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刘殿文 《国际太空》1990,(12):19-20
澳大利亚卫星公司(AUSSAT)和日本邮政省通信综合研究所于1988年秋季,利用日本ETS~V卫星进行移动体通信实验。AUSSAT公司现在使用两颗Ku频段(14/12GHz)的通信卫星AUSSAT-A,经营固定卫星通信业务。1991年澳大利亚将发射第二代通信卫星AUSSAT-B。AUSSAT-B卫星上装有移动体通信用的L波段(1.6/1.5GHz)转发器,进行陆地移动体卫星通信业务。  相似文献   

2.
Ka波段卫星ATM系统差错控制编码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a波段通信是当前卫星通信发展的热点 ,卫星异步传递模式 (ATM)技术代表了宽带数字卫星通信网络的研究方向 ,文章研究了适合Ka波段卫星ATM系统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案。首先分析了卫星信道的特点以及对ATM信元传输所带来的影响 ,并给出了突发误码与信元丢失率 (CLR)关系的仿真曲线 ,然后讨论了六种具有代表性的卫星ATM差错控制编码方案。针对Ka波段宽带卫星通信的特点对六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 ,其中的CASI/ALA以及RM Turbo方案为两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双极化天线的设计和测量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频率复用和双极化天线随着运载能力的提高,三轴稳定姿控方式和大的太阳能帆板的使用,通信卫星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如何进一步提高卫星通信容量,以适应目前日益增多的通信业务。对这一问题目前大致从两方面着手努力:一是提高卫星通信频率,将卫星通信频率从一开始的4/6GHz提高到(12/14~12/18)GHz,预计不久20/30GHz频段也将投入使用。工作频率提高增加了有效使用带宽从而提高了卫星通信容量,但工作频率改动不仅涉及卫星上各有关系统和设备,而且也涉及到地面测控、跟踪和各接收系统以及传输和传播的一些新问题,这一改动涉及面广是一个长远性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在现有通信频段(4/6GHz)上提高通信容量,这  相似文献   

4.
当今,移动通信发展很快,利用通信卫星进行车辆、船舶、飞机等移动体的通信已经开始实验,并取得了实验数据。日本通过技术试验卫星5号和6号确立这方面基础技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利用海事卫星Ⅱ试验飞机卫星通信;美国和加拿大的移动体通信卫星即将发射。本文介绍移动体卫星通信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5.
卫星通信技术投入商业运营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由洲际通信、区域通信、集团或专用通信进入了全球移动卫星通信和宽带卫星通信的新阶段。很显然,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全球经济发展同步,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随着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以及交互式多媒体业务的迅速增加,全球宽带卫星通信必然成为21世纪卫星通信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日本计划于一九八三年用日本的N-Ⅱ运载火箭发射两颗通信卫星到东经130°和135°的同步轨道上,以建立日本第一个实用型国内卫星通信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传输K波段和C波段的电话、传真、彩色电视信号和数据,对自然灾害及日本边远岛屿建立国内公用通信服务,为政府部门和公司提供远距离通信网络并发展卫星通信技术。通信卫星CS-2将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委托三菱电气公司为主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规定的最后期限(9月26日)到来之际,有18家公司递交了新的卫星业务申请书。这些公司争抢的是两部分频率:一是用于移动卫星通信(如“全球星”和“铱”系统)的ZGHZ频率;M是36GHZ~51.4GHz,它们包括Q波段和V波段。Q和V波段是由于技术发展而第一次可得到利用的频率。目前要估计哪些卫星方案可投入设计尚为时过早。现将这些方案介绍如下:12GHz方案(1)波音公司计划发射由16颗卫星组成的中高轨道星座,用于为商业飞机提供导航信息。波音公司估计该系统成本为30亿美元,但未宣布何时可投入运营。(2…  相似文献   

8.
一、KDD的卫星通信 1.KDD的国际电信卫星通信业务国际电信卫星通信在世界范围分成三大区域,即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三个区域。国际通信卫星V在每个区域上空有两颗或三颗卫星。1989年10月发射了国际通信卫星Ⅵ,将于1993年向太平洋上空发射国际通信卫星Ⅶ,日本利用国际电信卫星提供以下通信业务。 (1)大容量模拟电话/数据业务(FDM/FM/FDMA) 该方式使用的地球站工作频率为6/4GHz,天线直径为15~30m的标准A站,还有工作频率为14/11GHz,天线直径为11~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国内卫星通信系统,最早建立国内卫星通信系统的是加拿大。目前美国拥有的国内卫星通信系统数量最多,日本正在发展30/20GHz 的国内卫星通信系统,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也都准备建立国内卫星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0.
天兵 《太空探索》1996,(4):18-21
今年4月3日,第三代第一颗“国际移动卫星—3”(原名“国际海事卫星—3”)由美国“宇宙神”火箭发射成功,它将开辟移动体通信的新天地。 移动体卫星通信的诞生 在没有移动体通信卫星之前,在舰船、飞机和车辆等移动体上,人  相似文献   

