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华 《西南航空》2009,(3):94-97
在四川书法界,李家德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出道早,二十年前已在从事书法教育工作,他经历丰富,经营电器,开餐馆,在房产地产行业谋事。他好热闹,十处打锣九处有他,隔三差五,有事没事招呼大家在一起,谈书论艺,喝酒冲壳子,最让人难忘的是他的歌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唱得凄美哀怨,荡气回肠,直往人心里去,不熟悉的人还以为他有多少揪心往事。  相似文献   

2.
张弩 《西南航空》2009,132(2):88-95
天地玄黄,时光荏苒,“总有些景象让人凝然无语”。在永恒的大自然面前,人是卑微的;在如梭的光阴面前,生命是短暂的。而摄影师用一生的心力去追逐,追逐光影,追逐日月,追逐笑容,追逐痛苦……只为,用手中的镜头写下心中那份感动。2008年,我们经历了太多,有中国实现百年奥运梦想的欢容,也有发生在身边的“5·12”大地震带来的痛楚。这个世界每秒钟都在变化,而摄影师要做的,是凝住那数百分之一秒,“咔嚓”,按下快门的同时,他们也按住了光影的穴位。许多景象最终会转化为记忆,这些记忆连缀成片,让生命充斥着张力,冲洗出岁月无法褪色的底片。瞬间与永远,平面与透视,这是视觉艺术恒久的主旋。一位真正的摄影师,会将记录动人景象谓为天职。为了那一瞬的燃烧与释放,他们失去了很多,他们付出了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他们留住了很多,比如,眼前这一幅又一幅精彩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侯莫陈 《西南航空》2012,(12):44-48,50
云海茫茫 从黄山山脚汤口镇换乘景区巴士前往云谷寺,在云谷寺乘缆车。坐上缆车环顾四周,未发现雪的迹象,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知山上有没有下雪。随着缆车不断上升,松树上、山坡上,可见一些积雪。不想,缆车一下又进入了一片云雾中,什么也看不见。冲出云雾,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另外一个天地:原本灰蒙蒙的天被蓝天所取代,零星的小雪变成如堆如积的白雪,如削的石壁因阳光的照射而有了几分生气,两旁山峦一峰高过一峰。缆车在峰峦上滑过,脚底下不是松林覆雪,便是沟壑披雪。云雾在山间弥漫,时而山峦尽没,时而峰尖突显。此时,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相似文献   

4.
丁芒 《西南航空》2012,(7):112-115
神农架的熊猫,奇珍也。世人皆知,神农架的白猴,白松鼠,亦奇珍也。画家周仁辉的画作把神农奇珍带给全国、全世界,他也因此受到普遍赞誉,作品多次获得金奖,名扬海内。有缘细赏了他的八幅代表作品,我觉得这位出生于重庆合川,家学有源,终身从艺,年过花甲,高度成熟的艺术家,他之所能名震中外,绝非沾了区区题材之光。  相似文献   

5.
赵若一 《西南航空》2005,(4):110-110
有一种勇气,叫做放弃,无数挣扎沸腾于心中的难以割舍,火花,擦花的是夜,但明天的开始是黎明。章节无论多么精彩,令人回味,书,还是要翻到下一页。故事还在继续,离结局还很遥远。秋叶散落,花红作尘,尚有来年,无尽的风花雪月……  相似文献   

6.
黔之旅     
铁轨偏延,终于从湘西进到贵州。由一路光秃秃,全打开在阳光下,盛大而沉默,满藏秘密。这是在黔东南苗族伺族自治州的深处,离城市很远,想起先艾的《在贵州道上》,他的字世界里这个省份的僻远,道路的险峻,种种闭塞,而现在我们踏足其中,带着自己的相机,当然,更重要的是目光。  相似文献   

7.
在1956—199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最多的前十位作者_、。,__,,_发表论文_。_、,,。__名次作者姓名一二二一发表卷期号—”-”—”一篇数——一1,2(1),2(2),2(2),3(l),4(1),4(2),4(3),41张阿...  相似文献   

8.
覃昌年 《西南航空》2012,(12):84-86
红叶燃烧三峡 巫山红叶,三峡名片。 农历小雪前后,北方及高山地区早已银妆素裹,而长江巫山竟是红色的海洋,随峰峦起伏,如波涛翻滚,浓烈的色彩,夺人目睛,动人心魄,逼人灵魂,激人昂奋。  相似文献   

9.
雨蔚 《西南航空》2009,(4):20-25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春天是游湖的最佳季节。因此,趁着这美好时光,让我们去湖边,江中,在一江的春水中,在两岸的红桃绿柳中,寻找属于我们的那份似水流年的快乐。闲时,家人或好友共坐于湖边,或垂钓,或赏鸟,或野餐,或听一曲丝竹,或唱一首田歌,或看烟柳云起,或看夕阳晚照,那既是一种生活,同时也是一种无言的温情及浪漫。风和日丽的日子,泛一叶扁舟,荡漾于湖光山色中,让情谊在如酒的春风中慢慢沉醉。  相似文献   

