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柯峭榕 《飞碟探索》2007,(11):12-13
"现在"的个体性 在确定时间基元的存在之前,"现在"一直是个难以说清的概念. 而今,时间基元确立了,于是我们知道,"现在"乃正在形成着的、整个的时间基元.也就是说,"现在"本身包含着完整的时间进程.可是,我们又知道时间是个体性的,时间的本质乃存在个体自我形成之过程(即个体内部循环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黑、洞让人感到疑惑,这不仅仅是对科学家来说。黑洞里面是什么?黑洞是由于大型夫体爆炸并自我坍缩而形成的,其中的一些和我们太阳的质量差不多,而另一些则要大很多。  相似文献   

3.
在群智能算法的改进中,常利用优秀个体加速算法收敛,但对其依赖过度会导致种群多样性和算法全局收敛性下降的现象。对此,提出一种改进X-best引导个体和动态等级更新机制的鸡群算法。首先,在个体更新阶段不仅引入优秀个体加速收敛,并且通过普通个体对优秀个体的影响进行适当平衡,因此,优秀个体与普通个体的信息都能得到利用,进而种群多样性和算法全局收敛性得到提升。其次,通过对等级更新参数进行动态优化,加强了种群等级更新机制对算法收敛的促进作用。最后,经过时间复杂度与收敛性分析,证明了改进算法仍具有简单性和全局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较其他对比算法在寻优精度、寻优成功率和收敛速度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飞机迫降后不利姿态对应急撤离的影响,基于动态客舱应急撤离实验环境,开展了200多人次的个体及群体应急撤离实验,按照自由撤离模式和快速撤离模式,分析了不利姿态下座椅段、过道区域个体撤离速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个体平均速度衰减比模型。实验表明:迫降后的不利姿态对群体撤离时间、人员密度和前向距离均有一定影响。横滚姿态下,群体撤离速度衰减比在5°时为0.948,10°时为0.859,随横滚角增大而减小;俯仰姿态下,在-5°俯角下群体中个体撤离速度均呈现出加速的效果,末位速度达到1.35 m/s,次序越靠后撤离速度衰减比越大,-10°时,群体中个体运动呈现两面性,撤离速度与次序呈反比。通过实验揭示了迫降后不利姿态应急撤离客舱内个体运动及群体撤离的变化规律,为民用飞机应急撤离仿真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物竞天择     
纪舟 《飞碟探索》2012,(11):19-19
生物历经天择进行演化的基础有两项,一是不同物种间DNA的差异,另一则是相同物种不同个体间的DNA差异。凡是能够适应周遭生存环境的个体,都比较容易生存下来,同时可以将优秀的基因传给更多的后代。经过数代之后,适应力较强的基因就会占大多数。物种演化的条件除了个体的生存之外,还有繁殖能力的竞赛。这种说法似乎暗示天择只挑选具备有利变异的物种,而这些变异是由DNA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了错误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薛莫 《飞碟探索》2009,(11):31-33
刚看完了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与其说这是一本讲述遗传学的书,还不如说这是一部关于进化、行为和生物本质的书。在我看来,里面的观点比《凉人的假说》更惊人,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基因,是那些核苷酸,是序列,而生物个体仅仅是这些东西制造出来发展、繁荣自身的工具;生物个体是会死亡的,然而基因是不朽的,流传千古的。另外,很多从传统生物个体进化理论看来很难解释的行为,如果从自私的基因角度来看就突然变得那么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7.
很简单,你不知道。哲学家勒内·笛卡尔一语道破天机:“我思故我在。”你拥有的唯一证据是,你作为一个自我感知的生命存在,是你思考自身存在的意识经验。除了那个以外,你做的是你自己,你无法进入其他任何人的意识,所以你绝不会知道他们是否能自我感知。  相似文献   

8.
对于自然人类普遍的看法是:它差不多是仁慈的,它对于组成它的物种而言是仁慈的,甚至对于生命本身或者生态系统本身的延续性而言是仁慈的。这种认识曾经经常体现在有关自然史的电视节目中,例如:自然是自我维持、自我保护的,自然存在着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存在着平衡,直到人类及其剥削、自私、不自然的贪婪出现,才毁掉了自然,等等。  相似文献   

9.
UFO信箱     
外星人绑架自我测验编者按:什么样的人容易受到外星人的绑架?如果您想知道答案,就请做一个自我测验吧。外星人绑架事件频频发生,而且有许多被绑架者,只是通过治疗或催眠的方法,才知道自己有此特殊遭遇。由于经由催眠方式所获得的记忆,尚难为一般人士所接受,有人因...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对生命的定义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生物体系。该体系带有生命密码信息并具有自我执行生命密码的能力。它可以不断自我更新、繁衍后代并进化。生命体系与一般的物理系统不同,其自组织过程按照生命密码(DNA)设定的方向进行,利用物质产生能量运动,整个过程朝着熵减小的方向变化,具有局部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11.
《飞碟探索》创刊30年了。30年对于历史、对于我们星球的时间记忆不过一瞬,但对于我们所处的飞速发展的时代,以及我们与之相系的个体,却是跨代的漫长。  相似文献   

