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N/APY-3雷达是由美国Northrop Grumman公司Norden系统分部研制的x波段无源相控阵多模式侧视机载SAR/GMTI战场监视雷达,用于装备E8-C JSTARS系统。JSTARS(Joint Surveillance Target Attack Radar System)即“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是美军军事新概念的产物,也是当前美国军方最主要的战场监视雷达系统,其中A型是试验型,C型是作战型。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采用机械雷达进行目标检测会因为平台引起的杂回波谱扩展而变得复杂起来,因此,常规的脉冲多普勒雷达要求目标具有最小可检速度(MDV)以便消除主波束(和旁瓣)杂波,为了减少机载预警(AEW)雷达对MDV的要示,近年来,人们对采用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技术和移相中天线(DPCA)处理技术的旁视,多通道(即多孔径)雷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象JSTARS那样的GMTI(地面动目标检测)雷达也采用类似的技术来检测象坦克、吉普车之类持面慢速运动目标。大多数文章都涉及到旁视机载雷达(SLAR),在这种情况下也径相位中心们于飞行路径的一条平行线上,本文讨论了一般的非旁视的机载GMTI雷达的设计与性能,此时阵列不是正侧视的,极端情况为前视机载雷达(FLAR)。非旁视的机载GMTI格外引入注目,因为它适合于经常用于大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机载高分辨率二维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对舰船目标的侧视成像问题。通过采用舰船运动的简单模型,避免了采用高级的联合-时间频率(JTF)变换。研究了包括运动估计与校正、最佳处理时间与持续时间估计以及目标形状提取的鲁棒处理方案。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该处理的鲁棒性造就了单个ISAR成像分析而不必由一组雷达图像进行数据融合。  相似文献   

4.
根据机载火控雷达的性能特点,针对中远距空战面临的电子干扰环境,首先分析和探讨了机载火控雷达的抗干扰技术措施,给出了抗噪声干扰、距离欺骗干扰、速度欺骗干扰、角度欺骗干扰和消极干扰的一些具体方法。然后,从战术使用的角度探讨了机载火控雷达的抗干扰方法,提出了机载火控雷达与欺骗干扰协同、编队协同以及电子防护的战术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星载探测雷达,可以高分辨率地测量海面洋流(含地转流)。探测雷达的同侧ATI SAR分别对海面区域做前后斜侧视观测,以获得2个洋流径向速度;由斜侧视产生的XTI用于测量海面高程,从而测量地转流。文中给出了探测雷达测量洋流的原理,对探测雷达的系统参数进行了初步设计,并指出了探测雷达的关键技术。该探测雷达技术是海洋环境探测领域及雷达系统设计领域的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6.
付伟 《空载雷达》2002,(3):13-17,46
本文首先分析了机载箔条干扰弹干扰雷达的原理,即质心干扰,然后研究了机载自卫式雷达无源干扰技术与设备,最后研究了机载掩护式雷达无源干扰技术与设备。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在1998年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纪人 《中国航天》1998,(11):3-5,9
我国从80年代就开始研究用遥感手段监测和评估洪涝灾害。从最开始时用诺阿气象卫星的AVIRR数据,发展到用陆地卫星的TM影像,用全天候的机载和星载侧视合成孔径雷达(SAR)来监测洪水。在遥感数据传输方面,也在“八五”期间研制成功了实时传输机载SAR图像...  相似文献   

8.
机载火控雷达由于其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往往具有雷达领域最高技术水平。本文扼要阐述世纪之交机载火控雷达的工作频段、各种工作体制和各种系统技术。机载火控雷达是整个武器系统的航空电子系统中最复杂的设备,本文对该系统的设计做一概略的介绍,内容包括要求的确定、战术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系统概略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9.
干线客机机载前视风切变雷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飞机在起飞和着陆阶段更安全,研制装备机载前视风切变探测设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在分析、消化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比较了微波、激光、红外三种机载前视风切变探测设备探测机理,技术难度及可行性,实现的难易及成本等之后,提出了在X波段机载多普勒气象雷达基础上研制前视风切变雷达的研制方案。本文仅就机载前视风切变雷达的探测风切变机理、关键技术、基本技术要求、主要性能指标,飞行试验等作了简明介绍,最后提出  相似文献   

