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邢亮  黄晖  田丹 《航空计算技术》2014,(1):123-125,130
为了发挥NANDFlash在机载环境中非易失性、体积小、固态性、重量轻、低功耗、抗震动等特点,介绍了NANDFlash的存储特性,对NANDFlash存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域机制的地址映射方式和基于阈值的损耗均衡方法,为机载系统能够更加可靠、实时和安全地进行数据存储提供了选择。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TearDrop的原理和危害,提出了针对TearDrop及其变形进行检测和防御的FRD(Fragmentation Recombination Detecting)算法.对FRD算法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最后对算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其对TearDrop及其变形的检测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3.
耐高温透波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外高温透波材料的发展现状,并且对高温透波材料的种类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对材料种类的分析与选择,对影响材料透波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现行透波材料及其透波理论体系的论述,对高温透渡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为了诊断瞬态高速喷流的结构特征,开展了基于分子滤波瑞利散射(FRS)技术的可视化研究.介绍了FRS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散射光的多普勒频移对诊断的影响.针对瞬态高速喷流特点,建立了FRS诊断系统,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激光入射方式.采用与流场方向垂直的激光入射方式,获得了喷流与空气作用的湍流结构.而采用与流场轴向平行的激光入射方式,则获得了喷流自身的结构.FRS技术对瞬态高速喷流的可视化研究,对研究超声速湍流混合层流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深入研究EBCOT算法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了部分改进.设计了基于JPEG2000标准的SAR图像压缩算法,并完成了该算法的软件设计工作,并对其压缩性能和容错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立体图像对的亮度差异问题和图像噪声问题研究图像的强化处理,图像预处理主要完成图像对极线校正和图像质量增强.极线校正部分以对极几何为基础研究立体图像对的校正算法.图像质量增强部分主要研究了立体图像对特有的亮度差异问题,并提出了应用直方图均衡化来校正亮度的方法.之后本文对图像噪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立体图像特点使用均值滤波和Gauss滤波平滑图像.在实验中,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微型涡喷发动机燃烧室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某微型涡喷发动机设计了一个蒸发管环形燃烧室.根据发动机对燃烧室的性能要求,设计了燃烧室的主要部件,对燃烧室的流量分配及流程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参照发动机的总体结构,设计了燃烧室的试验器,对燃烧室进行了一定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燃烧室在结构方案、主要部件和总体性能方面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超声速楔形模型飞行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典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对其流场进行建模仿真.研究了楔形头部对高超声速气流的影响,分析了气流流过楔形模型时的流线、压力、温度分布.对不同楔角的模型进行了模拟,观察其对气流速度分布的影响.依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对高超声速气流流场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细节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磁流体力学和太阳黑子物理学,提出了地球磁场扭转振动的一种理论.对扭转振动的机制和模式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对振动周期和日长季节性变化进行了估算,并对扭转振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其他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热流计在测量热量时需要测量供热管道的流量以及进出口温度,然后再对其进行积分计算.其技术非常复杂,而且精度低,仪器成本高,难以普及.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能量测量装置,并对该装置的测量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的结果证实该型热流计测量结果与系统流体的流量无关,这也是本测量方法不同于其它常规热流计的优点之一,摆脱了流量对能量测量的影响,同时也简化了计算过程,大大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1.
针对Flash长操作延时等特点,为提升吞吐率,采用多级并行架构,通过通道级、芯片级、逻辑阵列级和面级并行操作,并配以簇映射机制,设计了多级并行的NAND Flash存储盘,通过实际验证,基于多级并行结构的存储盘的读写性能取得一定提升。  相似文献   

12.
