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帅平 《卫星应用》2009,(3):43-50
X射线脉冲星导航就是在航天器上安装X射线探测器,探测脉冲星辐射的X射线光子,测量脉冲到达时间(TOA)和提取脉冲星影像信息,经过相应的信号和数据处理,航天器自主高精度确定轨道、时间和姿态等导航参数的实现过程。本文在概述脉冲星导航技术发展历程和国外X射线脉冲星导航计划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开展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研究的基础条件,并详细论述X射线脉冲星在导航卫星自主导航、深空探测与星际飞行、以及空间科学研究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这表明X射线脉冲星导航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航天器高精度自主导航的一种有效模式和可行途径,对于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射线脉冲星能够为近地轨道、深空和星际空间飞行航天器提供位置、速度、时间和姿态等丰富的导航信息,实现航天器全程高精度自主导航和运行管理,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首先概述脉冲星的基本概念和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的研究状况,然后详细论述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实际工程应用前景,最后分析国内脉冲星观测研究的基础条件,以及开展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正>三、实施X射线脉冲导航试验卫星工程的重大意义利用脉冲星实现航天器长时间高精度自主导航与精密控制,是实现航天器自主导航的重大战略发展方向,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前景。深入开展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技术研究,加速脉冲星导航技术的发展,对于推动航天技术革命,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增强民族自信,提升综合实力,实现"中国梦"的需要脉冲星导航是实现航天器长时  相似文献   

4.
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一类在x射线频段发出辐射的脉冲星显示了良好的导航特质,由此发展了一种全新的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该方法通过探测X射线脉冲星发出的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导航,有别于传统的光学、射电天文导航.本文综述了基于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技术,介绍其由来、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当前围绕该导航技术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总结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脉冲星的卫星星座自主导航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凯  魏春岭  刘良栋 《宇航学报》2008,29(2):545-549
研究了利用X射线脉冲星实现卫星星座自主导航的技术。指出通过脉冲星观测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脉冲星的空间飞行器自主导航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利用X射线脉冲星实现空间飞行器自主导航的原理,指出通过测量脉冲星发射的脉冲到达航天器与到达太阳系质心的时间差可以确定该航天器的位置。给出了两种适合用于处理脉冲星观测量的方法,即基于最小二乘(LS)的方法和基于卡尔曼滤波(KF)的方法。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技术的可行性,并且说明采用KF算法能够有效利用卫星轨道运动方程中包含的导航信息,从而获得更高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7.
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为航天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导航提供了一种途径。针对该技术在轨验证问题,提出了基于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探测器系统的设计。系统主要由光子探头、高压配电器和综合控制器组成。光子探头采用MCP作为核心功能部件,用于X射线光子信号的接收和倍增放大。高压配电器为光子探头中MCP提供工作电压。综合控制器作为探测器的管理中心,对探测器进行综合管理。MCP探测器由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搭载。通过在轨测试,成功地获取了Crab脉冲星辐射脉冲轮廓,为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的研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X射线脉冲星导航原理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帅平  陈绍龙  吴一帆  张春青  李明 《宇航学报》2007,28(6):1538-1543
X射线脉冲星导航是以脉冲星的X射线辐射信号作为信息输入,经过相应的信号和数据处理,为近地轨道、深空和星际空间飞行的航天器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时间和姿态等导航信息的实现过程。首先提出了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卫星自主导航的基本框架和实现流程;然后,概述X射线脉冲导航的时空基准,重点研究X射线脉冲星导航定位的测量方程、系统状态方程及其噪声统计特征等数学模型。最后,详细论述卫星自主导航信息处理的鲁棒滤波算法,即经典算法和现代鲁棒滤波算法。从理论方法和工程应用角度,初步论证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原理可行性和算法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航天领域国际标准化现状,重点分析我国航天企业在承担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履行技术对口单位义务、建立国际标准化工作机制以及培养国际标准化复合人才等方面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
概述型号标准化工作是军工企业标准化的重点工作,浅议型号标准化的法制建设、工作管理以及文件编制和审查等方面的主要工作内容,提出航天企业开展型号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思路和主要实践。  相似文献   

11.
