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仁良 《航空学报》1900,1(1):595-597
 关于机翼最小诱阻的下洗分布问题,很早就有人进行过研究。在升力约束条件下,Munk证明具有最小诱阻的机翼展向下洗分布为一常数。对于平面机翼在升力和翼根弯矩约束条件下,Jones证明具有最小诱阻的展向下洗为线性分布。目前使用的飞机机翼,通常都有上反角,且有的机翼上反角沿展向还有变化(例如带翼梢小翼的机翼)。对于这样的非平面机翼,在升力和翼根弯矩约束条件下,其最小诱阻的展向法洗分布规律尚不清楚,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陈劲松 《航空学报》1992,13(8):461-462
在高超音速流中,Ma_∞→∞和比热比γ→1双重极限情况下,从气体动力学理论可导得Newton-Busemann理论(以下简称N-B理论),它计及了气体质点在激波层中沿瞬时曲线轨迹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对压强的贡献。从理论上讲N-B理论比Newton撞击理论(以下简称N理论)要合理、精确。众所周知,上述两种理论定常流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特征线理论数值解比较表明,N-B理论不总优于N理论。其原因主要是因实际流动与双极限状态有差距。即使平直物面(楔及菱型翼型)在非定常绕流中也存在离心力,因此有必要对上述两种理论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3.
李海东  周文伯 《航空学报》1995,16(6):750-752
分析机翼非定常气动力特性既可用实验方法[1~3],也可用数值计算方法[4]。现采用非定常涡格时间历程法对机翼沉浮、俯仰、偏航和滚转振荡时的气动力进行计算。1 基本原理与计算公式设图1中t=0时机翼作定常运动;t=Δt时,机翼攻角突变1°,则机翼上产生一涡环ΔΓ1,并以V0向下游运动;t=2Δt时,机翼上又产生一涡环ΔΓ2;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产生以V0向下游运动的涡环,从而模拟机翼的非定常绕流。当涡环以V0运动时(图2),其速度势为φP0=V0Γ4πlimy→0y∫b/2-b/2dz∫x1+V0tx11rdx上式对x、y、z分别求导得到非定常涡环的诱导速度Vx=V0Γb4πx…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最佳展向控制点分布,用以提高有限基本解方法(method offinite elementary solutions,MFES)的精确度,同时降低计算结果对网格数目的依赖性,从而使网格数目大为减少。由于在诱导阻力计算中要求对升力分布计算得非常准确,所以诱阻计算是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在采用了最佳展向控制点分布后,我们顺利地解决了诱阻计算问题。当对侧滑机翼计算滚转力矩或对细长机翼计算侧缘吸力时,最佳展向控制点分布也呈现其高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崔赞斌 《航空学报》1985,6(4):385-392
 本文根据误差尺寸链理论推导出机身、机翼结合多交点的直线度误差尺寸链方程式,计算出交点的同轴度及叉耳配合中心位置的直线度误差,从而对产品结合技术要求的合理性提出改进意见,并对其设计补偿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6.
机翼边界层计算及其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包涵龄 《航空学报》1987,8(11):553-560
本文给出一种计算实际机翼可压缩层流-紊流三维边界层的新方法。方法使用了Cebeci提出的一种非正交坐标系,并采用一种二次变换以克服在某处横流发生反号时计算遇到的困难。对Lockheed C-5A机翼和F-8超临界机翼给出了一系列计算结果,并同其它方法的结果以及试验数据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伍贻兆 《航空学报》1984,5(2):140-148
 本文给出了在跨音速流动中,计算三维机翼非定常载荷分布的核函数法和计算结果。此方法是基于线化升力面理论,利用在亚、超音速情况下,联系载荷分布与下洗的积分方程的核函数,采用局部线化法来处理跨音速的非定常绕流问题。在计算中引进了线分布的冲波偶极子,并嵌入适当的正冲波边界条件。 我们从统一的超、亚音速核函数表达式出发,对亚音速区数值积分作了新的简便的处理,对于亚、超音速区相互的诱导下洗给出了自己的数值积分过程。我们算了三个例题,和文献上的数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周仁良 《航空学报》1981,2(2):18-25
 本文采用的有限基本解方法,以等转角法划分展向网格和确定展向控制点位置。对带翼梢小翼亚音速矩形翼进行了升力计尊,并用联合流场法计算了诱导阻力。从各种方案的翼梢小翼计算中,找到了一些影响机翼升阻特性的规律和较佳方案,并对其机理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了一种简化的直接多重打靶算法,并讨论了该算法在求解一类最佳飞行轨迹上的应用。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给的算法收敛性好,对初值无很高要求,因而避免了在计算之前对问题进行冗繁的解析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最佳非等距线性插值基点选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涵芳 《航空学报》1984,5(1):92-95
 本文探讨了一种最佳的非等距线性插值基点选取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给定允许插值误差情况下,插值基点数减到最少,从而使一些专用微机系统中所要求的表格存贮器的容量大大减少,插值搜索过程加快。  相似文献   

