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走近冥王星的“新地平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 《国际太空》2015,(3):35-43
<正>经过约9年的长途跋涉,美国研制的世界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New Horizons,又译"新视野"),于2015年1月15日开始探测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及其卫星附近,触手探及太阳系最后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打开人类的新视野。目前,该探测器已飞行了约4.8×109km,距冥王星的路程仅剩2.2×108km。冥王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也有4.7×109km,最远100多亿千米,因此至今还没有一个空间探测器探测过它。探测完冥王星及其卫星后,它将飞向柯伊伯带(Kuiper Belt),去寻找关于太阳系起源和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白木 《飞碟探索》2003,(4):30-31
冥王星的奥秘1992年,天文学家在美国夏威夷的莫纳克亚死火山天文台第一次清楚地观测到,围绕冥王星运行构成其外晕的柯伊伯带天体。此后,天文学家们陆续观测确定了600多颗柯伊伯带天体,它们的直径从50千米到1200千米不等(冥王星的直径为2400千米)。其实关于冥王星的奥秘很多,亟待人类去探索。第一,已知柯伊伯带天体是远古行星构造过程的产物,它可能为人类探索太阳系外层的形成过程提供重要的线索。很多天文学家都曾利用计算机模拟冥王星柯伊伯带的形成过程,结果发现这些形成于50亿年前的天体最初的质量应该是现在的100倍。也就是说,当初的冥…  相似文献   

3.
<正>迄今为止飞得最快的航天器、人类发射的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经过约9年的星际旅行,于2015年1月15日抵达距地球约47亿千米的冥王星附近,开始探测冥王星及其卫星、以及它们所处的柯伊伯带其他天体。虽然冥王星在2006年被开除出行星队伍,降级成为矮行星。这一方面使长期以来对冥王星是否具有行星地位的争议尘埃落定;另一方面,脱离了争议地位的冥王星却毫无争议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冥王星距离太阳和地球十分遥远,探测冥王星的探测器需要飞行数十亿千米的距离,又要克服寒冷而阴暗的环境,探测难度很大。因此,探测冥王星的计划曾经数次提出,一波三折,在"新视野"之前一直没有探测器近距离探测过冥王星。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航宇局(NASA)曾制定了一个名为"冥王星-柯伊伯快车"探测计划,原计划2004年12月18日发射,主要目的是探测冥王星、卡戎以及其他柯伊伯带天体。  相似文献   

5.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新地平线"号是目前正在飞往矮行星冥王星途中的一艘无人探测飞船。"新地平线"号有望成为第一个飞越冥王星及其卫星(冥卫一卡戎、冥卫二尼克斯、冥卫三许德拉及编号为S/2011P1的冥卫四),并对它们展开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7月,美国航宇局(NASA)批准了"新视野"探测器的柯伊伯带扩展任务。在飞掠了冥王星之后,它又有了新的目标。随着冥王星在视场中越来越小,N A S A的"新视野"探测器也正在进入太阳系中一大片尚未被探测过的荒野之地,被称为柯伊伯带。这是一个位于气态巨行星海王星之外的冰封地带,包含有数十万个冰质小天体,被称为柯伊伯带天体,它们中有许多被  相似文献   

7.
飞向冥王星     
最近,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一项拨款NASA1.1亿美元的文件,这笔款项专门用来建造研究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和柯伊珀小行星带天体的星际自动站。这项取名为“新地平线”的研究计划,由于经费问题在NASA已封存了近13年,如今终于可以启动。按照计划,冥王星探测器将于2004年出发,预计2015年到达冥王星。  相似文献   

8.
华盛顿时间1月19日下午2点,美国航宇局向冥王星成功发射了名为“新地平线”号的航天器,以研究这颗迄今尚未被人类探测过的太阳系最遥远的行星。此举乃系深空研究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探测活动,科学家们希望借助该航天器提供的数据资料能够揭开冥王星的神秘面纱。与众不同的冥王星19  相似文献   

9.
田野 《飞碟探索》2012,(3):13-13
华盛顿美国航空航天局总部的"新地平线"号首席研究员艾伦·斯特恩说:"‘新地平线’号和木星的相遇其成功超乎我们想象,这不仅证明了我们的飞船(具有良好性能),也将飞船推向2015年抵达冥王星的轨道。这不仅使我们有机会将精密仪器发往其他航天器不能到达的木星系统,也能够反馈回重要数据,大大加深我们对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及其卫星,光  相似文献   