NAND Flash在大容量存储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  高杨 《航空计算技术》2009,39(2):113-116
如今航空电子系统对信息数据的处理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使得航电系统记录和处理更多的数据成为可能。NAND Flash的独特架构设计让他成为大容量存储器设计的首选。以Samsung公司的NAND Flash芯片K9WAG08U1A为例,结合模块设计要求,介绍了芯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硬件结构的连接。阐述了NAND Flash的独特的访问操作流程以及访问失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速大容量存储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航空电子系统的飞速发展对机载存储设备提出了大容量、高带宽、可扩展的新要求,具有高带宽存储访问速度的大容量存储组件,已逐渐成为新一代航电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立足于提高大容量存储器存储访问速度的基础研究上,提出了提高存储访问速度的流水线技术及FPGA实现的NAND Flash控制器技术,同时对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对设计进行了功能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前Linux被广泛的应用到嵌入式系统中,但嵌入式系统中最常用的存储设备是Flash存储器,这使得Linux默认的根文件系统ext2并不适合用于嵌入式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介绍了嵌入式环境下存储设备的特点以及JFFS2文件系统的特性,并讨论了在S3C44b0X uClinux平台上构建JFFS2文件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邹晨  高云 《航空计算技术》2014,44(6):120-124
随着存储技术的高速发展,以NAND FLASH为存储介质的存储系统具有存储密度高、容量大、体积小、功耗低和成本低等优点,因此NAND FLASH在不同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NAND FLASH本身的工艺局限性,其数据在传输与存储过程中可能发生"位翻转"的现象,故为了保证存储数据的可靠性,NAND FLASH存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伴随一定的检错与纠错机制。在对常用的NAND FLASH存储系统校验算法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结合NAND FLASH的本身特性,确定在系统中使用ECC校验。对ECC校验的原理及FPGA设计实现进行了阐述,并对设计实现进行了功能仿真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
铝-铝超高速碰撞闪光现象的初步实验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恩凌  张庆明  张健 《航空学报》2009,30(10):1895-1900
 为了研究不同碰撞参数条件下超高速碰撞闪光的特点及闪光温度的变化规律,构建了高温计及附属实验测量系统平台,利用该平台进行了超高速碰撞闪光的初步测量。根据Planck辐射的基本理论,对每次实验的碰撞闪光强度进行了4种波长的采集并对温度进行了拟合计算,得到了碰撞闪光温度历史。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弹丸、靶板材料均为LY12铝而言,碰撞角度(与靶板平面夹角)相同、碰撞速度在5.35~5.97 km/s范围内时,碰撞速度对碰撞闪光温度影响不明显;然而,碰撞速度相近,碰撞角度越大,碰撞闪光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TMs320F2xxDsP片内Flash存储器的特点和算法基础,开发了一种通过JTAG接口烧写TMS320F2xxDSP片内Flash的方法,介绍了该烧写方法的思路,最后给出了详细的软件流程。实验结果证明:该烧写方法简单有效,使用灵活,可靠性高,对DSP开发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FAT文件系统针对Flash存储器使用时,其FAT表存储位置不确定且各个簇之间的擦写次数不均衡,导致其可靠性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分别是FAT表可控迁移和空闲簇磨损均衡.前者在Flash上预留多个块存储FAT表,每次更新FAT表时在其中选择擦除次数最小的块,预留一个块记录最新FAT表的入口地址;后者在Flash上预留一个块记录FAT表中各个簇的擦写次数,每次分配空间时选择擦写次数小于擦除阈值的空闲簇.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FAT文件系统能够在可控范围内可靠地存储FAT表,同时有效地均衡了各个簇的擦写次数,这些都增强了FAT文件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垃圾块回收以及块重新融合再利用过程占用Nand Flash数据I/O操作中大量时间的问题,提出了FTL逻辑块数据流转图概念,并对垃圾回收触发条件、垃圾块选择方法、垃圾回收的过程进行了算法设计,实验表明算法可以提高Nand Flash的平均寿命,缩短IO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20.
杜昌钰 《航空计算技术》2007,37(4):88-90,94
从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控制系统与PC控制系统在教育应用上的比较、嵌入式控制系统在教育应用中需要的技术基础、嵌入式控制系统在教育上的应用实现等几个方面对在教育应用中的嵌入式控制系统作了一定的阐述;文章主要针对我国现在计算机的普及情况,对嵌入式系统给教育带来的影响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