11.
冯亚南  夏雪湔  刘日之 《航空学报》1990,11(12):588-591
1.引言 近代战斗机和战术导弹,为获得高机动性能,一般均在大迎用下飞行.众所周知弹翼涡的破裂对大迎角导弹气动特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影响涡破裂的因素是设计部门极为关  相似文献   

12.
射流撞击雾化索太尔平均直径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射流撞击雾化初始形成液膜的特征,推导出极坐标下自变量为极角的液滴尺寸分布函数的解析式,这种形式的分布函数与经典的R~R分布、上限对数正态分布等概率分布函数不同,可以计算任意撞击角下两股相同射流撞击或一股射流撞击壁面边缘在任意极角区域雾化所产生液滴的索太尔平均直径。计算结果表明,索太尔平均直径随撞击角增加而单调减小;射流直径、射流速度、射流温度变化时,索太尔平均直径也呈一定单调规律变化。本文还结合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层板式喷注器喷注单元雾化的特征进行了有关雾化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乘子罚函数法在航天飞机机翼外形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乘子罚函数法,在满足高超声速配平和低亚声速进场着陆的要求以及几何约束条件下,寻求在不同重心位置时使航天飞机机翼质量极小的气动外形。计算结果表明,航天飞机机翼外形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复合材料翼面结构综合优化设计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章怡宁  杨旭 《航空学报》1997,18(6):656-660
概要介绍了复合材料翼面结构在静力、振动、位移、舵面效率、发散速度、颤振、尺寸限制等多种约束条件下的最小重量设计技术。对优化过程中遇到的复合材料的静强度准则、均衡约束、动态上限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用基于该技术和方法而编制出的综合设计程序系统对一个三角机翼复合材料结构进行了综合优化设计研究,在满足许用应变、尺寸限、均衡、颤振速度等约束条件下,经6次迭代得到了最佳的铺层设计结果。该机翼全尺寸静强度、耐久性/损伤容限及共振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试验符合;复合材料构件中的最大应变小于许用应变约束限;按许用应变设计出的复合材料翼面蒙皮构件可满足耐久性/损伤容限要求;颤振速度比同状态金属机翼提高23%;减重效率为20%.  相似文献   

15.
多段翼型优化设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志良  任继业  陶棣 《航空学报》1992,13(8):357-361
 目标函数计算失真和选择合适的间接目标函数以减少机时是多段翼型优化计算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大量分析计算,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下述解决办法:限制汇流强度使翼段间缝隙不过分狭窄,以解决目标函数计算失真问题。前缘缝翼优化时,用主翼面上的分离点位置作为间接目标函数;对后缘襟翼则分别以翼型升力值和分离点位置作为间接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计算。在间接目标函数优化的基础上再用最大升力系数为目标函数作少量验算即可获得可信的优化结果。实践证明这样可节省大量机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盘状齿轮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求得固有频率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系数矩阵,然后用优化的摄动迭代法求出满足频率限制的几种截面形状。从中选取增重最小的为最终结果,并分析了加工精度对齿轮固有频率的影响。齿轮按文中确定的截面形状制造后,实测结果表明优化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有侧壁干扰的机翼半模型风洞实验的N-S方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焦予秦  乔志德 《航空学报》2001,22(2):140-143
应用三维可压、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机翼半模实验风洞侧壁干扰和三维机翼半模与安装侧壁结合部流场。计算采用中心有限体积多步Runge-Kutta时间步长格式,将Baldwin-Lomax两层代数紊流模型扩展应用于三维拐角区流动。用本文方法计算了3个算例 ,并与国外的有关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和实验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在低速风洞所取得的测力、油流观察及旋涡测量结果,研究了前掠翼鸭式布局的鸭翼位置对气动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鸭翼位置对气动性能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前掠翼鸭式布局大迎角性能的提高取决于鸭、主翼前缘涡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控制,也就是它们间的相互干扰。文中根据前掠及后掠鸭翼与主翼组合的实验结果,提出了采用鸭式布局时鸭、主翼应具有的平面形状及它们的相对位置。文中还对双前掠翼布局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