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高性能馈源喇叭进行了一些综述性研究。对国内外高性能馈源喇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一些阐述,这对于在不同的馈源指标要求,选用合适的馈源形式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此外,对于高性能馈源喇叭的发展趋势也提出了个人建议,并对设计高性能喇叭馈源的一些实现途径及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文章设计了一种工作在3GHz~4GHz的双极化紧缩场馈源。馈源的辐射部分使用四槽波纹喇叭,馈电部分采用平衡馈电技术实现馈源的双极化。同时,为了改善馈源的匹配和交叉极化特性,采用了一种新的馈电探针结构。结合180。混合网络的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双极化馈源相比,采用平衡馈电技术的馈源具有等化性良好的方向图、静区照射角内具有较低的幅度与相位锥削、低交叉极化、低旁瓣和后瓣等优良的电气性能,在测试环境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用作高性能紧缩场的馈源。  相似文献   

3.
介质棒聚束喇叭是一种性能和波纹喇叭相当,但结构比较简单的宽频带标量馈源。它具有轴对称波束、低副瓣电平和良好的交叉极化特性。  相似文献   

4.
为减小和差矛盾和完善毫米波多模自跟踪反射面天线的系统性能 ,在带宽范围内进行了矩形波导七模馈源的设计。矩形波导七模馈源的结构比较复杂 ,模比及相位难以控制 ,但采用理论计算结合 HFSS软件仿真的设计方法 ,仅需加工一次 ,即可得到满足要求的毫米波多模自跟踪馈源。对整个天馈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 ,与理论完全吻合 ,其工作带宽、旁瓣电平、零深、和差矛盾等指标都优于理论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通量卫星通信业务需求迅猛增长,多波束天线馈源阵的一体化、小型化、集成化及轻量化设计制造技术成为制约其应用的关键因素.针对每波束7馈源合成的单口径多馈源的多波束馈源阵列无源器件数量大、级联复杂、结构包络小、无法采用传统方法设计加工等特点,提出了馈源阵列剖分设计、分层结构连接及压紧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剖分结构的加工方案选择及基于精度匹配的厚度补偿装配实现方法,为该类馈源阵列在宽带高通量卫星下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星载可移动多馈源单口径多波束天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通信业务容量提升以及热点区域动态变化的保障能力需求,设计了Ka频段多馈源单口径可移动多波束天线,研究了波束馈源簇形成方式、相邻波束馈源交叠方案、天线转动方式、波束形成网络,以实现覆盖区域的高增益通信和波束灵活调整。通过高增益低旁瓣多波束天线的频率复用设计和波束形成网络技术研究,提升卫星通信系统的容量及天线覆盖的灵活性。重点改善波束扫描后的形状畸变和性能恶化问题,仿真表明,对波束幅相权值的优化可以保证天线转动前后波束增益和C/I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4GHz~8GHz的基于平衡馈电的宽波束中心脊喇叭馈源。馈源的中心脊为十字形,位于喇叭中心。四个同轴探针旋转对称分布,外导体连接喇叭壁,内导体与十字形中心脊的四个脊片分别连接,通过向正对的同轴探针馈入等幅反相的差分信号实现平衡馈电,抑制高次模的产生。中心脊波导喇叭截止频率较低的前三个模式分别为TE1 1模,TE21 L模和TE21 U模式,其中,TE11模是馈源的主模式。针对馈源的模式分布分析馈源具有宽带特性的原因。在喇叭口面位置加载三个优化设计的轴向波纹槽,获得稳定的宽波束辐射方向图。设计的馈源在频带范围内VSWR1.9,–3dB波束宽度51.5°,E面和H面交叉极化?30dB,相位中心变化0.32?(?为4GHz对应的波长)。  相似文献   

8.
根据紧缩场天线测试系统对馈源的要求,选择缝隙平面馈电结构与TEM喇叭组合的新颖技术实现馈源的超宽带、电小尺寸、天线的E面和H面方向图3dB波束宽度等化,从而使馈源达到高性能、体积小、重量轻和容易安装等目的,满足低频紧缩场天线测试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描述了海洋卫星微波辐射计6.6GHz~37GHz宽频段环加载波纹喇叭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利用模匹配法对波纹喇叭进行优化仿真,给出了设计和测试结果,解决了跨频段波纹喇叭方向图等化、高次模控制和驻波匹配等技术难点;研制的环加载波纹喇叭全频段交叉极化电平优于-25dB,驻波比优于1.2,辐射计天线主波束效率优于90%。  相似文献   

