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天员》2013,(1):12-12
据NASA网站2012年12月24日报道.NASA将于2013年发射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的“手机卫星”(PhoneSat)。PhoneSat入轨后,全球业务无线电领域将参与其中,上传或下载数据包。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12,21(3):40-40
据NASA网站2012年4月27日消息,NASA的仿人机器人航天员-2(Robonaut-2)近日成功搭载到“国际空间站”上了。这个机器人具有像人手一样灵活的机器手,它可使用人的工具,帮助宇航员做一些简单、重复或有潜在危险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10,(4):40-40
据美国spacenews网站2010年6月9日报道,根据NASA6月8日授出的一份合同,轨道科学公司将在2012年为NASA发射小型太阳观测望远镜。这颗科学卫星名为“红外广域成像分光计”(IRIS),将由飞马座-XL空射火箭发射。搭载火箭的载机将从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IRIS由洛马公司研制,长3m,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在需要自己的亚轨道载人飞船吗?(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发树 《中国航天》2004,(10):15-19
从单级入轨可复用运载器到新空间运输战略计划 1994年8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并颁布了新的国家空间运输政策,指定由美国航宇局(NASA)负责可复用运载器(RLV)的关键技术开发,目标是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单级入轨运载器。  相似文献   

5.
英国宇航公司正和苏联航空工业部合作,试图用“安”-225运输机来发射“霍特尔,型空天飞机.原先设想的“霍特尔”是一种使用新颖的吸气式发动机的单级入轨空天飞机.而目前的方案称为“中间级霍特尔”,它用“安”-225作为第一级.“安”-225将把“霍特尔”送至9km高空,尔后“霍特尔”与“安”-225分离,并用4台液氢/液氧发动机爬升入轨.完成飞行任务后,“霍特尔”重返大气层,在普通飞机跑道上着陆.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09,(12):43-43
由NASA出资的“太空电梯射束电力传输挑战赛”11月4-6日在德累顿飞行研究中心举行。来自西雅图的“激光动机”参赛队赢得了由NASA“百年挑战”计划提供的90万美元二等奖奖金。  相似文献   

7.
<正>经过2年多的长途飞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首个小行星取样回送探测器"奥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由"起源、光谱判读、资源辨识、安全-表土探测器"缩写而来),2018年12月3日成功地与所要探测的近地小行星贝努实现了交会,12月31日入轨。入轨前探测器进行一系列飞越,使之同贝努表面的距离逐步降至不到7km。它的最终轨道高度将只有1.6km,从而将创下人造探测器绕小天体运行的最近距离纪录。  相似文献   

8.
广 《中国航天》2009,(7):41-42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6月18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使用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月球侦察轨道器”(LRO)和“月坑观测与探测卫星”(LCROSS).用于对月面进行测绘,并寻找水冰。这是NASA自1998年发射“勘月者”探测器以来首次发射月球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是NASA为重新把人员送到地球轨道以外的地方而派出的首批机器人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11,(1):147-147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2010年12月报道,2010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敦促NASA提供一种相对于常规火箭更加廉价的方法发射航天器入轨。9月,NASA工程们提出了使用轨道炮和超燃冲压发动机发射航天器入轨的新方案,既能节省数百万美元的推进剂成本,又能提高宇航员的安全,还能实现更频繁的飞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1998,(10):40-40,45
美国侦察办公室已揭下罩在美第一颗“间谍卫星”上面的神秘面纱。这颗1960年发射入轨的信号情报卫星是用来确定前苏联防空雷达的类型和位置的。该卫星重19公斤,是随美国海军的子午仪2A导航卫星由雷神/艾伯尔星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为了保密,带有信号情报有效载...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许多单级入轨火箭作为一种可能降低向低地轨道发射有效载荷成本的运载手段,正在进行配制方面的鉴定分析.NASA 已设计出一种可操作的,使用液氧/媒油/液氢三组元发动机作为单级入轨火箭的方案.Thiokol 对这种使用捆绑式混合推进系统来增加轨道有效载荷能力的运载火箭进行了评估.NASA 将这种先驱火箭作为一种方案对单级入轨火箭的技术进行了论证。这种火箭称为 X-2000。它的主要推进系统使用液氧/煤油和液氧/液氢两种发动机,Thiokol 通过用混合发动机替代液氧/煤油发动机对主推进系统进行了新的探讨。它采用的混合技术在马歇尔航天中心(MSFC)正在进行验证。因此,混合推进系统是一种有效 SSTO 的推进系统.  相似文献   

