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2,(5):123-123
据中国科技部网站2012年8月16日消息,最近,瑞士国家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Empa)联合欧洲13国向欧盟递交了先进太阳能薄膜电池以及光伏发电装置的申请。该实验室已证实,薄膜太阳能电池与传统的硅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相比,更可能有效利用材料和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美国波音航空空间公司生产的薄膜太阳电池片取得了新的突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成功地研制出一种硒化铜铟/硫化镉(CuInSe_2/CdS)薄膜电池,其能量转换效率从6.7%提高到9.4%。薄膜太阳电池片因其成本比硅电池片低而被选择为当前的研究项目。目前效率为15肠的硅电池片,其成本约每瓦10美元;而采用效率为10肠的薄膜太阳电池,预料在1990年之前,每瓦的成本还不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4,(4):140-141
<正>剑桥大学研制出新型超导体据凤凰科技讯2014年6月30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学者在高温钇钡铜氧化物(GdBCO)超导体里成功地"围困"了一个强度相当于17.6特斯拉的磁场——这比典型的冰箱磁铁产生的磁场要强100倍,比之前的记录高出了0.4特斯拉。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超导体科学与技术》期刊上,它展示了高温超导体应用于一系列领域的潜在性,包括能  相似文献   

4.
欧洲、日本和俄罗斯先进可复用运载器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旭 《中国航天》2001,(8):22-24
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是降低航天运输成本、提高运载能力和发射频度的必由之路,因此受到航天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视。美国在可复用运载器方面的研究开发活动起步早,项目多,投资高,并已研制出了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与此同时,其它航天发达国家和地区着眼于未来航天运输的需求,也在开展各种技术准备工作。本文对欧洲、日本和俄罗斯在可复用运载器方面的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1977年11月23日美国的雷神/德尔它火箭成功地将欧洲气象卫星-1(Meteosat-1)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并为世界气象卫星组织提供气象数据,这标志着欧洲气象卫星的发展已达到应用水平。本文详细介绍了欧洲气象卫星各阶段的发展进程,并着重介绍了正在研制的新一代欧洲气象卫星——欧洲实用气象卫星及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3,(5):150-151
<正>中国制成第一块彩色柔性显示屏据人民网2013年8月10日报道,我国第一块彩色柔性显示屏(AMOLED)在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成功。这一显示屏采用华南理工自主开发的Ln-IZO金属氧化物TFT技术,显示尺寸0.12m,厚度100μm,质量不足1g,实现了彩色视频和图像显示。此显示屏具有超轻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HTPB的老化问题.研究了未加防老剂储存十年的R-45MHTPB的固化性能,进行了化学分析,测定了力学性能,作了溶胀试验.结果表明HTPB性能变坏主要是由于双键交联而不是链的断裂.此外,红外分光分析证明,用IPDI使已老化的HTPB预聚物交联固化时,在胶片表面生成透明玻璃状的、脆的薄膜,这是预聚物中的已氧化链段向界面迁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2,21(2):61-61
据中国科技部网站2012年3月7日消息,日本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和NEC公司合作,成功研发出光纤与光电集成电路之间的高效光信号转换技术。该研究利用硅光电技术研制出的多路硅光波导转换器,可方便地安装在光电集成电路和光纤之间,  相似文献   

9.
据《国际飞行》1991年7月24~30日报道;为了改进阿里安火箭第3级HM7B低温发动机,已停止发射75天的阿里安火箭在7月17日成功地把第一颗欧洲遥感卫星ERS-1送入极地轨道。 这是迄今为止已发射的最大、最重和最复杂的一颗欧洲卫星。ERS-1在2~3年的飞行中将对环境进行重要的研究,其主要任务是遥感和环境监视。  相似文献   