10.
东三通信天线是我所与德国MBB公司合作研制的、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天线分系统。天线电设计采用了频率复用及赋形波束技术,在结构上采用了极化敏感反射器、两套多喇叭馈源、电动展开机构、全部复合材料蜂窝结构设计等先进技术。天线重量轻,刚度好,展开重复精度高。在设计中进行了结构分析、热分析等严格的分析计算工作,对产品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试验。文中对设计、试验、分析等进行了简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容差分析方法,并以一个典型圆锥波纹喇叭的驻波比为例,对喇叭的槽深作容差分析,理论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采用该方法设计的喇叭产品可确保在现有加工条件下性能最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型化星载Ku频段宽带扇形波束圆极化天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适应星载天线小型化、宽带、高性能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小型化星载Ku频段宽带扇形波束圆极化天线。通过在H面扇形喇叭口处加入曲折线圆极化器实现天线圆极化,将传统平面圆极化器变为半圆柱形,天线的包络尺寸减小近36%。同时,在喇叭口处增加介质透镜,在有限尺寸内将球面波调节为平面波。半圆柱极化器和介质透镜的设计可共同调节入射波束角度,提升天线的宽角波束覆盖性能。利用CST软件建立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天线结构紧凑、波束覆盖范围宽,俯仰面大于11.3dBi的增益覆盖范围达90°。半圆柱极化器的设计为星载天线的小型化、低成本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和微型阀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在微型阀致动机理分析和性能对比的基础上,通过对微型阀结构的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论证了静电致动和压电致动两种微型阀方案,确定了微推进系统用微型阀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通过结构设计和MEMS工艺攻关,完成了基于MEMS技术的压电致动微型阀原理样件制造,并进行了初步的原理试验验证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基于MEMS技术的压电致动微型阀原理可行,方案合理;通过进一步的结构优化,解决多层键合和系统封装工艺,可以获得高性能的微型阀,为小型、轻质和集成化微推进系统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柔性连续臂的设计研究近年来取得重大进展,但其建模研究一直相对滞后.为此,文章对柔性连续臂进行运动学建模研究,提出使用临时姿态矩阵求解逆运动学的方法,解决了逆运动学不易收敛的问题;利用前馈神经网络对基于模态振型函数(MSF)的模型进行拟合,建立一种端到端的正运动学模型和逆运动学模型,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其逆运...  相似文献   

15.
A preliminary study of advanced composites and truss-type designs for application to large space structures is discussed. The benefits of 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large space structures and examples of large space structure design concepts and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re presented. Criteria are developed to guide the selection of structural elements, joints, and on-orbit fabrication techniques for truss-type structures and a ranking of candidate on-orbit fabrication techniques is accomp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riteria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study results, recommend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goals for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n-orbit fabrication of large space structures are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6.
一种未知信源数的快速DOA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众多性能优良的超分辨DOA估计算法大都是以预知信源数为前提,信源数估计不准可能会导致DOA估计失败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方差矩阵对角加载的超分辨DOA估计算法。该算法不需预判信源个数和进行特征值分解,且通过对协方差矩阵进行对角加载,可以平滑小快拍数时噪声特征值分散程度,因此该算法更适用于快拍数较少的情况。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的统计估计性能接近于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jcation)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鲁棒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口径高分辨率相机对卫星平台结构、安装包络、振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振动隔离技术的平台载荷一体化设计与分析方法。通过在卫星平台与载荷安装基板之间的一体化结构中增加柔性连接单元,利用系统刚度和能量耦合的原理对一体化结构平台的系统性能进行设计和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平台载荷一体化结构地面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基于微振动隔离技术的平台载荷一体化设计在满足载荷安装要求的同时,还能够将卫星平台传递至载荷基板的振动响应衰减80%以上,从而有效地确保载荷的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