11.
日本飞机商社的ITC航空航天公司,和三菱商事、三井物产公司就卫星应用的移动通信业务企业化共同磋商,已取得一致意见,预计1992年春天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有所突破。在系统开发上,由于得到美国通信卫星公司的技术援助,相互间开始了协商。在通信卫星公司的协助下,日本将进行移动体定位和通信实验。 3家商社的一致意见是利用Ku波段之外的频带的移动卫星通信系  相似文献   

12.
日本邮政省为了利用太空站进行通信实验,正设想在卫星上采用直径10米的两个天线平台,作移动通信及毫米波通信实验。倘若这些通信技术予以确定,就能够用超小型天线实现个人卫星通信。设想的通信实验平台有三种系统:1.综合移动通信系统,在移动体与卫星之间采用超高频段(900/800兆赫);地面站与卫星之间使用12/14千兆赫与20/30千兆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固定卫星通信和卫星广播已经进入实用阶段,为了进一步发展移动卫星通信,现又制定了移动卫星通信实验计划,将利用技术试验卫星 V(ETS-V)进行H-1三级火箭性能试验和移动卫星通信实验,这些实验结果将对发展移动卫星通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世界卫星通信中主要采用 C 频段(4/6 GHz 频带)和 Ku 频段(12/14GHz频段),而日本开拓了 C 频段及 K 频段(20/30GHz 频段)的应用。(注:通常20~30GHz 频段是指准毫米波频段,而30~40GHz 频段是指毫米波频段,两者是有区别的,但为方便起见,准毫米波频段也称为毫米波频段。)  相似文献   

15.
美军未来的卫星通信系统将是一个可以为各个不同任务区域的广大用户提供宽带、窄带及安全通信能力的多个系统组成的一个大系统。从当前系统向这一未来架构的转变战略包括,最大限度地利用商业卫星通信系统,同时调整对固定和移动地面终端的投资,以利用新的卫星和波段,提高其容量、保护能力和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正>为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卫星频谱和轨位资源。目前,卫星通信系统主用的Ku/Ka频段已趋于饱和,毫米波频段的开发利用迫在眉睫,而Q/V频段卫星频谱资源(37.5-52.4GHz)仍有连续大宽带可使用,Q/V频段电磁波具有空间传播方向性好、干扰少、传播稳定等特点,适用于高速率、大容量数据传输的卫星通信。因此,Q/V频段卫星通信频谱作为稀缺性资源,已经成为各国竞相争夺和开发利用的焦点,特别是Q/V频段非地球同步轨道(NGSO)卫星通信系统对建设全球无缝覆盖的宽带通信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尽快在国际电信联盟(ITU)获取Q/V频谱资源优先地位,尽早推动卫星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美航宇局在应用技术卫星计划中进行了广泛的通信试验,为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为了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美航宇局又制定了一项目的在于发展高级通信技术的试验计划。在这项计划中准备研制的卫星称为“高级通信技术卫星”(ACTS)。本文将首先简单地介绍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着重描述在高级  相似文献   

18.
1卫星通信发展概况 卫星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成果,也是航天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它具有覆盖面广、频带宽、容量大、适用于多种业务、性能稳定可靠、机动灵活、不受地理条件限制、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等优点。40多年来,它在国际通信、国内通信、国防通信、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印度通信卫星别具一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太 《国际太空》2001,(12):14-17
印度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教育落后的大国 ,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 1/ 2以上。另外 ,印度国内的通信、电视广播和气象预报工作也都比较落后。为了迅速扭转通信落后的局面 ,印度从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起 ,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针 ,一方面购买国外卫星 ,一方面自己研制通信卫星 ,从而发展国内卫星通信和卫星广播电视业务 ,普及教育。1 “借鸡生蛋”印度先是于 1975年用美国的应用技术卫星— 6和法德合造的“交响乐”卫星 ,分别进行了卫星电视教学试验和卫星通信试验 ,而后又从 1977年开始自行研制“阿普尔”(Apple)实验通信卫星。该星…  相似文献   

20.
“国际移动卫星”系统及其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通信的终极理想是个人通信,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与其他人以任意方式的通信。因为地面通信的覆盖面积受限,所以卫星通信将在个人通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为了实现包括海洋在内的更大范围的通信,人类已经构建了若干个全球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在这些卫星通信系统中,国际移动卫星公司所拥有的“国际移动卫星”(Inmarsat)系统是提供服务最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