10.
Young  倪海健 《西南航空》2011,(12):66-72
在中国与印度之间,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家,它的国旗上有一条龙。因而又被称为“雷龙之国”。2008年,一对香港著名艺人的盛大婚礼,令这个国家受到广泛关注。而人们颇感意外的是,在此之前,它是如此不知名,而婚礼之后,它又重归低调,似乎丝毫没有想过利用这次机会将自己推向世界。相反,它仍旧每年限制游客数量,以此来保持自己的平静不被打扰。这个国家,就是喜马拉雅山下的香格里拉——不丹。  相似文献   

11.
阿萝  甘宁 《西南航空》2008,122(3):34-39
慵懒地斜倚在床上看书,三月的春光挤进客栈的小屋。一抬头,赫然发觉对面屋顶上方,视野里居然出现了点苍山,山好像很近,一伸手就能够摸到的样子,山脊是淡淡的青黑色,尚未融化的白雪勾出山的褶皱,叶脉似的。苍山像母亲的手臂一样,环绕着整个大理古城,我也就赖在她的怀里,不愿离去。  相似文献   

12.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素以勤劳节俭,不怕艰难著称于世。古人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的格言,今日读来,仍然使人深受教育,受益匪浅。早在建国前夕,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就谆谆告诫全党要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要勤俭节约,时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改革开放后,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也反复提醒全党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新形势下,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  相似文献   

13.
黄薇 《西南航空》2005,(6):62-63
我们的城市,向来不缺乏为人津津乐道的历史,那些久远的传说,那些古旧的遗迹,那些意气风发的时光是成都人念念不忘的情结。怀旧,仿佛成为一种习惯,当我们这些所谓的成年人,老练地说起种种熙来攘往,人情世故时,颓然地发现,城市老了。  相似文献   

14.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物力维艰的时代,人们对自己所拥有的物什十分珍惜,别说是完好的,就是破损的东西,都会想方设法在缝缝补补后延续其使用寿命。因为有着缝缝补补的需要,所以产生了许多相关的行当,因此有着许多手艺人。这些手艺人也被称作匠人,比如修鞋匠、补锅匠等。现在,城市里,时不时还能见到修鞋匠,只是这补锅匠却难觅踪影了,偶尔能在偏远小镇小碰到。冷清的生意,让这些老匠人只有孤独地坚守着他们的手艺。  相似文献   

15.
孙克 《西南航空》2013,(10):126-131
成都女画家吴涛,钟情于花鸟画,尤其是花卉,可称全身心地投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透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看到吴涛这个人,看到她的生活、她的追求、她的爱好,以至她的心灵。站到一幅画的前面,通过画面更看到、感觉到画家的身影和灵魂,这会是一种感动,这更是一个境界。经过多年的努力,吴涛达到了这个高度。60后的吴涛,曾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又于文化部中国重彩画高级研修班、成都画院研修班进修结业。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距机动目标的拦截,设计了基于滚动时域控制的寻的导弹末制导律。本导引律在最优导引律(0PG)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滚动时域控制技术,将追踪过程分为若干有限时域的追踪,并在每个时域内,将追踪过程视为初始条件不断更新的非机动追踪模型,进行最优追踪制导,反复进行直到截获目标。它无需知道目标的未来运动轨迹,能有效追踪拦截机动目标,克服了OPG要求完全知道目标未来运动轨迹的应用条件限制,并且简化了计算。仿真研究表明,该导引律性能优于TPN,APN,接近OPG。该导引律算法简单、有效,切合实际,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侯莫陈 《西南航空》2012,(6):36-40,42,44
“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相似文献   

18.
草原旱獭     
刘乾坤 《西南航空》2006,102(7):80-81
经常在高原奔走的旅行,大都见过这种很可爱的动物。形似家兔,尾短,体背为土黄色,杂以褐色,经常在高处站立,两只前足像古人作揖一样放在胸前,腹部黄褐色,跑起来一摇一晃,憨态可掬,这就是旱獭。  相似文献   

19.
龙年龙表     
JOJO 《西南航空》2012,(5):82-85
以往的“龙年”,似乎只是中国人,或者“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人们才能理解的事.西方人对十二生肖的接触和了解并不多。不过,这个情况正在改观,毕竟,中国经济正在崛起,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份量也越来越重,所以,老外全面关注中国,尤其是中国文化,也是“合乎潮流”的事。拿腕表来说,今年是中国传统的龙年,  相似文献   

20.
牟子亮 《西南航空》2005,(3):100-101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言,“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根艺之道,存于此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