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是美国第三代地对地战术导弹系统。该系统的发展,名义上是从1983年开始的,实际上一些重要技术项目的研制,在1978年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火炮所造成的伤亡超过战场全部伤亡伤的60%,是个不折不扣的头号杀手,所以炮兵一向被人称为“战争之神”。在现代战争中,虽然空对地攻击能力不断强化,地对地导弹也已经被广泛使用,但火炮仍旧是陆军的武器设备。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和美国防御战略倡议组织,就分担建立战场导弹防御试验场计划费用的分摊,签订了协议备忘录。美国防御战略倡议组织负责人詹姆斯·亚哈拉汉姆森中将,告诉美国以色列的防御工作公司代表会,计划给以色列提供设施、试验和统一战场管理/指挥、控制和通信(称BM/C~3)系统以及目前正在研制的各种以色列战场防御武器,如“箭”防空战术导弹、超高速炮以及高能激光武器,以建立一个防御系统。在该中将参观以色列飞机行业和以色列军事工业的设备时说,第一  相似文献   

4.
液体中远程地对地导弹1965年5月,中央专委批准了中远程地对地导弹的研制任务,以适应部队装备的需要。在此之前,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已对研制中远程地对地导弹的技术途径进行了论证,提出要通过这个型号的研制,突破多级火箭技术。中远程地对地导弹采用两级火箭方案,第一级以中程地对地导弹动力系统为基础,稍加修改,第二级为新研制的火箭发动机。这样,可使技术上有继承性,能缩短研制周期,节约费用。研制中远程地对地导弹,需要解决两级火箭的连接和分离以及第二级发动机高空点火并在接近真空条件下稳定工作的问题,氧化剂箱和燃料箱共底问题,随着射…  相似文献   

5.
在作为战争手段的第一件武器诞生后,相克而生、相伴而生,就成为武器发展的重要规律,导弹武器也不例外。在“冷战”的背景中,导弹发展的这种规律显得尤为明显。有了弹道导弹,必有反弹道导弹导弹;有战略导弹,必有战术导弹;有地空导弹,必有空地导弹、空空导弹,有反舰导弹,必有舰载导弹、有  相似文献   

6.
据俄罗斯媒介报道,俄军在与车臣匪帮的战斗中,曾使用了“托奇卡—U”战术导弹对敌方的坚固据点、武器弹药库等重要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取得了显著的战果。提起这种导弹的名称,不少军事爱好者会觉得陌生。但军事爱好者们都很熟悉俄罗斯的另一种名叫SS—21“圣甲虫”的战术弹道导弹,实际上这种导弹的俄文名称就是“托奇卡”,SS—21“圣甲虫”是西方对它的称呼,而“托奇卡—U”战术导弹就是在它的基础上改进而来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火炮所造成的伤亡超过战场全部伤亡的60%,是个不折不扣的头号杀手,所以炮兵一向被人称为“战争之神”,在砚代战争中,虽然空对地攻击能力不断强化,地对地导弹也已经被广泛使用,但火炮仍旧是陆军的主要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战争之神”的炮兵和陆军“经典兵器”的火炮,在历次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高技术、高强度的海湾战场和硝烟弥漫的波黑战场,让人们又一次领略了它们的无比威力。为了适应明日战场上炮岳作战的更高要求,许多国家都在纷纷研究,试验新一代炮兵武器。而在各种雄心勃勃的跨世纪发展规划中,志在续写“经典”神话的新式自行火炮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9.
在2004年中国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B611型战术近程地对地导弹武器系统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专家分析,该系统着眼于国内国外市场,除出口国外,也可用于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苏联战略与战术核武器的大规模装备,苏军的军事战略由“积极防御战略”演变为“火箭核战略”,它以美国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争夺重点,要求优先发展火箭运载核武器以在未来的欧洲争夺战中能够保持主动.因此,苏军在陆军内大量配属战术核武器.特别是苏联陆军认为“突然袭击总是对进攻者有利,能够基本上决定战争第一阶段的战略胜利”,在火箭核武器大量装备部队的现代条件下,突然袭击的作用更大了,并成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因素.主张军队要保持充分的戒备状态,时刻准备对敌人实施先发制人的突然毁灭性打击,这些都为以后的武器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乱世出“长矛” 五六十年代,美国和苏联在紧张激烈的核军备竞赛中,各种战略核武器与战术核武器匆匆登场,装备部队。就地对地战术核导弹、核火箭而言,美国发展和装备了“中士”导弹和“诚实约翰”战术火箭;苏联发展装备了“飞毛腿”-A导弹和“蛙”式系列战术火箭。然而,充当这场核军备竞赛急先锋之一的第一代  相似文献   