10.
海外同行     
欧洲开始下一代数据链的标准化工作欧洲已经开始对未来的数据链服务进行标准化,这基于由LINK2000 程序确立的管制员和飞行员数据链通信(CPDLC)的成功引入。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军事工业部门已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新型串联成型装药战斗部,据称它能非常行效地摧毁MBT坦克的爆炸反应装甲(ERA)和无源装甲系统.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16,(1):131-140
欧洲"过渡试验飞行器"(IXV)是在欧洲未来运载器预备工程(FLPP)框架下研发的飞行试验器,主要用于演示验证升力体高超声速再入技术。2015年2月11日IXV成功回收,标志着欧洲在飞行器再入返回技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文章介绍了IXV的发展历程、飞行试验情况,以及主要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梳理了空气动力学、热防护系统(TPS)、制导导航与控制、回收等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可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了采用S参数获得功率场效应管的输入输出阻抗的方法。在对PA绝对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有限元思想的MOMENTUM法设计匹配网络,在设计中将高频寄生和耦合效应加以考虑,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对PA进行了热分析与设计,提出了加入铜载体来改善大功率器件结温的方法,来满足温度设计的要求。成功研制出电路尺寸为96.4mm×23mm的小型化三级PA。试验测试结果为:1dB带宽为125MHz(1647MHz~1772MHz)、P-1,为38.75dBm、增益为51dB、PAE为37.2%。  相似文献   

14.
卫星导航定位的基本作用是向各类用户和运动平台实时提供准确、连续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它目前已基本取代了无线电导航、天文测量和传统大地测量技术,成为人类活动中普遍采用的导航定位技术。拥有这种技术和能力,将会在军事、外交和经济上占据主动地位,获取巨大的利益。因此,世界主要大国和商业集团不惜巨资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美国和俄罗斯在这方面先行一步,欧洲和日本也即将组建自己的系统。我国自2000年10月成功发射第一颗北斗卫星以来,现已独立建成由3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自建成以来,已发挥出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正急于要在30年代送人前往火星,但一个关键问题却仍未解决,那就是这些深空探险者将穿什么。NASA总检察长办公室4月26日发布的一份审计报告发现,该局虽已花了大量经费和时间来研制新宇航服,但却并未取得太大进展。报告说,NASA虽在下一代宇航服技术上花了近2亿美元,但却仍需多年才能研制出能用于飞行的宇航服。报告指出,目前主要供美国和欧洲宇航  相似文献   

16.
1944年,苏联成功地得到了德国的超级秘密武器——V-2导弹的个别组件。根据曾遭受到V-2密集射击的英国人所提供的资料,以及苏联专家得出的初步结论说明,德国人已成功研制出了举世无双的武器。如果说苏联为齐射火力系统(“卡秋莎”)而研制的优秀固体火箭弹M-13ДД的射程为11.8千米,则德国V-2导弹的飞行距离已超过其25倍,约300千米。  相似文献   

17.
发射短讯     
正印度最重通信卫星成功发射据新华网2018年12月10日报道,12月5日,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成功发射印度最重、最先进的GSAT-11通信卫星,这颗卫星有望提升印度的宽带服务能力。GSAT-11卫星由一枚阿里安-5火箭发射升空,目前已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之后卫星将转移至地球静止轨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表示,卫星质量约5.86t,是印度迄今研制的最大质量卫星,也是使用最新技术的通信卫星,设计寿命超  相似文献   

18.
以可实现频率复用、高灵敏度和低噪声的航天器先进固面天线反射器(极化和频率敏感反射器等)为例,主要介绍了利用镀膜/激光刻蚀技术进行反射器表面高精度金属薄膜图形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解决措施,同时简要介绍了已尝试过的三维曲面高精度薄膜图形制作技术和激光刻蚀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日本于1955年研制出了本国第一枚固体火箭“铅笔”(ぺンシル)号,其直径只有18mm,长仅230mm,重量才230g。到1970年,其间用了15年的时间,日本便研制出用于发射卫星的固体运载火箭。现在日本已研制出直径达1.4m的各种固体运载火箭,而固体火箭发动机已能生产直径1.6m的。  相似文献   

20.
可延伸喷管出口锥技术是当今提高喷管膨胀比、缩短发动机长度、提高固体发动机性能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美国和法国分别从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就开始了该技术的研究,设计试验了多种形式的可延伸出口锥,其中有的已成功地用于弹道导弹和航天固体发动机型号。本文介绍法国欧洲动力公司的折叠瓣式可延伸出口锥的没计和研制情况。这种设计是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