12.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4,(6):147-147
<正>实践十一号08星顺利入轨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网站2014年10月29日报道,10月27日,我国实践十一号08星搭载CZ-2C运载火箭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负责研制,主要用于开展太空科学和技术试验。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7次发射。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22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网站2014年10月22日报道,10月20日,遥感卫星-22搭载CZ-4C运载火箭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和运载火箭均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卫星主要用于科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9,(3):45-45
NASA用于观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轨道碳观测台”(OCO)卫星2月24日在发射时因火箭故障而未能实现入轨,掉到了南极附近的海中。发射是在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的,使用的是轨道科学公司的“金牛座”XL火箭。火箭在起飞3分钟后出现严重问题,用于在上升阶段保护卫星的蚌壳式整流罩未能按预定程序分离。  相似文献   

14.
美国NASA和俄罗斯宇航员于最近在莫斯科签署了两项有关载人空间飞行和火星探测的合作意向书。协议详细拟定了俄罗斯宇航员搭乘美航天飞机、美国宇航员搭载俄“和平”号空间站,以及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合并对接的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15.
最近,法国有关宇航专家透露了法国的空天飞机计划.法国空天飞机将成为法国2000年的一种空间运输系统,它分为入轨型和空运型(AGV)两种.法国目前考虑的入轨型空天飞机有两种:一种类似于“霍托尔”单级入轨空天飞机,另一种类似于“桑格尔”两级空天飞机,其入轨的小型轨道器与“赫尔墨斯”小型航天飞机很相似.法国宇航公司和法国国营飞机发动机研制公司(SNECMA)都有自己的AGV计划.法国空天飞机可望  相似文献   

16.
肖择 《上海航天》2009,26(2):14-14
最后一颗极轨运行环境卫星(POES)——NOAA-N Prime卫星入轨后被命名为NOAA-19卫星,现已完成了为期45d的在轨验证。这是美国电视与红外观测卫星(TIROS)系列的最后一颗卫星,所有卫星均由洛·马公司为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设计并制造。校验完成后,NASA将运行控制权移交给美国家海洋大气署(NOAA)。  相似文献   

17.
在STS-41发射任务中,美国科学家将用装在“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航天飞机太阳散射紫外线探测仪”(SSBUV)测量地球臭氧层的减少量,以及校准“诺阿”9和“诺阿” 11气象卫星上的传感器.SSBUV通过测量经地球大气球散射的太阳紫外线辐射来确定大气层上方的臭氧量.由于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因而某一地区的臭氧量就可由SSBUV读数计算出来.  相似文献   

18.
Kand.  SW  龚惠明 《上海航天》1989,(4):9-10
日本正在计划用它的无人驾驶“希望”号(HOPE)轨道器作为未来研制水平起降、单级入轨空天飞机的跳板.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已经领导开展了研制有翼轨道器的工作.该轨道器定于1996年末用H-2火箭发射,一经成功,该轨道器能飞达多国“自由”号空间站.“希望”号轨道器由H-2运载入轨,它将进行自动操作、无人货运和在跑道上水平降落.据预测,在进行空间对接时,空间站上的遥控机械手臂将抓住“希望”号轨道器,并将它导向对接头.  相似文献   

19.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33(3):64-64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网站报道,NASA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STAR)于2012年6月13日从太平洋中部海域发射入轨,该卫星将研究黑洞等宇宙秘密。  相似文献   

20.
五年前,“联盟”宇宙号“TM-31”宇宙飞船发射入轨。“联盟”号飞船在此之前已经发射过30次,都是前往“和平”号空间站的。此次飞行是航天飞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搭载了第一期长期考察团乘组到达国际空间站并在两天后完成与航天器的对接。航天员Bill Shephard、Yuri gidzenko和Sergei Krikalev通过“联盟”号飞船和国际空间站之间的舱门进入空间站,在太空中建立了长期有人居住的国际前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