12.
海上舰艇编队作为海战场的主力军,受单舰雷达视距、敌电磁干扰等影响,当遭遇敌方超低空反舰导弹饱和攻击时,其防空作战面临很大压力,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利用无人机、战斗机和预警机等空中平台,以及战术数据链、天基数据链和武器协同数据链等数据链,构建空海一体化协同防空的作战样式,以提高防空武器作用距离并能有效应对战场复杂电磁环境,实现舰艇编队“尽远发现,尽远拦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未来战争中的航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战争中的航天器陈茂良(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大革命必然也会推动军事革命,从而提高武器性能,扩大战场范围,改变作战模式。例如,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一个“日不落”帝国,海军成为战场的重要力量;第二次工...  相似文献   

14.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被简称为“两弹一星”。这其中的导弹既包括战略导弹又包括战术导弹,我国不仅在战略导弹方面取得了重犬成就,在战术导弹方面也取得了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15.
建国50年来,中国战术导弹武器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系列。其中的空空导弹多次参加航展,令人大开眼界。 空空导弹是由作战飞机发射用来攻击敌机的导弹武器。由于空空导弹射程远,命中精度高,毁伤力大,是现代歼击机的主要武器装备。在近20年的局部战争中,  相似文献   

16.
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是战术导弹武器的主要动力装置,当今世界各国的160多种现役战术地地、地空、海防等战术导弹中,有137种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占85%。可以预计,在相当长时间内,固体发动机仍将在导弹动力装置中占据优势地位。固体发动机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与其本身特点有关,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7.
<正>日本防卫省为了高效推进着眼于约20年后的防卫装备品的研发,将制定路线图以明确研发对象和时间。预计高性能地对地导弹及可在放射性污染条件下作业的机器人有望成为候选。相关研讨会将由防卫省内部部局的课长级以及陆海空自卫队的装备品采购负责人等负责。会议将充分分析  相似文献   

18.
5月12日,印度国防部发言人说,印度当天从东部奥里萨邦的滨海地区钱迪普尔试验场成功试射了1枚能够携带核弹头的“大地-1”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其射程为250千米。  相似文献   

19.
泥潭中的M113     
越战期间,在越南南方,浑身沾满泥土又极端缺乏武器的越共游击队,本来不是用当时所有高科技武器武装起来的美军和南越伪军的对手,可赤足的越共游击队在北方老师的点拨下却使用了许多“可恶”的诡计,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对称作战,结果将战争引入泥潭,于是双方的位置立即交换。泥泞的稻田和沼泽成了美军和南越伪军的葬身之所,而越共游击队却得益不浅。  相似文献   

20.
纳米武器,顾名思义,是指这种武器尺寸很小。纳米(1纳米=10~(-9)米)这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现,因为它太小了。拿“大”东西头发比,普通头发就有6万~7万纳米粗;拿“小”东西原子比,1纳米也就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因此,肉眼是根本看不见纳米级尺寸的物体的。研究纳米级物质(包括分子、原子、电子)在100皮米(1皮米=10~(-12)米)~100纳米空间内的运动规律、内在运动特点,并利用这些特性制造特定功能产品(包括纳米武器在内)的高精尖技术,就是现在在科技界耳熟能详的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微机电系统的初步成功,为军事科技工作者研制纳米武器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