10.
由于有源相控阵技术在机载应用方面独特的优势,目前世界诸国竞相投入人力、资金大力研发。据多种信息渠道显示,有源相控阵体制几乎是公认的未来十年内大部分机载应用的首选。其中机载火控雷达应用占大部分。机载监视应用占少部分。世界第四代、第五代战斗机及第三代战斗机航电系统的升级,大多纷纷采用相控阵体制雷达。在此领域美国处于领先地位,欧洲、以色列、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国也不甘落后,因为要在未来的战争中掌握制空权,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必不可少。下面将简述世界主要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研发、装备情况。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机载SAR前视模式与一般正侧视模式存在的明显不同,详细分析了前视SAR的多普勒特性及其方位模糊问题.依据前视SAR的特性,结合波束锐化与RD成像算法,仿真得到了前视SAR的点目标图像,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机载PD雷达的地杂波特性,研究杂波仿真技术。针对机载PD雷达地杂波形成的特点,从机载PD雷达的工作过程出发,基于后向散射系数模型,采用距离-多普勒划分法的杂波功率谱闭合计算模型,计算机载PD雷达的地杂波功率谱分布情况,经仿真分析地杂波分布规律受脉冲重复频率、载机速度和天线指向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时域信号重构方法,解决了如何由基于后向散射系数模型得到的杂波功率谱重构不具备时域统计特性的时域视频杂波信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分析了机载火控雷达的目标环境,给出了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等目标的简要特性;然后分析了机载火控雷达的电磁干扰环境,总结了自然干扰、己方无意干扰和敌方恶意干扰的分类、作用机理及其影响,着重对敌方有源干扰、无源干扰、复合干扰的技术样式和使用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宋晓强  杨波 《空载雷达》1999,(2):68-70,86
本文针对机载多普勒雷达在下视工作时面临的地杂波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极坐标平面地杂波功率谱及时间序列的实时计算方法,并提供了一种用于机载多普勒雷达设备半实物仿真的地杂波产生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理论模型和散射波干扰原理,提出了一种散射波干扰的实现方法——干扰机转发雷达信号散射波干扰,即干扰机接收到雷达信号进行处理后向成像区域照射,经地物散射的SAR信号,由SAR接收系统接收,形成散射波干扰.通过分析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的理论模型,指出了影响成像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是方位二次相位误差.散射波干扰能够在距离向和方位向实现二维相干干扰,使机载SAR图像散焦,形成散焦图像压制干扰.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干扰机转发雷达信号形成地物散射波干扰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国外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的研制情况,比较了无源及有源阵列天线的性能,提出有源相控阵是机载火控雷达的发展方向。侧重介绍有源相控阵的关键器件-固态收/发组件的技术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介绍相控阵机载预警雷达的抗干扰措施,并针对该雷达的特点,提出了各种可能的电子干扰方法,对不同干扰方法的干扰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空载雷达》1996,(2):1-7
本文介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机载多目标跟踪雷达,叙述了多目标跟踪的基本原理以及对国边扫描边跟踪系统(TWS)进行初步蒙特卡罗仿真的情况,最后给出用机械扫描雷达完成的结果,为研制机载多目标攻击系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按照断续调频连续波(FMICW)原理,已经研制出一台具有用于稳定和扫描的转向支架的94GHz成像雷达,它作为机载测试台用以评估雷达辅助导航和引导算法。直升机机载飞行试验的初步结果给出了所选择的特征(包括跑道)和其周围环境之间用计算机和飞行员人工引导两种情况下的充分比较。特征提取和匹配算法已经证实了该系统比GPS更准确。  相似文献   

20.
就机载拖曳式诱饵对对空导弹末制导雷达单脉冲角度跟踪系统进行角度欺骗的三种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机载拖曳式诱饵对雷达进行角度欺骗干扰的三维计算模型,提出导弹在分辨出飞机和诱饵前瞄准的能量中心可能位于载机和诱饵的连线之外,并对三种干扰方式下脱靶量随角度、电压幅度比变化的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战术运用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