10.
<正>在美国诸多航天器里,"新视野号"绝对是排在前列的网红。它一路飞向太阳系的边缘,拍到了相当多遥远的天体。它的主要探测对象是被降格成矮行星的冥王星。这项任务已经在2015年顺利完成。不过"新视野号"的使命并没有结束。这也和矮行星这个定义有一定的关系,在冥王星所在的柯伊伯带里,有着大量小行星,冥王星不过是其中比较大的一个。那么其他柯伊伯带小行星是什么样的呢?在新年来临之际,"新视野号"近距离观测了其中一个,让天文学家们欣喜若狂,这就是Ultima Thule星。Ultima Thule星被众多媒体翻译为"天涯海角"。  相似文献   

11.
在两度推迟之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1月19日14:00(北京时间20日03:00),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地平线"(New Horizons)冥王星探测器,终于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由美国洛马公司的宇宙神-5重型运载火箭(前所未有的捆绑了5个固体助推器)成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12月6日,位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阿里斯·鲍曼和卡尔·威腾伯格等人紧张地盯着显示器。美国东部时间晚上9点53分,他们终于确认,远在29亿46.66亿千米之外的新地平线冥王星探测器已经从休眠状态被激活,它的漫漫征途即将抵达终点。最后一年的旅程经过9年的漫长旅行,"新地平线"总算抵达了太阳系的边缘。2014年是"新地平线"花在路上的最后一年。虽  相似文献   

13.
正在前往探测冥王星路上的"新地平线"号于2007年2月经过木星时,传回最新的影像,包括了木星表面的闪电、极光,还有卫星埃欧表面的火山喷发。  相似文献   

14.
经过9.5年、4.8×1 09k m的长途跋涉,美国"新视野"(New Horizons)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49飞越太阳系最远的天体—冥王星(Pluto),最近距离约12472km,拍摄了太阳系原九大行星最后一块未开垦处女地的清晰照片,打开了人类的新视野,攀登上了太阳系天体探索的珠峰。"新视野"的这一瞥,不仅让人类终于看全了太阳系原九大行星的面目,更代表人类完成了太阳系观测"第一阶段"的任务。探测完冥王星及其卫星后,"新视野"将飞向太阳系外层的柯伊伯带(Kuiper Belt),那里可能隐藏着数以千计的冰冻岩石小天体,深藏着太阳系形成的秘密。"新视野"已成为探索太阳系的里程碑事件,其成果将使天文学家重新开始编写一本全新的教科书。藉此之际,本刊特推出"新视野"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最先进的人造火星卫星 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大的人造火星卫星--"火星勘测轨道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3月10日进入火星轨道.开始于2002年的这次飞行任务耗资7.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肖东 《飞碟探索》2012,(3):11-11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新地平线"号宇宙飞船目前已经是所有太空任务中离冥王星最近的,天文学家希望能借由这番近距离探测,确认冥王星冰冻表层的下方式否有隐藏的液态海洋。冥王星表面是由氮冰所组成的薄壳层,在其下方则是水冰壳层。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行星科学家格利尼和尼莫尔等人计划探究冥王星冰层下方是否有海洋存在,如果有  相似文献   

17.
2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法案,正式批准在美国航宇局2003年预算中为"新地平线"计划拨款1.1亿美元.这样,科学家们就可以开始冥王星探测器的最终设计工作,准备探测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人类迄今唯一还没有探访过的行星了.  相似文献   

18.
晓月 《国际太空》2005,(4):14-14
美国航宇局准备于2006年发射“新地平线”冥王星探测器。据称该探测器将于2015年开始对冥王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飞得最快的航天器、人类发射的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经过约9年的行星际旅行,于2015年1月15日抵达距地球约47亿千米的冥王星附近,开始探测冥王星、冥卫、以及它们所处的柯伊柏带其他天体。柯伊柏带是1992年才发现的太阳系新大陆,虽然冥王星已被重新定义为矮行星,却从一颗颇具争议的行星成为数千颗冰冻小天体的"领头羊"。本文介绍了"新视野号"的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分析了"新视野号"采用的探测器长期休眠、木星借力、太空核能等关键技术,探讨了冥王星和柯伊柏带探测的意义。作为太阳系的冷库,柯伊伯带天体保留着太阳系形成时的原始状态,对它的探测,有助于揭示太阳系行星形成时的关键环节。"新视野号"也可能发现新的太阳系行星,其成果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太阳系。  相似文献   

20.
星语者 《太空探索》2002,(12):10-12
最新发现:天文学家在遥远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了一颗巨大的新天体,有人称之为“第十大行星”有人说它是柯伊伯带天体,而它的个头直逼冥王星,它到底是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