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扼要介绍电流变流体的特性与构成,分析了以电流变流体作为连系电子控制装置和机械系统的接口可行性和独具有优点并对电流变流体技术的可能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流变柔性微致动器所用的驱动电源,在理论上探讨了采用交流或直流供电方式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驱动电源的电路结构,然后针对驱动电源的关键技术做了分析,提出了稳定性补偿方案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电流变微致动器的分布电容对驱动电源的动态响应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电流变液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电流变液材料的研究进展,对单组分分散相电流变液、复合分散相电流变液、液晶高分子电流变流等电流变液材料及其性能进行了介绍,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了突出目前电流变液材料研究的最新动态,促进新型电流变液材料的发展,对于近年来受到重视的液晶高分子电流变液和复合分散相电流变液,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电流变阻尼器用于转子振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孟光  姚国治  殷达章 《航空动力学报》1996,11(3):265-268,330
实验研究了电流变阻尼器在转子振动控制中的应用。实验发现,电流变阻尼器的刚度及阻尼随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支承在电流变阻尼器上的转子系统的振幅在亚临界区及临界转速处随施加的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在超临界处则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系统的临界转速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升高。电流变阻尼器提供的阻尼具有库仑阻尼和粘性阻尼的特点。实验表明电流变阻尼器具有控振效果明显、瞬时可控、耗能小、频带宽及结构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电流变液夹层板结构动态特性及振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光  鲁宏权  任兴民 《航空学报》1998,19(4):456-461
 采用表板为玻璃纤维板的电流变液夹层板进行动态特性试验,分析和研究了含电流变液结构在外加不同电场时电流变液对结构特性的影响以及结构动态反应的变化。试验表明:在电场强度增加的情况下,电流变液夹层板能有效增大结构阻尼,增加固有频率,并较好地抑制结构共振峰,控制结构的动力响应幅值。  相似文献   

6.
7.
多层挤压型电流变阻尼器在转子振动控制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国治  邱阳  方同  孟光  范彦斌 《航空学报》1998,19(5):570-574
设计了用于转子振动控制的多层挤压型电流阻尼器,通过对悬臂转子系统的实验发现:随外加电压的增大,这种阻尼器能有效地抑制转子系统的临界共振,但当转速超过临界转速后,系统的响应反而增大,为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引入了开/关控制法,实验表明:它既能有效抑制临界共振,消除不利影响,又不会引起系统的不稳定。最后实验验证了这种阻尼器抑制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响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对钛合金电辅助塑性成形工艺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电辅助弯曲、电辅助镦粗和电辅助拉拔等.介绍了近期开发的TC4钛合金环段电辅助拉深成形工艺,在1500A大电流(电流密度5.5A/mm2)和1.5V低电压作用下,在1min内即可达到所需的600℃左右的成形温度.脉冲电流对TC4钛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比较复杂,在一定情况下促...  相似文献   

9.
液流变加工技术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纳米SiC悬浊液作为对光学玻璃K9超光滑加工的载体,配制了适合液流变纳米加工,具有较好分散性和稳定性的纳米SiC颗粒悬浊液,研究了液流变纳米加工的机理,并用该悬浊液对光学玻璃K9进行试验加工,结果显示,最终得到的光学玻璃K9表面经过AFM测试,得到Ra=0.84nm。  相似文献   

10.
超流体陀螺仪的发展概况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流体陀螺基于低温物理量子理论发展,有望成为新一代高精度陀螺仪的重要方向.通过对超流体陀螺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阐述了主要的几类超流体陀螺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超流体陀螺的发展前景.对于基于交流(AC)约瑟夫森效应的超流体陀螺的灵敏度以及温度和体积上的优势展开了分析,并针对前期研究中的原理方案设计、加工和制冷技术以及误差分析等问题提出了思考并进行了展望,旨在加强国内研究者的交流,进一步促进新陀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摘反应性流体在纤维预制体(织物)中的流动行为对于优化工艺参数和模具设计、控制制品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RTM工艺的流体流动特点,介绍了RTM工艺过程中流体流动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了RTM工艺中反应性流体流动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电塑性及电流辅助成形研究动态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俊豪  李恒  边天军  马俊 《航空学报》2018,39(1):21201-021201
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性能、轻量化和高功效构件精确成形成性的要求,迫切需要发掘和提高难变形材料的成形潜力。金属等材料在电流辅助加载时塑性提高和变形抗力降低的电塑性效应(EPE),与传统塑性加工技术相结合发展出的电流辅助成形(EAF)工艺,可望大幅提高材料成形极限和成形质量,是实现难变形材料难成形结构精确成形制造的极具前景的技术。基于EPE测试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综述了焦耳热效应、电子风效应及磁效应等EPE作用机理的研究动态,从回复、再结晶、相变及缺陷修复等方面,分析总结了电流处理对材料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进而讨论了电塑性拔丝、轧制及微成形等EPE用于成形过程的EAF研究进展。基于上述研究动态分析,总结提出了电塑性机理方面尚待解决的科学难题、EPE驱动EAF工艺创新及工业化应用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13.
电探针保护气体的优选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强冲击波作用下不同气体对电探针保护能力的差异,通过化爆加载实验分别观察了氦气,氩气和甲烷气体在不同冲击波强度下电探针电路的导通现象,实验发现冲击波马赫数在7.5~12.1范围内,氦气和甲烷气体均能有效地保护电探针,而氩气环境下的电探针电路产生提前导通现象,并用一维流体动力学理论分别计算了在相同的初始条件和3~8km/s范围内的六种不同飞片速度下氦气,氩气和甲烷的冲击状态参数,通过对这些状态参数和相关物性的分析,提出了电探针保护气体的优选原则。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涡扇多电发动机研究的特征和关键技术,在分析了国内外多电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涡扇多电发动机总体方案初步设想和分布式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验证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250℃条件下电流对SnBi共晶熔体/Cu/SnBi共晶熔体反应偶的界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施加电流时SnBi共晶熔体/Cu反应偶界面反应产物为扇贝状的Cu6Sn5层和薄的Cu3Sn层。施加电流会促进SnBi共晶熔体/Cu反应偶界面反应层的生长。电流作用下SnBi共晶熔体/Cu/SnBi共晶熔体反应偶的阳极界面反应层厚度明显厚于阴极界面反应层厚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电技术的民用飞机舱门电作动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多电技术的工程应用较少,基于此,以舱门电作动器为例,分析了其技术要求,从No-Back和软硬件设计技术两方面对设计难点进行了研究,然后对电机组件、齿轮装置、控制组件、控制板、作动器控制算法进行了系统设计,并完成样件试验。结果表明,样件满足设计要求和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电推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19,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扼要介绍了电推进技术的发展历史,概述了不同形式(电热、电磁和静电三大类)电推力器的特点及应用情况.指出了为满足不同空间任务电推进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我国的研究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电推进技术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多电技术趋势下APU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的舵面、飞控、起落架、仪表等系统由飞机二次能源驱动。目前随着电子电力技术的进步,一些操纵部件由气动、液压系统改为电力操控系统,使飞机技术的发展趋于多电化。多电APU的出现顺应了未来飞机的发展趋势,集成组合动力装置(IPU)是APU发展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多电飞机技术(MEA)已日益成为飞机动力的主流方式。我们需要从飞机整体性能和优化设计的理念出发,研究电能产生、分配和使用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提高飞机的续航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眼电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利用眼电图信号来检测人眼的运动状态及眨眼情况,使用者可以利用眼球运动的八个方向(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及有意识眨眼来进行人机交互作用,以控制外部设备,同时根据载人航天器的实际需要方便、规范地扩展到各种空间应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