面对神秘的X-37B进行解读。X-37B飞行试验怎么样?首先,我们来回顾X-37B的3次飞行。据美国空军网站2010年4月23日报道,美国第四十五空间联队于北京  相似文献   

13.
印度和俄罗斯合资的布拉莫斯航宇公司近日透露,该公司计划在2014年以苏-30MKI战斗机为平台进行布拉莫斯空射巡航导弹的空中发射试验。目前布拉莫斯空射巡航导弹的研发工作正在进行中。该型导弹为了适应机载的需要而进行的相应改进工作已经完成,而改装苏-30MKI战斗机以便携带布拉莫斯导弹的工作正在印度国内进行。按计划,布拉莫斯导弹原型弹的飞行试验将在今年年内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近期成功完成了S-500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射试验,并预计在2015年将S-500防空导弹系统纳入武器装备。 俄罗斯表示,S-500系统超越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S-400防空系统以及美国爱国者-3系统。  相似文献   

15.
综合飞行推力矢量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带推力矢量控制的飞控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按飞机状态变化快慢将其分成快变和慢状态,然后采用非线性动态逆理论分别进行设计.针对战斗机大迎角飞行,以及将所设计控制律联入综合飞行/火力控制系统的瞄准攻击过程在六自由度全量飞机方程上进行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综合飞行/推力矢量控制可实现战斗机大迎角飞行,并能够满足综合飞行/火力控制系统性能需求,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工程上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大迎角综合飞行/推进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先进推力矢量战斗机为背景,构建了基于力矩解算和分配的大迎角综合飞行/推进控制系统结构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方法设计推进稳定性控制系统;以逆动力学方法计算期望力矩;以饱和控制分配原则协调气动舵面和推力矢量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大迎角下推进系统可稳定工作,综合飞/推控制系统能合理协调气动舵面和推力矢量,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跟踪指令,完成机动动作.   相似文献   

17.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阿凡达》导演卡梅隆将成为2015年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首度环月飞行时的两位游客之一。研制联盟号飞船的俄罗斯能源公司表示,已为飞船设计了两个供环月飞行的商业座位。整个环月飞行需要8天~9天的时间。卡梅隆一直希望实现太空旅行的梦想,2000年,为了前往和平号空间站,他曾在俄罗斯接受了医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2,(4):10-13
X-37B在轨飞行超一年3月5日,执行神秘任务的美国空军X-37B无人航天飞机悄然地在地球轨道上度过了入轨一周年纪念日。据了解,第三次X-37B飞行任务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射。目前在轨飞行的是由波音公司鬼怪工程部为空军建造的第二架X-37B,称为"轨道试验飞行器"(OTV)2,任务由空  相似文献   

19.
美国海军官员2月15日称,F/A-18E/F新型战斗机已经通过飞行测试,将在两年内投入部署。美海军将在未来10年耗资450亿美元,用来采购548架这种持续飞行时间更长、作战半径更大的新型战斗机,用这种飞机替代目前正在使用的F/A-18C/D和F-14战斗机。  相似文献   

20.
军事航天     
《太空探索》2012,(8):54-57
要闻俄罗斯将提前部署S-500防空系统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新型S-500防空武器将于2013年服役。与S-400相比,S-500防空导弹系统装备新型超强功率雷达,发现敌方来袭目标的距离可增加150千米~200千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