基于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中UKF滤波算法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航天器导航是新的自主导航技术.鉴于该导航系统所建的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都是非线性的,本文给出在X射线脉冲星导航中采用U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算法仿真研究,并与传统的EKF(Extended Kalman Filter)算法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显示,采用UKF算法时的导航精度比EKF算法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光学/X脉冲星的木星探测器转移段自主组合导航方案。该方案在探测器转移段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以地球、火星、木星、木星卫星以及X射线脉冲星作为观测目标,从待观测目标的几何分布、视星等以及导航精度几个方面,分析光学自主导航待观测目标的可观测条件和可观测度,优化选取最优的光学观测目标;结合X射线脉冲星观测信息,构建光学/X射线脉冲星组合导航方案;结合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应用于木星探测转移段,实现探测器位置和速度估计。从数学仿真结果来看,该组合导航方案状态估计精度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光学导航或者X脉冲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国际海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航海领域卫星导航标准现状,系统分析了国内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详细阐述北斗航海领域标准的需求,并就北斗航海领域卫星导航标准的制定以及国外相关标准的引进、消化、吸收提出建议,为北斗航海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六六基地某改进型号研制标准化工作的实践,综述了提高标准化意识、建立健全工作系统,坚持标准化与型号研制紧密结合,强化各项标准及技术文件的实施与监督和开展“三化”设计等,才能有效做好型号研制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标准化工作在北斗系统工程建设和应用推广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北斗标委会)作为我国第一个军民共建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它的成立将从国家层面实现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工作归口管理,对确立北斗系统在国家应用主导地位,扭转我国时空基准受制于人、依赖于人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4月28日,国家标准委和总装备部联合在京召开了北斗标委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X射线脉冲星和多普勒频移的组合导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劲  马杰  田金文 《宇航学报》2010,31(6):1552-1557
为了提高航天器自主导航能力,提出了一种利用X射线脉冲星和多普勒频移的组合导航方法。多普勒导航利用相对于太阳的多普勒径向速度作为量测信息,该方法不能得到所有的状态估计。脉冲星导航系统具有完全可观测性,但是滤波周期较长,不能提供连续的导航信息。因这两种方法具有互补性,利用联邦滤波器来融合脉冲星导航与多普勒导航提供的信息。由于两种方法的量测方程与状态方程都是非线性的,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KF)作为子滤波器。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导航方法的可行性和精确性。与脉冲星导航方法相比,该组合导航方法可提供更高的位置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7.
考虑钟差修正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航天器自主导航依赖于精确时间的测量,因此星载时钟 钟差对导航性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在原子钟钟差模型和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基础上,提 出一种考虑星载时钟钟差修正的脉冲星导航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消除钟差 的影响,保证了导航精度,研究结果对脉冲星导航的工程应用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和地区的军用卫星技术在各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当前形势下.传统大型侦察与预警、通信、导航等军用卫星,以及基于模块化、标准化的微小卫星技术成为当前深受重视的领域。本文将就2010年大型军用卫星与微小卫星整体发展态势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北斗卫星导航国际标准化工作现阶段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立足顶层全面分析当前卫星导航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形势,结合北斗面向国际的应用推广实际需要,给出需全面开展北斗国际标准化的整体工作思路,并提出后续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宋佳凝  徐国栋  李鹏飞 《宇航学报》2016,37(11):1304-1311
针对传统脉冲星导航方法在相位估计时依赖脉冲星信号轮廓,存在整周模糊及不确定星历参数引起的系统共模误差问题,提出基于相位差测量的脉冲星时间相对导航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脉冲星光子到达时间序列进行相位估计,以相邻时刻的相位差作为观测量,建立航天器位置增量与相位差的关系,采用广义卡尔曼滤波器处理系统噪声相关问题进行导航,可有效减小系统误差,实现脉冲星导航的应用。通过对导航系统初始定位方法、可观性分析,及基于罗西X射线时变探测器(RXTE)观测的Crab脉冲星的在轨实测数据试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自主性与可行性。最后,对基于相位差测量的脉冲星时间相对导航系统进行导航滤波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导航系统完全可观,噪声不累积,位置估计精度可满足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