12.
对设备布置问题,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为弥补当前的现场布置遗传算法在变异阶段的不足,将最优个体变异与随机变异相结合,设计了组合变异策略:首先变异最优个体,如果变异出更优的个体,则用新个体替换当前种群的最差个体;如果最优个体变异不成功,则随机选择一个个体执行随机变异.据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用于求解设备布置问题.仿真实验证明了组合变异策略能够在明显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与随机变异相当的最优布置结果.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巨型低轨星座为载人飞船、空间站、遥感卫星等用户航天器提供低时延、大容量的通信通道存在波束资源分配优化的难题。针对采用离散时间的深度强化学习A2C(advanced actor-critic)的智能优化框架进行了研究,结合遗传算法中个体和基因概念、形成了可有效满足多用户、动态、并发接入需求的波束资源调度算法。基于仿真分析,提出的算法可在多种典型场景下具有适用性,支持在20 s内完成超过3 000个任务的有效规划,任务成功率不低于91%。通过算法优化实现复杂度的降低,相对传统遗传算法可节约时间45%以上。同时对传统A2C算法框架中的收敛问题进行了优化,解决了传统全连接A2C算法无法收敛的难题,同时相比DQN(deep q-network)算法框架收敛速度提升38%以上。  相似文献   

14.
陈丹 《太空探索》2006,(12):62-65
常听到一些人互问:你是属于哪个星座的?在所谓的明星档案中也有“星座”项目,这些话都是一个意思:你生在哪个月份,就属于哪个星座,你一生婚姻,健康,机遇,事业,乃至一生的遭遇,都由你所属的星座决定。近年来个体书摊上那些成套讲述星座与命运的书很畅销,从成年人到中小学生都拿来对照自己,看今年的命运如何,真有这回事吗?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无人机协同航迹规划求解计算复杂度高,收敛效率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精英适应遗传算法(CEA-GA)的多无人机三维协同曲线航迹规划方法。利用层级规划思想,建立基于单机规划层-航迹平滑层-多机协同规划层的多无人机三维协同曲线航迹层级规划模型,将复杂约束规划问题分解为子函数优化求解问题,减小计算量;考虑到遗传算法(GA)求解高维复杂约束优化问题存在的性能局限,采用Tent混沌映射均匀初始化种群,以扩大个体搜索空间,丰富种群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自适应遗传算子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与局部开发能力,帮助个体跳出局部最优,并采用适应度动态更新策略进一步提高算法的局部探索能力和收敛速度。将精英保留策略引入GA以更好地保证改进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将CEA-GA应用于模型求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EA-GA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较好的寻优性能和收敛效率,且能够为集群规划满足约束条件的协同曲线航迹,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CEA-GA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竞争战略与生产系统的动态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日益变化的市场对传统的生产系统提出了挑战.为了面对变化的市场,形成自我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本文认为生产系统应具有持续的动态发展性,需要从战略的角度重新审视生产管理.目前,柔性化制造原则在生产管理者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无论是传统的工业企业还是全新的工业企业,对柔性化系统运用的需求在增长.本文介绍了柔性化原则在为企业减少或重新定义不确定性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现有基于传统智能优化算法的MPRM电路面积优化算法存在效果差的问题。由于MPRM电路面积优化属于组合优化问题,先提出一种多策略协同进化人工鱼群算法(MAFSA),该算法引入基于反向学习的种群初始化策略,以提高种群多样性及初始种群解的质量;引入觅食与追尾交互性策略,以加强人工鱼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所提算法的收敛速度;引入自适应扰动策略,以增加人工鱼个体位置变异的随机性、避免所提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此外,提出一种MPRM逻辑电路面积优化方法,利用所提算法来搜索电路面积最小的最佳极性。基于北卡罗莱纳州微电子中心(MCNC)Benchmark电路的实验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优化电路平均面积百分比最高为57.24%,平均为39.57%;与人工鱼群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优化电路平均面积百分比最高为33.53%,平均为14.54%;与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优化电路平均面积百分比最高为30.25%,平均为13.86%。  相似文献   

18.
宋森 《飞碟探索》2014,(6):68-69
记忆是大脑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学习或经验获得,并通过记忆保存下来。因此,有人说,记忆是连接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精神胶水”。每个人心中总有些刻骨铭心的记忆。记忆一旦丧失,病人将丧失自我及与他人的联系。因此,如何发生记忆、如何储存记忆,是脑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人类最难直面的东西莫过于创造自我,迫寻自我。然而人类居万物之首的灵性在无形中给这种创造和迫寻设置了禁区。 古代澳洲的民间艺人们,凭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我的把握,创造了大量以表现人类自身为主题的原始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0.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2,(9):5-5
基因决定命运? 最新研究指出,基因对我们性格的成形。具有比我们原本想象的更大的影响力。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自我控制、决策能力和社交能力。爱丁堡大学的心理学家在对超过800对双胞胎进行研究后发现,遗传因子对我们性格塑形的影响,比生长环境还来的重要。研究人员发现,基因会影响一个人建立明确的目标、与他人相处的模式,以及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